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這10個涉稅誤區不要有!

財會 金融 交通 房產 高頓財稅 高頓財稅 2017-11-02

重點關注:這10個涉稅誤區不要有!

誤區1:出租房子免租期內沒有房產稅好多會計認為:

我公司的房子對外出租,約定了3個月免租期,既然沒有租金收入,是不是就不用繳納租金的房產稅了?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可以加高頓微信:gd20170912學習更多財稅知識。)

免租期間應該由房屋產權所有人按房產原值減除10%-30%後的價值依1.2%稅率進行計算繳納。

政策:

根據 財稅〔2010〕121號 第二條規定,對出租房產,租賃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約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間由產權所有人按照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

誤區2:向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都要繳納印花稅

好多會計認為:

我公司從銀行借款簽訂的貸款合同,是不是都要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計繳印花稅?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金融機構向小型微型企業借款而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合同印花稅。

政策:

(1)根據財稅[2014]78號文規定,為鼓勵金融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進一步促進小型、微型企業發展,財政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日前下發通知,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

(2)國務院總9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強化對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明確兩項政策優惠期限延長至2020年:小微企業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

誤區3:收到的合同違約金收入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好多會計認為:

我公司跟一個客戶簽訂了購銷合同,另外由於客戶出現違約事項,公司收到客戶交來的違約金計入了“營業外收入”,是不是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應該分情況處理,對於合同未履行時收取違約方的違約金,無須繳納增值稅,也不用開具發票;但是對於合同已經履行,購買方因延遲付款等原因,按合同約定向銷售方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屬於價外費用,應併入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並開具發票。

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6條的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務稅務總局令第50號)第十二條規定: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國稅發【1993】157號)第三十三條進一步明確: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的一律不準開具發票。

誤區4:文化事業建設費計稅依據是不含稅收入

好多會計認為:

廣告公司收到的廣告發布費,在計繳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按照不含稅銷售額來計算?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應繳費額=計費銷售額×3%

計費銷售額,為納稅人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減除支付給其他廣告公司或廣告發布者的含稅廣告發布費後的餘額。

政策: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文化事業建設費政策及徵收管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25號)的規定,計費銷售額,為繳納義務人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減除支付給其他廣告公司或廣告發布者的含稅廣告發布費後的餘額。

因此,計稅依據是含稅收入。

誤區5:公路通行費發票的增值稅抵扣是按照面額計算

好多會計認為:

公司取得的過路過橋費定額發票,在抵扣增值稅的時候直接按照面額*3%計算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對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應該按照不含稅面額來計算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

政策: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抵扣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86號)文相關規定: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暫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不含財政票據,下同)上註明的收費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高速公路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高速公路通行費發票上註明的金額÷(1+3%)×3%

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橋、閘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橋、閘通行費發票上註明的金額÷(1+5%)×5%

誤區6:所有收到的財政性資金均屬於不徵稅收入

好多會計認為:

公司收到一筆財政撥付資金,既然是財政部門給的,就一定屬於不徵稅收入,是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只有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規定條件的,才可以作為不徵稅收入。

政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

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徵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三)公司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髮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假如既沒有政府部門出具的資金撥付文件和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要求,也未單獨進行核算,就不屬於不徵稅收入,不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誤區7:代開增值稅發票必須在國稅局代開

好多會計人員認為:

代開增值稅發票,特別是專票,必須到國稅部門辦理,是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應繳的增值稅暫由地稅機關代徵;

自然人出租不動產,應繳的增值稅暫由地稅機關代徵。

因此,以上2種情況在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時候需要在地稅局代開。

政策: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互相委託代徵稅收的通知》(稅總髮〔2015〕155號。

誤區8:只要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均可以抵扣增值稅

好多會計人員認為:

只要進貨或者支付費用的時候,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相符後就可以抵扣增值稅,是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取得專票不一定允許抵扣,比如住宿費專票,員工出差取得的住宿費專票可以抵扣,但是公司接待客戶,收到酒店自行開具的“住宿費”增值稅專用發票,即便是認證相符也不得抵扣;同樣公司組織員工旅遊,收到酒店自行開具的“住宿費”增值稅專用發票,即便是認證相符也不得抵扣!

政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一《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其中涉及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僅指專用於上述項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包括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不動產。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屬於個人消費。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四)非正常損失的不動產,以及該不動產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築服務。

(五)非正常損失的不動產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築服務。納稅人新建、改建、擴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均屬於不動產在建工程。

(六)購進的旅客運輸服務、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

(七)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誤區9:小規模納稅人都是按照3%徵收率納稅

好多會計認為:

企業只要是屬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就一定會按照徵收率為3%來計繳增值稅,是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徵收率不一定就是3%,還要看具體的業務類型。

比如:

(1)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2)銷售、出租不動產的徵收率為5%;

(3)提供勞務派遣服務等,可以選擇差額徵收,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政策: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貨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徵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9號)規定,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徵收率徵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除固定資產以外的物品,應按3%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2)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財稅第47號公告規定: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可以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有關規定,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3%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也可以選擇差額納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後的餘額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3)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第16號公告《納稅人提供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增值稅徵收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出租不動產適用5%的徵收率。

誤區10:實收資本為0,股權0元轉讓不需要繳納個稅

好多會計認為:

我們註冊的商貿公司,註冊資金100萬元,實收資本為0,現在股權0元轉讓不需要繳納個稅,是嗎?

其實這是一個納稅誤區!

股權平價轉讓或者0元轉讓並非就不用繳納個稅,對於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然後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取得股權時的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佈〈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規定,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的,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淨資產核定法、類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以現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高頓 成就你財稅職業夢想!

來源:高頓財稅學院(ID:gaoduncaishui),轉載於郝老師說會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