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獎3000萬港元!騰訊創始人陳一丹頒出全球最大教育獎

每人獎3000萬港元!騰訊創始人陳一丹頒出全球最大教育獎

陳一丹(中)和“一丹獎”評審委員會成員

9月19日,由騰訊創始人之一陳一丹設立的“一丹獎”在香港公佈首屆獲獎者名單。這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獲獎者每人30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13萬)的獎金甚至高過諾貝爾獎。

獲獎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 S.Dweck和哥倫比亞新學校基金會(Fundación Escuela Nueva)創辦人兼總監Vicky Colbert分別獲得一丹教育研究獎和一丹教育發展獎。

“一丹獎”旨在表彰及支持推動教育創新、所作貢獻具長遠影響的個人,於2016年5月創立,由陳一丹捐贈的25億港元(約3億2千萬美元)的獨立慈善信託運作及管理。

每位獲獎者除了獲得一枚金牌,還會獲得1500萬港元的現金獎金和1500萬港元的項目基金。據瞭解,目前諾貝爾獎單項獎金也不過8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00多萬元)。

據悉,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將在12月向獲獎者頒獎,屆時首屆一丹獎峰會也將於香港舉辦。

“一丹獎”面向全球提名,首屆獲獎者都是外國人,但“一丹獎”被外界看來將為推動中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從騰訊“退休”之後,現年46歲的陳一丹一直熱心公益和教育事業,先後創辦了武漢學院、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等,推動教育綜合改革。

陳一丹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教育都有均衡問題,至於是用科技,用資金投入,還是社會組織變革的方式去改善,都是需要去探討的。

陳一丹說,設立“一丹獎”,目的就是把全球對教育最好的研究成果展現出來,建立一個平臺,讓大家把聚光燈放在得獎者身上,把好的東西一年年學下去。

至於結果,“科技是中性的 ,如何給國民教育推動上一層,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會走出自己獨特的路,每一個國家的國情、歷史、國民、文化都不一樣。”陳一丹說。陳一丹喜歡讀國學、儒釋道等經典。

據介紹,本次獲“一丹教育研究獎”的Carol S.Dweck,率先提出“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的嶄新概念, 相信智力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改變。此套理論鼓勵學生積極評估及發展自己的潛能。這一理論通過社會利益相關者和互聯網的支持,變得有深遠影響力和社會價值。

獲得“一丹教育發展獎”的Vicky Colbert,開展了一個以“以學生為中心”融合課程、教師培訓、社群參與及校園管理等因素,有系統及高成本效益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旨在為鄉村地區提供優質教育,解決了全球教育中的根本問題——為農村地區提供高質量的學校教育,並被證明其提出的教學方法在許多國家可擴展且成效顯著,並在三十年的時間內進行了改進。

評審委員嚴格按照“具可持續性”、“具遠見”、“具改革能力”及“富創新精神”的標準評核。

獨立評審委員會包括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Koichiro Matsuura博士,休斯頓大學理學系理學博士、物理學教授朱經武教授,加納-印度科菲安南卓越中心總幹事Dorothy K. Gordon等人。

朱經武告訴澎湃新聞,這次收到一些中國人申請獎項,但這個獎項遞交的申請材料要求是英語,語言問題可能阻礙了一部分申請者,導致他們中的很多最終上交的案子並不完整。

每人獎3000萬港元!騰訊創始人陳一丹頒出全球最大教育獎

騰訊創始人之一陳一丹

附陳一丹演講全文:

創辦騰訊:無論面對什麼機遇,都要開放思想

今天是一丹獎的揭曉日。經過一輪獨立篩選和評審,首屆一丹獎的獲獎者名單終於要宣佈了。

說到教育,在我看來,教育的重要性,遠不止於獲取知識或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事實上,教育曾經用一種我始料未及的方式,塑造了我的人生。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我,經歷了學習的挑戰。

我的全國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導致我沒能就讀最心儀的專業,最終主修了化學。但令我驚喜的是,這些失望卻轉化成一個又一個的機會。

正是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和我中學時期的朋友再一次相遇。大學畢業後,我們一同創辦了騰訊。

然而,最美好的相遇,是我遇到了一個女孩,她就是我現在的太太,當年她是我大學化學系的校友。

欣然接受一條並非自己最初所願的教育道路,讓我學習到,無論面對什麼機遇,都要開放思想。因為你將遇見的人與事,可能以你無法想象的方式,塑造你的生命。

從騰訊退下來:我把精力放在了公益和教育上

從騰訊退下來之後,我把精力主要放在公益和教育上,嘗試作一些貢獻。我親身參與了一些教育項目,包括武漢學院和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兩件學校都以推廣實驗教學手法及全人發展為理念。

這些項目,對所能接觸到它們的人來說,確實產生了影響。但我知道,它們所能做到的,依然十分有限。

教育改變了我的生命,也是我一生的志業。然而,我自己並非教育專業背景,我認為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支持正在致力改變人們學習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者。

與此同時,我也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層面,不僅從公益慈善者的角度瞭解教育策略,更要抱熱忱學習的態度,在教育前線實踐教育、支持教育工作。

2013年5月前的一個夜晚,我在日記本寫下了一句話:“設立突破宗教、種族、國家限制的人文鼓勵獎項,旨在鼓勵倡導人類對宇宙人生的領悟和貢獻。”

就在那一刻,一丹獎的種子生根發芽了。

創辦一丹獎:盼望許多年後仍能保有這份教育精神

我始終相信,教育最終能解決社會問題,它值得以最高數額的資金去投入。今天,你們也許會聽到說,一丹獎被譽為全球最大教育獎。但在我來說,重點並不在於獎金。

成功的定義,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成功”是一個過程,並非一個結果。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是快樂的、幸福的,那就是成功。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我們要煩死教育的改革,我們要突破以往的基礎和基準,要實現這個變革,我們需要龐大資源。

當我在思考應該投入多少資金到一丹獎時,記得我曾和太太討論。她說: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只要是做正確的事,她都會支持我。

今天,一丹獎將向大家介紹它的首屆成功案例。我們將宣佈第一屆一丹獎的獲獎者,與此同時,第二屆一丹獎也開始接受提名。在此,我謹向各位獲獎者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賀。

我想對獲獎者說:“感謝你們的貢獻,希望繼續你們的成就,透過教育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也鼓勵所有獲獎者、被提名人和全球教育界人士,在你們的旅途上繼續努力。”

我盼望一丹獎在許多年後仍能保有這份教育精神。

我也誠摯邀請世界上所有和教育有關的人士,共同運用一丹獎這個平臺,透過教育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