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幼兒園起由一字不識的奶奶陪讀 辰溪留守學生考入清華大學'

"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軍

通訊員 米承實 姚鈞方 樑澤拾

連日來,辰溪縣留守學生李超考上清華大學的消息在當地傳開。鮮為人知的是,李超能考上大學,最應感謝他一字不識的奶奶。

李超是地處偏僻的辰溪縣船溪鄉向家村人,家境貧寒。為了餬口,其父母一直在外打工。

2002年12月,李超在廣東出生,3歲被送回老家,與姐姐李香一起,由奶奶舒慧英撫養。李超回來後入讀村裡幼兒園,當時已63歲的奶奶每天將他從家裡背到3公里外的幼兒園。

送孫子孫女到學校後,舒慧英老人還要到山上砍柴,然後做中飯,為2個孩子送飯。趕回家,老人又去砍柴,再去接孩子。

“當時我每天6點起床,每天圍著孫子孫女轉。” 舒慧英說。

讀了2年幼兒園,李超5歲入讀村小學。村小學只有一、二年級,李超後來進入船溪鄉學校就讀。舒慧英老人也轉移戰場,帶著孫子孫女住進了學校附近女兒家。老人仍每天煮飯、送孫、砍柴……

舒慧英老人從早忙到晚,欣慰的是孫子孫女學習成績好。2015年,李香考上了農村免費師範生。

2016年,李超也考上了農村免費師範生,但他不想去讀,想考大學。這一年,舒慧英已74歲了,多年操勞患上了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本想回家頤養天年,但仍支持孫子考大學。李超進了辰溪一中,老人又默默跟到辰溪縣城陪讀。

租的房子在校園外,老人一天煮三餐飯,將飯送到教室。有人勸她,早餐可以簡單點,煮點麵條吃。“在我們鄉里,吃飯做事有勁,讀書也一樣。”老人說。

辰溪一中門口有超市,裡面有菜買。但老人每天早早起床,到600多米外的城西農貿市場買菜,一天可省三四元錢。

3年縣城陪讀,老人沒有逛過街,每天活動在租住房、菜市場和學校“三點一線”。

去年4月的一天,老人聽說離學校約1000米的辰溪老城中南門市場的菜更豐富、更便宜,便興沖沖步行前去,買好菜卻迷了路,轉了半個多小時。幸好李超一個同學的母親看到了,將其送回去。

李超讀高中期間,舒慧英幾次病重住院治療,病一好又出現在出租房裡。2017年農曆臘月的一天,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拄著柺杖仍然洗衣做飯。

“子女讀書要錢,建房欠債要還,我們常年在外打工也是沒有辦法。沒有母親操勞,我們就不可能安心打工。”談起母親,李超的父親李自高哽咽說。

奶奶和父母的艱辛,李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刻苦學習,以優異成績回報他們。

“作為留守學生,李超能取得優異成績,與他自己嚴格自律有很大關係。”辰溪一中校長曾德偉說。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新湖南客戶端讀者熱線:0731-84326002。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曾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