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長748CM,寬335CM,高273CM

出土時間:1978年 出土地址:湖北省隨州市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館 作用:獨奏、合奏,為唱歌和舞蹈伴奏。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編鐘音域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局部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局部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銘文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鐘的各部分名稱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鐘的各部分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青銅底座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鐘上的銘文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鍾發現的意義。

…………………………………………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告知即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