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來源 / 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作者 / 焱公子

編輯 / 徐琳

本文獲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有效提問,是為了更好地溝通

著名主持人魯豫入行前,去中央臺面試,被要求現場採訪張曉海導演。

她最後一個上場,看著張導的大鬍子發問:

“為什麼文藝部的導演都留大鬍子?你、趙安、張子揚。”

“你們3個人是中央臺最年輕有為的導演,你們之間的競爭厲害嗎?”

張導之後常提起魯豫這次“惡狠狠”的採訪,說“這個新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逼得他無處躲藏。

但也正是如此厲害的提問力,令評委們印象深刻,讓魯豫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央臺主持人,從而改變人生軌跡。

提問題,是人人都懂的事,但會提問題,卻是現代人的一項硬核考驗。

面對面試官,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

好不容易有跟牛人請教的機會,卻找不到讓牛人樂意傳授的好問題;

跟一個初次見面的人交談,想著能深入瞭解一下,卻全程尬聊;

同為新人,同事總能從老員工口裡套出捷徑,自己就是沒法獲得攻略,唯有孤單摸索;

……

信息為王的時代,擁有良好的提問力,是獲取信息的關鍵。

提問得當,能打開對方話匣子,獲得遠超預期的信息,為今後的工作、生活帶來便利。

學會提問,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溝通。所以,有效提問包括了兩個方面:

一是能提出一個好問題;二是要有一定的溝通技巧。

什麼樣的問題是好問題?

日本溝通專家齋藤孝認為:作為被教育者,我們從小在學校更多經歷的是被動回答問題,很少主動發問,缺乏提問思維和能力,自然就提不出好問題。

要想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有“問題意識”。

如何建立問題意識?推薦一個好用的方法,座標軸圖示法。

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解決提不出好問題的辦法:座標軸圖示法

通過四象限,我們能從問題的特徵、談話雙方的興趣度、談話的時空感三個維度,得到好問題的標準。

好問題的標準1:具體而本質的問題

具體就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本質就是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根本屬性,就像一棵大樹根,能追溯到源頭所在。

好問題,就是要向著這兩個屬性無限靠攏。只有抓住實質性的東西提出問題,才能獲取寶貴信息。

舉幾個例子:

你平時都做些什麼?(具體,非本質)

活著是為了什麼?(本質,不具體)

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抽象,非本質)

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太大、太空的問題,容易話題說盡

以上,都不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太大、太空,很容易話題就說盡,沒能讓對方深入探討。

真正的好問題,是具體而本質的。

有媒體採訪金星時,主持人問她:“平時會刻意減肥嗎?一般都愛吃些什麼呀?”

這個問題很具體,但是離此次採訪金星的主題“談談藝術人生”,差距有點大,屬於“具體但不本質”的提問。

之後,媒體又問:“您人生的願景是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也很本質,但是過於抽象,並不好回答。

金星想了挺久,也只是泛泛給出了一個“願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都好”,這個話題就終結了, 沒激發出她的傾訴欲。

其實,如果這時候問,“您覺得要跳好一段舞蹈,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這個問題就很有針對性,可藉此問出金星在舞蹈藝術上的專業,它符合“具體又本質”的標準,是個能打開對方話匣子的好問題。

好問題的標準2:自己想問且對方想說的問題

提問前,要就對方的狀況、興趣、關心程度,然後配合自己的興趣來發問。

如果只問自己想問的,而對方無法通過溝通獲益,其必然提不起積極性。

狗仔隊特別喜歡問明星,你跟XX是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嗎?受訪者常常顧左右而言他。

這是典型的自己想問、對方不願回答,顯然不是好問題。

早年間,蔡康永在《真情指數》節目中採訪成龍。

當時成龍剛拍完一部新電影,蔡康永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拍電影累不累呀?

一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題,讓成龍瞬時淚崩,在節目中哭了整整 15 分鐘。

之後,他回答了很多關於拍電影很心酸很累的往事。

蔡康永想問、成龍想說,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好問題。

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自己想問且對方想說的問題,才是好問題

好問題的標準3:符合現在語境和對方經歷的問題

你與師傅談職場困難,他安慰你,說自己也是從相關崗位做起來的。你這時候順勢問:

“那您當時是怎樣去化解工作壓力,克服XX困難的呢?”

師傅會順著你的提問,自然分享經驗。

一個好問題,讓你既瞭解他的信息,也能從他的經歷中得到學習。

靠2個提問,魯豫通過央視面試:厲害的人,從不問蠢問題

符合現在語境和對方經歷的問題,才是好問題

達成好的提問,

可以使用2個小技巧

齋藤孝在《如何有效提問》一書中,寫了很多提問的方法,分享其中兩個小技巧,供你思索。

1.附和的技巧

附和對方說的話,製造談話的基礎。但附和,不是對方說什麼,就頻頻點頭;而是在談話的過程當中,找到切入點,深入到本質問題中去。

根據難易程度,分為初級附和、中級附和、高水平附和三種,每一種附和所需的技巧不同。

1).初級附和

具體表現在肢體的“點頭”,以及隨聲附和“嗯、原來如此、是這樣嗎”等言語上。

初級附和是簡單重複對方說的話,但要注意:態度真誠。

保持聲調平和,不要過分誇張,不要上揚,否則容易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敷衍,這很影響彼此溝通。

2).中級附和

中級附和有一個萬用公式:將對方的話——換句話說。即在接聽到對方的話後,用自己的語言,轉換成新的說法。

這是在初級附和基礎上的一種升級。

舉個例子。與一個寶媽聊天,對方告訴你很多自家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為讓對話持續暢通,你可以就剛才她的談話,轉成自己的理解,重複一遍。

然後找到她剛才話裡的一個素材,繼續問:“讓孩子保持注意力和XX事件的做法是類似的嗎?

這樣提問,既表達自己已認真傾聽,並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又讓對方覺得對談沒有白費功夫、你能理解她,而且她還能引發新思考,分享給你新的東西。

3).高水平附和

根據對方語言前後的變化來發問,是高水平附和的表現。

例如,讓對方談一談上大學時和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後,自己的變化。

通過一個“比較前後變化不同”的問題,能讓溝通熱度持續升溫。

再例如,也可從對方之前說過的話入手。董明珠與雷軍打賭,就有媒體提問董小姐,

“對於之前打的賭,今年進展怎麼樣了?”

這個提問,重視對方的過往言辭,給對方以被關注感。

2.轉移話題的技巧

談話基礎建立後,有時候我們需要將提問轉移到實質內容上去。若想轉得不突兀,需要藉助轉移技巧。

這裡推薦一個“轉移魔句”,幾乎所有的語境情況下,都可以使用,就是:“具體而言是怎麼樣的呢?

比方說,當你感覺到話題開始有些冗長沉悶時,就可以使用這個句子。

“您剛才說對XX印象很好,具體而言是怎麼樣的呢?”

這個問題,是在把對方的注意力聚集回來,然後再提出本質性話題。

這種螺旋狀的談話方式,能讓人不太容易倦怠。

好的提問能造就好的表達。

想提升溝通力,讓對話不再無趣, 你可以嘗試:建立座標軸意識、抓住“具體且本質”的好問題、運用精彩的溝通技巧,變得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365成長計劃

2019年饅頭商學院會員權益全面升級

8大主題課程學習

10大會員尊享權益

還有更多驚喜

等你來揭曉

饅頭商學院2019年VIP會員課程,幫你安排全年學習計劃,滿足你更多的個人成長需求,好好投資自己的“第3個8小時”。大家速速報名加入吧~

碩士學位教育|2019新媒體|抖音

文案寫作|增長思維|管理必修

臺灣遊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