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辨偽實例之六:會變臉的“小煤窯”!

紅茶 文章 收藏 紫砂泥的傳人 2017-06-23

在前面的“朱泥辨偽實例”系列文章中,我們提到了朱泥不全部是泥性重的“夾脂泥”,黃龍山老朱泥岩化度就很高,也就是說巖化程度更接近紫泥,更接近石頭。有些壺友曾經見過質感差別明顯的小煤窯朱泥紫砂壺,經驗判斷又不是人工調配的,難道“小煤窯”還會變臉不成?

朱泥辨偽實例之六:會變臉的“小煤窯”!

泥的傳人|許彩軍 高溫 小煤窯朱泥 三足井欄|若木之華 千年古樹紅茶 用養效果展示

這其實就是小煤窯朱泥礦料巖化度特點導致的。要想搞清楚,要從紫砂礦料的傳統加工方式說起。傳統紫砂礦料加工成泥料簡要說三大環節:一,按照具體目數需求石磨粉碎,黃龍山皺皮朱泥,橘皮朱泥都不需要粉碎,遇水即化,也就談不上多少目數;二,只用清水調和,小煤窯朱泥是朱泥裡面具有巖化度最低的朱泥,遇水不化,加清水可直接調和成泥;三,窖藏熟土,清水調和好的泥料,經捶打揉煉後分成大小均等的泥塊,貯藏於陰涼的地窖中醒泥,皺皮和橘皮甚至不用熟土,調和好經過反覆捶打揉煉,就可以直接拿來做壺,巖化度高的黃龍山老朱泥還不只是簡單的熟土就可以的。

朱泥辨偽實例之六:會變臉的“小煤窯”!

泥的傳人|許彩軍 高溫 小煤窯朱泥 三足井欄|若木之華 千年古樹紅茶 用養效果展示

小煤窯朱泥經過粉碎,過篩,清水調和成泥,這種煉製方法叫做“清水通粉法”。泥料的黏性和延展性欠佳,泥坯壺在塑型,陰乾過程中極易開裂,對於塑型工藝強度要求極高,燒結成器有顆粒質感,但無調砂的“粉刺,鼓包”。為了適當提高黏性,後人發明了“水煉法”:也就是把粉碎,過篩加工好的礦料久置於大缸中水浸,後用細紗布過濾澄漿煉泥,燒結成器形成近似皺皮,橘皮朱泥的褶皺和橘皮樣紋理質感共存,但都不典型。

朱泥辨偽實例之六:會變臉的“小煤窯”!

泥的傳人|許彩軍 高溫 小煤窯朱泥 三足井欄|若木之華 千年古樹紅茶 用養效果展示

所以,當我們上手分別是清水通粉和水煉法加工礦料的小煤窯朱泥紫砂壺的時候,會感受到明顯的質感差別,清水通粉小煤窯朱泥壺顆粒感緻密,而水煉小煤窯朱泥壺身上既有輕微的皺皮朱泥的褶皺紋理,同時還能看到橘皮朱泥的橘皮樣紋理質感。

難怪朋友們看到,還以為小煤窯朱泥會變臉!顯而易見,很容易分辨的“小煤窯”,卻也只能眾裡尋他千百度......

因為痴迷,所以專業。

因為專業,所以精彩!

搜索關注今日頭條:紫砂泥的傳人

友情提醒:有需要進一步瞭解兩種不同的小煤窯朱泥礦料加工方式特點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鏈接,對比參閱高清多圖!

相關精彩文章鏈接:

朱泥辨偽實例之一:聽著清脆悅耳聲收了把壺,咋滴水不進啊?!

朱泥辨偽實例之二:新壺還沒上湯,咋就亮如貓眼?答案就在牆角!

朱泥辨偽實例之三:都說朱泥光滑細膩,這把壺怎麼像長了“粉刺”啊?

朱泥辨偽實例之四:這把朱泥壺可以當丘陵地貌圖了!

朱泥辨偽實例之五:趙莊朱泥壺都哪裡去了?

都說“掛著羊頭賣狗肉”,今兒怎麼倒過來了?

管他紫泥,綠泥還是朱泥,能“包漿”的就是好泥!

是不是紫砂壺?看圖答題自驗,就這麼簡單!

你的紫砂壺熱水淋過“黏手”麼?

吃了“藥”的壺不扔,留著幹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