《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我妹妹打小就漂浮在我的生命之外,好像是這個社會朝我打開的一扇櫥窗,漂亮的、時尚的、晶亮的櫥窗,在繁華的大街上,並不在我的實際生活當中。”葉紫的話藏著一個或許她自己也不曾意識到的洞見。這洞見是什麼這裡暫且不論,且來說說作者藉助葉紫這個人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怎樣的人生。我只是想要那麼一點點幸福,這,要求過分嗎。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池莉的小說《所以》所講的,是怎樣的人生呢?看過這個小說的人或許會想到莫泊桑的小說《包法利夫人》,因為二者是如此相似:一個有情致的女人,不斷的追求,悲劇性的一生,以充滿夢想始,以屢受挫折終。對於女人,生命中最大的幻想或許就是愛情,而愛情的破滅或許就是生命中最大的幻滅。這兩個小說中的女人一開始都是對生活滿懷希望,對愛情充滿憧憬,而生活卻使她們夢想破滅,志氣磨折,失望了再失望,一直到暗無天日的絕境。想要的只是那麼卑微的幸福,但幸福卻遲遲不肯降臨。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竭盡全力去爭取,生活卻讓人一再失望:取代一個煩惱的是另一個煩惱。在生活的逼迫下,人不得不縮小又縮小了自己的願望,一再的委屈了自己,卻還是堅持要幸福,不斷用一個希望取代另一個希望,不斷轉移生活的重心,從家庭轉移到事業,從愛情轉移到孩子,就像錢鍾書說的,人就像拉磨的驢子,希望就是那前方的蘿蔔纓子,活著就是奔著蘿蔔纓子而去,人就是為下一刻將要來臨的幸福而活著,徹底的追問只會指向虛無,追尋失去意義,所有的奔忙都只是一場空,到頭來,人什麼也把握不住。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葉紫從小要強,偏偏生活總跟她作對,父母跟她作對,工作跟她作對,似乎所有人都跟她作對,好像別人都錯了,只有她自己正確,可是正確的她又無法改變他們,於是註定艱辛不幸。人可能拋開周圍的一切獨自幸福嗎?離開了對他人軟弱與不幸的體察與理解,人就只能看見自己:自己的悲哀,自己的不幸,自己的孤獨。生活在自我造就的這種隔膜裡,愛又如何可能?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時至今日,我真正的接頭人還沒有出現,因此我至今都還無法虎口脫險。”生命好像就是長久的等待,等待一個理想中的人,等待最終的完滿,來確認自己的等待不會落空,確認堅持是對的,確認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葉紫一直在苦苦獨自支撐。四十年過去了,那個人還沒有出現。他會到來嗎?或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人,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生命裡那些挫折,沒有一個人能夠撫慰你的傷痛,沒有一個人能夠與你感同身受。好像是,每個人都被孤獨地囚禁在自己的命運裡。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葉紫像一扇窗,她讓我們看見的,只是她眼中的世界。葉紫的妹妹,哥哥,父母,三任丈夫,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條道路,一扇窗子,通往各個方向,讓我們看見各種各樣的風景: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生、各種類型的存在。每一種人,也許在道德和素養上有高有低,但卻都有自己存在的權利。然而,葉紫看不起他們每個人。生活本是混沌,道德主義的清高難以理解它的混沌。也許不該這樣譴責葉紫的清高,畢竟,她所渴求的只不過是一個同類,一點理解,一種乾淨清潔的生活。這樣簡單的願望,為什麼實現起來那麼難?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葉紫的錯誤,也許是她沒有生活在自己的同類當中。生活的錯誤,也許是它並非理想。每個人都不是獨自在生活,而是生活在人群裡。人群裡的每個人都各懷動機,善良的願望是一種動機,勢利與虛榮的願望是另一種動機。各種各樣的動機相互衝突,各懷動機的人不免就會產生矛盾,和諧是難的。用劉小楓的話說,這種狀況就是生命中的“欠然”,這樣的解釋很富於宗教意味。然而,在什麼情況下,人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非常具體的處境上升到抽象的哲理的高度而不會有所減損、丟失、壓縮呢?什麼時候,人在生活中的不幸是欠然,什麼時候又不是呢?

《所以》:池莉,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好與壞一起承擔

也許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都懷有願望,懷有對於生活的理想,是善;而現實卻是理想之外的存在,是真。以善的眼光去打量生活,就會感覺這個世界不是盡善,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是自己達到幸福的障礙;也許理解生活就意味著立足現實,仰望理想的雲端,她不再狂想,也不認命,而把生命裡的好與壞一起承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