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認定,所得稅優惠,納稅等級,這4個常識,會計要記牢

一般納稅人認定,所得稅優惠,納稅等級,這4個常識,會計要記牢

1、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怎麼認定?

根據《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的規定: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應稅行為的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不屬於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但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成為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根據2018年4月4日發佈《關於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

2、單位進行會計核算不能有哪些行為?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準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準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違反國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註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

3、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有哪些最新規定?

根據《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的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前款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4、納稅信用等級採集納稅人信息主要包括哪些?

根據《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納稅信用信息包括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稅務內部信息、外部信息。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評價年度之前的納稅信用記錄,以及相關部門評定的優良信用記錄和不良信用記錄;稅務內部信息包括經常性指標信息和非經常性指標信息。

經常性指標信息是指涉稅申報信息、稅(費)款繳納信息、發票與稅控器具信息、登記與賬簿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非經常性指標信息是指稅務檢查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不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外部參考信息和外部評價信息。外部參考信息包括評價年度相關部門評定的優良信用記錄和不良信用記錄;外部評價信息是指從相關部門取得的影響納稅人納稅信用評價的指標信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