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文:哲媽說教育 公眾號:哲媽說教育

01

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佈了,之前高考結束後跪謝母親而感動全網的安徽合肥考生王恆傑考了635分,超出理科一本線139分。接受梨視頻媒體採訪時,王恆傑的母親說:對於這個成績,兒子不滿意,但自己很滿意。之後可能會出門旅遊放鬆。因為之前在陪讀,現在高考結束了,成績出來了也考得不錯,接下來自己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出去好好放鬆一下,玩一下。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到目前為止,底下的評論有8000+,我快速瀏覽了一下,其中最觸動我的是下面這一條:

還是付出總會有回報!

我想這個回報是兩方面的:一是指王恆傑在學習上付出了很多所以收穫了好成績,二是王恆傑的母親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玩樂的時間陪讀終於收穫了兒子的高考勝利。

這很好的印證了那句話:時間花在哪,收穫就在哪。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02

我們很多人羨慕王恆績的母親有這麼一個學習成績好還懂得感恩的孩子,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王恆傑的母親那樣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意為了孩子的學業暫時犧牲自己的事業和玩樂的時間?

我相信這種情況也是有的,但更多的是連每天抽點時間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都不願意,不信你看看這些問題就可以感覺到: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檢查作業嗎?

作為家長,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為孩子檢查作業?

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這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看看這些詞句:“一定要嗎”、“應不應該”、“真的是為孩子好嗎”,透露出嚴重的懷疑和極端的不情願。之所以會發出這些疑問,我想是因為在這裡家長的潛意識裡認定:我把孩子交給了學校,教育孩子檢查孩子作業這些事情,就應該是學校是老師的事情,家長只要負責養就好!

對於這些問題,我心裡最真實的回答是:家長確實沒有義務一定要檢查孩子的作業,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視會更有利於孩子獲取優異成績。教育好孩子是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配合,而檢查作業只是家庭教育內容當中的一個體現。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想多說兩句:如果你的孩子學習好作業做得優秀,檢查作業根本用不了你多少時間;如果你的孩子學習不好作業做得一塌糊塗,你還不願意檢查作業,那你的孩子離成績越來越差已經不遠了。

因為每天檢查作業可以及時瞭解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一旦發現孩子掌握得不好,及時輔導才是最有效的。如果等到期中考試或是期末考試,孩子考得很差才開始給孩子找補習老師或是送去輔導班,多半很效果是不理想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時間積累起來的難題,也絕不是短時間內想要補救就能補救的。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03

在此我想說一說我自己的例子。我兒子讀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無意中看他的英語試卷,發現居然只有56分,我內心大驚:英語一向是兒子的最強科目,怎麼這一次會考得這麼差?後來通過檢查和分析,我發現是因為自從女兒出生以來,我一直忙於照顧她,而忽略對兒子學習的督促和引導了,平時問起他的學習情況他說還過得去,我也就由他去了,卻不曾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從此之後,我加強了對他學習的檢查和指導,每天哪怕再忙再累,也要抽出一點時間考查他對單詞、課文的掌握情況,督促他每天都要讀英語寫單詞,一兩個星期下來,他的成績重新提升上來,小升初考試他的英語考了131分(總分150分),如願考上了重點中學。

後來回憶起那次“慘痛的經歷”,我和孩子他爸都說:要不是在最後兩個月裡檢查他的試卷和作業發現了他存在問題並及時給予輔導,那他根本就沒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因為他的成績僅僅超過那所學校錄取分數線3分。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而他上了重點中學之後,因為學風好,競爭激烈,他自己對學習自覺了很多,每次回來我也很重視對他學習上的檢查和交流,教給他學習方法,督促他好好學習,他很快從全年級的112名進入到26名,現在基本保持總分排在全年級前30名。

也許你會說有些孩子根本但不用家長操心也能學得很好。但這只是別人家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這個自覺性,那為什麼不在孩子的學習上多花費一點時間與心思呢?畢竟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啊。如果沒有很多錢去投入,連時間投入都不願意,你就想著天上掉餡餅嗎?這個世界又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04

所以,當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你也應當看到別人家的家長。

如:把教育子女成才當作自己終身事業和人生理想,最終培養出5位博士一位碩士的蔡笑晚;

如:身居要職,公務繁忙,長年在外,但仍不忘經常寫信教育子女,使其兒子個個成才的曾國藩;

又如:北京市2017年高考狀元熊軒昂說:他的父母均為外交官,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從小便培養了他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開闊的人生視野,以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39分:陪讀母親說要去放鬆一下

這些孩子的成功,與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當然,我也並不是鼓勵家長陪讀,也不是要把孩子的成功與否完全歸咎於家長,畢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那個條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有家長陪讀就能高考勝利,只是想要說明: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的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可以提高孩子成才的可能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