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張承範向唐僖宗報告說:“陛下,臣聽聞黃巢有十萬兵馬,西進長安而來,潼關外還有齊克讓率領的數萬饑民,臣只帶著區區二千餘人(二千多飯桶)去守潼關,顯然形勢不利,而且現在還沒有聽到糧草先行的消息,以現有的戰力拒敵,臣感到十分不安,請陛下抓緊時間催促各州府派精兵救援。”

唐僖宗面露尷尬(我早就發了調令,無人可來,只能你們先頂著)然後打發張承範說道:“愛卿你們先走,援軍隨後就到”。

張承範無奈帶著兩千多神策軍到了華州,華州(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是長安東大門,東進西守的咽喉要道。可偏偏這華州刺史裴虔餘剛調任宣歙觀察使,官吏百姓一看老主官走了,新主官還沒來,這黃巢卻馬上要到,於是紛紛跑入華山避難。

華州一夜之間成了“鬼城”,後路已斷,看到這裡張承範心裡已經涼了大半截。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

十二月初一,張承範終於到達潼關。

同一天,黃巢的先鋒大將柴存(草賊二十四將之一,預知草賊二十四將完整介紹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廣州,救還是不救?大唐王朝選擇了不救,註定了長安被攻破的命運)已到達潼關外,白色的戰旗蔽日(草賊的旗幟一直是白旗,從鹽幫旗幟傳統而來,因草賊經常反覆投降,“舉白旗”從此時便有了“投降”的意思,至今廣為流傳),滿山遍野,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齊克讓已經與柴存發生過了激戰,柴存進行了戰略撤退,沒過多久,黃巢親至,白光大盛。

大戰來臨,知道退無可退的齊克讓終於發揮了武將本色,與黃巢軍力戰,從午時一直打到酉時(從午飯時間打到了晚飯時間),但因為一直沒有吃飯,在此之前也沒有怎麼吃,在滿血滿藍的黃巢軍的持續打擊下,終於敗北撤退,士兵們爭相逃入潼關。

張承範心理也有準備,知道僅憑齊克讓部隊能阻黃巢軍一下午的時間,這戰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打開潼關大門,接納撤退的唐兵,還拿出潼關的糧食儲備給他們充飢。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張承範向唐僖宗報告說:“陛下,臣聽聞黃巢有十萬兵馬,西進長安而來,潼關外還有齊克讓率領的數萬饑民,臣只帶著區區二千餘人(二千多飯桶)去守潼關,顯然形勢不利,而且現在還沒有聽到糧草先行的消息,以現有的戰力拒敵,臣感到十分不安,請陛下抓緊時間催促各州府派精兵救援。”

唐僖宗面露尷尬(我早就發了調令,無人可來,只能你們先頂著)然後打發張承範說道:“愛卿你們先走,援軍隨後就到”。

張承範無奈帶著兩千多神策軍到了華州,華州(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是長安東大門,東進西守的咽喉要道。可偏偏這華州刺史裴虔餘剛調任宣歙觀察使,官吏百姓一看老主官走了,新主官還沒來,這黃巢卻馬上要到,於是紛紛跑入華山避難。

華州一夜之間成了“鬼城”,後路已斷,看到這裡張承範心裡已經涼了大半截。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

十二月初一,張承範終於到達潼關。

同一天,黃巢的先鋒大將柴存(草賊二十四將之一,預知草賊二十四將完整介紹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廣州,救還是不救?大唐王朝選擇了不救,註定了長安被攻破的命運)已到達潼關外,白色的戰旗蔽日(草賊的旗幟一直是白旗,從鹽幫旗幟傳統而來,因草賊經常反覆投降,“舉白旗”從此時便有了“投降”的意思,至今廣為流傳),滿山遍野,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齊克讓已經與柴存發生過了激戰,柴存進行了戰略撤退,沒過多久,黃巢親至,白光大盛。

大戰來臨,知道退無可退的齊克讓終於發揮了武將本色,與黃巢軍力戰,從午時一直打到酉時(從午飯時間打到了晚飯時間),但因為一直沒有吃飯,在此之前也沒有怎麼吃,在滿血滿藍的黃巢軍的持續打擊下,終於敗北撤退,士兵們爭相逃入潼關。

張承範心理也有準備,知道僅憑齊克讓部隊能阻黃巢軍一下午的時間,這戰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打開潼關大門,接納撤退的唐兵,還拿出潼關的糧食儲備給他們充飢。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可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事情,讓張承範的心裡徹底涼涼了。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因此潼關素有“第一關”的美譽,在中華十大名關中,潼關卻只能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那麼問題來了,潼關為何只能排第二,不能排第一呢?

因為潼關有一個致命的“七寸”。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張承範向唐僖宗報告說:“陛下,臣聽聞黃巢有十萬兵馬,西進長安而來,潼關外還有齊克讓率領的數萬饑民,臣只帶著區區二千餘人(二千多飯桶)去守潼關,顯然形勢不利,而且現在還沒有聽到糧草先行的消息,以現有的戰力拒敵,臣感到十分不安,請陛下抓緊時間催促各州府派精兵救援。”

唐僖宗面露尷尬(我早就發了調令,無人可來,只能你們先頂著)然後打發張承範說道:“愛卿你們先走,援軍隨後就到”。

張承範無奈帶著兩千多神策軍到了華州,華州(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是長安東大門,東進西守的咽喉要道。可偏偏這華州刺史裴虔餘剛調任宣歙觀察使,官吏百姓一看老主官走了,新主官還沒來,這黃巢卻馬上要到,於是紛紛跑入華山避難。

華州一夜之間成了“鬼城”,後路已斷,看到這裡張承範心裡已經涼了大半截。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

十二月初一,張承範終於到達潼關。

同一天,黃巢的先鋒大將柴存(草賊二十四將之一,預知草賊二十四將完整介紹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廣州,救還是不救?大唐王朝選擇了不救,註定了長安被攻破的命運)已到達潼關外,白色的戰旗蔽日(草賊的旗幟一直是白旗,從鹽幫旗幟傳統而來,因草賊經常反覆投降,“舉白旗”從此時便有了“投降”的意思,至今廣為流傳),滿山遍野,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齊克讓已經與柴存發生過了激戰,柴存進行了戰略撤退,沒過多久,黃巢親至,白光大盛。

大戰來臨,知道退無可退的齊克讓終於發揮了武將本色,與黃巢軍力戰,從午時一直打到酉時(從午飯時間打到了晚飯時間),但因為一直沒有吃飯,在此之前也沒有怎麼吃,在滿血滿藍的黃巢軍的持續打擊下,終於敗北撤退,士兵們爭相逃入潼關。

張承範心理也有準備,知道僅憑齊克讓部隊能阻黃巢軍一下午的時間,這戰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打開潼關大門,接納撤退的唐兵,還拿出潼關的糧食儲備給他們充飢。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可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事情,讓張承範的心裡徹底涼涼了。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因此潼關素有“第一關”的美譽,在中華十大名關中,潼關卻只能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那麼問題來了,潼關為何只能排第二,不能排第一呢?

因為潼關有一個致命的“七寸”。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潼關的左側,有一處低窪的谷地,可以直接穿此谷繞過潼關,潼關的天險就形同虛設。

這裡被稱為“禁坑”,往常會設立關卡,禁止踏入,而且谷地草木叢深,外人根本看不見此處道路。

但這次張承範只帶了兩千多人來到潼關,而且剛到潼關,下午關外就開始了交戰,這一忙忘記了派人去把守“禁坑”。而且齊克讓的從關外撤退下來的士兵,慌不擇路飢不擇食,頭暈眼花地跑入了“禁坑”,把“禁坑”的雜草踏平,谷地道路徹底暴露了,潼關的“七寸”在黃巢面前一覽無遺。

“十二月,庚辰朔,承範等至潼關,搜菁中,得村民百許,使運石汲水,為守禦之備。與齊克讓軍皆絕糧,士卒莫有鬥志。是日,黃巢前鋒軍抵關下,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克讓與戰,賊小卻,俄而巢至,舉軍大呼,聲振河、華。克讓力戰,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飢甚,遂喧噪,燒營而潰,克讓走入關。關左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榷徵稅,謂之“禁坑”。賊至倉猝,官軍忘守之,潰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壽藤茂密如織,一夕踐為坦塗。”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夜裡,黃巢軍從禁坑突破,雖然張承範已經分兵八百,由王師會統領,但黃巢軍人數眾多,寡不敵眾,最終王師會兵敗自殺,張承範敗逃,潼關失守。

潼關,這聞名天下的雄關,居然三天都沒有撐到,就被攻破了,黃巢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

通關之後,黃巢順利通過已經是“鬼城”的華州城,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唸的長安城下,實現了自己當年“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誓言。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張承範向唐僖宗報告說:“陛下,臣聽聞黃巢有十萬兵馬,西進長安而來,潼關外還有齊克讓率領的數萬饑民,臣只帶著區區二千餘人(二千多飯桶)去守潼關,顯然形勢不利,而且現在還沒有聽到糧草先行的消息,以現有的戰力拒敵,臣感到十分不安,請陛下抓緊時間催促各州府派精兵救援。”

唐僖宗面露尷尬(我早就發了調令,無人可來,只能你們先頂著)然後打發張承範說道:“愛卿你們先走,援軍隨後就到”。

張承範無奈帶著兩千多神策軍到了華州,華州(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是長安東大門,東進西守的咽喉要道。可偏偏這華州刺史裴虔餘剛調任宣歙觀察使,官吏百姓一看老主官走了,新主官還沒來,這黃巢卻馬上要到,於是紛紛跑入華山避難。

華州一夜之間成了“鬼城”,後路已斷,看到這裡張承範心裡已經涼了大半截。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

十二月初一,張承範終於到達潼關。

同一天,黃巢的先鋒大將柴存(草賊二十四將之一,預知草賊二十四將完整介紹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廣州,救還是不救?大唐王朝選擇了不救,註定了長安被攻破的命運)已到達潼關外,白色的戰旗蔽日(草賊的旗幟一直是白旗,從鹽幫旗幟傳統而來,因草賊經常反覆投降,“舉白旗”從此時便有了“投降”的意思,至今廣為流傳),滿山遍野,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齊克讓已經與柴存發生過了激戰,柴存進行了戰略撤退,沒過多久,黃巢親至,白光大盛。

大戰來臨,知道退無可退的齊克讓終於發揮了武將本色,與黃巢軍力戰,從午時一直打到酉時(從午飯時間打到了晚飯時間),但因為一直沒有吃飯,在此之前也沒有怎麼吃,在滿血滿藍的黃巢軍的持續打擊下,終於敗北撤退,士兵們爭相逃入潼關。

張承範心理也有準備,知道僅憑齊克讓部隊能阻黃巢軍一下午的時間,這戰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打開潼關大門,接納撤退的唐兵,還拿出潼關的糧食儲備給他們充飢。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可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事情,讓張承範的心裡徹底涼涼了。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因此潼關素有“第一關”的美譽,在中華十大名關中,潼關卻只能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那麼問題來了,潼關為何只能排第二,不能排第一呢?

因為潼關有一個致命的“七寸”。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潼關的左側,有一處低窪的谷地,可以直接穿此谷繞過潼關,潼關的天險就形同虛設。

這裡被稱為“禁坑”,往常會設立關卡,禁止踏入,而且谷地草木叢深,外人根本看不見此處道路。

但這次張承範只帶了兩千多人來到潼關,而且剛到潼關,下午關外就開始了交戰,這一忙忘記了派人去把守“禁坑”。而且齊克讓的從關外撤退下來的士兵,慌不擇路飢不擇食,頭暈眼花地跑入了“禁坑”,把“禁坑”的雜草踏平,谷地道路徹底暴露了,潼關的“七寸”在黃巢面前一覽無遺。

“十二月,庚辰朔,承範等至潼關,搜菁中,得村民百許,使運石汲水,為守禦之備。與齊克讓軍皆絕糧,士卒莫有鬥志。是日,黃巢前鋒軍抵關下,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克讓與戰,賊小卻,俄而巢至,舉軍大呼,聲振河、華。克讓力戰,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飢甚,遂喧噪,燒營而潰,克讓走入關。關左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榷徵稅,謂之“禁坑”。賊至倉猝,官軍忘守之,潰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壽藤茂密如織,一夕踐為坦塗。”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夜裡,黃巢軍從禁坑突破,雖然張承範已經分兵八百,由王師會統領,但黃巢軍人數眾多,寡不敵眾,最終王師會兵敗自殺,張承範敗逃,潼關失守。

潼關,這聞名天下的雄關,居然三天都沒有撐到,就被攻破了,黃巢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

通關之後,黃巢順利通過已經是“鬼城”的華州城,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唸的長安城下,實現了自己當年“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誓言。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潼關上次被攻破,是在安史之亂之時,哥舒翰對戰安祿山。

但潼關失守的主要原因,在於唐玄宗與楊國忠合謀逼迫哥舒翰放棄守潼關轉為主動出擊,高仙芝被賜死的例子在前,哥舒翰無奈放棄防守與安祿山野戰,二十萬大軍覆滅。哥舒翰被活捉,哥舒翰的部下直接獻關投降,潼關因此失守。

而這次潼關和唐廷沒有齷齪,黃巢硬闖攻陷潼關,真是一個奇蹟。

一個又一個的奇蹟,讓黃巢如有神助一般,順利的來到了長安城外。

但細究這些奇蹟的背後,其實只有兩個字,人心。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迅速瓦解,東都洛陽不戰而降,潼關不到三天就失守,都只有一個原因,人心不附。

人心不附,就是一個典型的灰犀牛事件。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並不神祕,卻更危險。

不論是長安城內的帝王將相,還是長安城外的州府百姓,都看得見劉允章說的九破、八苦、五去,但他們一直覺得這些都只在遠處,毫不在意,直到一個又一個奇蹟迅速撲來,才意識到真正的危險逼近。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歷史文化,羚羊掛角,多元角度解讀歷史】

"

楔子

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長安城第一次換主人,發生在天寶十五年(756年)。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在長安大開殺戒,賊兵把霍國長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姊妹)等公主、王子、王妃、駙馬宗室盡殺於崇仁坊,並統統活挖其心,掏出來祭奠被唐廷斬首的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同時,虐殺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親黨八十三人,皆用鐵器撬開天靈蓋加以殘殺,血流遍地。傳天,又殘殺皇孫及皇室郡主縣主二十多人,金枝玉葉,一時凋殘,亦標誌著光輝赫赫的盛唐時代戛然終結。

一年後,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率漢、回紇十五聯軍收復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第二次,發生在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大唐平安史之亂無暇西顧之機,攻佔河、隴廣大地區。程元振隱情不報,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京師震駭,代宗以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今咸陽東北)抵禦。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渾、党項、氐、羌等20萬眾渡渭水逼近長安。李光弼兵10萬懼而不敵,代宗李豫棄長安出走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吐蕃縱兵大掠,焚燒房舍,府庫市裡,長安蕭然一空,劫掠15日後,因懼前來勤王的郭子儀威名,引兵西退。郭子儀二度收復長安。


第三次,發生在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打襄城。唐德宗從西北抽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兵馬去救援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了五千人馬途經京城長安。適逢天降大雨,涇原兵士全身都溼透了,凍得發抖。而唐朝廷派京兆尹王翔犒賞軍隊。王翔帶給軍隊的盡是粗米鹹菜。涇原兵士大怒,產生了譁變,鼓譟攻入長安城。姚令言正要入朝辭行,聽說部下譁變後,急忙趕來勸解士兵說:“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德宗也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錢帛去慰勞兵士,想亡羊補牢,穩定局勢。然而,激怒的涇原兵士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殺死了宦官,還用兵器脅迫姚令言向西進兵。亂軍入城後,立即開始衝擊皇宮,皇宮的禁衛軍無法抵抗,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迎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又稱“奉天之難”。

沒過多久,朱泚在長安稱帝,盡殺在長安城中未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李唐宗室再次凋敝。一年後,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


第四次,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換了一群泥腿泥腳的土包子,領頭的是個販賣私鹽出身的落第舉子,而且他們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才離開長安。

這幫泥腿子佔據長安之久,居然超過了虎狼之心的安祿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國與膽大包天的朱泚?

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想通。

想不到和想不通的地方,容易發生歷史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內訌

在之前,坐鎮揚州的晚唐名將高駢誘降之計未能成功,排斥其他藩鎮獨享剿撫之功也未能如願,反倒給了黃巢起死回生的機會。黃巢緩過勁來,迅速恢復了旺盛的鬥志與衝殺能力,叛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十五萬,從叛軍隊伍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看出此時老百姓對唐廷的不滿是極大的。

黃巢此次可以在淮南道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為高駢的私心與失策,但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在軍事上的指揮混亂。黃巢從廣州迴轉中原後,整個唐廷一直拿不出完整像樣的戰略,抽風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過且過,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忠貞謀國的將領即缺乏關愛也缺乏激勵,對養寇自重的將領即不懲處也不罷免,導致中原及東南各自藩鎮將領對黃巢的圍剿都是各懷私心,掂輕怕重,爭功卸責,根本形不成合力。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最終高駢自保揚州不出一兵,放任黃巢輕鬆度過淮河,向中原進發(預知詳情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9世紀80年代的中國:黃巢的詩,李克用的遠方,高駢眼前的苟且),唐廷緊急任命淄州刺史曹全晸,升任天平軍節度使兼諸道行營東面副都統,可惜,孤軍奮戰的曹全晸被黃巢輕鬆擊破,黃巢殺進河南道,威震兩京。

“黃巢眾號十五萬,曹全晸以其眾六千與之戰,頗有殺獲。以眾寡不敵,退屯泗上,以俟諸軍至,併力擊之。而高駢竟不之救,賊遂擊全晸,破之。”

唐廷大驚,召集河南道諸藩鎮發兵駐守在溵水(今河南省周口地區)作為第一道防線,又命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駐守在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東都畿留守府的兵馬則是第三道防線。

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屯汝州,以備黃巢。

由此看黃巢想要“沖天香陣透長安”,必須得通過這三道防線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奇蹟發生了。

黃巢還沒有到,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便全部潰敗。

起因來自於忠武軍(治所在許州,今河南許昌)的將帥內訌,但導火索卻來自於三千徐州兵。事情是這樣的:嬌悍的三千徐州兵奉命來到溵水駐守,中途路過許州,看到了曾經的老上司如今的忠武軍節度使“軟蛋”薛能,就故技重施威逼老上司要賞賜,薛能這個“軟蛋”被欺負慣了,於是只好花錢安撫,徐州兵趁機發了一筆。但這舉動卻讓許州兵(忠武軍)忌憚,剛好第二天忠武大將周岌從溵水回許州,許州兵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

周岌早就野心勃勃想做節度使,如此機會怎麼能錯過,心狠手辣在夜裡殺盡三千徐州兵,並指責薛能賞賜徐州兵,將其誅殺,周岌自稱節度留後統領忠武軍事務。周岌的心狠手辣讓齊克讓膽寒,這傢伙嚇得離開了汝州,向著東北跑到了兗州。其他藩鎮士兵也嚇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兩大防線就這樣全部潰敗。

“徐州遣兵三千赴溵水,過許州。徐卒素名凶悖,節度使薛能,自謂前鎮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館之球場。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樓問之,對以供備疏闕,慰勞久之,方定。許人大懼。時忠武亦遣大將周岌詣溵水,行未遠,聞之,夜,引兵還,比明,入城,襲擊徐卒,盡殺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將奔襄陽,亂兵追殺之,並其家。岌自稱留後。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恐為岌所襲,引兵還兗州,於是,諸道屯溵水者皆散。”

隨後黃巢以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潁州(今河南漯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濟寧),當地州縣官吏望風逃竄,其中就有剛跑到兗州沒多久的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

“黃巢陷申州,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齊克讓這回想往潼關跑,離黃巢越遠越好。但是得給自己找個合理的逃奔潼關的理由。於是他上報唐廷,謊稱黃巢給河南道諸軍發牒文說他要去東都,希望其他諸軍不要犯他兵鋒,因此齊克讓自己請求自己洛陽駐守。

黃巢如果真是隻在意東都洛陽,又怎會費勁繞道去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五州呢?

齊克讓這編織的謊話根本站不住腳,可惜在長安的唐僖宗和他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還有政事堂的宰相被嚇得慌了神,專注於商議調兵遣將的事宜,沒有人細究齊克讓的奏報是否屬實。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

就在長安的大人物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齊克讓再次上報,謊稱自己還沒有到達東都(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往東都方向走),黃巢就已經進入東都城外,自己無奈不能進入東都協防,乞求退守潼關,而且自己所部士兵久戰疲乏,一通訴苦。最後要求朝廷調撥物資,否則自己不能抵擋。

唐廷不疑有他,齊克讓成功得到了詔令,大搖大擺的進入天下雄關中,遠離黃巢過安穩日子去了。

“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置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羚羊說:

縱觀唐廷的作戰方略,全部都是看黃巢如何行動,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在軍事上的短視,導致被黃巢處處牽著鼻子走。

薛能與周岌的內訌導致溵水防線的潰敗屬於偶然事件,咱們暫且不論,但齊克讓的兩度逃竄和兩度謊報軍情,不僅讓汝鄭防線潰敗,還打亂了唐廷的之前的戰略部署,其罪重也。

但唐廷不僅不罰,依然對齊克讓這樣謊話連篇、畏首畏尾的將領委以重任,唐廷在政治上的闇弱無能可見一斑,真正忠貞謀國的將領又怎能不心寒?



第二個奇蹟:洛陽

跌宕不屈的黃巢,裹挾著一批又一批光膀赤腳的流寇,馳騁千里,燒殺劫掠,在公元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外。

天下震恐!

所有人都明白,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距離有多短,如果洛陽失守,長安危在旦夕!

唐僖宗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自己再也不能遛馬、耍劍、踢球、鬥雞了,大臣們也明白,如果黃巢進入長安,以他那殺暴屠富的脾性,免不了財破家亡。往常勾心鬥角,貌合神離的唐廷上下,在此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默契與配合。

“帝(唐僖宗)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直五十緡。尤善擊球,嘗謂優人石野獵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駁放。’上笑而已。”

唐僖宗從未如此嚴肅,政事堂的宰相們從未如此忙碌,一道道告急詔書飛速發出,詔令各路藩鎮兵馬馳援洛陽。可是詔令發出七八天後,音信全無,石沉大海,天下陷入了寧靜。

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在等待,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也在等待。

他們不是在等待那個人的到來,而是在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深處的無限可能。

就好像當年的睢陽城,正因為睢陽堅守十個月之久,讓安史之亂的叛軍失去了再度南下的可能。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洛陽能否如睢陽一樣,堅守十個月呢?

這一戰,一定很艱難,很殘酷,很關鍵,很懸念,很悲壯。

天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這曠古一戰的爆發。


奇蹟誕生了,沒有任何慘烈的事情發生,一切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了東都洛陽城。

因為什麼?

因為東都留守劉允章舉城投降了。

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這誰都知道,千古罵名或者祖墳難保,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底氣投降的。

投降還是一件風險高的事情,這誰都知道,身首異處或者卸磨殺驢,這都有可能,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投降的。

但劉允章是有這個底氣與勇氣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劉允章在前朝唐懿宗在位時期,擔任翰林學士時,就寫了一封《直諫書》聞名天下。

他在《直諫書》中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緊迫的局勢:

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對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他總結了“八苦”、“五去”。

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

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劉允章還說:“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他們的出路何在呢?”

面對城外咆哮著的黃巢,劉允章可能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苦苦追尋的答案。

劉允章率領東都留守府的百官親自出城迎接黃巢,聲勢浩大,黃巢那裡見過這陣勢,心情大好的他,沒有在洛陽大開殺戒,在歡天喜地的喧鬧中結束了對洛陽的訪問。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

一片祥和中,洛陽城裡的官吏百姓們結束了等待,而長安城裡的帝王將相們的等待才剛剛開始。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在黃巢之前,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在政治上只有在安史之亂期間陷落了一回(實際上是三回,另外兩回是大唐王朝的盟友回紇軍的燒殺劫掠,但唐廷是默許的),所以這次黃巢雖然納降東都整個過程非常祥和,但是在政治上這對大唐王朝是嚴重的打擊,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基礎。

洛陽奇蹟般的投降黃巢,是一個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洛陽的投降,猶如一隻黑天鵝,顛覆了過度相信經驗的大唐王朝,而黃巢離長安,只差最後一個的阻礙——潼關。



第三個奇蹟:潼關

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監田令孜本想學帶著唐僖宗逃跑去蜀地有如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故事,奈何18歲的唐僖宗有了主見,不願意未戰先退,田令孜只好率領神策軍佈防長安,其中神策軍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被任命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唐僖宗還特別調令兩神策軍中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交予張承範指揮,奔赴潼關,不可謂不重視。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神策軍徒有虛名耳。神策軍士卒都是長安富家子弟,通過賄賂加入軍籍,一方面可以拱衛京師遠離戰場,另一方面可以領到相對於地方更加豐厚的糧餉,何樂而不為?於是神策軍成為長安紈絝子弟首選之地,在神策軍中無所事事,不讀書也不操練,只會鮮衣怒馬、打架鬥毆。現在讓他們奔赴潼關上戰場防禦黃巢,一個個慌了神,但是很快他們就安定了心神,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冒名之法。

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一個奇觀,兩千多神策軍拿著綾羅綢緞、細軟金銀,挨家挨戶的僱傭貧家子冒名頂替自己入神策軍奔赴潼關。

張承範一看這兩千鎧甲鮮明但站姿都不穩定的神策軍士,心裡立馬涼了半截。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張承範向唐僖宗報告說:“陛下,臣聽聞黃巢有十萬兵馬,西進長安而來,潼關外還有齊克讓率領的數萬饑民,臣只帶著區區二千餘人(二千多飯桶)去守潼關,顯然形勢不利,而且現在還沒有聽到糧草先行的消息,以現有的戰力拒敵,臣感到十分不安,請陛下抓緊時間催促各州府派精兵救援。”

唐僖宗面露尷尬(我早就發了調令,無人可來,只能你們先頂著)然後打發張承範說道:“愛卿你們先走,援軍隨後就到”。

張承範無奈帶著兩千多神策軍到了華州,華州(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是長安東大門,東進西守的咽喉要道。可偏偏這華州刺史裴虔餘剛調任宣歙觀察使,官吏百姓一看老主官走了,新主官還沒來,這黃巢卻馬上要到,於是紛紛跑入華山避難。

華州一夜之間成了“鬼城”,後路已斷,看到這裡張承範心裡已經涼了大半截。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

十二月初一,張承範終於到達潼關。

同一天,黃巢的先鋒大將柴存(草賊二十四將之一,預知草賊二十四將完整介紹請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廣州,救還是不救?大唐王朝選擇了不救,註定了長安被攻破的命運)已到達潼關外,白色的戰旗蔽日(草賊的旗幟一直是白旗,從鹽幫旗幟傳統而來,因草賊經常反覆投降,“舉白旗”從此時便有了“投降”的意思,至今廣為流傳),滿山遍野,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齊克讓已經與柴存發生過了激戰,柴存進行了戰略撤退,沒過多久,黃巢親至,白光大盛。

大戰來臨,知道退無可退的齊克讓終於發揮了武將本色,與黃巢軍力戰,從午時一直打到酉時(從午飯時間打到了晚飯時間),但因為一直沒有吃飯,在此之前也沒有怎麼吃,在滿血滿藍的黃巢軍的持續打擊下,終於敗北撤退,士兵們爭相逃入潼關。

張承範心理也有準備,知道僅憑齊克讓部隊能阻黃巢軍一下午的時間,這戰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打開潼關大門,接納撤退的唐兵,還拿出潼關的糧食儲備給他們充飢。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可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事情,讓張承範的心裡徹底涼涼了。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因此潼關素有“第一關”的美譽,在中華十大名關中,潼關卻只能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那麼問題來了,潼關為何只能排第二,不能排第一呢?

因為潼關有一個致命的“七寸”。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潼關的左側,有一處低窪的谷地,可以直接穿此谷繞過潼關,潼關的天險就形同虛設。

這裡被稱為“禁坑”,往常會設立關卡,禁止踏入,而且谷地草木叢深,外人根本看不見此處道路。

但這次張承範只帶了兩千多人來到潼關,而且剛到潼關,下午關外就開始了交戰,這一忙忘記了派人去把守“禁坑”。而且齊克讓的從關外撤退下來的士兵,慌不擇路飢不擇食,頭暈眼花地跑入了“禁坑”,把“禁坑”的雜草踏平,谷地道路徹底暴露了,潼關的“七寸”在黃巢面前一覽無遺。

“十二月,庚辰朔,承範等至潼關,搜菁中,得村民百許,使運石汲水,為守禦之備。與齊克讓軍皆絕糧,士卒莫有鬥志。是日,黃巢前鋒軍抵關下,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克讓與戰,賊小卻,俄而巢至,舉軍大呼,聲振河、華。克讓力戰,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飢甚,遂喧噪,燒營而潰,克讓走入關。關左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榷徵稅,謂之“禁坑”。賊至倉猝,官軍忘守之,潰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壽藤茂密如織,一夕踐為坦塗。”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夜裡,黃巢軍從禁坑突破,雖然張承範已經分兵八百,由王師會統領,但黃巢軍人數眾多,寡不敵眾,最終王師會兵敗自殺,張承範敗逃,潼關失守。

潼關,這聞名天下的雄關,居然三天都沒有撐到,就被攻破了,黃巢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

通關之後,黃巢順利通過已經是“鬼城”的華州城,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唸的長安城下,實現了自己當年“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誓言。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羚羊說:

潼關上次被攻破,是在安史之亂之時,哥舒翰對戰安祿山。

但潼關失守的主要原因,在於唐玄宗與楊國忠合謀逼迫哥舒翰放棄守潼關轉為主動出擊,高仙芝被賜死的例子在前,哥舒翰無奈放棄防守與安祿山野戰,二十萬大軍覆滅。哥舒翰被活捉,哥舒翰的部下直接獻關投降,潼關因此失守。

而這次潼關和唐廷沒有齷齪,黃巢硬闖攻陷潼關,真是一個奇蹟。

一個又一個的奇蹟,讓黃巢如有神助一般,順利的來到了長安城外。

但細究這些奇蹟的背後,其實只有兩個字,人心。

溵水防線和汝鄭防線迅速瓦解,東都洛陽不戰而降,潼關不到三天就失守,都只有一個原因,人心不附。

人心不附,就是一個典型的灰犀牛事件。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並不神祕,卻更危險。

不論是長安城內的帝王將相,還是長安城外的州府百姓,都看得見劉允章說的九破、八苦、五去,但他們一直覺得這些都只在遠處,毫不在意,直到一個又一個奇蹟迅速撲來,才意識到真正的危險逼近。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歷史文化,羚羊掛角,多元角度解讀歷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廣明元年(880年),長安城第四次換了主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