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娘去世後她終於了理解母親

不完美媽媽 雞腿 新銳散文 2019-04-04
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娘去世後她終於了理解母親

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真的,三丫的娘從來沒有真正愛過她,誰也不知道三丫的娘為什麼那樣討厭她。後來,家鄉人終於明白了,是三丫的意外出生是超生,因為她的出生,她的父親被學校開除了,離開了講臺,從此成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她的家也由此跌入了苦難和無望的深淵——全家人每天都在拼命勞作,但卻收入甚微。

久了,三丫也知道了娘為什麼討厭她,這個家她本該不來,但是既然來到這個家,說什麼也都晚了,所以她娘無論怎麼討厭她,虧待她,她都忍氣吞生,把淚和恨嚥到肚子裡。

三丫是家裡的老姑娘,上兩個姐姐。按理說像她這樣的老姑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才對,可她的娘總是對她沒有好臉,說話沒有好腔,從她記事那天起,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她娘總是第一個想到先給大姐二姐吃,然後才想到她。記得有一次她家殺了一隻雞,她娘知道三丫最喜歡吃雞腿,卻把兩個雞腿分別給大姐和二姐。大姐偷偷地把雞腿讓到三丫的碗裡,但她娘硬是把送到嘴邊的雞腿奪了下來,重新放回大姐的碗裡。三丫什麼也沒說,眼淚卻嘩嘩地流了下來,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吃完那頓飯,恨不得把孃的手拉過來,咬下一塊肉才解恨。

從那天起,三丫和娘做下了仇根兒,從來不上桌吃飯。這更遂了孃的心願,隨意夾一點兒菜,把她打發到一邊去吃,就像她是家裡養的小貓小狗。而她的兩個姐姐從來都是端端正正地坐到桌子旁,任意挑她們想吃的菜。

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娘去世後她終於了理解母親

每到春節,三丫的娘都會帶上大姐二姐去姥姥家串門,並且把她倆把扮得花枝招展。每次三丫都特別想去,她娘總是把臉拉得長長的,瞪著眼說:“你還小,沒有你的份,等你長大了才讓你去!”三丫又落淚了:同是娘生的,大姐、二姐就可以去姥姥家,差啥不讓我去?三丫更恨她的娘了,恨得咬牙切齒。逼急了,竟從她的嘴裡冒出這樣的話來:“你看不上我,為什麼生我時不把我掐死?省著礙你的眼!”沒想到她娘一聽這話更來火了:“你當我沒把你扔了呀?你能活下來算你命大!”

後來,三丫大姐考上了名牌大學,二姐第一年考上了一個大專,她娘堅決讓她復讀一年,結果二姐也考取了一個很好的大學。輪到三丫,要不是她父親的堅持,可能連高中的機會都沒有。

第一天高考,三丫以四分之差沒有到本科線,她本想和二姐一樣復讀一年,可是她娘卻斬釘截鐵地說:“別復讀了,難道想把我和你爹累死?”結果,三丫只上了一個專科。

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娘去世後她終於了理解母親

畢業後,三丫也想出去找工作,但她娘再次出來干預:“你必須回來!我和你爹都老了,三個孩子如果都不在身邊,以後生病連一個送菜遞水的人都沒有!”三丫再次屈服了,但她發誓今生永遠不再原諒她娘,留在她孃的身邊,只是想不虧欠她娘,還她孃的養育恩,還有,就是為了何憐她那日漸蒼老的父親。

三丫考上了鄉政府的公務員,可她卻一點兒也不開心。她想,要不是孃的阻攔,她肯定能在大城市裡有一片天地。

三丫娘手上有一個祖傳的金手鐲,據說是大宋年間的祖宗入關時從卞梁城的皇宮裡掠來的,到她娘輩兒上已經有十八代了。大姐結婚回門的時候,她娘尋思著該送什麼見面禮好。大姐悄悄地把娘拉到一邊說:“娘,你手上不是戴著一個好東西嗎?”她孃的臉立刻拉長了,氣憤地說:“你和老二就別打這個主意了,手鐲留給你妹妹,她吃了二十多年的虧!”

不知道為什麼,當三丫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突然間又淚流滿面。要不是她親耳聽到的,根本就不相信那是從她孃的口中說出來的!

終究,三丫要結婚了。結婚前的那段時間,三丫的娘忙得比誰都歡喜,她為三丫操持著各種嫁妝:火紅的新棉被、漂亮的木質梳妝檯、親手裁剪的出嫁裝……當迎親隊點響第一掛鞭炮時,她娘就開始哭,哭得驚天動地。剛開始,三丫以為她娘在作假,做給鄉親們看的。心想,你虐待我二十多年,何必現在虛偽成這個樣子呢?也許她娘覺得從今往後再也不能主導我的選擇和命運了,所以才放聲大哭的。三丫一點兒也不難過,反而覺得無比的快樂,她娘哭得越凶,她越笑得燦爛。走出家門很遠了,三丫回頭,依然看見她娘站在門外哭著。

三丫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她孃的仇人,娘去世後她終於了理解母親

兩年後,她娘得了重病,無法動彈,只是一個勁地流淚,到了最後,眼睛看不清東西了,身體也骨瘦如柴。那段日子,三丫寸步不離地守在她孃的身邊,幫她娘翻身擦背,也不忍心恨她娘了,她想,娘都這樣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畢竟是自己的娘啊,在娘面前敢說長道短,那還是女兒嗎?

三丫的娘在她不在身邊的時候悄悄地走了。當得知她娘去世的消息時,三丫呆呆地沒說一句話,也沒流一滴淚。在整理她孃的遺物時,三丫在枕頭下發現了她孃的遺書,上面寫著:“我的三個女兒,娘今生沒有什麼遺憾的,唯一不能原諒自己的是,沒有讓三丫走上本科,到大城市工作。祖傳的金鐲子和存摺裡的二萬元錢全給三丫,密碼是她的生日。大丫、二丫,你們當姐姐的,今後要多幫妹妹……”

辦完她孃的後事,三丫和父親的姐姐——她的姑姑呆在屋子裡,姑姑給三丫講了一個故事:四十年前,村子裡有一個教書的先生娶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做妻子,日後生了兩個女孩,但教書先生盼兒心切,總想要個男孩,寧願超生,寧願丟掉教書的飯碗,也要有個傳續香火的。可他妻子說什麼也不肯,告訴丈夫應帶頭響應國家計劃生育的號召,但教書先生就是頭搖得像貨郎鼓,一百個不同意,晚上總想幹那事。教書先生的妻子見勸不了丈夫,就千方百計地採取防範措施,把兩個孩子放在中間,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一天下午,教書先生破例買回一瓶酒,還買回一些熟食,把兩個女孩都打發到姥家串門去了,非要妻子陪他喝酒不可。那天下午,教書先生的妻子喝了許多酒,教書先生便剝光妻子的衣服和她同床了……後來,教書先生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孩,叫三丫。三丫的娘恨透了這個三丫,要把她扔了。但教書先生百般不依,寧可丟掉教書的飯碗,也要把三丫養大成人……

聽到這裡,三丫已泣不成聲,她的娘不愛她,是因為她來到這個世界對這個家造成的傷害太大了,付出的太多了,一個女人,能頂住來自各方面的打擊嗎?只有把一切一切的怨恨橫加在親生的女兒身上,別無選擇!哭著,哭著,三丫理解她的娘了,她默默地對娘說:“娘,三丫是在你走後才知道這些事的,但是一切都晚了。娘,你是世上最偉大的母親,最慈祥的母親,三丫今生今世都不會忘記你……”


劉國林,1950年生,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1975年以來,創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後在《人民日報》、《青年文學》、《散文》、《兒童文學》、《萌芽》、《少年文藝》、《北方文學》、《北大荒文學》、《青海湖》、《雪蓮》、《四川文學》、《作品》、《青春》、《山西文學》、《廈門文學》、《黃河文學》等全國報刊發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風情畫》1984年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少兒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我愛祖國山河美》散文徵文中獲一等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