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多少度才算發燒?看豬各階段正常體溫大全,收藏備用

產後護理 養豬 畜牧業 懷孕 三農 養殖的一些事 2018-12-01

現在很多豬場都是用溫度計來測量豬的體溫,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獸醫,甚至專家教授對豬的正常體溫都搞不清楚。為此,我們把豬的體溫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分享給大家,養豬要知豬,更要懂豬,這樣才能更好的養好豬。

一、如何正確用體溫表給豬量體溫,更準確

1、準備工作

在體溫表的末端系一條10-15釐米長的繩子,另一端系一個小鐵夾,用酒精棉或碘酒對體溫表進行消毒,消完毒後向下甩體溫表,甩到35度以下。

2、測量體溫

左手拉住豬的尾巴,右手拿著體溫表,沿著稍微偏向背側的方向,慢慢插入豬肛門內,體溫表插入大概三分之二的長度,再用小鐵夾夾住豬背上方的長毛,固定後就可以放開豬。在旁邊觀察3~5分鐘,拿出體溫表,擦乾淨後,記錄這頭豬的體溫數字、日期以及所在的欄舍號,體溫異常的,可在豬背上做記號,這就是正常量豬體溫的方法。

如果度數值得懷疑(或許豬隻在移動,或許插入直腸糞便中),再次測定溫度,並將溫度計放入直腸內停留45秒鐘,取出讀取度數。如果仍需測另一頭豬體溫,使用之前則要用棉球和醫用酒精擦乾淨溫度計。體溫計使用完畢,在貯存前先用酒精和棉球徹底擦乾淨溫度計,然後裝入保護盒裡。


豬多少度才算發燒?看豬各階段正常體溫大全,收藏備用


二、豬在各階段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豬在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體溫是有所不同的,豬的正常直腸體溫為38℃~39.5℃,一般仔豬的正常體溫比成年豬的正常體溫高0.5℃,傍晚豬的正常體溫比上午豬的正常體溫高0.5℃,具體來講,我們一般通過測量直腸溫度來判定豬的溫度,相對來說更方便,實用,快捷,豬的直腸溫度變化範圍如下:

1、剛生出來的小豬體溫是39℃;

2、出生一小時後的體溫是36.8℃;

3、出生12小時後為38℃;

4、出生24小時後達到38.6℃;

5、哺乳豬到斷奶期間的體溫是39.2℃;

6、斷奶豬(體重9—18公斤)的體溫是39.3℃;

7、架子豬(體重27—45公斤)的體溫是39℃;

8、育肥豬(體重45—90公斤)的體溫是38.8℃;

9、妊娠母豬的體溫是38.7℃;

10、母豬產前24小時的體溫是38.7℃;

11、產前12小時的體溫是38.9℃;

12、產前6小時的體溫是39℃;

13、生第一頭小豬時體溫達到39.4℃;

14、產後12小時體溫是39.7℃;

15、產後24小時的體溫是40℃;

16、母豬產後一週到斷奶體溫為39.3℃;

17、斷奶後一天是38.6℃;

18、種公豬的體溫一般情況下是38.4℃。

而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通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7℃(範圍36.3-37.2℃),直腸溫度37.5℃(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0℃(範圍36.0℃-37.0℃)。

所以,我們切不可以以人體的溫度來衡量豬體的正常溫度,豬的體溫是高於人體體溫的,很多養殖戶往往對此混淆不清,養豬朋友們要記清楚喲。

另外,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溫度數據只是一個平均值。因為每天早上和中午豬的體溫不一樣,公豬和母豬的體溫也不一樣,豬吃藥、打疫苗都會影響到體溫的變化,波動範圍在±0.3℃,而且豬在受到刺激、劇烈運動後體溫也會升高,母豬產後體溫達到40.3℃都是正常的。

三、豬體溫異常後,一定是患病了嗎

1、選用正規廠家的體溫表

溫度計是獸醫最基本的工具之一,用之測量豬的體溫只起一個輔助診斷作用。有的小廠家生產的體溫表存在誤差,質量不合格,造成測量的體溫會出現偏差,影響正確的識別與診治。

2、警惕假無名高熱病

現在有很多豬場,在豬體溫達到40℃時就打退燒針是非常不可取的。就像之前所謂的“無名高熱”,一般豬的體溫在40℃左右,根本不是什麼高熱病,41.5℃以上才能稱得上是高熱,實踐證明:豬的體溫根本沒有達到那麼高。

3、注意一些其它因素導致的豬體溫升高

(1)豬的體溫並不是豬疾病的直接反映,劇烈運動後的豬體溫偏高,可達到40℃,這是正常體溫。

(2)在測量豬的體溫時,41℃以下建議不要打退燒針,也不要吃退燒藥,因為豬體溫一定範圍內的升高往往是豬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體溫升高後,豬的抗病力增強,能積極發揮免疫系統的功能和作用,幫助機體預防疾病、戰勝疾病。

另外,有時候略微低燒也是有益的,應給予保護。就像人在感冒低燒時,感到有點冷,需要多穿衣服或多蓋被子,使體溫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有利於戰勝疾病,出點汗病就好多了。當然體溫過高,達到39℃時,機體的機能會大幅降低,則需要及時治療。

四、豬體溫異常,簡易判斷豬症

豬的正常體溫為38-39.5℃,一般仔豬的正常體溫比成年豬的正常體溫高0.5℃,傍晚豬的正常體溫比上午豬的正常體溫高0.5℃。

一般低溫發生於大出血、產後癱瘓、循環衰弱、某些中毒或臨死期;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多見於傳染性疾病和某些炎症過程中。臨床上具有診斷意義的發熱類型主要有:

(1)稽留型,病豬的體溫日差在1℃以內,且高熱持續時間在3天以上;

(2)間隙型,病豬的發燒期與不發燒期交替出現;

(3)張弛型,病豬的體溫日差超過l℃,且下降超出正常體溫範圍。

五、給豬測量體溫時的注意事項

(1)對剛經過劇烈運動的豬測量體溫,應作適當休息後再進行測溫;

(2)對性情溫馴的豬測量體溫時,可先用手指輕輕搔其後背部,待安靜站立或臥地後,再將體溫計插入直腸;

(3)對凶暴或騷動不安的豬,應作適當安定後再進行測溫;

(4)對初生乳豬進行測量體溫時,體溫計不可插入肛門過深,要用手抓住體溫計末端進行固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