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後來,七月和蘇家明去上大學,安生跟著流浪歌手阿潘北上。

安生跟阿潘分手之後到處打零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辛苦,七月知道了之後心疼不已。

可是當我看到安生上一秒還在大熱天刷漆,下一秒就吸著星爸爸的時候,我只恨那一秒的同情終究是錯付了。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後來,七月和蘇家明去上大學,安生跟著流浪歌手阿潘北上。

安生跟阿潘分手之後到處打零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辛苦,七月知道了之後心疼不已。

可是當我看到安生上一秒還在大熱天刷漆,下一秒就吸著星爸爸的時候,我只恨那一秒的同情終究是錯付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為了煽情各種胡編亂造,我只服這部劇。

別的劇煽情是騙觀眾眼淚,引觀眾共情;

這部劇煽情是敗觀眾好感,讓觀眾齣戲。

劇情作成這樣,我都不大好意思要求活在偶像劇美顏濾鏡下的沈月和陳都靈展現什麼演技了。

陳都靈其實在外形上要比馬思純更貼近小說裡那個漂亮溫柔的林七月。但是陳都靈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稍微有點表情之後就顯得很做作。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後來,七月和蘇家明去上大學,安生跟著流浪歌手阿潘北上。

安生跟阿潘分手之後到處打零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辛苦,七月知道了之後心疼不已。

可是當我看到安生上一秒還在大熱天刷漆,下一秒就吸著星爸爸的時候,我只恨那一秒的同情終究是錯付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為了煽情各種胡編亂造,我只服這部劇。

別的劇煽情是騙觀眾眼淚,引觀眾共情;

這部劇煽情是敗觀眾好感,讓觀眾齣戲。

劇情作成這樣,我都不大好意思要求活在偶像劇美顏濾鏡下的沈月和陳都靈展現什麼演技了。

陳都靈其實在外形上要比馬思純更貼近小說裡那個漂亮溫柔的林七月。但是陳都靈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稍微有點表情之後就顯得很做作。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沈月演的安生也好不到哪去,少了周冬雨那版的靈氣,不知道是不是瞪眼瞪多了,總有種凶狠勁兒。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後來,七月和蘇家明去上大學,安生跟著流浪歌手阿潘北上。

安生跟阿潘分手之後到處打零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辛苦,七月知道了之後心疼不已。

可是當我看到安生上一秒還在大熱天刷漆,下一秒就吸著星爸爸的時候,我只恨那一秒的同情終究是錯付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為了煽情各種胡編亂造,我只服這部劇。

別的劇煽情是騙觀眾眼淚,引觀眾共情;

這部劇煽情是敗觀眾好感,讓觀眾齣戲。

劇情作成這樣,我都不大好意思要求活在偶像劇美顏濾鏡下的沈月和陳都靈展現什麼演技了。

陳都靈其實在外形上要比馬思純更貼近小說裡那個漂亮溫柔的林七月。但是陳都靈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稍微有點表情之後就顯得很做作。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沈月演的安生也好不到哪去,少了周冬雨那版的靈氣,不知道是不是瞪眼瞪多了,總有種凶狠勁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其實,我能理解要把兩萬多字的小說拍出48集的難度有多大。

更何況這兩萬多字呈現出來的內容,還單薄又破碎。

劇版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對原小說進行小修小補,但是卻越補越爛。

在這還是奉勸導演一句,沒有電影版的決心,就別攬瓷器活了。

不是所有雙女主戲都能成就兩個金馬影后。

"

本文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這個暑期的國產劇,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部雙男主古裝劇。

靠精美劇情取勝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靠社會主義兄弟情吸粉的《陳情令》。

這些年的雙女主劇卻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好不容易出了一部,當然不能放過——

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小說原本就很爛俗、狗血。

七月和安生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反目。

後來蘇家明選擇和七月結婚,而遠走國外的安生卻在生下蘇家明的孩子後難產而死。

這劇情要是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怕是會罵聲不斷。

要想拍出來,故事就得大改。

2016年出的電影版就是一枚成功的例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電影把“雙生花”的概念做得很好,兩個女生從青春期到成年一路相愛相殺的模式分外動人,既是仇人,也是知己。

兩女一男的故事,因為作者身份的介入而變得有趣起來,安生以七月之名寫下了一個與現實完全相反的結局。

於是,原本單薄的故事變得飽滿起來。

周冬雨和馬思純還因為片中的出色表現雙雙拿下金馬影后,一時風光無限。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有電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要拍得出彩,不容易。

安妮寶貝的小說本來就屬於清冷掛的,劇情很多時候都是破碎的,跟真實生活離得有些遠。

電影版的七月和安生則很巧妙地抓住了一種粗糲的生活質感,把小說裡的清冷氣質都包裹在煙火氣息裡,所以難得地顯出了真。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劇版給人的感覺則是專注和真實生活拉開距離,怎麼作怎麼來。

電視劇沿用了安生在小說裡的“留守兒童”設定。

媽媽因為工作忙而常年不在家,安生不僅要忍受自己一個人住在大別墅裡的孤單,還要被迫去煩人的省重點中學讀書。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缺愛的生活何止一個“苦”字了得,她只能到處興風作浪求校方打電話叫家長。

在經歷了17次逃課、28次遲到、打主任兒子、“賣毛片”等各種風波之後,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被約談的媽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媽媽還是大美女曾黎演的,小聲bb一句,怎麼漂亮姐姐都在偶像劇裡當媽了?先有大S接到演王大陸媽媽的劇本,後有曾黎給沈月當媽,漂亮姐姐們也太慘了吧。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不僅如此,原本特立獨行、性格不太討喜的安生在劇裡還成了個“萬人迷”。

不僅主任的兒子、流浪歌手阿潘、七月的弟弟、男主蘇家明都愛她,另一個女主角七月也愛慘了她。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如此強大的瑪麗蘇女主光環,實在是佩服佩服。

我之所以對這版的安生有些接受無能,就是因為這裡的安生實在是太“乖”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而安生之所以吸引七月就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叛逆跟鋒芒啊,現在這些稜角都沒了,後面她選擇流浪的故事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再說說被“誤會”支配的安生、七月和蘇家明之間的大三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七月暗戀蘇家明在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說裡是這樣描繪蘇家明的:

“蘇家明是七月16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

看了劇版的選角,我尋思這不是諷刺七月沒見過什麼世面嗎?熊梓淇演的蘇家明胖出了憨厚老實的雙下巴,感覺只有別人渣他的份,哪有他渣雙女主的份。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作為特別會來事的中國好閨蜜,安生當然要幫七月追男神啦。

此後七月果然憑藉花式表白追到了蘇家明,隱患也由此埋下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那以後蘇家明幾次追問安生關於表白的事,兩人更是演出了一種遺憾終生的感覺。

不過我真的不是很能get到編劇的腦回路,情書是誰寫的誰送的有必要糾結那麼多年嗎?就算要給渣男洗白也不帶這樣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另外,為了讓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際遇形成鮮明對比,也為了給48集添磚加瓦,編劇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瘋狂加戲的安生承擔了目前劇裡90%的“煽情”指標。

七月的爺爺在高考當天沒了,安生特意剪出爺爺生前的音頻鼓勵她安心考試,結果自己卻錯過了高考。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就不說這姐妹情有多刻意吧,安生後來明明及時趕到了考場,卻非要等大門快關上的時候才開始撒腿跑,我看這機會就是自己給作沒的。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後來,七月和蘇家明去上大學,安生跟著流浪歌手阿潘北上。

安生跟阿潘分手之後到處打零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辛苦,七月知道了之後心疼不已。

可是當我看到安生上一秒還在大熱天刷漆,下一秒就吸著星爸爸的時候,我只恨那一秒的同情終究是錯付了。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為了煽情各種胡編亂造,我只服這部劇。

別的劇煽情是騙觀眾眼淚,引觀眾共情;

這部劇煽情是敗觀眾好感,讓觀眾齣戲。

劇情作成這樣,我都不大好意思要求活在偶像劇美顏濾鏡下的沈月和陳都靈展現什麼演技了。

陳都靈其實在外形上要比馬思純更貼近小說裡那個漂亮溫柔的林七月。但是陳都靈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稍微有點表情之後就顯得很做作。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沈月演的安生也好不到哪去,少了周冬雨那版的靈氣,不知道是不是瞪眼瞪多了,總有種凶狠勁兒。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其實,我能理解要把兩萬多字的小說拍出48集的難度有多大。

更何況這兩萬多字呈現出來的內容,還單薄又破碎。

劇版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對原小說進行小修小補,但是卻越補越爛。

在這還是奉勸導演一句,沒有電影版的決心,就別攬瓷器活了。

不是所有雙女主戲都能成就兩個金馬影后。

《七月與安生》:捧紅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卻帶不動沈月和陳都靈?

商務:fay1786(說明來意)

微信搜索:qieshuweixin

就可以加茄叔為好友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