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都在關注,長江新城選址為啥這麼難?

長江 經濟 後湖 交通 長江日報 2017-03-30

武漢人都在關注,長江新城選址為啥這麼難?

長江日報全媒體訊長江新城提出後,武漢人都在關注,各區爭相討論,那麼“長江新城”到底在哪建,選址真有那麼難嗎?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長江新城微峰會上,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嚴春介紹說,很多因素都會對長江新城的選址起到關鍵作用。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武漢城市發展的軌跡。從3500年前的盤龍城到三國時代的武昌夏口、漢陽的卻月城,武漢城市發展呈現江南、江北獨立發展狀態。”

直到明清時期,漢正街的興盛、清朝末年漢口開埠以後租界區的快速建設、張之洞所建立的漢陽南岸嘴經濟區,乃至孫中山先生所提出了建立漢口經濟區,至1927年成立武漢特別市。作為一個城市,一市三鎮格局基本形成。

50年代因為武鋼建青山,形成了武漢城市建設的第一次蛙跳。

90年代因二汽搬遷建立沌口經濟開發區,形成武漢市城市建設第二次蛙跳。

本世紀,因80萬噸乙烯而建化工區,通用汽車建新金口鎮,武漢新港興陽邏,形成武漢市第三批蛙跳。儘管城市發展蛙跳過程中,也伴隨後湖、光谷地區的連片發展,但是沿江發展的總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這輪長江新城的選址是向上遊拓展還是向下遊拓展還要考慮城市空間的發展規律進行認真研究。

除此之外,區位條件(交通等)、資源稟賦(山水等)、發展空間(20-40平方公里)、工程地質條件、防洪安全、實施成本等其他問題也是影響長江新城選址的重要影響因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