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不完美媽媽 活著 餘華 有慶 小說 魚悅龍門 2019-09-15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有慶的死讓福貴“眼淚嘩嘩地掉出來”“哭了又哭”,直到最後“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

痛到了極致,作者停下了故事的敘述,轉而寫正在講故事的福貴:

“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著我,彷彿是我正在為他做些什麼,他因為自己的身世受到別人重視,顯出了喜悅之情。”

而那時,家珍的病更重了,醫生斷言活不過一個月。此時的福貴想起家珍嫁給自己後,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開始想象著把家珍的後事辦得像樣一點。

或許是上天看家珍太可憐,就沒收走她,當她能自己坐起來給福貴要粥吃的時候,“當時我傻站了很久,我怎麼也想不到家珍會好起來了,家珍又叫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我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這淚,是高興的淚,喜悅的淚,是喜極而泣。經過了重重磨難之後,這個與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又給了福貴幸福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是失而復得之後的珍貴,對福貴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又可以多些日子來愛這個女人了。

04

眼看著這個家就要苦盡甘來了,果然,鳳霞嫁給了扁頭。解決了福貴夫妻倆一直犯愁的一大難題。鳳霞因小時候一次發燒而失聰、失語,她的婚事一直是福貴家珍夫妻倆的一塊心病。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很圓滿,因為鳳霞小兩口很是恩愛,鳳霞和周圍鄰居的關係處的也非常好。一切看起來終於圓滿了。

樂極生悲,鳳霞卻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有慶的死讓福貴“眼淚嘩嘩地掉出來”“哭了又哭”,直到最後“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

痛到了極致,作者停下了故事的敘述,轉而寫正在講故事的福貴:

“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著我,彷彿是我正在為他做些什麼,他因為自己的身世受到別人重視,顯出了喜悅之情。”

而那時,家珍的病更重了,醫生斷言活不過一個月。此時的福貴想起家珍嫁給自己後,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開始想象著把家珍的後事辦得像樣一點。

或許是上天看家珍太可憐,就沒收走她,當她能自己坐起來給福貴要粥吃的時候,“當時我傻站了很久,我怎麼也想不到家珍會好起來了,家珍又叫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我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這淚,是高興的淚,喜悅的淚,是喜極而泣。經過了重重磨難之後,這個與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又給了福貴幸福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是失而復得之後的珍貴,對福貴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又可以多些日子來愛這個女人了。

04

眼看著這個家就要苦盡甘來了,果然,鳳霞嫁給了扁頭。解決了福貴夫妻倆一直犯愁的一大難題。鳳霞因小時候一次發燒而失聰、失語,她的婚事一直是福貴家珍夫妻倆的一塊心病。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很圓滿,因為鳳霞小兩口很是恩愛,鳳霞和周圍鄰居的關係處的也非常好。一切看起來終於圓滿了。

樂極生悲,鳳霞卻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家珍不久也死了。死前,她對福貴說:

“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福貴之後評價家珍的死時說: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死後一點是非都沒留下。”

作者情不自禁地說: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自己湧上一股難言的溫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遠處波動。”

福貴在講述家珍的死時,一直微笑著,顯得格外精神。那樣子彷彿不是在講自己的親人,而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

生活對這位歷經磨難的老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它覺得這些磨難還不夠,還要再加碼,於是,就先讓下落的水泥板砸死了女婿二喜,又讓天天食不果腹的鳳霞和二喜的孩子苦根因吃多了豆子而撐死。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有慶的死讓福貴“眼淚嘩嘩地掉出來”“哭了又哭”,直到最後“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

痛到了極致,作者停下了故事的敘述,轉而寫正在講故事的福貴:

“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著我,彷彿是我正在為他做些什麼,他因為自己的身世受到別人重視,顯出了喜悅之情。”

而那時,家珍的病更重了,醫生斷言活不過一個月。此時的福貴想起家珍嫁給自己後,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開始想象著把家珍的後事辦得像樣一點。

或許是上天看家珍太可憐,就沒收走她,當她能自己坐起來給福貴要粥吃的時候,“當時我傻站了很久,我怎麼也想不到家珍會好起來了,家珍又叫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我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這淚,是高興的淚,喜悅的淚,是喜極而泣。經過了重重磨難之後,這個與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又給了福貴幸福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是失而復得之後的珍貴,對福貴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又可以多些日子來愛這個女人了。

04

眼看著這個家就要苦盡甘來了,果然,鳳霞嫁給了扁頭。解決了福貴夫妻倆一直犯愁的一大難題。鳳霞因小時候一次發燒而失聰、失語,她的婚事一直是福貴家珍夫妻倆的一塊心病。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很圓滿,因為鳳霞小兩口很是恩愛,鳳霞和周圍鄰居的關係處的也非常好。一切看起來終於圓滿了。

樂極生悲,鳳霞卻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家珍不久也死了。死前,她對福貴說:

“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福貴之後評價家珍的死時說: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死後一點是非都沒留下。”

作者情不自禁地說: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自己湧上一股難言的溫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遠處波動。”

福貴在講述家珍的死時,一直微笑著,顯得格外精神。那樣子彷彿不是在講自己的親人,而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

生活對這位歷經磨難的老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它覺得這些磨難還不夠,還要再加碼,於是,就先讓下落的水泥板砸死了女婿二喜,又讓天天食不果腹的鳳霞和二喜的孩子苦根因吃多了豆子而撐死。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所有的親人都先他而去,福貴在這個世上沒有了牽掛也沒有了依託。回想這一生的經歷,他這樣總結:

“這輩子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所以,經歷了人生的苦難後,福貴變得達觀起來,他明白了人生的真相,買了一頭和他一樣老的牛,起名也叫福貴,與自己相依相伴,共度餘生。

05

對於這頭牛,福貴不僅僅是把它當作是耕田的工具,更是是把它當作一個孩子、一個夥伴、一個親人來對待的。他這樣對老牛講話:

“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多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有慶的死讓福貴“眼淚嘩嘩地掉出來”“哭了又哭”,直到最後“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

痛到了極致,作者停下了故事的敘述,轉而寫正在講故事的福貴:

“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著我,彷彿是我正在為他做些什麼,他因為自己的身世受到別人重視,顯出了喜悅之情。”

而那時,家珍的病更重了,醫生斷言活不過一個月。此時的福貴想起家珍嫁給自己後,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開始想象著把家珍的後事辦得像樣一點。

或許是上天看家珍太可憐,就沒收走她,當她能自己坐起來給福貴要粥吃的時候,“當時我傻站了很久,我怎麼也想不到家珍會好起來了,家珍又叫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我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這淚,是高興的淚,喜悅的淚,是喜極而泣。經過了重重磨難之後,這個與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又給了福貴幸福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是失而復得之後的珍貴,對福貴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又可以多些日子來愛這個女人了。

04

眼看著這個家就要苦盡甘來了,果然,鳳霞嫁給了扁頭。解決了福貴夫妻倆一直犯愁的一大難題。鳳霞因小時候一次發燒而失聰、失語,她的婚事一直是福貴家珍夫妻倆的一塊心病。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很圓滿,因為鳳霞小兩口很是恩愛,鳳霞和周圍鄰居的關係處的也非常好。一切看起來終於圓滿了。

樂極生悲,鳳霞卻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家珍不久也死了。死前,她對福貴說:

“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福貴之後評價家珍的死時說: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死後一點是非都沒留下。”

作者情不自禁地說: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自己湧上一股難言的溫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遠處波動。”

福貴在講述家珍的死時,一直微笑著,顯得格外精神。那樣子彷彿不是在講自己的親人,而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

生活對這位歷經磨難的老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它覺得這些磨難還不夠,還要再加碼,於是,就先讓下落的水泥板砸死了女婿二喜,又讓天天食不果腹的鳳霞和二喜的孩子苦根因吃多了豆子而撐死。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所有的親人都先他而去,福貴在這個世上沒有了牽掛也沒有了依託。回想這一生的經歷,他這樣總結:

“這輩子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所以,經歷了人生的苦難後,福貴變得達觀起來,他明白了人生的真相,買了一頭和他一樣老的牛,起名也叫福貴,與自己相依相伴,共度餘生。

05

對於這頭牛,福貴不僅僅是把它當作是耕田的工具,更是是把它當作一個孩子、一個夥伴、一個親人來對待的。他這樣對老牛講話:

“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多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他始終覺得這條老牛不錯:

“福貴是好樣的,有時候嘛,也要偷偷懶,可人也常常偷懶,就不要說是牛了。我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他幹活,什麼時候該讓他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讓它歇一會,我歇得來精神了,那它也該幹活了。”

別人眼裡福貴悽苦無依的晚年生活,福貴自己並不這樣認為,有老牛相伴,他生出了難得的滿足。小說結尾處這樣寫道: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這歌中的三個階段,不正是老人一生的寫照嗎?所以,我們看到老年的福貴,是那麼知足、樂觀,那麼平靜、安詳。

相比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福貴的確經歷了更多的苦難,但是,這些都沒能打垮他。小說開始部分作者最初遇到福貴時的場景,猶如一幅畫,定格在了人們的腦海中:“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裡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著,裡面藏滿了泥土,就如佈滿田間的小道。”

福貴的快樂從浪蕩自私,到體恤家人,享受到天倫之樂,再到疼愛自己的媳婦,他坦然、樂觀地應對著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暮年時朝夕相伴的只有一頭老牛,他依然心滿意足。

正如作者餘華所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01

讀餘華的《活著》,我們都會為主人公福貴苦難的一生感慨不已:生活的困窘、親人的離去,一件件,一樁樁,好像每件事都能讓他措手不及,都能讓他一蹶不振,都能讓他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可是沒有,暮年的福貴和那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依然樂天知命地生活著。

正如餘華在《活著》新麥田版自序中說的那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苦難的生活經過了時間的淘洗後,濾去了苦澀,留下的都是甘甜。福貴,就是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一點點看透了生活,從而回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快樂地活著

這種快樂,不僅通過福貴自己的講述體現出來,通過作者的議論同樣能夠感受出來。

在小說的兩條線索中,福貴講述自己的一生是主線,通過福貴的講述,我們瞭解了福貴坎坷艱難的一生;作者對福貴每個階段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副線,福貴的故事講到該停下來時,作者就會中斷福貴的講述,插入自己的評論。

透過作者的評論,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福貴的快樂和幸福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歷經滄桑之後的開悟和豁達,是有了閱歷做鋪墊的坦然,是他與生活的和解。

福貴的快樂在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內涵的。

02

作為一個曾經的闊少爺,福貴可以說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尤其是他的嫖和賭。他張狂到讓妓女揹著他故意到老丈人家門口去問安,賭博輸掉了整個的家產。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爹被他活活氣死,一家人從大院裡搬到了茅草屋,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孃家,除了娘和鳳霞,福貴已經一無所有了。

對此時的福貴,作者這樣寫道: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次地重度此生了。”

果真,福貴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從頭開始學種地,也開始有了擔當。家珍的回來讓他的心裡更加亮堂了,他也會心疼自己的女人,會愛自己的孩子,會在母親生病時給母親拿藥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給母親拿藥的時候,他被抓去當了壯丁,九死一生後,他終於跑回了家,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土改不久也開始了。

如果說由“闊少爺”變成“窮光蛋”讓福貴第一次在心理上長大,學會了生活,學會了關心別人,享受到了親人帶給他的天倫之樂的話,那麼,隨著土改的進行,龍二的死則讓他感覺到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如果不是龍二贏走了他的家產,那麼,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漸漸認同了家珍的話: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福。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由一個只知道嫖賭的浪蕩公子,到體恤家人,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福貴享受到了最質樸的快樂:親人帶來的快樂。

03

對於福貴來說,平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想送兒子有慶上學,就得把鳳霞送人,他們已經養不活這倆孩子了。他們狠狠心送出去後,有一個晚上鳳霞偷偷地跑了後來,本來是帶著鳳霞再送回去,可是,當鳳霞學著爹的樣子摸了摸福貴的臉,就這一下,福貴再也不忍心把鳳霞送人了。他帶著鳳霞回到了家,並且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這段經歷讓福貴更加明白了家人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不會長久。

58年,田歸了人民公社,而家珍又病了,一家人又開始了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有慶因為抽血而意外身亡。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有慶的死讓福貴“眼淚嘩嘩地掉出來”“哭了又哭”,直到最後“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

痛到了極致,作者停下了故事的敘述,轉而寫正在講故事的福貴:

“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著我,彷彿是我正在為他做些什麼,他因為自己的身世受到別人重視,顯出了喜悅之情。”

而那時,家珍的病更重了,醫生斷言活不過一個月。此時的福貴想起家珍嫁給自己後,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開始想象著把家珍的後事辦得像樣一點。

或許是上天看家珍太可憐,就沒收走她,當她能自己坐起來給福貴要粥吃的時候,“當時我傻站了很久,我怎麼也想不到家珍會好起來了,家珍又叫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我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這淚,是高興的淚,喜悅的淚,是喜極而泣。經過了重重磨難之後,這個與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又給了福貴幸福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是失而復得之後的珍貴,對福貴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又可以多些日子來愛這個女人了。

04

眼看著這個家就要苦盡甘來了,果然,鳳霞嫁給了扁頭。解決了福貴夫妻倆一直犯愁的一大難題。鳳霞因小時候一次發燒而失聰、失語,她的婚事一直是福貴家珍夫妻倆的一塊心病。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很圓滿,因為鳳霞小兩口很是恩愛,鳳霞和周圍鄰居的關係處的也非常好。一切看起來終於圓滿了。

樂極生悲,鳳霞卻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家珍不久也死了。死前,她對福貴說:

“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福貴之後評價家珍的死時說: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死後一點是非都沒留下。”

作者情不自禁地說: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自己湧上一股難言的溫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遠處波動。”

福貴在講述家珍的死時,一直微笑著,顯得格外精神。那樣子彷彿不是在講自己的親人,而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

生活對這位歷經磨難的老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它覺得這些磨難還不夠,還要再加碼,於是,就先讓下落的水泥板砸死了女婿二喜,又讓天天食不果腹的鳳霞和二喜的孩子苦根因吃多了豆子而撐死。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所有的親人都先他而去,福貴在這個世上沒有了牽掛也沒有了依託。回想這一生的經歷,他這樣總結:

“這輩子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所以,經歷了人生的苦難後,福貴變得達觀起來,他明白了人生的真相,買了一頭和他一樣老的牛,起名也叫福貴,與自己相依相伴,共度餘生。

05

對於這頭牛,福貴不僅僅是把它當作是耕田的工具,更是是把它當作一個孩子、一個夥伴、一個親人來對待的。他這樣對老牛講話:

“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多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他始終覺得這條老牛不錯:

“福貴是好樣的,有時候嘛,也要偷偷懶,可人也常常偷懶,就不要說是牛了。我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他幹活,什麼時候該讓他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讓它歇一會,我歇得來精神了,那它也該幹活了。”

別人眼裡福貴悽苦無依的晚年生活,福貴自己並不這樣認為,有老牛相伴,他生出了難得的滿足。小說結尾處這樣寫道: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這歌中的三個階段,不正是老人一生的寫照嗎?所以,我們看到老年的福貴,是那麼知足、樂觀,那麼平靜、安詳。

相比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福貴的確經歷了更多的苦難,但是,這些都沒能打垮他。小說開始部分作者最初遇到福貴時的場景,猶如一幅畫,定格在了人們的腦海中:“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裡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著,裡面藏滿了泥土,就如佈滿田間的小道。”

福貴的快樂從浪蕩自私,到體恤家人,享受到天倫之樂,再到疼愛自己的媳婦,他坦然、樂觀地應對著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暮年時朝夕相伴的只有一頭老牛,他依然心滿意足。

正如作者餘華所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福貴:且以歡樂度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