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文/宋鳳英

張藩,湖南瀏陽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軍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縱隊、第一師兼蘇中軍區參謀長,解放軍縱隊、軍政治委員,華東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軍事學院副院長,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參加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率部參加黃橋、宿北、魯南、淮海、渡江等戰役戰鬥。他戎馬一生、英勇善戰、任勞任怨,深得領導和部屬讚譽。他對黨忠誠、心繫群眾,為中國革命和軍隊建設特別是院校建設傾注畢生心血。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街,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一、扁擔鬧革命

1909年2月,張藩出生在湖南瀏陽縣(今瀏陽市)張家坊陳家橋月形村(今張坊鎮守和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原名張環繼。11歲時,父親病重離開了人世,12歲時張藩外出學習篾匠手藝,挨盡打罵。1922年,張藩改做挑夫維持生計。

張藩的三叔張聲修、四叔張聲竹都是共產黨員,受他們影響,張藩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七一五事變後,瀏陽的白色恐怖並沒有嚇倒青年張藩。他聯合20多名挑夫組成“扁擔隊”,扶危救困。針對每次給地主家挑石灰,地主壓秤減少重量的問題,張藩苦思冥想,在籮筐下拴麻繩,狗腿子過秤時,挑夫們圍著看秤分散其注意力然後腳下麻繩用力一踩,80來斤就變成了100斤,狗腿子不得不乖乖如實記賬。張藩給大家鼓勁:“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鬥過地主狗腿子!”秋收起義和平江起義,使張藩意識到農民要翻身,就要搞武裝鬥爭。他參加武裝隊、赤衛隊等組織,高呼“梭鏢亮光光,擒賊先擒王,打倒蔣介石,活捉許克祥”的口號。湘鄂贛邊各縣很快建立了革命政權和群眾武裝,掀起了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的高潮。張藩走村串戶,宣傳革命道理。1929年7月,張藩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2月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後,張藩曾用化名張伍成。

1930年夏,平江起義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在湘鄂贛邊區打了許多勝仗,隨後擴建成第3軍團,佔領平江,並做進攻長沙的準備,動員平江、瀏陽農民赤衛隊、少先隊配合作戰。張藩決心帶領瀏陽赤衛隊第3團參加。動員大會上,他頭戴斗笠,腳穿草鞋,拍著胸脯激動地說:“只有跟著共產黨幹革命,才有窮人的出路。誰英雄,誰好漢,今天我們比比看!”7月23日,張藩帶領赤衛隊第3團和擔架隊參加攻打長沙的戰鬥,配合紅軍牽制湘軍,敵人憑藉優勢火力和瀏陽河頑抗。紅8軍於正面攻擊,張藩率領赤衛隊在後面助威。彭德懷命令紅5軍組織300人的敢死隊,悄然繞至湘軍陣地後面,湘軍招架不住。紅8軍軍長何長工把手一揮:“同志們,衝呀!”當挑夫時練就一雙鐵腳板的張藩,飛速帶領赤衛隊,和紅軍戰士一起衝殺。湘軍丟盔棄甲,急渡瀏陽河。張藩帶領赤衛隊追到河邊東南渡口,發現船隻都在河西,立即找來船伕搭起浮橋,紅軍和赤衛隊員順利渡河,直向長沙方向追擊。27日凌晨,紅5軍攻進長沙城。下午,張藩率赤衛隊第3團來到長沙小吳門,協助抓捕散兵遊勇和逃到省城的土豪劣紳,第三天進駐第49標兵營站崗放哨,負責看守倉庫,出色完成任務。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張藩

國民黨第四路軍總指揮何鍵糾集10多個團的兵力,在外國軍艦掩護下反撲。紅3軍團為保存力量,主動撤離長沙,向瀏陽、平江蘇區轉移。張藩率領赤衛團返回瀏陽時,同時擔負起搬運繳獲的武器彈藥和生活物資的任務。9月,他回到瀏陽縣的小河,被選送到紅3軍團隨營學校學習,開啟軍旅生涯,也打下了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由於突患瘧疾,張藩被特批迴家治病。當地中共組織前來看望,提出組建半軍事性的群眾組織、紅軍的後備隊伍——少先隊的想法。少先隊由16至24歲的青少年組成,張藩帶病籌建。年底,他被選為湘鄂贛省少先隊總隊長、少共省委委員。張藩發動各地少先隊組織,配合紅軍游擊隊襲擾國民黨軍。他把優秀的少先隊員組編為模範營,進行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準備隨時補充紅軍部隊。半年多時間,就為紅軍輸送兵員700餘人。

二、湘鄂贛邊游擊戰

1932年,王明“左”傾錯誤波及湘鄂贛蘇區,造成“肅反”擴大化。1933年,省委派出以組織部長鬍梓、張藩為正、副團長的巡視團,赴中共鄂東南道委糾正“肅反”擴大化的錯誤,來到中共鄂東南道委機關所在地通山縣冷水坪。9月,胡梓任中共鄂東南道委書記,張藩任鄂東南少共道委書記。12月,冷水坪遭遇襲擊,胡梓犧牲,省委決定由張藩代理中共鄂東南道委書記。由於中共鄂東南道委誤殺了許多領導幹部和骨幹分子,共產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張藩深入各地調查指導,健全恢復組織系統。

1934年3月,中共湘鄂贛省委決定張藩擔任省反帝大同盟主任。這是一個革命的群眾性組織,張藩馬不停蹄,到任第二天,就帶領盟員下山工作,到白區蒐集情報,籌備錢糧,“擴紅”運動轟轟烈烈。群眾自發吟唱:“當兵就要當紅軍,背起槍炮打敵人,不分官兵都一樣,沒有人來欺壓人。”4月下旬,張藩從反帝大同盟調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

1935年1月,中共湘鄂贛省委和軍區機關駐在平江、瀏陽交界的連雲山脈黃金洞。張藩赴鄂南陽新縣傳達省委關於收集武裝、擴大紅軍的指示,而後返回軍區彙報工作,途經蒲圻等待交通員護送。軍區參謀長嚴圖閣,患病留在中共蒲圻中心縣委治療。二人交談情況時,在場的蒲圻縣蘇維埃主席李濟民,假託去接一個關係,真實目的是外出投敵叛變。當晚,李濟民引來國民黨軍一個手槍隊,將他們包圍在一棟房子裡。張藩和嚴圖閣沉著決定分頭突圍。張藩順手抄起一根還燃燒著的燒火棍,高喊衝殺,隻身奪門而出,一棍打在一個國民黨軍的頭上,其他國民黨軍一時驚呆,不知所措。張藩趁亂越過水溝,子彈呼嘯而過,張藩身中四槍,左臂、腰部均中了彈,一顆子彈打在上衣口袋一塊銀元上,倖免於難。張藩等人跑到半山腰茅棚隱蔽,胳膊已經化膿,沒有麻藥,也沒有手術器械,衛生員無奈到老鄉家借了剪子,又買了一瓶白酒,等張藩喝了酒昏迷過去時,用剪刀把子彈取出。由於流血過多,張藩整整昏迷了一天一夜,在衛生員精心照料下傷情才逐步好轉。

張藩歸隊心切,傷未痊癒就回到省委和軍區所在地——平江黃金洞,堅持遊擊鬥爭。麥市突圍戰鬥中,紅軍第16師第48團政治委員袁洪國犧牲。10月,張藩接任該團政治委員,帶部向龍角山轉移。過鳳凰寺時,遭敵包圍,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傅秋濤命令分路突圍。張藩急中生智,縱身跳進山腰下一個山棘叢生的凹坑裡,躲過搜索。11月,張藩和傅秋濤等輾轉來到黃金洞會合。原本三四千人馬的第16師只剩二三百人,幾塊較大的游擊區又被國民黨軍分割,湘鄂贛邊游擊戰爭再次進入艱苦歲月。在困境中,中共湘鄂贛省委急盼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12月1日,省委派人取回了紅2、6軍團負責人任弼時的信和兩份文件,大大增強了鬥爭信心。

1936年2月,張藩率領一支游擊隊(後改名湘鄂贛紅軍遊擊第3縱隊)深入九宮山區,與國民黨軍兜圈子,弄得敵人暈頭轉向。張藩等緊依人民,以頑強的毅力堅持鬥爭。群眾冒險送來了米和鹽,張藩感動地對戰士們說:“老百姓真好啊!沒有他們的支持,革命就不能取得勝利。”張藩常用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述,鼓勵大家“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樹立革命必勝的信念。至1936年底,湘鄂贛蘇區還保留有張藩所在的九宮山以及黃金洞、冷水坪等幾小塊遊擊根據地。

三、華中抗頑軍

1937年7月,全國性抗戰開始,湘鄂贛蘇區紅軍改編為抗日第1遊擊支隊。張藩於10月調任中共陽新中心縣委書記,縣游擊隊很快發展為300多人。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成立,決定將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編成四個支隊,湘鄂贛抗日第1遊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張藩任該團一營副營長。1938年4月,新四軍組建先遣支隊,下設3個大隊,張藩為第1大隊副大隊長。先遣支隊挺進蘇南敵後,張藩將部隊分散編組,在老百姓協助下偵察日軍部署。與此同時,陳毅率新四軍第1支隊進入茅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6月中旬,張藩奉陳毅之命來此開展工作。1939年初,張藩到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學習,當夏被分配到新四軍挺進縱隊任參謀長。挺進縱隊北渡長江,趕赴吳家橋地區活動,並西進支援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屬部隊的作戰。

1940年,是日偽軍和國民黨頑軍同新四軍爭奪華中十分激烈的一年。5月下旬,挺進縱隊剛剛返回原駐地吳家橋地區,即遭到日偽軍進攻。張藩協助司令員管文蔚、副司令員葉飛指揮反擊,重創日偽軍後,挺進縱隊轉移到泰州西北的郭村休整。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後,反共摩擦重心逐漸向華中轉移,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反共頑固分子韓德勤勾結李長江準備發動新的進攻。挺進縱隊當時只有4個營的兵力,要不要和能不能堅守郭村陣地,亟待決策。縱隊連夜召開軍政委員會會議研究,張藩說:“這時我軍脫離郭村既設陣地,倉促轉移,並非善策;南有長江和‘兩李’陣地,西有運河、邵伯湖,再加日軍封鎖,我軍向江邊轉移,如果‘兩李’部隊追擊不捨,我軍就很被動。”沉思後葉飛決定堅守郭村,張藩在戰術手段上做出分三步打的部署。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1940年6月挺進縱隊指揮郭村保衛戰的主要指揮員。左起:副司令員葉飛、政治部主任吉洛(姬鵬飛)、參謀長張藩。

深夜,泰州黨組織派來的地下黨員鄭少儀向葉飛提交了中共泰州縣委一封急信,報告了泰州城裡李長江的部隊天明就開始向郭村進攻的情況。6月28日拂曉,槍聲大作。張藩從望遠鏡裡看見南面的頑軍,正以密集隊形猛撲。葉飛對張藩說:“南面這股頑軍很猖狂,像是陳中柱的青年大隊,我們首先打垮這一路。”張藩即令司號員吹號調第一營反擊,李長江惱羞成怒,給第6縱隊長陳中柱下了死命令,並且對官兵承諾,打下郭村,放假三天,期間可以姦淫搶掠,這更加激起郭村軍民憤怒。頑軍氣勢洶洶連續進攻,張藩協助縱隊主要領導指揮部隊,教導隊隊長蔣鶴林端起機槍,跳出工事猛烈掃射。偵察連連長吳立批也躍出陣地衝了50米,爬在橫坡上射擊,終於把頑軍趕出郭村。

6月29日,新四軍蘇皖支隊司令員陶勇帶1個營前來支援,頑軍連日狂轟。夜晚,第1團和蘇皖支隊組織短促反擊。張藩和縱隊主要領導力派第1團團長喬信明、政治委員劉先勝帶兩個營,隱蔽向揚(州)泰(州)一線出擊,佔領頑軍的重要據點宜陵。頑軍一支部隊在中共地下黨員、支隊司令陳玉生率領下起義,控制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共產黨員王澄、姚力在郭村東北的港口鎮率領1個大隊暴動成功。李長江孤注一擲,幾度突入前沿陣地。挺進縱隊第1團參謀長廖政國、蘇皖支隊參謀長張震東,帶部同頑軍白刃格鬥。中午,王澄、姚力率暴動隊趕到郭村,出擊的第1團兩個營也從宜陵回頭,前後夾擊。頑軍頓時全線崩潰,陳中柱被活捉,李長江倉皇退到塘頭。

1940年7月3日,陳毅趕到郭村著重指出:新四軍要打開蘇北抗日局面,必須首先粉碎韓德勤阻我進入蘇北抗日的陰謀,所以應當爭取“二李”中立,堅持“擊敵、聯李、孤韓”的策略。管文蔚、葉飛和張藩一致贊同。7月4日,郭村新四軍拿下塘頭,眼看打進泰州城,李明揚急返泰州。陳毅與其通話,再次主動言和。新四軍表達了誠意,李明揚當即答應協助新四軍東進抗日,以後在韓德勤進攻黃橋新四軍時保持了中立。

四、蘇中蘇北抗戰

7月中旬,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到達江北,改番號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挺進縱隊改為第1縱隊。韓德勤對此惶惶不安,分三路兵力直撲黃橋。陳毅和粟裕做出以黃橋為軸心,誘敵來攻,各個擊破的作戰部署。接著,又決定首戰殲滅韓德勤主力獨立第6旅,第1縱隊則在第2縱隊一部協同下完成此項任務。

葉飛和張藩冒雨偵察,發現獨立第6旅正以一字長蛇陣向黃橋攻擊,可以分割圍殲。張藩親率第1團3營的兩個連,搶佔高橋,切斷獨6旅後路予以全殲。10月5日下午,第1縱隊又在野屋基指揮所外圍發現韓部第89軍軍部和第117師,遂主動發起攻擊,數度白刃肉搏。韓部軍長李守維向北突圍,倉皇中淹死河中。

黃橋決戰的勝利,為新四軍創建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奠定了基礎。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軍委重建新四軍軍部,下轄7個師。第1縱隊改編為第1師兼蘇中軍區,粟裕為師長,葉飛任副師長兼第1旅旅長,張藩任第1旅參謀長。2月13日,蘇中國民黨地方實力派、蘇魯皖邊遊擊軍副總指揮李長江在泰州公開投降日軍。新四軍命粟裕率領第1師出征討逆。張藩率第2團由東向西疾進,協同兄弟部隊攻克泰州城,李長江率殘部逃跑。日偽軍聞訊從如皋、東臺、揚州等地出動,分四路向泰州逼近。4月9日,日偽軍“掃蕩”泰州、泰興地區。葉飛、張藩率領第1旅的3個團參加反“掃蕩”作戰。日偽軍分路向鹽城、阜寧地區合擊,企圖圍殲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機關。葉飛、張藩等第1旅領導認為,不能坐等上級指示,要積極支援軍部在蘇北鹽阜地區的反“掃蕩”,決定以主動進攻來調動“掃蕩”蘇北的日偽軍回援,並選擇日偽軍中心據點古溪作為攻擊目標。

打下古溪後,張藩又協助葉飛令所屬第三軍分區地方武裝四面出擊,並指揮第1旅主力乘勝進攻黃橋。黃橋日偽軍撤至泰興城。張藩隨葉飛率第1旅主力包圍泰興城,城中日偽軍向“掃蕩”蘇北的旅團長南浦襄吉告急,但其仍堅持繼續“掃蕩”鹽阜地區。葉飛和張藩決定以分區地方部隊接替第1旅繼續圍困泰興城,他們則率第1旅主力分三路向南浦旅團部駐地泰州城進逼,迫使南浦不得不從鹽阜地區南撤,回援泰州。

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對第1旅指戰員在日偽軍後方主動進攻,配合鹽阜區反“掃蕩”獲得全勝非常高興,予以嘉獎。9月,為了加快擴建江(都)、高(郵)、寶(應)抗日根據地,張藩率領第1旅第2團到達高郵地區與第3團會合。日偽軍分三路向周莊進犯,張藩指揮部隊在山坡設伏。11月,張藩又率領部隊參加蘇中區黨政軍機關駐地豐利保衛戰,他帶領第2團協同第3旅第7、第8團,與日偽軍激戰一週,將其三面包圍重創。1942年2月,中共中央華中局針對日軍即將對華中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清剿”“蠶食”和“偽化”的動向,要求新四軍各師、華中各根據地在粉碎日偽軍“掃蕩”的同時,發動群眾進行減租減息。4月,張藩任第1旅副旅長兼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抽調大批幹部參加地方工作。1945年上半年,參與指揮蘇中軍區部隊攻勢作戰。

遵照毛澤東“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和總司令朱德的命令,張藩協助管文蔚、陳丕顯等軍區領導,3天時間組建3個旅17個步兵團約3萬人,並立即指揮蘇中軍區所屬部隊展開大反攻。興化駐有偽第22師劉湘圖部及縣偽保安團,踞此5年之久。蘇中軍區決定由張藩擔任攻城總指揮。經過三天四夜奮戰,活捉劉湘圖等人,解放興化城。新四軍軍部發電祝賀,在延安的新華社和《解放日報》也發表了消息和評論。

五、淮海作戰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按照中央軍委統一部署,中共中央華中局及新四軍軍部北移山東,華中局改為中共中央華東局,統一領導華中、山東兩個戰略區的工作。不久華中野戰軍正式組成,下轄第6、7、8、9等4個縱隊。張藩任第7縱隊副司令員。1946年7月中旬,華中野戰軍集中主力部隊發起蘇中戰役。

12月,張藩調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第一副司令員。國民黨軍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兵分四路向解放區進犯。陳毅、粟裕決定集中山東野戰軍主力和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殲滅由宿遷出犯的一路國民黨軍。12月15日,張藩等率第1縱隊到達新店子地區。獲悉由宿遷向新安鎮進犯的國民黨軍整編第69師比整編第11師薄弱,決心先圍殲前者,以一部阻擊後者。第1縱隊突入整編第11師師部,迫其後撤。張藩協助葉飛指揮縱隊楔入國民黨軍縱深,切斷了整編第69師向宿遷的退路以及與整編第11師的聯繫。國民黨軍整編第11師沿宿(遷)新(安鎮)公路北援,猛攻第1縱隊阻援陣地,第7團工事大部遭毀。葉飛和張藩商議後,命令第1旅第1、2團向第7團陣地側翼的國民黨軍衝殺,國民黨軍整編第11師全線潰退。滿身泥漿的張藩率部乘勝追擊,整編第69師師部和所屬3個半旅悉數被殲。

12月25日,中央軍委批准了陳毅、粟裕提出的回師魯南、發起魯南戰役的方案。1947年1月2日,各參戰部隊突然對蔣介石嫡系整編第26師及第1快速縱隊發起攻擊。左路第1縱隊司令員葉飛令張藩帶領第2旅攻殲卞莊之敵。4日晨,被吹噓為“金剛鑽”的國民黨軍整編第26師大部被殲,其殘部及第1快速縱隊突圍到一片窪地中,坦克、自動火炮無用武之地。這支快速縱隊戰鬥力較強,原番號是裝甲兵團,參加過緬甸戰役。它的殞滅,令葉飛、張藩和縱隊指戰員無比振奮。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1951年在軍事學院進行野外演習時的張藩。

11日右路縱隊攻克峰縣,葉飛、張藩率左路縱隊第1縱隊進攻棗莊外圍由國民黨軍整編第51師第113旅守備的齊村。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著名戰鬥英雄楊根思,此戰中炸燬多處碉堡和暗堡,一人俘虜國民黨軍100餘名。葉飛和張藩又抽調第1旅第2團和第2旅第4團協同左路縱隊陶勇第1師攻打棗莊。20日,陶勇第1師攻佔中興公司,全殲守軍。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山東軍區、華中軍區合編為華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1948年3月,張藩調任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政治委員,司令員為胡炳雲。

11月6日黃昏,華東野戰軍向新安鎮地區的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出擊,淮海戰役拉開序幕。張藩和胡炳雲帶部向曹八集、大許家之線北進,第11縱隊英勇抗擊,使國民黨援軍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價。蔣介石多次嚴厲電令,派參謀總長顧祝同飛臨徐州督戰,也無濟於事。直至11月22日黃百韜兵團被殲時,東援的邱清泉、李彌兵團進攻已長達10天,傷亡1萬餘人,但前進不足20公里,眼見黃百韜兵團被殲只能仰天長嘆。

11月25日,中原野戰軍對黃維第12兵團已形成合圍態勢,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杜聿明無力突破人民解放軍的阻援,決定放棄徐州。11月30日,杜聿明令孫元良第16兵團和李彌兵團在前,邱清泉兵團殿後,由徐(州)永(城)公路向西南方向撤退。粟裕命令多路迂迴截擊,胡炳雲、張藩率領第11縱隊,由固鎮地區分別向永城、渦陽、亳州方向疾進。杜聿明採用三面掩護一面突擊的戰法,向南攻擊,企圖與由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兵團協力解救黃維兵團,遭到包括第11縱隊在內的華東野戰軍主力堵擊,只好在陳官莊、青龍集一帶固守,第11縱隊和兄弟部隊協同殲滅向西南方向突圍的國民黨軍第16兵團。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1952年張藩(左三)與戴潤生(中)、鍾期光(左一)在一起。

12月初,平津戰役已經開始,黃維兵團在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一部圍攻下即將被殲。為了不使平津國民黨軍南撤,中央軍委指示淮海前線部隊,對杜聿明集團只作防禦,不作攻擊。待黃維被殲滅後,集中較多兵力再行攻擊。第11縱隊從16日開始,一邊圍困國民黨軍,一邊休整。張藩組織部隊開展政治攻勢,廣播毛澤東撰寫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把陣地推進到離國民黨軍前沿30—50米處。1949年1月6日下午3時30分,華東野戰軍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雙眼佈滿血絲的張藩,和胡炳雲一起指揮南集團第11縱隊突擊部隊,插入國民黨軍縱深的魯樓。邱清泉兵團狗急跳牆,施放毒氣。胡炳雲、張藩命令部隊戴上防毒面具,攻入敵指揮中心陳官莊陣地。杜聿明被生俘,邱清泉被擊斃,李彌潛逃,包括蔣介石王牌第5軍在內的最後一個重兵集團全部被殲,歷時66天的淮海戰役宣告結束。

之後,華東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11縱隊改稱第29軍,政治委員張藩,屬第10兵團建制。3月,第29軍隨兵團南下參加渡江戰役,對國民黨軍的江防部署等展開全面偵察。4月21日19時半,第29軍開始渡江作戰。7月,張藩調任南京警備司令部政委。南京是國民黨盤踞22年之久的反動統治中心,中共中央投入極大力量進行接管。張藩到任後,南京社會秩序依然混亂。他向警備部隊進行城市政策和組織紀律教育,依靠廣大群眾打擊國民黨特務的各種破壞活動,保護了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藩被任命為華東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51年1月,進入人民解放軍最高軍事學府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成為該院首屆高級速成科首期學員。他以全優成績畢業留校,擔任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等職,為部隊培養了大批優秀軍事指揮員。

1955年9月,張藩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0月至11月,人民解放軍在遼東半島進行了大規模抗登陸戰役軍事演習。張藩率南京軍事學院教員組參加了總導演部的工作。他從未來反侵略戰爭戰場準備的高度,提出了沿海防禦戰略性意見,受到中央軍委領導的讚揚。


軍政雙優的開國中將,靠一根燒火棍殺出包圍圈,29軍首任政治委員


◆1965年春節全家合影。

1956年起,在中央軍委統一規劃下,以南京軍事學院為基礎,籌備分建各軍兵種學院,張藩參與了這一工作。1958年5月,張藩被任命為南京軍事學院副院長兼科學研究部部長。1959年1月,中央軍委召開全軍第一次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會議。張藩在葉劍英元帥領導下,組織編寫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戰術條令概則》。經中央軍委批准,頒發全軍執行。

“文化大革命”中,張藩受到不公正待遇。1972年春,張藩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73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恢復增建41所軍事院校,軍區黨委決定籌建蘭州軍區軍政幹校,交給年過花甲的張藩負責。他傾注全部心力,學校初具規模。1978年2月,張藩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95年8月,張藩受全國政協邀請,赴京參加了黨和國家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一系列活動。2002年3月2日,張藩因病逝世,享年93歲。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