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不完美媽媽 戀愛 整形 服裝 發現佩奇 每日人物 2019-06-04



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圖 / 電影《柔情史》

記憶裡,特別溫柔的母親,都是小時候見到的,長大後母親們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母女之間互相看不順眼又離不開彼此,相愛相殺,想做到既不侵犯又不疏遠,實在太難。

電影《柔情史》更是真實地展露母女關係:晚上沒關WiFi,母親一臉慍色,怪罪女兒不體諒,“明知網絡磁場會干擾她的神經”。一頓飯開始,母親首先要糾正女兒的姿勢,“人在飯桌上不能這麼吃飯,端不住飯碗” 。

《長期在母親“控制”之下,女兒會變成什麼樣》一文中我們採訪了《柔情史》導演楊明明。文後留言徵集了關於母女之間的故事。通過這些,可看到電影之外,各式各樣母女關係的形態,豐富我們對母女關係的理解。

整理 | 三三

編輯 | 楚明

母親與生俱來的“你該聽我的”那種優越感

誰都沒法壓制。

愛她,恨她,這是真實的情感。

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圖 / 電影《黑天鵝》

@葉木木

我想起上週末與母親視頻電話,沒聊幾句我就憤然掛斷,原因是她讓我去整容。這個話題其實也不是一次兩次提起過。我就是普通長相,普通身材,很平凡的一個人。之前我還會好好跟她討論,沒有整容的必要,既然平凡,就好好生活唄,又不是有生理缺陷。但是每次視頻看到我的臉,說著說著就會說到整容的話題,永遠看我不滿意,連自己生的都嫌棄。

對待生活也是,總是存著不真實的幻想,抱著不該有的期望,然後受打擊了又要和我吐苦水,吐完了還要來一句“我就是和你說說,你不用在意”。我真的能不在意嗎?我也承認,在我成長過程中,她有用心過。我和弟弟工作後都離開她的身邊,她只是很孤單,父親一向寡言,她找不到生活重點,我也不止一次開導她去找一件感興趣的事做,但每次都是無疾而終,而且她自己從來都是主觀意願太強,我說的話,她很少真正聽進去,久而久之,我也不願多說,弟弟更是,不願回家,也不願和她視頻。

我們都承認,她很好,可是從未真正理解我們。我們嘗試多跟她溝通交流,但總會被她打擊到沉默。她總說,“我都是為你好”,“說你兩句你就不開心,一點都不開朗”,“你要是去哪兒哪兒就更好了”。

@candy

我媽媽從不肯對我說出一句讚美。她自己活得像戰狼一樣無畏,也要求我變成那樣的人。坐月子期間唯一讓我痛哭不止的只有她,她對我實在實在太苛刻,我永遠也無法得到她的表揚,我羨慕別人有一個溫柔母親。現在我自己成了母親,我盡全力愛我的女兒,溫柔耐心對待她,呵護她的同時我也在治癒我自己內心的傷疤。

@丸子

我和媽媽的關係是這樣,上學的時候,擔心你在學校吃的不好,回家給你做一堆好吃的,但是你真的吃很多的東西,她又擔心你變成一個大胖子,開始控制你讓別吃了吧。戀愛的時候擔心你找不到男朋友,但是你真的找到了,她又開始了很多挑剔。結婚了,如果過得不好,她會擔心,但是你過得太好,她覺得你有點得瑟,總會給出一些展望未來不好的情境。

我覺得媽媽總是容易焦慮,她的時間不能停在當下,總是在展望未來。我自己當了母親開始理解她了,但是隻是理解,我會努力不焦慮,現在就是過去的未來。此刻你是一個小孩子,我希望你擁有小孩子的快樂,而不是想二十三十年後你會不會有出息,那是未來的我要擔心的事情。

@Eve

“母親自己沒有被愛,卻要教女兒去愛。”母親的指點和自作主張是我初中時最憎恨的事,爭吵,厭倦。如今我自己能決定很多事了,但我不確定我是否學會了怎麼去愛別人。我不想要結婚,我害怕下一代重演同樣的悲劇。

@Vain

母親的意願就是希望女兒過得好,而往往過得好的標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按她的意願過。至少,我家老太太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我變成另一個她。可是,這不是我來這個世界的理由。尊重在母女關係裡,是微不足道的。母親與生俱來的你該聽我的優越感,誰都沒法壓制。愛她,恨她,這是真實的情感。人活30餘年,致力於擺脫母親的掌控。

@Laura賀

我就是單親家庭,讀書以前的生活母女倆好的像一個人,自從我開始獨立生活,摩擦爭吵傷害就沒停過。其實從內心深處,恐懼有一天成為像我媽媽一樣強勢的,但又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她的影子。這無時無刻不讓我在處理親密關係的時候有一種恐慌感。越是害怕成為她,就把她推得越遠,最後自己也難過。

相愛相殺20年,

現在更多的是愛媽媽,

越來越瞭解母親的犧牲和偉大,

還有一份敬重之情。

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圖 / 電影《伯德小姐》

@陳美傑

我的母親也是一個有控制慾的人,不過我也很叛逆過,那時的回憶就是一去逛街買衣服就會吵架,一讓我幹活也會指點然後吵架,但是她會做好飯等我吃,悄悄給我買我喜歡的衣服。結婚之後經常會心疼她,她只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聽她嘮叨,幫她出主意就好,她也會笑得像個孩子一樣,為你傾盡所有,也挑剔你所有。

@shirley

我和我媽相愛相殺,還是有真愛的。我的自信全部來自媽媽的鼓勵和支持,每次無論我做什麼事,自我懷疑的時候,媽媽總會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我媽就是小事叨叨叨,大事絕對不糊塗,考研究生的時候,第一次失敗了,我以為我媽要罵我,結果電話裡她只說,“沒事,明年再考。五一假期我陪你出去玩”。當時真的特別感動,才有了繼續考的勇氣。所以之後我和姐姐都讀了博士,去美國留學也都帶媽媽去看外面的世界。你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帶你去看世界。現在姐姐已經博士畢業了,我明年也能畢業,以後打算帶媽媽去更多的國家旅遊。

@我是nn

媽媽一直希望我像她一樣長大了,當一個女老師,所以對我要求極其嚴格,天天拿我跟校園裡其他的老師的孩子相比較,高中的最後一年,我揹著她違揹她的心願,非要去當兵,而且距離家裡好幾千公里,跑到最遠的南國邊陲。為了賭氣我兩年也沒有回家。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拿給媽媽看。

多年以後我也當了媽媽,不知不覺我也把自己的女兒經常跟別人比較,看不到她身上的優點,只挑她的刺兒。我要經常提醒自己,放下控制,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否則就要像我一樣,去迎接千刀萬斧的雕琢。

還好我女兒的童年很快樂,這是我當媽媽的欣慰。你看不慣媽媽身上的那些,早晚都會在你自己的身上體現出來。愛是放下。愛是讓孩子做自己。愛不是讓她成為你。

@行者無疆

幼年時父母兩地分居,父親忙於工作基本缺席,母親一個人拉扯大我們姐弟兩個。母親十分要強,既當爹又當媽,裡裡外外一把手,教育我們也簡單粗暴。一度懷疑我是不是親生的。

外出求學,沒寫信給家人只寫信給同學。母親聽聞趕到同學家中,打聽我在外學習的點點滴滴,忍不住垂淚。當時的我感覺非常難以相信,母親那麼粗線條的人竟然會為我流淚。快畢業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寫了一封長信歷數過往,印象中父母也認認真真回了一封信給我。

其實自從在外求學以後,母親就柔軟了下來。之後這麼多年一直如此,像改變了一個人似的,處處換位思考,時時善解人意,我們已經完全和解,我也理解了她當年的難處。只是對待自己的小孩,我再也不會像她當年那樣,我必須要讓我的孩子感受到我對他無條件的愛。

@Rita夏北風

相愛相殺20年,現在更多的是愛媽媽,越來越瞭解母親的犧牲和偉大,還有一份敬重之情。也會耍耍小脾氣鬧一鬧,也會想她偷偷抹眼淚,也會給她買禮物然後被罵亂花錢其實心裡樂開了花。長期在我媽的“控制”下,我越來越優秀,現在是一個自律性、執行力很強的人,要是沒我媽媽的管理,大概不能有現在的自己。

@餘小

母親生下弟弟後,就有了點重男輕女的思想。我覺得這跟我的外公有很大關係,外公是個暴脾氣、沒有文化的農民, 他總是以“不聽話”為由打我的母親。

照顧弟弟的時候,她總是因為一點小事罵我甚至打我,說實話,我還發誓“我要恨她一輩子”。後來長大了,不在他們身邊上學了,我好像又理解我的母親了。雖然她沒有文化,脾氣不好,有點小氣,不太會與人相處,也愛哭鼻子,不過我發現我們都是深深愛著彼此,只是不善於表達。

她總是會為一件事唸叨很久;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的壓力,她都會給我打視頻電話,沒完沒了的抱怨;她買菜為了幾角錢跟商販也是爭執個不停,可平時給我買東西卻從不在乎價錢;現在母親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了,有好吃的都先給我而不是弟弟了,有些時候看著弟弟委屈的表情,我也是哭笑不得。

媽媽很瞭解我,而我也願意吐露心裡話給她,

她尊重我的選擇,也會表達她的建議、期望,

我們像朋友。

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圖 / 電影《喜福會》

@yawen

媽媽給我自由的空間,民主的選擇。媽媽雖然學歷不是很高,但她充滿智慧,她很能體諒我作為一個女兒的心態,會在我沒自信的時候鼓勵我,會在我驕傲的時候提醒我。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的我的同齡小夥伴們紛紛都面對家長的催婚,但我從來沒有這種困擾,我媽會告訴我不要急,要自強自愛,緣分可遇不可求。她更多的是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獨立更好的個體。說這麼多其實只是為了說明,我真的有一個很愛我的媽媽。我也超級愛她。

@Kate-EESA

媽媽很瞭解我,而我也願意吐露心裡話給她,她尊重我的選擇,也會表達她的建議、期望,我們像朋友。現在相隔好遠,兩三天視頻電話,我們總能東扯西拉,時間過得很快。媽媽就是教科書式的母親,勤勞、善良、孝順、隱忍、強大又脆弱,操持著家務,打理著農田,燒得一手好菜(反正我都喜歡),希望她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定格兒

我媽媽是一位永遠讓自己保持優雅的女性。說實話,她的控制慾挺強的,從小我幾乎就沒有去過同學家,放學也要第一時間回去,偶爾想出去溜達下就用“找老師”當幌子。但她同時也會給我自由的空間,不會趕著我去做些什麼事,有愛好也會支持,有一段時間迷上刻橡皮章,她就給我買了全套的工具,又有一陣想學陶笛,也支持我,鼓勵我好好練(前提是不能影響學習)。媽媽的“控制”,更多的是針對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的,讓我能保持得體,在外面,不會讓人輕視。反正我愛她,她也愛我噠。

@cool beans!

我和媽媽都認為自己脾氣很好,特別順著對方。媽媽覺得不管是留學還是買車,都拗不過我。而我覺得大到交男朋友小到應不應該買輛電動車代步,都要聽媽媽的。到底誰脾氣更好,已經模糊不清。媽媽是我最知心的姐妹和朋友,也是彼此最愛的親人。

但倒退20年,我們曾是彼此的荊棘。媽媽非常漂亮窈窕,作為小城之花早早結婚,20歲生下我這其貌不揚的醜閨女。我小學又生了一場大病,身材像氣球一樣被吹圓。胖醜、性格彆扭的小姑娘和活潑開朗美麗的大姑娘完全不像母女,更像是前世的仇人。因為她的美麗,我比別人承受了更多的嘲笑。印象很深的一刻,媽媽騎摩托帶我去游泳,我鬧彆扭中途要下車回家。媽媽哭著吼我“到底想幹嘛”。幹嘛呢?我只是不想在陌生人面前露出滿是傷痕的身體。我常年住在外公外婆家裡,只希望媽媽少出現在我面前。還好寄宿學校救了我們,初一就離家求學,讓我意識到家人的珍貴,距離讓我們越來越融洽。

我已經忘了從何時開始,我和媽媽開始親密,當初的齟齬似乎被埋進歲月的塵埃中。她嘴上嫌我黏人,但仍燃燒一切能量為我照亮前路。現在我馬上要結婚了,我變得很惶恐。最親密的人變成了丈夫,是不是對媽媽的背叛呢?反思這份惶恐,我在情感上太依賴了,所以在進入新的家庭關係時,還想抓住媽媽不撒手。

我變成了當年的媽媽,對孩子惡語相向。

原來,我一直以媽媽為樣,

拼了命地活成她的樣子。

100種母女關係裡,有一種是害怕長大以後成為她

圖 / 電影《相愛相親》

@張PP

我和媽媽的關係不好不壞,我是一個不太會選擇和爸媽交流溝通的孩子。長大後我慢慢覺得,這是我和爸媽三個人一起導致的。他們對我很好,但是也只是很好,是沒有溝通的關係很好,是會給我帶來幸福感的一種好。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感情傾向爸爸更多一點,會對媽媽的處事方式溝通方式持保留態度,甚至在很多事情上,在觀察過後,都會認認真真的對自己說一句,我以後一定不會這樣做的,我覺得這樣子是不對的。

一點點長大後,在我一個人行走於人世間,當我也面對一些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我會恍惚,覺得這樣的解決方式似曾相識。一點點回憶分析之後,我意識到,這是媽媽曾經的方式。有一天我在海邊拍了一張照片,翻相冊時候,我被嚇到,我之前從沒發現,我與媽媽長得竟如此之像。不管我願不願意承認,我身上都有媽媽的影子,我和她越來越像了。我可能在找出口。

@Zoo

面對漸漸長大的我們,母親越會暴露在“失去控制”的恐慌下,就更加想要去加強“控制”,而當這種控制陷入一種慌亂狀態時,就很有可能成為攪亂母女關係的罪魁禍首。

母親是一個在生活中極強的人,即便是家庭主婦,小時候在我眼裡沒有她做不到的事情。當我上了大學,接觸外面的世界,母親漸漸變老,和世界脫軌,但她還是想要用以前的方法來和我相處。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教她重新接觸這個高科技時代,包括抖音、淘寶這些,一方面她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我們有共同話題,她也會意識到這個時代在進步,很多時候我們的觀念就會在一個軌道上,甚至她會超過我。

還有一個方法是多回家和她聊天,尋求她的某些意見,雖然我不一定那樣做,但一定要她知道,我需要她,她沒有失去對我的“控制”,不管我走多遠飛多高,她都是教我起步的那個人。

@韓芸潞

媽媽一生要強,凡事不甘於人後。工作上如此,生活上亦如此,對待我更是如此。

我增長見聞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是“媽媽說”30餘年的前半生,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所以,我的喜好、人生規劃基本都在她老人家掐指一算的手心裡。

再後來,我成了母親。小時候,媽媽對我是極其嚴厲的,所有事情都要請示彙報。所以我在教育的過程中,特別關注孩子的個性成長,覺得孩子隨天性發展,在適當的年紀自然會做恰當的事,比如講文明懂禮貌的事情,應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好習慣。但是我錯了,孩子並沒有按照我的想象發展。我接到各種反饋的關於孩子的問題,累計到一定程度後,終於爆發了。我變成了當年的媽媽,對孩子惡語相向。原來,我一直以媽媽為樣,拼了命地活成她的樣子。

@43

在我的記憶裡,我的母親比我父親還要不近人情,冷酷,堅強。我媽在我心裡一直是一個板著臉,相貌平平,強幹,精明的女性形象。不關心文學,沒有生活情趣,只在乎事業和物質,精通理財和投資。直到我成年,才從很多人的故事和老照片裡拼湊出我媽年輕時的樣子:我媽上大學的時候是個給雜誌投稿的女文青,而且非常漂亮,笑意柔和。

我們幾乎沒有什麼羈絆,大約半年聯繫一次。相互從不噓寒問暖,對彼此的生活和前途也毫不關心。我從小不喜歡她,也覺得自己和她不像,越大越發現,她的一部分也活著我身上。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公號(ID:meirirenwu)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