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末群雄系列之劉焉(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起劉焉,在《三國演義》中僅在第一回有短暫露臉,在給劉備登場做鋪墊之後,就再無正面描寫。為給主角之一的劉備做足鋪墊,小說中的劉焉被羅貫中杜撰成“幽州太守”,對三國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種官職根本不存在,而劉焉也從未到過幽州任職。小說把劉焉搬遷到幽州,又認劉備為侄,既能早早引劉備登場,又為後來與劉璋的友好關係買下伏筆,從文學角度處理得非常好。

正因劉焉在演義中戲份很少,所以知名度相比其子劉璋要低很多。提到劉璋,常用闇弱一詞來概括其為人,守著沃野千里的益州始終毫無作為,長期置身於天下亂局之外。那麼,作為劉璋父親,益州基業的開創者,劉焉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能在動亂的漢末時期入主益州,他又為此做過哪些事情?今天筆者就將為您講述。

"

漢末群雄系列之劉焉(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起劉焉,在《三國演義》中僅在第一回有短暫露臉,在給劉備登場做鋪墊之後,就再無正面描寫。為給主角之一的劉備做足鋪墊,小說中的劉焉被羅貫中杜撰成“幽州太守”,對三國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種官職根本不存在,而劉焉也從未到過幽州任職。小說把劉焉搬遷到幽州,又認劉備為侄,既能早早引劉備登場,又為後來與劉璋的友好關係買下伏筆,從文學角度處理得非常好。

正因劉焉在演義中戲份很少,所以知名度相比其子劉璋要低很多。提到劉璋,常用闇弱一詞來概括其為人,守著沃野千里的益州始終毫無作為,長期置身於天下亂局之外。那麼,作為劉璋父親,益州基業的開創者,劉焉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能在動亂的漢末時期入主益州,他又為此做過哪些事情?今天筆者就將為您講述。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字君郎,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恭魯王劉餘後人。恭魯王與中山靖王同為漢景帝之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演義中劉焉認劉備為侄的虛構也有一定歷史淵源。漢章帝元和年間(84-87年)這一支遷往竟陵居住。劉焉年輕時在地方州郡做官,後來憑藉宗室身份被拜為中郎。

劉焉重大事件之一——賢良方正,仕途平坦

延熹三年(160年)六月,司徒祝恬逝世。劉焉作為祝恬的門生辭去官職為恩師服喪,在此期間劉焉做了一段時間老師,在陽城山開館講學。

服喪期滿後,劉焉被舉薦賢良方正,受到司徒府徵辟入京,後來歷任洛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劉焉的官運非常好,徵辟之後第一份地方職務就是首都洛陽的縣令,要知道後來曹操求洛陽縣令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擔任洛陽北部尉。之後又擔任當時的經濟中心冀州的刺史,然後又擔任東漢最大兩郡之一南陽郡太守,劉焉在地方上每一步都走到最好的位置。

宗正與太常均為九卿之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其中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勳貴事務,太常則負責祭祀事務的管理,在天下太平的年代,因為與皇帝宗族關係密切,這種特殊的身份也就代表著特殊的地位。

這裡要提到劉焉被推舉的是“賢良方正”,史書中較為少見,這裡簡單講講漢朝的察舉制。察舉制最早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隨後不斷完善定型。察舉制顧名思義,即考察與推舉,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至隋唐時期被科舉制所替代。

察舉制有很多科目,在史書中最為常見的是孝廉、秀才(茂才),這是兩種出現最多的歲科,也就是選拔程序制度化的科目,大部分察舉選拔的官員走的都是歲科。

在制度化的歲科之外,還有許多特科,可以理解為有各種特別才能的“特長生”。特科名目繁多,如賢良文學、直言極諫、明經、明法,甚至還有明陰陽災異這種科目。賢良方正也屬特科之列,甚至察舉制最早的科目就是賢良方正,被舉薦此科的人往往由皇帝親自考察,合格後授予的官職也比孝廉要高。

當然我們知道,察舉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各種標榜道德之人的“行為藝術”表演平臺,逐漸脫離制度初衷,轉變成為地方大族、朝廷要員互相勾結、互相舉薦的通道。所以按照劉焉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此人到底有多麼“賢良方正”,實在是個大大的疑問。

"

漢末群雄系列之劉焉(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起劉焉,在《三國演義》中僅在第一回有短暫露臉,在給劉備登場做鋪墊之後,就再無正面描寫。為給主角之一的劉備做足鋪墊,小說中的劉焉被羅貫中杜撰成“幽州太守”,對三國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種官職根本不存在,而劉焉也從未到過幽州任職。小說把劉焉搬遷到幽州,又認劉備為侄,既能早早引劉備登場,又為後來與劉璋的友好關係買下伏筆,從文學角度處理得非常好。

正因劉焉在演義中戲份很少,所以知名度相比其子劉璋要低很多。提到劉璋,常用闇弱一詞來概括其為人,守著沃野千里的益州始終毫無作為,長期置身於天下亂局之外。那麼,作為劉璋父親,益州基業的開創者,劉焉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能在動亂的漢末時期入主益州,他又為此做過哪些事情?今天筆者就將為您講述。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字君郎,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恭魯王劉餘後人。恭魯王與中山靖王同為漢景帝之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演義中劉焉認劉備為侄的虛構也有一定歷史淵源。漢章帝元和年間(84-87年)這一支遷往竟陵居住。劉焉年輕時在地方州郡做官,後來憑藉宗室身份被拜為中郎。

劉焉重大事件之一——賢良方正,仕途平坦

延熹三年(160年)六月,司徒祝恬逝世。劉焉作為祝恬的門生辭去官職為恩師服喪,在此期間劉焉做了一段時間老師,在陽城山開館講學。

服喪期滿後,劉焉被舉薦賢良方正,受到司徒府徵辟入京,後來歷任洛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劉焉的官運非常好,徵辟之後第一份地方職務就是首都洛陽的縣令,要知道後來曹操求洛陽縣令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擔任洛陽北部尉。之後又擔任當時的經濟中心冀州的刺史,然後又擔任東漢最大兩郡之一南陽郡太守,劉焉在地方上每一步都走到最好的位置。

宗正與太常均為九卿之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其中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勳貴事務,太常則負責祭祀事務的管理,在天下太平的年代,因為與皇帝宗族關係密切,這種特殊的身份也就代表著特殊的地位。

這裡要提到劉焉被推舉的是“賢良方正”,史書中較為少見,這裡簡單講講漢朝的察舉制。察舉制最早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隨後不斷完善定型。察舉制顧名思義,即考察與推舉,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至隋唐時期被科舉制所替代。

察舉制有很多科目,在史書中最為常見的是孝廉、秀才(茂才),這是兩種出現最多的歲科,也就是選拔程序制度化的科目,大部分察舉選拔的官員走的都是歲科。

在制度化的歲科之外,還有許多特科,可以理解為有各種特別才能的“特長生”。特科名目繁多,如賢良文學、直言極諫、明經、明法,甚至還有明陰陽災異這種科目。賢良方正也屬特科之列,甚至察舉制最早的科目就是賢良方正,被舉薦此科的人往往由皇帝親自考察,合格後授予的官職也比孝廉要高。

當然我們知道,察舉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各種標榜道德之人的“行為藝術”表演平臺,逐漸脫離制度初衷,轉變成為地方大族、朝廷要員互相勾結、互相舉薦的通道。所以按照劉焉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此人到底有多麼“賢良方正”,實在是個大大的疑問。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重大事件之二——議設州牧

中平五年(188),經歷了黃巾之亂、涼州叛亂等大規模戰亂之後,整個東漢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地方郡縣長官憑藉征討叛亂時招募的武裝擁兵自重,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黃巾之亂雖已過去好幾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東漢帝國更大的危機不久就將到來。

劉焉也是聰明人,又在皇室宗親中備受漢靈帝倚重,如何既能保證自己升官發財,又能逃避即將到來的動亂?劉焉向漢靈帝提議設立州牧,以鎮守地方。

《後漢書·劉焉傳》載: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這裡涉及到刺史與州牧的概念,簡要介紹一下。

刺史,起源於漢文帝,制度定型於漢武帝,主要作用是監督、巡察地方郡級官員有無不法行為。在漢朝大部分時期,刺史作為監察官沒有行政權力,相應地也沒有固定治所,而是不定期在轄區流動。刺史的俸祿通常只有六百石,而郡太守級別官員則為二千石(篇幅所限,對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暫且不做展開論述),所以通常刺史年紀輕、品級低。以這種官員監察更高級別官員,便於激勵低級別官員盡忠職守,向皇帝如實彙報,以此換得日後高升的機會。

州牧,則是刺史權力擴大化,將州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的標誌。許多文章中表述州牧為劉焉首創,這是不對的。早在西漢成帝時期(公元前8年),就已有州牧設置的記載,比劉焉的提議早了一百八十年。

實際上刺史與州牧之間的轉化在兩漢有過不止一次,都是當時朝廷根據統治需要而進行的制度改革。在漢靈帝后期,劉焉提出的時機正是地方郡太守擁兵自重,私人武裝漸成尾大不掉態勢,劉焉主張(表面上)設立州牧,可以在各郡之上增設州級行政機關,可以強化對這些地方豪強的管控。只有監察權的刺史顯然確實已經不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劉焉特別強調以“清名重臣”去擔任州牧,來鎮撫、管控各郡。

表面上劉焉的提議確有其道理,不過在當時情況下,州牧的存在只能是一種悖論:郡級官員擁兵自重,就設立州級官員壓制;州級官員也擁兵自重,誰來壓制?

顯然,從後世觀察,漢末的州牧絕大多數恰恰成為整合各郡小豪強的大軍閥,正是這些大軍閥之間的戰爭將東漢徹底撕裂。而漢末第一位州牧,就沒帶好頭,正是這位提議設立州牧的劉焉,到任後大搞割據,給後來者做了個“最佳示範”。

"

漢末群雄系列之劉焉(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起劉焉,在《三國演義》中僅在第一回有短暫露臉,在給劉備登場做鋪墊之後,就再無正面描寫。為給主角之一的劉備做足鋪墊,小說中的劉焉被羅貫中杜撰成“幽州太守”,對三國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種官職根本不存在,而劉焉也從未到過幽州任職。小說把劉焉搬遷到幽州,又認劉備為侄,既能早早引劉備登場,又為後來與劉璋的友好關係買下伏筆,從文學角度處理得非常好。

正因劉焉在演義中戲份很少,所以知名度相比其子劉璋要低很多。提到劉璋,常用闇弱一詞來概括其為人,守著沃野千里的益州始終毫無作為,長期置身於天下亂局之外。那麼,作為劉璋父親,益州基業的開創者,劉焉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能在動亂的漢末時期入主益州,他又為此做過哪些事情?今天筆者就將為您講述。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字君郎,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恭魯王劉餘後人。恭魯王與中山靖王同為漢景帝之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演義中劉焉認劉備為侄的虛構也有一定歷史淵源。漢章帝元和年間(84-87年)這一支遷往竟陵居住。劉焉年輕時在地方州郡做官,後來憑藉宗室身份被拜為中郎。

劉焉重大事件之一——賢良方正,仕途平坦

延熹三年(160年)六月,司徒祝恬逝世。劉焉作為祝恬的門生辭去官職為恩師服喪,在此期間劉焉做了一段時間老師,在陽城山開館講學。

服喪期滿後,劉焉被舉薦賢良方正,受到司徒府徵辟入京,後來歷任洛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劉焉的官運非常好,徵辟之後第一份地方職務就是首都洛陽的縣令,要知道後來曹操求洛陽縣令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擔任洛陽北部尉。之後又擔任當時的經濟中心冀州的刺史,然後又擔任東漢最大兩郡之一南陽郡太守,劉焉在地方上每一步都走到最好的位置。

宗正與太常均為九卿之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其中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勳貴事務,太常則負責祭祀事務的管理,在天下太平的年代,因為與皇帝宗族關係密切,這種特殊的身份也就代表著特殊的地位。

這裡要提到劉焉被推舉的是“賢良方正”,史書中較為少見,這裡簡單講講漢朝的察舉制。察舉制最早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隨後不斷完善定型。察舉制顧名思義,即考察與推舉,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至隋唐時期被科舉制所替代。

察舉制有很多科目,在史書中最為常見的是孝廉、秀才(茂才),這是兩種出現最多的歲科,也就是選拔程序制度化的科目,大部分察舉選拔的官員走的都是歲科。

在制度化的歲科之外,還有許多特科,可以理解為有各種特別才能的“特長生”。特科名目繁多,如賢良文學、直言極諫、明經、明法,甚至還有明陰陽災異這種科目。賢良方正也屬特科之列,甚至察舉制最早的科目就是賢良方正,被舉薦此科的人往往由皇帝親自考察,合格後授予的官職也比孝廉要高。

當然我們知道,察舉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各種標榜道德之人的“行為藝術”表演平臺,逐漸脫離制度初衷,轉變成為地方大族、朝廷要員互相勾結、互相舉薦的通道。所以按照劉焉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此人到底有多麼“賢良方正”,實在是個大大的疑問。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重大事件之二——議設州牧

中平五年(188),經歷了黃巾之亂、涼州叛亂等大規模戰亂之後,整個東漢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地方郡縣長官憑藉征討叛亂時招募的武裝擁兵自重,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黃巾之亂雖已過去好幾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東漢帝國更大的危機不久就將到來。

劉焉也是聰明人,又在皇室宗親中備受漢靈帝倚重,如何既能保證自己升官發財,又能逃避即將到來的動亂?劉焉向漢靈帝提議設立州牧,以鎮守地方。

《後漢書·劉焉傳》載: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這裡涉及到刺史與州牧的概念,簡要介紹一下。

刺史,起源於漢文帝,制度定型於漢武帝,主要作用是監督、巡察地方郡級官員有無不法行為。在漢朝大部分時期,刺史作為監察官沒有行政權力,相應地也沒有固定治所,而是不定期在轄區流動。刺史的俸祿通常只有六百石,而郡太守級別官員則為二千石(篇幅所限,對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暫且不做展開論述),所以通常刺史年紀輕、品級低。以這種官員監察更高級別官員,便於激勵低級別官員盡忠職守,向皇帝如實彙報,以此換得日後高升的機會。

州牧,則是刺史權力擴大化,將州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的標誌。許多文章中表述州牧為劉焉首創,這是不對的。早在西漢成帝時期(公元前8年),就已有州牧設置的記載,比劉焉的提議早了一百八十年。

實際上刺史與州牧之間的轉化在兩漢有過不止一次,都是當時朝廷根據統治需要而進行的制度改革。在漢靈帝后期,劉焉提出的時機正是地方郡太守擁兵自重,私人武裝漸成尾大不掉態勢,劉焉主張(表面上)設立州牧,可以在各郡之上增設州級行政機關,可以強化對這些地方豪強的管控。只有監察權的刺史顯然確實已經不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劉焉特別強調以“清名重臣”去擔任州牧,來鎮撫、管控各郡。

表面上劉焉的提議確有其道理,不過在當時情況下,州牧的存在只能是一種悖論:郡級官員擁兵自重,就設立州級官員壓制;州級官員也擁兵自重,誰來壓制?

顯然,從後世觀察,漢末的州牧絕大多數恰恰成為整合各郡小豪強的大軍閥,正是這些大軍閥之間的戰爭將東漢徹底撕裂。而漢末第一位州牧,就沒帶好頭,正是這位提議設立州牧的劉焉,到任後大搞割據,給後來者做了個“最佳示範”。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重大事件之三——初到益州

劉焉最初倒也沒太大野心,他把個人安全放在首位,主動請求去最偏遠的交州擔任州牧。畢竟交州當時還屬蠻荒之地,中原以後打得天翻地覆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亂世保命最要緊。

畢竟這個提議涉及到國家制度層面的變動,所以漢靈帝表示需要考慮一下,沒有當場答應。侍中董扶聽了劉焉的話,私下找到劉焉,勸道:“京城將有大亂,益州地方卻有天子之氣,您不如改去做益州牧吧!”

董扶是著名的讖緯家、經學家,對風水相術頗有研究。值得一提的他是廣漢人,所以很可能對劉焉的勸說也有藉故還鄉的意思。無論如何,那時的人們對讖緯很相信,劉焉對董扶的話也深信不疑,於是改向皇帝請求任益州牧。

就在漢靈帝猶豫時,傳來一些報告,稱益州刺史郤儉在當地胡作非為,有關他的非法勾當謠言四起。而幷州刺史張懿、涼州刺史耿鄙則接連被反賊殺害。一系列的事件似乎冥冥中在幫助劉焉,向漢靈帝證明著刺史制度亟需修改,需要忠誠的朝中大臣空降地方,放手給他們權力去地方上撥亂反正。

《三國志·劉焉傳》載:會益州刺史郤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幷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謀得施。

漢靈帝最終採納劉焉提議,第一批任命了三個州牧: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幽州牧劉虞。

單說劉焉,作為州牧制度提議者,漢靈帝自然抱以厚望,加封其為陽城侯,授其監軍使者權力,以便讓他去捉拿橫徵暴斂的益州刺史郤儉。

劉焉出發前,之前提到的董扶請求擔任蜀郡屬國都尉跟隨劉焉,太倉令巴西郡人趙韙更是辭去官職跟隨劉焉入蜀。這裡的蜀郡屬國,並非真正的“國”,而是少數民族歸附的聚居地,級別相當於郡,蜀漢建立後此地改設漢嘉郡。趙韙在劉焉集團地位非常重要,該人在後續文章中還將有進一步介紹。

劉焉以州牧身份前往益州,本意是遠離中原躲避戰禍,而且據董扶所言益州有“天子氣”,可行至荊益邊界卻發現道路已被封死,益州最高長官竟然無法踏足益州。

原來,有一夥自稱黃巾軍的叛軍在益州境內起兵,為首二人叫馬相、趙祗。當時益州百姓生活狀態也不比中原好多少,二人振臂一呼兩天內就募得數千人,他們迅速攻殺綿竹縣令李升,又攻破雒縣殺死郤儉,替劉焉把目標任務給幹掉了。一個月之內,這夥益州黃巾軍連破三郡,聚眾多達數萬,馬相趁機自稱天子。

"

漢末群雄系列之劉焉(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起劉焉,在《三國演義》中僅在第一回有短暫露臉,在給劉備登場做鋪墊之後,就再無正面描寫。為給主角之一的劉備做足鋪墊,小說中的劉焉被羅貫中杜撰成“幽州太守”,對三國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種官職根本不存在,而劉焉也從未到過幽州任職。小說把劉焉搬遷到幽州,又認劉備為侄,既能早早引劉備登場,又為後來與劉璋的友好關係買下伏筆,從文學角度處理得非常好。

正因劉焉在演義中戲份很少,所以知名度相比其子劉璋要低很多。提到劉璋,常用闇弱一詞來概括其為人,守著沃野千里的益州始終毫無作為,長期置身於天下亂局之外。那麼,作為劉璋父親,益州基業的開創者,劉焉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能在動亂的漢末時期入主益州,他又為此做過哪些事情?今天筆者就將為您講述。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字君郎,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恭魯王劉餘後人。恭魯王與中山靖王同為漢景帝之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演義中劉焉認劉備為侄的虛構也有一定歷史淵源。漢章帝元和年間(84-87年)這一支遷往竟陵居住。劉焉年輕時在地方州郡做官,後來憑藉宗室身份被拜為中郎。

劉焉重大事件之一——賢良方正,仕途平坦

延熹三年(160年)六月,司徒祝恬逝世。劉焉作為祝恬的門生辭去官職為恩師服喪,在此期間劉焉做了一段時間老師,在陽城山開館講學。

服喪期滿後,劉焉被舉薦賢良方正,受到司徒府徵辟入京,後來歷任洛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劉焉的官運非常好,徵辟之後第一份地方職務就是首都洛陽的縣令,要知道後來曹操求洛陽縣令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擔任洛陽北部尉。之後又擔任當時的經濟中心冀州的刺史,然後又擔任東漢最大兩郡之一南陽郡太守,劉焉在地方上每一步都走到最好的位置。

宗正與太常均為九卿之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其中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勳貴事務,太常則負責祭祀事務的管理,在天下太平的年代,因為與皇帝宗族關係密切,這種特殊的身份也就代表著特殊的地位。

這裡要提到劉焉被推舉的是“賢良方正”,史書中較為少見,這裡簡單講講漢朝的察舉制。察舉制最早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隨後不斷完善定型。察舉制顧名思義,即考察與推舉,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至隋唐時期被科舉制所替代。

察舉制有很多科目,在史書中最為常見的是孝廉、秀才(茂才),這是兩種出現最多的歲科,也就是選拔程序制度化的科目,大部分察舉選拔的官員走的都是歲科。

在制度化的歲科之外,還有許多特科,可以理解為有各種特別才能的“特長生”。特科名目繁多,如賢良文學、直言極諫、明經、明法,甚至還有明陰陽災異這種科目。賢良方正也屬特科之列,甚至察舉制最早的科目就是賢良方正,被舉薦此科的人往往由皇帝親自考察,合格後授予的官職也比孝廉要高。

當然我們知道,察舉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各種標榜道德之人的“行為藝術”表演平臺,逐漸脫離制度初衷,轉變成為地方大族、朝廷要員互相勾結、互相舉薦的通道。所以按照劉焉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此人到底有多麼“賢良方正”,實在是個大大的疑問。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重大事件之二——議設州牧

中平五年(188),經歷了黃巾之亂、涼州叛亂等大規模戰亂之後,整個東漢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地方郡縣長官憑藉征討叛亂時招募的武裝擁兵自重,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黃巾之亂雖已過去好幾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東漢帝國更大的危機不久就將到來。

劉焉也是聰明人,又在皇室宗親中備受漢靈帝倚重,如何既能保證自己升官發財,又能逃避即將到來的動亂?劉焉向漢靈帝提議設立州牧,以鎮守地方。

《後漢書·劉焉傳》載: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這裡涉及到刺史與州牧的概念,簡要介紹一下。

刺史,起源於漢文帝,制度定型於漢武帝,主要作用是監督、巡察地方郡級官員有無不法行為。在漢朝大部分時期,刺史作為監察官沒有行政權力,相應地也沒有固定治所,而是不定期在轄區流動。刺史的俸祿通常只有六百石,而郡太守級別官員則為二千石(篇幅所限,對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暫且不做展開論述),所以通常刺史年紀輕、品級低。以這種官員監察更高級別官員,便於激勵低級別官員盡忠職守,向皇帝如實彙報,以此換得日後高升的機會。

州牧,則是刺史權力擴大化,將州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的標誌。許多文章中表述州牧為劉焉首創,這是不對的。早在西漢成帝時期(公元前8年),就已有州牧設置的記載,比劉焉的提議早了一百八十年。

實際上刺史與州牧之間的轉化在兩漢有過不止一次,都是當時朝廷根據統治需要而進行的制度改革。在漢靈帝后期,劉焉提出的時機正是地方郡太守擁兵自重,私人武裝漸成尾大不掉態勢,劉焉主張(表面上)設立州牧,可以在各郡之上增設州級行政機關,可以強化對這些地方豪強的管控。只有監察權的刺史顯然確實已經不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劉焉特別強調以“清名重臣”去擔任州牧,來鎮撫、管控各郡。

表面上劉焉的提議確有其道理,不過在當時情況下,州牧的存在只能是一種悖論:郡級官員擁兵自重,就設立州級官員壓制;州級官員也擁兵自重,誰來壓制?

顯然,從後世觀察,漢末的州牧絕大多數恰恰成為整合各郡小豪強的大軍閥,正是這些大軍閥之間的戰爭將東漢徹底撕裂。而漢末第一位州牧,就沒帶好頭,正是這位提議設立州牧的劉焉,到任後大搞割據,給後來者做了個“最佳示範”。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劉焉重大事件之三——初到益州

劉焉最初倒也沒太大野心,他把個人安全放在首位,主動請求去最偏遠的交州擔任州牧。畢竟交州當時還屬蠻荒之地,中原以後打得天翻地覆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亂世保命最要緊。

畢竟這個提議涉及到國家制度層面的變動,所以漢靈帝表示需要考慮一下,沒有當場答應。侍中董扶聽了劉焉的話,私下找到劉焉,勸道:“京城將有大亂,益州地方卻有天子之氣,您不如改去做益州牧吧!”

董扶是著名的讖緯家、經學家,對風水相術頗有研究。值得一提的他是廣漢人,所以很可能對劉焉的勸說也有藉故還鄉的意思。無論如何,那時的人們對讖緯很相信,劉焉對董扶的話也深信不疑,於是改向皇帝請求任益州牧。

就在漢靈帝猶豫時,傳來一些報告,稱益州刺史郤儉在當地胡作非為,有關他的非法勾當謠言四起。而幷州刺史張懿、涼州刺史耿鄙則接連被反賊殺害。一系列的事件似乎冥冥中在幫助劉焉,向漢靈帝證明著刺史制度亟需修改,需要忠誠的朝中大臣空降地方,放手給他們權力去地方上撥亂反正。

《三國志·劉焉傳》載:會益州刺史郤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幷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謀得施。

漢靈帝最終採納劉焉提議,第一批任命了三個州牧: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幽州牧劉虞。

單說劉焉,作為州牧制度提議者,漢靈帝自然抱以厚望,加封其為陽城侯,授其監軍使者權力,以便讓他去捉拿橫徵暴斂的益州刺史郤儉。

劉焉出發前,之前提到的董扶請求擔任蜀郡屬國都尉跟隨劉焉,太倉令巴西郡人趙韙更是辭去官職跟隨劉焉入蜀。這裡的蜀郡屬國,並非真正的“國”,而是少數民族歸附的聚居地,級別相當於郡,蜀漢建立後此地改設漢嘉郡。趙韙在劉焉集團地位非常重要,該人在後續文章中還將有進一步介紹。

劉焉以州牧身份前往益州,本意是遠離中原躲避戰禍,而且據董扶所言益州有“天子氣”,可行至荊益邊界卻發現道路已被封死,益州最高長官竟然無法踏足益州。

原來,有一夥自稱黃巾軍的叛軍在益州境內起兵,為首二人叫馬相、趙祗。當時益州百姓生活狀態也不比中原好多少,二人振臂一呼兩天內就募得數千人,他們迅速攻殺綿竹縣令李升,又攻破雒縣殺死郤儉,替劉焉把目標任務給幹掉了。一個月之內,這夥益州黃巾軍連破三郡,聚眾多達數萬,馬相趁機自稱天子。

漢末州牧制的首倡者劉焉,入蜀之前的主要經歷

面對如此多叛軍,劉焉完全沒辦法。幸好有位益州從事賈龍,帶領數百士兵在犍為東部邊界據守,聚攏逃往的官員百姓後,擴充了一千多人的部隊。賈龍帶領這支部隊反攻叛軍,把剛稱帝沒幾天的馬相趕跑,很快平定了這場叛亂。

趕跑叛軍後賈龍便派人迎接劉焉,這樣,益州牧劉焉在本地士人的熱烈歡迎中正式進入蜀地,然而,劉焉回報給賈龍等本地大族的,卻不是信任與合作,而是鐵和血。

對於劉焉入蜀之後的所作所為,還會繼續為您介紹,感興趣的話請點個關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最大動力,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