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俗話說:“人貴在自知”。《老子》中也說:“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人能夠清楚準確地認識自己是一件難得的事。可惜的是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往往存在偏差,這導致我們走了一些彎路甚至走錯了路。

為什麼我們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為什麼有的人沒有自知之明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我們對於自己是誰和自己的喜好有很多的認知、感受和信念。這些認識和理解並非與生俱來的。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自我,即關於我們是誰的概念,是在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出現的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人如何認識自我?

在20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庫利就指出,我們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來了解我們自己。自我觀念不僅僅來自對個人性格的直接思考,還來自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庫利用“鏡中自我”這一術語來強調,自我是我們所參與的社會互動的結果

發展自我認同或自我觀念的過程有三個階段。首先,想想我們自己如何地在他人(如親友或街上的陌生人)面前表現自己。然後,想象別人如何評價自己(漂亮、聰明、害羞或怪異)。最後,別人的印象讓我們產生對自我的感覺,如感覺受到尊重或感到羞恥。

在庫利的“鏡中自我”概念中,一種微妙但卻非常關鍵的觀點是,個人對自我的想象來自他人對自己的評判。因此,如果我們誤解了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就會由此產生負面的自我認同感

老師的批評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反應,後者可能會錯誤地判定老師認為自己非常笨。這一錯誤想法可能會通過以下過程轉化為消極的自我認同:(1)老師批評了我,(2)老師肯定認為我很笨,(3)我很笨。不過,自我認同也會改變。如果這名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考了全班第一,他或她可能就不再覺得自己笨了。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另一位社會學家米德則認為,自我起始於以個人的世界為具有特權的利益中心。小孩子想象自己是周圍環境的中心,他們很難從別人的視角去進行思考。例如,如果我們給小孩子看一幅山景,並讓他們描述山後的人會看到什麼景色時,小孩子只會描述他們自己看到的景物。

這種孩童時代就產生的以自我為事件中心的傾向從未完全消失。很多怕坐飛機的人都會自動假設,如果有飛機從高空墜落,那必定是他們自己乘坐的那架。此外,誰會在看算命天宮圖的時候不首先看看自己的星座分析呢?如果不想自己中大獎,我們又怎會去買彩票呢?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日漸成熟,自我意識也會發生改變,我們會開始更加關注他人的反應。父母、朋友、同事、教練、老師通常都在個人塑造自我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米德用“重要他者”這一術語,來指代在個人的自我發展中產生極大影響的人。例如,很多年輕人都發現,他們被與父母相同領域的工作所吸引。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人如何表現自我?

戈夫曼對自我的研究承襲了庫利和米德先前的成果。庫利強調我們形成自我的過程,米德關注自我如何在與他人互動的學習中發展,戈夫曼則強調我們有意識地為他人塑造自我形象的方式

我們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互動論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我們的許多日常活動,都在努力向他人傳遞“我們是誰”的印象

生命初期,為了突出個人獨特的形象並滿足某些人群的期望,個人會逐漸養成注重自我表現的傾向。人們通過我們的外表、衣著、身體語言、舉止和風格來評判我們。因此,大多數人都會有意識地改變他人面前自我表現的方式。戈夫曼將這一自我表現的改變稱為“印象管理”

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互動時,戈夫曼經常用戲劇表演來打比方,因此他的觀點也被稱為“擬劇論”。根據這一視角,人們的一些行為表現就像劇中演員在演戲一樣。例如,如果老闆在旁監督工作,祕書就會表現出比實際上更忙碌的樣子。單身酒吧裡的顧客則會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等人。

戈夫曼也強調自我的另一面,即面子功夫當你感到尷尬或被拒絕時,你會採取措施來保住臉面。例如,在單身酒吧中,一個人被拒絕後,可能會說:“這麼多人中,怎麼一個有趣的人都沒有。”如果想要繼續進行社會互動,我們就有必要維持一個恰當的自我形象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自我如何形成?

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一樣,也對自我的形成和發展很感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相信自我是社會的產物,一個人的個性總是會受到他人(特別是父母)的影響。但與庫利和米德不同的是,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的組成部分總是相互矛盾。他認為,人類在自然的衝動本能總是與社會約束相沖突。一部分自我追求無盡的享樂,另一部分則追求理性的行為。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瞭解社會對我們的期望,然後選擇最合乎自身文化的行為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著名的“認知發展理論”他將兒童思想過程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感覺運動階段兒童利用感覺來發現事物。例如,通過觸碰,他們發現自己的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第二個階段是前運思階段,小孩子開始使用文字和符號來區分事物和想法

在第三個階段,即具體運思階段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孩子們開始進行更有邏輯性的思考。他們學到,即使一團泥土被捏成蛇的形狀,它仍是一團泥土。在第四階段,即形式運思階段,青少年們可以進行復雜的抽象思考,而且能用邏輯方法來處理觀念和價值觀。

皮亞傑認為,社會互動是發展的關鍵。隨著兒童日漸長大,他們更加關注別人的想法,也會思考他人為何會有特別的行為。為了形成獨特的個性,每個人都需要有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如果缺乏社會互動,孩子就無法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美國小女孩伊莎貝爾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愛、關懷和情感

伊莎貝爾在6歲之前,都是居住在一個幾乎完全隔離的黑暗房間裡。除了媽媽之外,她幾乎沒有和別人接觸過,但她的媽媽是個聾啞人。伊莎貝爾的外祖父母對伊莎貝爾私生子的身份深感恥辱,所以他們把她藏了起來。1938年伊莎貝爾的媽媽帶著她從其外祖父母家中逃了出來,俄亥俄州的官員才發現了這個孩子的存在。

伊莎貝爾被發現時剛滿6週歲,當時她不會說話,只能發出粗啞的哇哇聲。她和她媽媽僅靠一些簡單的手勢來進行交流。伊莎貝爾基本上完全沒有經歷孩童時代典型的互動交流和社會化過程。她在心智成熟度測試上的得分顯示,她的社會化水平相當於嬰兒

專家們設計了一套系統的訓練課目,來幫助伊莎貝爾適應人類關係和社會化。經過數日訓練,她第一次嘗試說話。儘管最初進展緩慢,但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6歲兒童的語言水平。

過了兩個月,她就能說出完整的句子。9個月後,她開始辨認詞彙和句子。9歲之前,她已經可以與其他孩子一起上學了。14歲時,她上了六年級,不僅學業表現優異,還能很好地調整情緒適應周圍環境。

研究伊莎貝爾案例的科學家們由此得出結論: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經歷以愛、關懷和情感為載體的社會化過程。如果人類缺乏適度的關注,就無法學習語言,也不可能與他人進行互動。對積極社會互動的需要並不會隨著孩童時代的結束而消失,而是會貫穿人的一生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通過社會互動,我們得以認識到他人並向他人學習,完成“社會化”。而在與他人、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逐漸確立並不斷修改對自己的認識。因此,我們常說的“自知”不僅是指你自己非常瞭解自己,其實也包括你對他人關於你的看法有恰當的理解。二者只要缺一,都會導致人們對於自己的認知出現偏差

古人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人為鏡”與庫利的“鏡中自我”異曲同工。自己是沒法成為自己的鏡子,只有他人能成為你的鏡子,你也可能成為他人的鏡子。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正是在相互“照鏡子”中形成的,我們社會的多樣性也正是由不同鏡子反射出的各種各樣的景象所形成的。

- 版權信息 -

編輯:子水 黃泓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上)》

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看不清自我?

《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作 者:(美)理查德·謝弗

(美)羅伯特·費爾德曼 著

請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獲取學業成功和人生成功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