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2 此房現已拆除,照片2的紅圈處即“偏偏房”的位置。

在關中平原陝西華縣的渭河灘上,有一個名叫“王宿鎮”的古老村落。王曉白的祖籍就坐落在這個村的西頭。數百年來,經常氾濫的渭河之水,曾一次又一次地將他祖輩那用土坯牆而撐起的房屋淹沒、泡垮。於是,能建造一座經得起洪水沖刷與浸泡的磚牆瓦屋,便成了王家祖祖輩輩難以捨棄的共同追求。

大約是1900年前後,正是胸懷著這樣的一種夢想,身揹著一袋玉米麵做的乾糧,王曉白的祖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從華縣出發,繞道甘肅,翻山越嶺,徒步走到了四川成都。他從當學徒做起,經過數十年打拼,終於成為了成都提督街的一位商店老闆。毫無疑問,有了錢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絕非是在這被人們稱為“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國享受安樂,而是立即返回故鄉建房。於是,王宿村裡便有了第一棟用青磚砌牆的王家老屋(見圖1)。此後的近百年間,雖是歷經滄桑、屢遇洪水,但此屋始終是巍然屹立。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為了使兒子牢記故鄉的祖屋,1923年,王曉白的祖父攜帶身懷六甲的妻子,又一次歷經千山萬水,回到華縣故里,並在位於照片右側的這間磚房之中,生下了王曉白的父親。但是,令老人未能想到的是,這種急於返鄉的“建房立業”,雖贏得了“光宗耀祖”之一陣風光,但卻抽空了成都商店的運營資金,導致王家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經營日益衰敗,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祖父破產之後,王曉白的父母只有靠外出租房來“自立門戶”。由於生活拮据,無能力租賃相對較好的住房,最終在成都錦江河畔下蓮池街的“夏家院子”裡,找了一間正房外牆邊延伸而搭建成的“偏偏房”(見圖2)。因過於簡陋,幾乎是逢雨必漏,而天晴之夜則可坐在床上仰望天上的星星。1948年9月,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凌晨,王曉白便出生在這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破屋之中。這種場景,似乎也預示著王曉白這一生的命運,必將與“住房”二字緊緊地連在一起。

1958年,王曉白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到陝西銅川。儘管全家七口人僅有父親一人工作掙錢,但父親還是咬緊牙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總算在銅川的公路邊購置了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約20平方米 圖3)。此房雖然矮小狹窄,但畢竟是王家第二代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取得的第一處“家業”。就是在這裡,王曉白的父母(有一段時間還有祖母)和四兄弟一起擠了十年,直至王曉白下鄉離開這裡為止。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2 此房現已拆除,照片2的紅圈處即“偏偏房”的位置。

在關中平原陝西華縣的渭河灘上,有一個名叫“王宿鎮”的古老村落。王曉白的祖籍就坐落在這個村的西頭。數百年來,經常氾濫的渭河之水,曾一次又一次地將他祖輩那用土坯牆而撐起的房屋淹沒、泡垮。於是,能建造一座經得起洪水沖刷與浸泡的磚牆瓦屋,便成了王家祖祖輩輩難以捨棄的共同追求。

大約是1900年前後,正是胸懷著這樣的一種夢想,身揹著一袋玉米麵做的乾糧,王曉白的祖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從華縣出發,繞道甘肅,翻山越嶺,徒步走到了四川成都。他從當學徒做起,經過數十年打拼,終於成為了成都提督街的一位商店老闆。毫無疑問,有了錢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絕非是在這被人們稱為“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國享受安樂,而是立即返回故鄉建房。於是,王宿村裡便有了第一棟用青磚砌牆的王家老屋(見圖1)。此後的近百年間,雖是歷經滄桑、屢遇洪水,但此屋始終是巍然屹立。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為了使兒子牢記故鄉的祖屋,1923年,王曉白的祖父攜帶身懷六甲的妻子,又一次歷經千山萬水,回到華縣故里,並在位於照片右側的這間磚房之中,生下了王曉白的父親。但是,令老人未能想到的是,這種急於返鄉的“建房立業”,雖贏得了“光宗耀祖”之一陣風光,但卻抽空了成都商店的運營資金,導致王家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經營日益衰敗,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祖父破產之後,王曉白的父母只有靠外出租房來“自立門戶”。由於生活拮据,無能力租賃相對較好的住房,最終在成都錦江河畔下蓮池街的“夏家院子”裡,找了一間正房外牆邊延伸而搭建成的“偏偏房”(見圖2)。因過於簡陋,幾乎是逢雨必漏,而天晴之夜則可坐在床上仰望天上的星星。1948年9月,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凌晨,王曉白便出生在這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破屋之中。這種場景,似乎也預示著王曉白這一生的命運,必將與“住房”二字緊緊地連在一起。

1958年,王曉白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到陝西銅川。儘管全家七口人僅有父親一人工作掙錢,但父親還是咬緊牙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總算在銅川的公路邊購置了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約20平方米 圖3)。此房雖然矮小狹窄,但畢竟是王家第二代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取得的第一處“家業”。就是在這裡,王曉白的父母(有一段時間還有祖母)和四兄弟一起擠了十年,直至王曉白下鄉離開這裡為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3 父親購置的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

1968年11月,年滿20歲的王曉白與二弟一起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龍潭公社保平一隊插隊落戶當知青。由此開始,王家在成都修建家宅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作為長孫的王曉白身上。下鄉初期,生產隊騰出了半間牛圈房給他兄弟居住。就在這種左邊是豬圈、右邊是牛圈的老瓦房裡,他們整整住了兩年。由於此房背後就是水田,加上兩側豬糞與牛糞的堆積,導致室內蚊蠅成群、鼠蛇亂竄。1979年春節,王曉白曾為此屋寫下了一首題為《知青安樂窩》的打油詩,此詩的最後四句為:

東守豬八戒,

西駐牛魔王。

二將齊守護,

群妖休猖狂!

1971年,歷經千辛萬苦,王曉白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並在草房的屋後種植了許多竹木。這棟草房,也是全公社新知青中自己所建的第一棟房屋(見圖4)。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2 此房現已拆除,照片2的紅圈處即“偏偏房”的位置。

在關中平原陝西華縣的渭河灘上,有一個名叫“王宿鎮”的古老村落。王曉白的祖籍就坐落在這個村的西頭。數百年來,經常氾濫的渭河之水,曾一次又一次地將他祖輩那用土坯牆而撐起的房屋淹沒、泡垮。於是,能建造一座經得起洪水沖刷與浸泡的磚牆瓦屋,便成了王家祖祖輩輩難以捨棄的共同追求。

大約是1900年前後,正是胸懷著這樣的一種夢想,身揹著一袋玉米麵做的乾糧,王曉白的祖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從華縣出發,繞道甘肅,翻山越嶺,徒步走到了四川成都。他從當學徒做起,經過數十年打拼,終於成為了成都提督街的一位商店老闆。毫無疑問,有了錢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絕非是在這被人們稱為“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國享受安樂,而是立即返回故鄉建房。於是,王宿村裡便有了第一棟用青磚砌牆的王家老屋(見圖1)。此後的近百年間,雖是歷經滄桑、屢遇洪水,但此屋始終是巍然屹立。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為了使兒子牢記故鄉的祖屋,1923年,王曉白的祖父攜帶身懷六甲的妻子,又一次歷經千山萬水,回到華縣故里,並在位於照片右側的這間磚房之中,生下了王曉白的父親。但是,令老人未能想到的是,這種急於返鄉的“建房立業”,雖贏得了“光宗耀祖”之一陣風光,但卻抽空了成都商店的運營資金,導致王家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經營日益衰敗,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祖父破產之後,王曉白的父母只有靠外出租房來“自立門戶”。由於生活拮据,無能力租賃相對較好的住房,最終在成都錦江河畔下蓮池街的“夏家院子”裡,找了一間正房外牆邊延伸而搭建成的“偏偏房”(見圖2)。因過於簡陋,幾乎是逢雨必漏,而天晴之夜則可坐在床上仰望天上的星星。1948年9月,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凌晨,王曉白便出生在這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破屋之中。這種場景,似乎也預示著王曉白這一生的命運,必將與“住房”二字緊緊地連在一起。

1958年,王曉白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到陝西銅川。儘管全家七口人僅有父親一人工作掙錢,但父親還是咬緊牙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總算在銅川的公路邊購置了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約20平方米 圖3)。此房雖然矮小狹窄,但畢竟是王家第二代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取得的第一處“家業”。就是在這裡,王曉白的父母(有一段時間還有祖母)和四兄弟一起擠了十年,直至王曉白下鄉離開這裡為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3 父親購置的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

1968年11月,年滿20歲的王曉白與二弟一起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龍潭公社保平一隊插隊落戶當知青。由此開始,王家在成都修建家宅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作為長孫的王曉白身上。下鄉初期,生產隊騰出了半間牛圈房給他兄弟居住。就在這種左邊是豬圈、右邊是牛圈的老瓦房裡,他們整整住了兩年。由於此房背後就是水田,加上兩側豬糞與牛糞的堆積,導致室內蚊蠅成群、鼠蛇亂竄。1979年春節,王曉白曾為此屋寫下了一首題為《知青安樂窩》的打油詩,此詩的最後四句為:

東守豬八戒,

西駐牛魔王。

二將齊守護,

群妖休猖狂!

1971年,歷經千辛萬苦,王曉白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並在草房的屋後種植了許多竹木。這棟草房,也是全公社新知青中自己所建的第一棟房屋(見圖4)。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4 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

1981年,即返城當工人的第三年,王曉白又在與單位臨近的城鄉接合部購得某生產隊位於大糞水坑旁的舊房一間(一半青瓦、一半玻纖瓦,見圖5),並將退休回鄉的父母接到一起居住。此後,王曉白又住過租用的筒子樓(既無廚房,也無衛生間,見圖6)和分配的福利房(圖7)及購買的房改房(圖8)等。直至2004年,全家人才開始入住本公司修建的一棟既有雙衛、又有電梯的單元套房之中(見圖9)。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2 此房現已拆除,照片2的紅圈處即“偏偏房”的位置。

在關中平原陝西華縣的渭河灘上,有一個名叫“王宿鎮”的古老村落。王曉白的祖籍就坐落在這個村的西頭。數百年來,經常氾濫的渭河之水,曾一次又一次地將他祖輩那用土坯牆而撐起的房屋淹沒、泡垮。於是,能建造一座經得起洪水沖刷與浸泡的磚牆瓦屋,便成了王家祖祖輩輩難以捨棄的共同追求。

大約是1900年前後,正是胸懷著這樣的一種夢想,身揹著一袋玉米麵做的乾糧,王曉白的祖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從華縣出發,繞道甘肅,翻山越嶺,徒步走到了四川成都。他從當學徒做起,經過數十年打拼,終於成為了成都提督街的一位商店老闆。毫無疑問,有了錢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絕非是在這被人們稱為“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國享受安樂,而是立即返回故鄉建房。於是,王宿村裡便有了第一棟用青磚砌牆的王家老屋(見圖1)。此後的近百年間,雖是歷經滄桑、屢遇洪水,但此屋始終是巍然屹立。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為了使兒子牢記故鄉的祖屋,1923年,王曉白的祖父攜帶身懷六甲的妻子,又一次歷經千山萬水,回到華縣故里,並在位於照片右側的這間磚房之中,生下了王曉白的父親。但是,令老人未能想到的是,這種急於返鄉的“建房立業”,雖贏得了“光宗耀祖”之一陣風光,但卻抽空了成都商店的運營資金,導致王家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經營日益衰敗,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祖父破產之後,王曉白的父母只有靠外出租房來“自立門戶”。由於生活拮据,無能力租賃相對較好的住房,最終在成都錦江河畔下蓮池街的“夏家院子”裡,找了一間正房外牆邊延伸而搭建成的“偏偏房”(見圖2)。因過於簡陋,幾乎是逢雨必漏,而天晴之夜則可坐在床上仰望天上的星星。1948年9月,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凌晨,王曉白便出生在這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破屋之中。這種場景,似乎也預示著王曉白這一生的命運,必將與“住房”二字緊緊地連在一起。

1958年,王曉白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到陝西銅川。儘管全家七口人僅有父親一人工作掙錢,但父親還是咬緊牙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總算在銅川的公路邊購置了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約20平方米 圖3)。此房雖然矮小狹窄,但畢竟是王家第二代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取得的第一處“家業”。就是在這裡,王曉白的父母(有一段時間還有祖母)和四兄弟一起擠了十年,直至王曉白下鄉離開這裡為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3 父親購置的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

1968年11月,年滿20歲的王曉白與二弟一起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龍潭公社保平一隊插隊落戶當知青。由此開始,王家在成都修建家宅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作為長孫的王曉白身上。下鄉初期,生產隊騰出了半間牛圈房給他兄弟居住。就在這種左邊是豬圈、右邊是牛圈的老瓦房裡,他們整整住了兩年。由於此房背後就是水田,加上兩側豬糞與牛糞的堆積,導致室內蚊蠅成群、鼠蛇亂竄。1979年春節,王曉白曾為此屋寫下了一首題為《知青安樂窩》的打油詩,此詩的最後四句為:

東守豬八戒,

西駐牛魔王。

二將齊守護,

群妖休猖狂!

1971年,歷經千辛萬苦,王曉白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並在草房的屋後種植了許多竹木。這棟草房,也是全公社新知青中自己所建的第一棟房屋(見圖4)。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4 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

1981年,即返城當工人的第三年,王曉白又在與單位臨近的城鄉接合部購得某生產隊位於大糞水坑旁的舊房一間(一半青瓦、一半玻纖瓦,見圖5),並將退休回鄉的父母接到一起居住。此後,王曉白又住過租用的筒子樓(既無廚房,也無衛生間,見圖6)和分配的福利房(圖7)及購買的房改房(圖8)等。直至2004年,全家人才開始入住本公司修建的一棟既有雙衛、又有電梯的單元套房之中(見圖9)。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2002年,王曉白的兒子在中央音樂學院獲得碩士文憑並留校任教。於是,在北京購房與安家立業的重任又開始轉移到王家第四代的肩上。由於北京房價太高,兒子將自己課餘教學生的收入全部拿出,父母也竭盡全力支持,卻依然湊不夠房款,只好通過向別人暫借的方式方才得以解決。這張照片(即圖10),便是兒子王春在北京爬上正在建設中的住宅樓上檢查施工質量時的留影。

“里仁為美”,“大哉居室”,“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應天地”。《論語》、《孟子》和《黃帝宅經》中的這幾句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度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而王曉白珍藏的這10幅照片,則真實地記錄了他們家近百年來(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間)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

一曲頌歌,唱出了金房人心繫寒士的廣廈情懷

國以民為本,

民以居為安,

房管職工何所求?

欲得廣廈千萬間。

排危雙手黑,

建房一身汗,

能圓百姓安居夢,

再苦再累心也甜。

何懼難重重,

莫道路漫漫,

成就安居千秋業,

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首題為《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歌曲,是王曉白於1995年所寫的一首歌頌房管工人的讚歌(作曲者為四川著名作曲家陶嘉舟),也是金房集團為記錄公司從事危房改造與住房解困工作的專題片《安居夢》和《安居情》的主題歌。

1984年,36歲的王曉白擔任了成都高筍塘地區舊城改造辦公室的主任,從此也就跨入了房產行業。1993年,45歲的王曉白擔任了成都市金牛區房管局局長,並組建了金房集團,開始了執掌金房帥印這27年的艱難歷程。在此期間,王曉白利用業餘時間在四川大學讀完了為期三年的房產研究生課程,並結合行業實踐在全國和省市報刊發表了近200篇房產論文,出版了相關詩文、專著等四部,共計約140萬字。其中的《樓之思》一書,還獲得了建設部楊慎副部長給予的“業界之光”的高度評價。正是這些業績與論著,奠定了王曉白在四川房地產行業的位置。所以,他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同時也成為了最早榮獲“四川省房地產資深企業家”稱號的行業領軍人物之一。

1993年的成都金牛區房管局,曾是當時成都市區幾個房管局中經濟收入最少、員工文化程度最低、職工居住條件最差、退休職工比例最高的“四最”窮局,內部管理也相對落後與混亂。“房地產熱”來臨之後,局內個別人竟將改革開放看成了大發“橫財”的良機,一方面主張金房要走某些開發商的“暴富”之路,通過炒地、炒房賺大錢;另一方面,採用濫發獎金和假公濟私等辦法,使公司的大量資金流入了個人腰包和某些私人企業。

根據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關於區房管局必須做好危房改造與內部整頓“兩手抓”的指示,一來到金房,王曉白便一頭扎進成都府河沿線的低窪棚戶區去查看危房,並走訪了局內眾多的住房困難職工(參見圖11、12)。兩個多月的走訪,使王曉白在思想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也促使他深藏於心底的那種為圓家庭“安居夢”的閃閃火花,迅速爆發為“寒士”們所共有的“安居夢”之熊熊烈火。在內部整頓之中,面對部分人自持“上面有人”,公然通過內外勾結來“名正言順”地侵吞國有資產的猖狂行徑,看似十分矮小而文弱的王曉白,竟不顧來自“上面”的巨大壓力,拍案而起、挺身而出,率領局內7名黨員幹部,公開採用實名舉報的形式衝破了難關,終於實現了以正壓邪;在房產經營方面,他與集團其他領導一起確定了堅持走以危房改造為主,力爭多為蝸居者“雪中送炭”的薄利之路。鑑於危改資金嚴重不足,王曉白在組織力量強行追回近4000萬元的各類拖欠應收款的同時,還制定了金房集團一不蓋公司大樓與興建“標誌性”建築,二不能在購豪華車和高消費方面與其他公司攀比,三不走通過行賄開路來謀求發展的“潛規則”之路的“三不”原則。

"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1 王曉白兄弟三人於2007年在祖屋前的留影。

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住房奮鬥史,從老一輩不畏艱難自建房屋開始,到後代住“偏偏房”,建草房,簡易房,筒子樓,到終於購置電梯房,再到最終因兒子留京在京購房,一路走來,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

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家族的新領頭人又將目光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人蓋更溫暖明亮的家園,這也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佘園培/文

“老鶴南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這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中,自嘲自己在江西鉛山縣期思鎮為建房而辛勞奔波的名句。

蝸牛的特點,一是個小步慢,小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慢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腳步聲;二是堅忍不拔,雖然身馱重負,卻依然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即使跌落下來,又重新開始,繼續前進。在成都房地產界,也有這麼一位個頭很小的老總,自1984年開始,35年來無論遭遇多少坎坷,他都如蝸牛一般,始終不懈地馱著“房子”前進,如今,年已71歲的他,仍堅持在房產事業的道路上跋涉。所以,我們要將“長笑蝸牛戴屋行”的詩句贈送給他。當然,這裡的“長笑”,絕非嘲弄恥笑,而是為房產行業這位初心不改的老共產黨員而致以的崇敬之笑!

一疊舊照,記錄了四代人不懈追求的安居之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2 此房現已拆除,照片2的紅圈處即“偏偏房”的位置。

在關中平原陝西華縣的渭河灘上,有一個名叫“王宿鎮”的古老村落。王曉白的祖籍就坐落在這個村的西頭。數百年來,經常氾濫的渭河之水,曾一次又一次地將他祖輩那用土坯牆而撐起的房屋淹沒、泡垮。於是,能建造一座經得起洪水沖刷與浸泡的磚牆瓦屋,便成了王家祖祖輩輩難以捨棄的共同追求。

大約是1900年前後,正是胸懷著這樣的一種夢想,身揹著一袋玉米麵做的乾糧,王曉白的祖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從華縣出發,繞道甘肅,翻山越嶺,徒步走到了四川成都。他從當學徒做起,經過數十年打拼,終於成為了成都提督街的一位商店老闆。毫無疑問,有了錢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絕非是在這被人們稱為“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國享受安樂,而是立即返回故鄉建房。於是,王宿村裡便有了第一棟用青磚砌牆的王家老屋(見圖1)。此後的近百年間,雖是歷經滄桑、屢遇洪水,但此屋始終是巍然屹立。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為了使兒子牢記故鄉的祖屋,1923年,王曉白的祖父攜帶身懷六甲的妻子,又一次歷經千山萬水,回到華縣故里,並在位於照片右側的這間磚房之中,生下了王曉白的父親。但是,令老人未能想到的是,這種急於返鄉的“建房立業”,雖贏得了“光宗耀祖”之一陣風光,但卻抽空了成都商店的運營資金,導致王家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經營日益衰敗,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祖父破產之後,王曉白的父母只有靠外出租房來“自立門戶”。由於生活拮据,無能力租賃相對較好的住房,最終在成都錦江河畔下蓮池街的“夏家院子”裡,找了一間正房外牆邊延伸而搭建成的“偏偏房”(見圖2)。因過於簡陋,幾乎是逢雨必漏,而天晴之夜則可坐在床上仰望天上的星星。1948年9月,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凌晨,王曉白便出生在這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的破屋之中。這種場景,似乎也預示著王曉白這一生的命運,必將與“住房”二字緊緊地連在一起。

1958年,王曉白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到陝西銅川。儘管全家七口人僅有父親一人工作掙錢,但父親還是咬緊牙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總算在銅川的公路邊購置了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約20平方米 圖3)。此房雖然矮小狹窄,但畢竟是王家第二代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取得的第一處“家業”。就是在這裡,王曉白的父母(有一段時間還有祖母)和四兄弟一起擠了十年,直至王曉白下鄉離開這裡為止。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3 父親購置的一間朝北的油毛氈房。

1968年11月,年滿20歲的王曉白與二弟一起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龍潭公社保平一隊插隊落戶當知青。由此開始,王家在成都修建家宅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作為長孫的王曉白身上。下鄉初期,生產隊騰出了半間牛圈房給他兄弟居住。就在這種左邊是豬圈、右邊是牛圈的老瓦房裡,他們整整住了兩年。由於此房背後就是水田,加上兩側豬糞與牛糞的堆積,導致室內蚊蠅成群、鼠蛇亂竄。1979年春節,王曉白曾為此屋寫下了一首題為《知青安樂窩》的打油詩,此詩的最後四句為:

東守豬八戒,

西駐牛魔王。

二將齊守護,

群妖休猖狂!

1971年,歷經千辛萬苦,王曉白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並在草房的屋後種植了許多竹木。這棟草房,也是全公社新知青中自己所建的第一棟房屋(見圖4)。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圖4 兄弟二人終於在下鄉的生產隊興建了一棟草房。

1981年,即返城當工人的第三年,王曉白又在與單位臨近的城鄉接合部購得某生產隊位於大糞水坑旁的舊房一間(一半青瓦、一半玻纖瓦,見圖5),並將退休回鄉的父母接到一起居住。此後,王曉白又住過租用的筒子樓(既無廚房,也無衛生間,見圖6)和分配的福利房(圖7)及購買的房改房(圖8)等。直至2004年,全家人才開始入住本公司修建的一棟既有雙衛、又有電梯的單元套房之中(見圖9)。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2002年,王曉白的兒子在中央音樂學院獲得碩士文憑並留校任教。於是,在北京購房與安家立業的重任又開始轉移到王家第四代的肩上。由於北京房價太高,兒子將自己課餘教學生的收入全部拿出,父母也竭盡全力支持,卻依然湊不夠房款,只好通過向別人暫借的方式方才得以解決。這張照片(即圖10),便是兒子王春在北京爬上正在建設中的住宅樓上檢查施工質量時的留影。

“里仁為美”,“大哉居室”,“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應天地”。《論語》、《孟子》和《黃帝宅經》中的這幾句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度重視居室建設與祖屋傳承的優良傳統。而王曉白珍藏的這10幅照片,則真實地記錄了他們家近百年來(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間)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的艱難歷程。

一曲頌歌,唱出了金房人心繫寒士的廣廈情懷

國以民為本,

民以居為安,

房管職工何所求?

欲得廣廈千萬間。

排危雙手黑,

建房一身汗,

能圓百姓安居夢,

再苦再累心也甜。

何懼難重重,

莫道路漫漫,

成就安居千秋業,

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首題為《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歌曲,是王曉白於1995年所寫的一首歌頌房管工人的讚歌(作曲者為四川著名作曲家陶嘉舟),也是金房集團為記錄公司從事危房改造與住房解困工作的專題片《安居夢》和《安居情》的主題歌。

1984年,36歲的王曉白擔任了成都高筍塘地區舊城改造辦公室的主任,從此也就跨入了房產行業。1993年,45歲的王曉白擔任了成都市金牛區房管局局長,並組建了金房集團,開始了執掌金房帥印這27年的艱難歷程。在此期間,王曉白利用業餘時間在四川大學讀完了為期三年的房產研究生課程,並結合行業實踐在全國和省市報刊發表了近200篇房產論文,出版了相關詩文、專著等四部,共計約140萬字。其中的《樓之思》一書,還獲得了建設部楊慎副部長給予的“業界之光”的高度評價。正是這些業績與論著,奠定了王曉白在四川房地產行業的位置。所以,他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同時也成為了最早榮獲“四川省房地產資深企業家”稱號的行業領軍人物之一。

1993年的成都金牛區房管局,曾是當時成都市區幾個房管局中經濟收入最少、員工文化程度最低、職工居住條件最差、退休職工比例最高的“四最”窮局,內部管理也相對落後與混亂。“房地產熱”來臨之後,局內個別人竟將改革開放看成了大發“橫財”的良機,一方面主張金房要走某些開發商的“暴富”之路,通過炒地、炒房賺大錢;另一方面,採用濫發獎金和假公濟私等辦法,使公司的大量資金流入了個人腰包和某些私人企業。

根據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關於區房管局必須做好危房改造與內部整頓“兩手抓”的指示,一來到金房,王曉白便一頭扎進成都府河沿線的低窪棚戶區去查看危房,並走訪了局內眾多的住房困難職工(參見圖11、12)。兩個多月的走訪,使王曉白在思想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也促使他深藏於心底的那種為圓家庭“安居夢”的閃閃火花,迅速爆發為“寒士”們所共有的“安居夢”之熊熊烈火。在內部整頓之中,面對部分人自持“上面有人”,公然通過內外勾結來“名正言順”地侵吞國有資產的猖狂行徑,看似十分矮小而文弱的王曉白,竟不顧來自“上面”的巨大壓力,拍案而起、挺身而出,率領局內7名黨員幹部,公開採用實名舉報的形式衝破了難關,終於實現了以正壓邪;在房產經營方面,他與集團其他領導一起確定了堅持走以危房改造為主,力爭多為蝸居者“雪中送炭”的薄利之路。鑑於危改資金嚴重不足,王曉白在組織力量強行追回近4000萬元的各類拖欠應收款的同時,還制定了金房集團一不蓋公司大樓與興建“標誌性”建築,二不能在購豪華車和高消費方面與其他公司攀比,三不走通過行賄開路來謀求發展的“潛規則”之路的“三不”原則。

蝸牛無憾戴屋行——記初心不改的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長、金房集團董事長王曉白

王曉白在成都府河沿線低窪棚戶區去查看危房,並走訪局內眾多住房困難職工。

從這一年開始,他與公司班子的同志一起,帶領數百職工苦戰在成都危房拆遷與舊城改造的第一線,先後承接拆遷項目(地塊)47個,拆遷面積佔到了全成都府南河整治工程危房拆遷總面積的一半。為了鼓勵公司員工為安居大業而戰,王曉白連夜創作了這首房管職工之歌,並組織全公司職工演唱。濃郁的新型企業文化,使“能圓百姓安居夢,再苦再累心也甜”,逐步成為了大家的共同理想與前進動力,金房也榮獲了“成都市危房解困工作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由於企業確定的經營方向和王曉白自身在思想上偏於保守等侷限,在取得這些成果的同時,雖然企業職工的收入與居住條件也得到明顯改變,但企業卻失去了通過快速擴張而實現“野蠻生長”之機遇,這也就使金房未能像後起的許多民營房企那樣做強做大。為此,王曉白深感自己對不起公司股東與員工,並經常自嘲自己的確是“蝸牛戴屋行”。不過,也就在這種默默無聞地“爬行”之中,金房卻獲得了行業內和社會上的一致好評。經投票選舉,王曉白當選為成都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會長,金房也先後榮獲國家住建部、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及中國房協的一系列獎項,如“跨世紀優秀住宅小區”、“中國房產誠信企業”、成都市“納稅百強企業”、省、市“優秀房產企業”等,併成為四川房地產行業中的第一個“四川省文明單位”。2015年2月,《中國房地產報》報社還將創刊20年以來的第一份“中國房地產業特殊貢獻獎”頒發給了王曉白。

更值得金房人自豪的是,1997年在成都召開的全國房改工作座談會上,金房從事危房改造的專題電視片《安居情》曾被會議安排為由參會代表共同觀看的視頻,在會上進行了重播,片中的場景深深地感動了到會的朱鎔基總理,他不僅對該片給予了好評,還強調指出:“住宅建設,很得人心”。每當想到這一切,金房的同志們都為企業所選擇的正確道路而深感欣慰與自豪!

一組小詩,吟出了老黨員忠於職守的不變初心

2015年初,金房舉辦了公司成立30週年和王曉白從業30週年的文藝晚會,中國房協、中國房地產報、四川省房協的相關領導和成都市的本土及外來知名房企的老總們幾乎全部到會。會上,金房集團的員工及成都電視臺的主持人先後朗誦了王曉白創作的一系列房產詩。這些詩歌,充分展示了成都房產戰線上的老共產黨員們立志為安居事業奮鬥終身的拳拳初心。

晚會朗誦的組詩之中,創作時間最早的是王曉白在1994年冒雨去低窪棚戶區查看災情後所寫的《查危房歸來有感》:

烏雲滾,

雷聲鳴,

狂風吼,

惡雨霪。

豈敢小樓聽風雨,

冒雨迎風查災情。

府河畔,

路泥濘,

低窪房,

水盈盈。

盆舀積水罐接漏,

滴答聲聲刺入心,

握手道別難啟口,

愧對父老送我情。

房管工,

勤為民,

忙排危,

冒雨行。

雨水汗水難分辨,

點點滴滴安居情。

查災回,

心難平,

班子會,

壯志明:

“目睹千家寒士苦,

危改萬難不能停。”

“任期危房貌未改,

自摘烏紗當平民!”

在晚會現場的中國詩歌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楊牧先生評價說:“王總身上有著那位身居‘草堂’而憂國憂民的‘老杜’遺風。可以說,他的這組‘危房詩’,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詩情現代化。”

本場晚會朗誦者同時登臺人數最多的,是由成都女企業家協會會長米瑞蓉等四位老總共同創作和登臺朗讀的詩歌——《成都房產,有這樣一位老兵》,詩中有這麼一段:

在成都房產界的行列裡,

有著這樣一位老兵。

他個子雖小,但鐵骨錚錚,

他年近古稀,卻四季常青,

41年的蝸居,使他十分清醒。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

30年間一直銘記於心。

任職協會,他敢擔責任,

願為合法權益而奮勇抗爭。

身為會長,他強調自律,

使協會大旗始終閃耀著“誠信”。

他把“讓良心融入建築”

作為金房的企業理念,固守堅持;

他將“忽視質量,就是背叛”當成廣告,

發佈街頭、登上報紙;

他把“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確定為金房的服務宗旨;

他將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詩句

化為自己的行動而奮鬥不止!

……

聽了這些詩歌,眾多的嘉賓都發表了感言。成都市城鄉房管局局長何立祥先生的題辭是:“三十餘年風雨路,而立之時盛業存!”四川大學原副校長楊繼瑞先生的題辭是:“經世濟民的儒商之情,川大經濟學院的得意門生”;四川省房協會長、原省建設廳副廳長楊燕女士的題辭是:“四川房產的脊樑!”

將晚會氣氛推向最高潮的,是王曉白創作並由自己朗誦的詩歌——《我是一個共產黨員》,這首詩,寫於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當天。那天晚上,當他把全身癱瘓的老母親與15個月大的孫子從高樓轉移到一間低層建築的地下車庫後,電視上播放的災區慘景與成都不斷感受到的餘震恐懼使王曉白徹夜難眠。也就在這天晚上,他做出了立即向災區捐款百萬的決定,同時,還根據自己家裡的實情,寫下了這首使他終生難忘的抗震詩篇。當他登上舞臺,用樸實的四川鄉音朗誦這首詩時,他流淚了,臺下的許多嘉賓也聽得熱淚盈眶。

詩中寫道:

癱瘓在床的老媽媽啊!

您的手怎麼還在不停地抖顫。

一聲不吭,

緊閉雙眼。

您是在為高樓的劇烈晃動而震撼,

還是因兒子未及時趕來而埋怨?

母親啊,您可知道,

上萬業主安危的重擔壓在我肩,

兒子豈能擅離崗位,

不去查看災情,部署安檢。

母親啊,您可曾知曉,

那一刻,道路堵塞、通訊中斷,

我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回家園,

立即把父親扶下高樓,

快快抬老媽脫離危險。

但是,為了履行一位“老總”的職責,

請原諒兒子,

“忠孝不能兩全”。

我可愛的小孫孫啊!

你為何一直睜著驚恐的大眼?

失去了往日的活潑,

不見了燦爛的笑臉。

是因為樓搖櫃倒的巨響嚇壞了你,

還是在責怪危急時爺爺未守護身邊?

孩子,你可知道,

山搖地動的劇震過後,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啊,

那一刻,

熱淚忽地湧出了爺爺眼瞼。

孩子,你可相信?

如果真的成都也天塌地陷,

爺爺寧願將自己矮小的身軀,

化成掩護寶寶安全無恙的巍巍大山。

孩子,幼小的你無法懂得,

面對突兀而來的民族災難,

你爺爺和他的同事們都必須銘記:

“我是一個共產黨員”!

詩歌的最後一句,王曉白是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音量從內心深處迸發而出的。

“我是一個共產黨員”!這雄壯渾厚而鏗鏘有力的八個大字,在音樂廳的整個空間久久迴盪。它,震撼著參加晚會的每位嘉賓,甚至可以說是震撼了整個成都房地產界。因為,作者所發出的吼聲,不僅僅來自於他自己和金房集團的黨員同事,而且是整個行業的共產黨員們的共同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