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曾國藩 清朝 水木然 2019-08-29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

遠離怨氣太重的人

《曾國藩家書》: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只會讓別人更反感。習慣於抱怨生活不幸,抱怨命運不公的人,不僅渾身都是負能量,而且內心缺乏上進心,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沒有未來的人,前方的路會非常難走。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這種人,可以適當開解。千萬不能和這種人都得太近。因為怨氣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事業,甚至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


2

遠離“太聰明”的人

曾國藩是以“笨”成就學問和事業的。他對“聰明人”是存有戒心的,他認為那些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格局。


“聰明人”總是懂得如何取巧,如何尋找方便法門,在利益面前,更會不擇手段。“聰明人”大多都是兩面三刀,不會把真心交給你,他們總是會算計你。你只不過是他的一手棋。


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意思是說:與過火尋求利益的人在一起幹事,一定會受他的拖累。


與“聰明人”一起共事,你遲早會受到拖累。清代的金安清才高,理財能力極強,但“心術不正”,他想進入曾國藩的幕僚,藉助曾國藩的力量達到自己斂財升官的目的。


據傳金安清曾七次求見曾國藩,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據清人記載,有一次兩人會面,曾國藩比對自己小的金安清極為尊重。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這種聰明人常常損人利己,自以為得了便宜,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點消耗自己的好運和福報。最終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3

遠離德薄的人

德,是交友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最大的德,就是愛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沒有德行的人。


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行欠缺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反覆無常的人,也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


古人認為這就是惡人。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古人說,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這種人已經被厄運盯上了,一定要敬而遠之。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

遠離怨氣太重的人

《曾國藩家書》: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只會讓別人更反感。習慣於抱怨生活不幸,抱怨命運不公的人,不僅渾身都是負能量,而且內心缺乏上進心,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沒有未來的人,前方的路會非常難走。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這種人,可以適當開解。千萬不能和這種人都得太近。因為怨氣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事業,甚至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


2

遠離“太聰明”的人

曾國藩是以“笨”成就學問和事業的。他對“聰明人”是存有戒心的,他認為那些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格局。


“聰明人”總是懂得如何取巧,如何尋找方便法門,在利益面前,更會不擇手段。“聰明人”大多都是兩面三刀,不會把真心交給你,他們總是會算計你。你只不過是他的一手棋。


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意思是說:與過火尋求利益的人在一起幹事,一定會受他的拖累。


與“聰明人”一起共事,你遲早會受到拖累。清代的金安清才高,理財能力極強,但“心術不正”,他想進入曾國藩的幕僚,藉助曾國藩的力量達到自己斂財升官的目的。


據傳金安清曾七次求見曾國藩,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據清人記載,有一次兩人會面,曾國藩比對自己小的金安清極為尊重。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這種聰明人常常損人利己,自以為得了便宜,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點消耗自己的好運和福報。最終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3

遠離德薄的人

德,是交友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最大的德,就是愛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沒有德行的人。


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行欠缺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反覆無常的人,也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


古人認為這就是惡人。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古人說,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這種人已經被厄運盯上了,一定要敬而遠之。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4

不交志不同者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考慮的角度不同,做事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相交,彼此都能獲益良多。


5

不交善於奉承的人

曾國藩認為,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虛偽城府深。這種人跟你相處時必然不會以誠相待,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是別有用心。


6

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

這種人恩怨不分,缺乏人情味,你對他好他也全然不知,跟對牛彈琴沒什麼區別。跟這種人相交,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

遠離怨氣太重的人

《曾國藩家書》: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只會讓別人更反感。習慣於抱怨生活不幸,抱怨命運不公的人,不僅渾身都是負能量,而且內心缺乏上進心,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沒有未來的人,前方的路會非常難走。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這種人,可以適當開解。千萬不能和這種人都得太近。因為怨氣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事業,甚至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


2

遠離“太聰明”的人

曾國藩是以“笨”成就學問和事業的。他對“聰明人”是存有戒心的,他認為那些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格局。


“聰明人”總是懂得如何取巧,如何尋找方便法門,在利益面前,更會不擇手段。“聰明人”大多都是兩面三刀,不會把真心交給你,他們總是會算計你。你只不過是他的一手棋。


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意思是說:與過火尋求利益的人在一起幹事,一定會受他的拖累。


與“聰明人”一起共事,你遲早會受到拖累。清代的金安清才高,理財能力極強,但“心術不正”,他想進入曾國藩的幕僚,藉助曾國藩的力量達到自己斂財升官的目的。


據傳金安清曾七次求見曾國藩,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據清人記載,有一次兩人會面,曾國藩比對自己小的金安清極為尊重。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這種聰明人常常損人利己,自以為得了便宜,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點消耗自己的好運和福報。最終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3

遠離德薄的人

德,是交友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最大的德,就是愛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沒有德行的人。


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行欠缺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反覆無常的人,也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


古人認為這就是惡人。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古人說,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這種人已經被厄運盯上了,一定要敬而遠之。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4

不交志不同者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考慮的角度不同,做事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相交,彼此都能獲益良多。


5

不交善於奉承的人

曾國藩認為,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虛偽城府深。這種人跟你相處時必然不會以誠相待,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是別有用心。


6

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

這種人恩怨不分,缺乏人情味,你對他好他也全然不知,跟對牛彈琴沒什麼區別。跟這種人相交,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7

不交不孝敬長輩,不友愛兄弟的人

曾國藩時常教育子女,孝敬父母長輩,愛護兄弟,這是做人的根本。對家人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如果連自己至親的家人都不愛護,對其他人的態度可想而知。


8

不交迂腐的人

曾國藩雖然出生於清朝,接受的教育是傳統的儒家文化,但他對西方的先進文明一直保持積極擁抱的態度。從他積極協助開展洋務運動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迂腐的文人,他甚至十分討厭這類人。


曾國藩指出迂腐的人固守己見,不能聽從他人意見,不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這種人難以成大事。更有甚者,這種人往往心胸狹隘,言辭稍不順心,容易反目成仇。


9

不交落井下石的人

世界上多的是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之人。但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別落井下石。人這一輩子,很難做到一帆風順,難免有失意落魄之時。當你落魄時,別指望這種人拉你一把,不踩你兩腳已經阿彌陀佛。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

遠離怨氣太重的人

《曾國藩家書》: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只會讓別人更反感。習慣於抱怨生活不幸,抱怨命運不公的人,不僅渾身都是負能量,而且內心缺乏上進心,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沒有未來的人,前方的路會非常難走。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這種人,可以適當開解。千萬不能和這種人都得太近。因為怨氣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事業,甚至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


2

遠離“太聰明”的人

曾國藩是以“笨”成就學問和事業的。他對“聰明人”是存有戒心的,他認為那些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格局。


“聰明人”總是懂得如何取巧,如何尋找方便法門,在利益面前,更會不擇手段。“聰明人”大多都是兩面三刀,不會把真心交給你,他們總是會算計你。你只不過是他的一手棋。


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意思是說:與過火尋求利益的人在一起幹事,一定會受他的拖累。


與“聰明人”一起共事,你遲早會受到拖累。清代的金安清才高,理財能力極強,但“心術不正”,他想進入曾國藩的幕僚,藉助曾國藩的力量達到自己斂財升官的目的。


據傳金安清曾七次求見曾國藩,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據清人記載,有一次兩人會面,曾國藩比對自己小的金安清極為尊重。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這種聰明人常常損人利己,自以為得了便宜,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點消耗自己的好運和福報。最終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3

遠離德薄的人

德,是交友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最大的德,就是愛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沒有德行的人。


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行欠缺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反覆無常的人,也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


古人認為這就是惡人。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古人說,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這種人已經被厄運盯上了,一定要敬而遠之。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4

不交志不同者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考慮的角度不同,做事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相交,彼此都能獲益良多。


5

不交善於奉承的人

曾國藩認為,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虛偽城府深。這種人跟你相處時必然不會以誠相待,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是別有用心。


6

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

這種人恩怨不分,缺乏人情味,你對他好他也全然不知,跟對牛彈琴沒什麼區別。跟這種人相交,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7

不交不孝敬長輩,不友愛兄弟的人

曾國藩時常教育子女,孝敬父母長輩,愛護兄弟,這是做人的根本。對家人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如果連自己至親的家人都不愛護,對其他人的態度可想而知。


8

不交迂腐的人

曾國藩雖然出生於清朝,接受的教育是傳統的儒家文化,但他對西方的先進文明一直保持積極擁抱的態度。從他積極協助開展洋務運動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迂腐的文人,他甚至十分討厭這類人。


曾國藩指出迂腐的人固守己見,不能聽從他人意見,不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這種人難以成大事。更有甚者,這種人往往心胸狹隘,言辭稍不順心,容易反目成仇。


9

不交落井下石的人

世界上多的是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之人。但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別落井下石。人這一輩子,很難做到一帆風順,難免有失意落魄之時。當你落魄時,別指望這種人拉你一把,不踩你兩腳已經阿彌陀佛。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0

不交好佔便宜的人

曾國藩認為,愛佔便宜的人性格自私,做事不顧他人感受。目光短淺,只考慮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容易失去他人的信任。


曾國藩告誡子女吃虧是福,不要計較一時得失。適當讓出自己的利益,讓別人感覺佔了便宜,反而會贏得他的尊重的信任。

11

不交忘恩負義的人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曾國藩認為,施恩不望報是聖人的做法,但知恩不報、忘恩負義的人,喪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


12

對別人家的生活“指點江山”的人

這種人完全可以名列“榜首”。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特殊又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原則和做事風格。但是不管怎樣,只要自己活的開心就好,為何還要看別人的眼色,那樣累不?可是偏偏有這樣的一些人,成天一看見別人穿什麼新衣服啦,買什麼新的電子產品啦,哎呀這個評論啊,“你得省吃儉用,不能那麼浪費啊,那個..用壞了就修修唄”..."那個你們這一代年輕人啊,就喜歡..."


這種人說出來的話是滿嘴的兩個字“我窮”,透露出來的信息是:"我這麼窮,你穿那麼好給誰看,哎你有買那什麼什麼的錢給我花點唄”。


這種人,就算是穿上多貴的名牌,住著多大的房子,臉上也是寫著大大的一個“窮”而且滿嘴吐出來的也並非口水,而是“硫酸”腐蝕自己也腐蝕別人。必須遠離!

"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朋友有生死之交的知己益友,也有泛泛之交的酒肉朋友。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敬而遠之,就是不去招惹他們,更不去批評他們,遠遠地避開。最好和這些人沒有任何關係。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

遠離怨氣太重的人

《曾國藩家書》: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只會讓別人更反感。習慣於抱怨生活不幸,抱怨命運不公的人,不僅渾身都是負能量,而且內心缺乏上進心,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沒有未來的人,前方的路會非常難走。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這種人,可以適當開解。千萬不能和這種人都得太近。因為怨氣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事業,甚至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


2

遠離“太聰明”的人

曾國藩是以“笨”成就學問和事業的。他對“聰明人”是存有戒心的,他認為那些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格局。


“聰明人”總是懂得如何取巧,如何尋找方便法門,在利益面前,更會不擇手段。“聰明人”大多都是兩面三刀,不會把真心交給你,他們總是會算計你。你只不過是他的一手棋。


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意思是說:與過火尋求利益的人在一起幹事,一定會受他的拖累。


與“聰明人”一起共事,你遲早會受到拖累。清代的金安清才高,理財能力極強,但“心術不正”,他想進入曾國藩的幕僚,藉助曾國藩的力量達到自己斂財升官的目的。


據傳金安清曾七次求見曾國藩,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據清人記載,有一次兩人會面,曾國藩比對自己小的金安清極為尊重。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這種聰明人常常損人利己,自以為得了便宜,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點消耗自己的好運和福報。最終會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3

遠離德薄的人

德,是交友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最大的德,就是愛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沒有德行的人。


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行欠缺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反覆無常的人,也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


古人認為這就是惡人。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古人說,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這種人已經被厄運盯上了,一定要敬而遠之。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4

不交志不同者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考慮的角度不同,做事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相交,彼此都能獲益良多。


5

不交善於奉承的人

曾國藩認為,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虛偽城府深。這種人跟你相處時必然不會以誠相待,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是別有用心。


6

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

這種人恩怨不分,缺乏人情味,你對他好他也全然不知,跟對牛彈琴沒什麼區別。跟這種人相交,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7

不交不孝敬長輩,不友愛兄弟的人

曾國藩時常教育子女,孝敬父母長輩,愛護兄弟,這是做人的根本。對家人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如果連自己至親的家人都不愛護,對其他人的態度可想而知。


8

不交迂腐的人

曾國藩雖然出生於清朝,接受的教育是傳統的儒家文化,但他對西方的先進文明一直保持積極擁抱的態度。從他積極協助開展洋務運動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迂腐的文人,他甚至十分討厭這類人。


曾國藩指出迂腐的人固守己見,不能聽從他人意見,不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這種人難以成大事。更有甚者,這種人往往心胸狹隘,言辭稍不順心,容易反目成仇。


9

不交落井下石的人

世界上多的是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之人。但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別落井下石。人這一輩子,很難做到一帆風順,難免有失意落魄之時。當你落魄時,別指望這種人拉你一把,不踩你兩腳已經阿彌陀佛。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0

不交好佔便宜的人

曾國藩認為,愛佔便宜的人性格自私,做事不顧他人感受。目光短淺,只考慮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容易失去他人的信任。


曾國藩告誡子女吃虧是福,不要計較一時得失。適當讓出自己的利益,讓別人感覺佔了便宜,反而會贏得他的尊重的信任。

11

不交忘恩負義的人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曾國藩認為,施恩不望報是聖人的做法,但知恩不報、忘恩負義的人,喪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


12

對別人家的生活“指點江山”的人

這種人完全可以名列“榜首”。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特殊又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原則和做事風格。但是不管怎樣,只要自己活的開心就好,為何還要看別人的眼色,那樣累不?可是偏偏有這樣的一些人,成天一看見別人穿什麼新衣服啦,買什麼新的電子產品啦,哎呀這個評論啊,“你得省吃儉用,不能那麼浪費啊,那個..用壞了就修修唄”..."那個你們這一代年輕人啊,就喜歡..."


這種人說出來的話是滿嘴的兩個字“我窮”,透露出來的信息是:"我這麼窮,你穿那麼好給誰看,哎你有買那什麼什麼的錢給我花點唄”。


這種人,就算是穿上多貴的名牌,住著多大的房子,臉上也是寫著大大的一個“窮”而且滿嘴吐出來的也並非口水,而是“硫酸”腐蝕自己也腐蝕別人。必須遠離!

15種人不可深交,要敬而遠之

13

無中生有,搬弄是非的人

這種人可以說有事沒事都得製造出點料來,好讓他/她周圍的人“嚐鮮”。實際上,只要不是傻子,誰都能判斷得出來他/她說的事情是真還是假。可是時間長了就不一樣了,人們都說假話說一萬遍也會變成真話,事實也確實這樣。所以為了咱們自己的生活安靜,優質,最好也得遠離這種人。


14

特別能顯擺自己,自以為是的人

這種人可謂是“天生愛操心的命”,只要他/她看不慣的,或者是聽到誰誰說起什麼事情時,沒有他/她操心不到的地方。好像讓人知道全世界的事情就屬他知道的最多,一副“看我多明白,你們誰誰這點事情也辦不好”的架勢,看著這種人,企博士只想忽忽悠悠地飄過。其實像這種人多了去的,也不在意多看這一個,下次見了他還是繞道走吧!


15

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的人

這種人其實和上面的第一種人很相似,不同的是,他們並不會直接了當地說誰誰太愛花錢,或者太講究,而是含沙射影,借題發揮似地評論別人:“現在這啥東西都夠貴的,孩子上學的錢以後可就...;現在的年輕小倆口挺自在啊,孩子不用管直接就上班了,物價漲得這麼快,掙多些都不夠花..還出去旅遊呢?.....


這種人累不?成天操心這個那個的,人家怎麼生活,人家孩子怎麼教育,……這和他有關嗎?為啥長著一張嘴就知道說別人呢,怎麼不說說他們自己呢?這種人的心理狀態和第一種人大概也類似,無論政府給他們多少幫助,其他人給他們多少關心,到頭來也還是三個字:不知足。好像全社會都欠他們似的。


所以遇到這種人找你搭訕,什麼話都不要說,直接微笑一下,點個頭立即走開。因為一旦你和他們這種人說上話了,那等待你的勢必是他們滿腹的抱怨和不滿,搞得你好像撞見倒黴星一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