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
"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很多人根本不會想這個問題,而看完這篇文章的都有潛力變成富人。著名的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裡說應該讓錢為你工作。《富人的習慣》裡告訴我們什麼呢?

許多靠固定薪水勉強餬口的人可能只會撓著頭,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對,或是陷入受害者的角色不能自拔,把造成自己生活窘況的原因一股腦地推到別人頭上。事實上,習慣是一切成功和失敗的幕後推手。每個習慣都會產生一定的後果。我們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有好有壞,好習慣會讓我們不知不覺踏上成功的康莊大道,我們學習優秀,工作出色,財源滾滾,長命百歲,生活得快樂而健康。相反,壞習慣則會使我們陷入失敗的泥濘之中,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表現欠佳,收入微薄,情緒低迷,身體每況愈下,壽命也更短。

習慣是我們常常在下意識狀態中做出的舉動和產生的想法。如果是好的習慣,那麼一切都好,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創造美好的生活:財富充盈,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充滿幸福感。可是,如果我們養成了壞習慣,恐怕就只能與經濟問題、健康問題和情緒問題糾纏不休了。

作者對177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的日常習慣進行了調查,同時還研究了128位在貧困線上掙扎的普通人的日常習慣,希望通過比對找出貧困人士的錯誤癥結所在。

富人的某些習慣性行為引領他們走上了通往成功的道路,這些習慣是什麼?

1. 富人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富人至少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76%的富人每天至少花30分鐘用來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所有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比如跑步、慢跑、健步或騎自行車等。能夠使心率升高到每分鐘75~100次,並且保持這個狀態至少20分鐘的運動都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對大腦也大有裨益,它能夠改善大腦功能,促進腦細胞生長。有氧運動能促進大腦中激素的釋放,比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種營養因子就像滋養腦細胞的肥料,能夠促進神經元樹突的生長,並且增大軸突。樹突和軸突是神經元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樹突越多,軸突越大,我們就越聰明。有氧運動會向大腦輸送更多含氧的血液,而氧氣有助於提高腦細胞的功能。我們通過有氧運動吸入的氧氣越多,大腦就變得越健康。通過運動還能夠提高葡萄糖的產量,葡萄糖是大腦的燃料,提供給大腦的燃料越多,大腦就生長得越迅速,我們也就變得越聰明。

2. 堅持每天讀書自學

88%的富人每天會花上至少30分鐘用來自學或閱讀以充實自己。另外,有63%的富人會在上下班的途中聽與教育有關的有聲書或播客。他們並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為了獲取知識或保持與時俱進而讀書。實際上,只有11%的富人讀閒書。58%的富人閱讀名人傳記。在這些傳奇人物從一窮二白到家資萬貫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人生教訓可以吸取。自傳當中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思考習慣、遭受的挑戰和人生的每一次大起大落,能夠給人啟迪。另外,55%的人還閱讀勵志書或個人成長類書籍,這類書能提供一些基本而新穎的理念,從不同的方面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生活,迫使我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勵志書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活出更好的樣子。最後,還有51%的富人閱讀歷史書。歷史書中呈現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每一次功過成敗,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生活,如同指南針,為我們辨明正確與錯誤的發展方向。

3. 與其他同樣具有成功思維的人建立人際關係

與我們經常打交道的人有多成功,我們就同樣有多成功。所以,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處身於具有成功思維的人之間。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儘量減少與有消極影響的人的來往。成功人士也許用一通電話、一封電郵或一次會面就能幫我們打開機會的大門。富人總是在尋找以目標為導向的、樂觀而熱情的人,或是看起來積極向上的人。同時,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他們也會盡量避免與頹廢消極者之間來往。通過長期的研究,我發現富人每週花費至少一小時用於與積極樂觀的人打交道,而用在那些具有不良心態者身上的時間則少於週一小時。我們應該儘量與具有成功心態的人多加來往,避免與心態消極者來往。為了拓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富人會做6件事情:第一,打電話給對方致以問候;第二,打電話送出生日祝福;第三,打電話與對方探討人生大事;第四,拓寬人際關係網絡;第五,做義工;第六,參加各類正式或非正式的行業團體。

4.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

在我的研究中,有80%的富人非常看重追求目標。其中有55%至少花一年的時間用來追求一個目標。關鍵在於,我們應該追求自己的目標。太多人錯誤地追求著別人制定的目標。許多父母為了孩子著想,逼迫他們去當醫生、註冊會計師、律師或工程師。可是,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多年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發現自己並不快樂,收入也不如想象中優厚。所以我要提醒你,不要把自己的梯子搭在別人家的牆上,不要將自己最好的年華浪費在攀登這架錯誤的梯子上。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然後一心一意去追求。目標必須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定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召喚,尋找到生活的意義,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激情。激情是成功的必備要素,它讓工作變得有趣,讓我們充滿精力,心無旁騖,即使屢戰屢敗也仍舊堅持到底。激情賦予我們絕不退讓的堅定,以及克服一切障礙和困難的勇氣。從我的研究數據中可以發現,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讓人們感受到最持久的快樂,也讓我們積累起最豐厚的財富。那些用一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在喜歡的事情上投入熱情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5.夢想先行,目標緊隨其後

夢想的實現是需要時間的。不幸的是,許多個人發展諮詢專家雖然心懷好意,但並沒有充分理解這一點,於是那些向他們尋求指導的人很快就感到沮喪失望,滿心幻滅,因為他們覺得夢想根本無法實現。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他們把設定目標當成了實現夢想的過程。雖然設定目標的確是追夢過程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實現夢想是從找到夢想這一步開始的。稍後我將詳細解釋找到夢想,設定目標的過程。

6.避免浪費時間

說到風險,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投資方面的風險,比如把資金投入一個新行業、買股票、買彩票、賭博或出借以換取更高利潤時面臨的風險。不過,經濟上的風險並不是最可怕的,因為損失的金錢還可以賺回來。還有一種風險,卻是一旦損失便永遠無法彌補的,這就是時間。我們投入自己的時間做某件事情,時間便一去不返,永遠無法重來,也不能重新為我們所掌握了。不過,因為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握著大把的時間,所以它的價值沒有人在乎。於是我們把時間揮霍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看好幾個小時的電視、在社交網站發評論和看視頻、泡吧、在床上躺著,或是做其他一些不會產生任何效用的事情。被浪費的時間再也不會回來了。我們意識不到時間有多麼寶貴,直到年歲漸長,才發現時間已經不夠用了。把時間用來追求目標和實現夢想,才是聰明的做法。我們投資的每分每秒都會有所回報,回報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經濟保障、留給後代的遺產或是幫助別人改善生活,總之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當我們把時間看作風險最大的投資,才會在分配時間時再三權衡。投資時間一定要謹慎,因為它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回。在我的研究中,67%的富翁每天在互聯網上娛樂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如此一來,他們用來追求目標、閱讀、學習、鍛鍊、做義工和拓寬人脈的時間就更充裕了。

7.每天睡夠7~8個小時

在我的研究中,89%的富人每晚睡眠時間至少為7小時。睡眠對於成功非常重要。在過去的10年間,神經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類為何需要睡眠,他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取得了一些叫人難以置信的突破。原來,睡眠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完成了那麼多工作。睡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形成記憶。在睡眠的快速眼動階段,海馬體和大腦新皮質之間的信號傳遞達到數千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長時記憶。另一個發現是,雖然在睡眠中顯意識是關閉的,但是能與潛意識(邊緣系統和腦幹)進行溝通。這個過程很重要,因為潛意識常常吸收顯意識看不見的感官數據。我們所謂的“直覺”實際上就是睡眠中潛意識與顯意識之間交流的內容。有時候,我們醒來時會覺得腦海中迴盪著一個聲音,那便是顯意識在告訴我們,它趁我們睡著時從潛意識那兒學到了什麼。一般來說,成人每天需要6~7個半小時的睡眠,分成4~5個約90分鐘的睡眠週期。

4個睡眠週期是最低睡眠需求,5個是理想狀態。每個睡眠週期又由5個階段組成:入睡期,淺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然後回到淺睡期。對於每個睡眠循環,前三個階段共持續65分鐘,快速眼動期持續20分鐘,最後一個睡眠階段淺睡期為5分鐘。每晚4個睡眠週期意味著我們每晚睡眠6小時,5個睡眠週期則是7個半小時。有的人睡夠6小時就能正常工作,有的人則需要7個半小時。每晚睡眠的完整週期數比睡眠總時數更重要。

8.提前起床

在我的研究中,佔44%,幾乎是一半的自力更生的富人們,都在工作正式開始前3個小時提前起床。為什麼早起對於成功如此重要?因為生活中總會有各種突發事件打亂我們的安排。當一個工作日結束的時候,我們有多少人不得不舉手投降,因為這一天裡有幾項工作本來是一定要辦妥的,卻被不期而至的麻煩給攪亂了。突發事件不但隨時可能發生,有時候還相當頻繁。這些擾亂會對我們產生心理上的影響,它們一點點滲入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最後我們便會形成一種觀念,認為自己只能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這種信念一旦形成便會立刻發揮作用,它通過潛意識告訴我們,我們無法為自己一天的生活做出安排。這種想法讓我們感覺很無助,而無助感是引起抑鬱的頭號原因。不過,解決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清晨5點聯盟”。早上5點起床,將我們最想辦妥的事情中排在頭三名的解決掉,就能感覺到生活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際上,這相當於將屬於“我的”生活的掌控大權重新交還到“我的”手中,因而我們能夠重樹自信,相信自己仍是生活的主宰。堅持5點起床是一項日常習慣,需要時間才能養成。它也是我所說的核心習慣之一,而核心習慣是最有力量的習慣,因為它能夠引起其他習慣的連鎖反應。培養早起習慣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同伴加入我們的“清晨5點聯盟”,迫使自己好好表現。一想到每天清晨5點鐘,有個人會在那兒等著我們,尋找我們,我們便只得拋開繼續悶頭大睡的衝動,掀開被子起床了。不妨趕快找個可靠的夥伴加入你的聯盟,明天就開始我們的“清晨5點聯盟”計劃吧。生活的控制大權將重新回到我們手中,我們將擺脫無助,充滿自信地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

9.發展多渠道收入

白手起家的富翁不會依賴單一的收入來源,而是努力發掘不同的收入渠道。在我的研究中,“3”似乎是個神奇的數字,65%的富人在成為富人之前,至少有3種收入渠道。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難以避免——擁有多種收入來源的人受到的影響會小得多,也比較能夠扛過去。大部分人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可是,當唯一的收入來源受到經濟低迷的影響時,他們的生活就成了問題。相反,富人卻是“一個蘿蔔多個坑”,如果其中一種來源暫時受損,其他來源依舊能夠保障他們的生活。其他收入來源包括房產租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分權共享房地產投資、三淨租賃、股票市場投資、養老金、季節性房產租金(如海濱度假屋、滑雪度假屋、湖岸度假屋)、私募股權投資、兼職生意的部分所有權、金融性投資、輔助性產品或服務及權利金(如專利品、書籍、油和木料)等。

10.絕不拖延

拖延是一個貧窮的習慣。哪怕是天才,一旦養成拖延的習慣,最終便只能以泯然眾人而告終。許多人無法擺脫這個貧窮的習慣,所以才有這麼多的窮人。成功有許多障礙,拖延就是最大的障礙之一。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自己賴以謀生的工作缺乏激情。

世界上有87%的員工都處於這種狀態。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的調查,只有13%的職員對待工作很敬業,或是在工作中投注了感情,非常專注地為公司越來越好而工作。蓋洛普公司公佈了2011—2012年對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員工對工作投入程度的調查結果,有63%的員工對工作“漠不關心”——沒有工作動力、不願意投入額外的努力,而剩下的24%是“消極怠工”,也就是說工作得很不開心,效率低下。為什麼?

原因在於我們只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對不喜歡做的事只會無限拖延。不論我們是否有所覺察,拖延的確是導致我們的生活入不敷出的一大原因。因為拖延,我們無法獲取老闆和同事的信任,在工作中錯誤百出,進一步影響我們或我們的老闆在客戶、客人和生意夥伴心目中的印象。拖延敗壞了我們的名聲,為我們貼上不值得信任或是工作質量糟糕的標籤。更可怕的是,拖延甚至可能讓我們吃官司,帶來壓力,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在那些優秀的人腦海中,拖延一樣在扯著嗓門阻撓他們的行動,與碌碌無為者腦海中的聲音一樣大。區別在於,成功人士能夠馬上掐斷拖延的聲音。我花5年時間研究窮人和富人的日常習慣,從中發現了5種能夠永遠讓拖延“閉嘴”的工具。

工具1:待辦事項清單

工具2:每天必須完成的5項任務

工具3:設定假定的最後期限並廣而告之

工具4:問責夥伴(問責夥伴指的是與我們定期見面,而且會施加壓力讓我們完成任務的人。)

工具5:“現在就做”碎碎念

11.尋找成功導師

在我的研究中,93%的富人都把自己獲得的財富歸功於他們的導師,其中有68%的富人認為別人給予的指導是幫助自己成功的關鍵因素。成功導師不僅會用積極的態度和語言影響我們的生活,還會告訴我們具體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過這種方式引導我們走向成功。他們會將自己從導師那兒學到的,或是從自身的挫折中吸取的寶貴人生經驗進行分享。找到一位導師,便相當於走上財富積累之路的捷徑。通過研究,我發現成功導師大致有以下5種:

❶父母:許多人在生活中只能遇到一位導師,那就是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如果能成功扮演這個導師的角色,家長就能幫助孩子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孩子長大後成為成功人士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父母的培養和教導對於孩子的成功非常重要。只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便等於為將來的他們免去了為謀生而掙扎之苦。

❷老師:好的老師便是好的導師。老師能鞏固孩子們在家裡所受到的父母的教導,也能在孩子們離家在外,急需指引時為他們提供幫助。

❸職業規劃導師:很多人沒那麼幸運,他們的父母和老師都不懂得怎樣做才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在工作中找到一位導師才是有助於財富積累的好方法。工作中的導師會引導我們規避錯誤,為我們指出正確的努力方向。不妨在工作中尋找自己敬佩與信任的人,請對方做自己的導師。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尋找比我們的工作職位高兩級的人做導師。

❹以書本為導師:書絕對有資格充當我們的導師。最好的“書本導師”是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的自傳。我在研究中發現,58%的富人閱讀其他成功人士的傳記。

❺以挫折為導師: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培養對成功有幫助的日常習慣,實際上等於我們為自己充當導師。我們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教導自己哪些行為有效,哪些行為無效。錯誤和失敗消耗我們的時間和金錢,所以通過這種方法獲得指導雖然很艱辛,但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因為這樣的經驗與我們的情緒牢牢捆綁在一起,會永遠銘刻在心中。

12.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

想要追求長久的成功,必須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在我的研究中,所有通過自我奮鬥成功的富人都具備這一特徵。其中有54%的富人認為自己的樂觀是取得成功的推動力,53%的富人相信自己有一天會變得富有,79%相信他們自己的生活境況全靠自己的努力。大部分人對自己的想法渾然不覺,如果我們能停下來聽一聽自己的心聲,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是消極的。不過,只有當我們逼迫自己去覺察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擁有這些負面想法。所以,有所覺察是關鍵所在。

13.描繪生活藍圖

白手起家的富人的成功靠的不是誤打誤撞,他們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奔向成功的旅程總是從一個願景開始的,比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和家人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等。在我的研究中,61%白手起家的富人都有過“尋找夢想”的經歷,也就是描繪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想象所有的夢想實現後的情形,我們就能知道自己憧憬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然後用500~1000字把這份憧憬寫下來,這便是前面提到過的“來自未來的信”。未來的信會觸發海馬體和網狀激活系統,它們會在幕後展開搜索:什麼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接近理想生活中的種種事物?海馬體和網狀激活系統就像被輸入程序的無人機,會自動尋找目標,也就是任何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的信息。網狀激活系統還會為我們的感官輸入程序,命令它們從外界吸收任何有助於我們達到目標的信息,海馬體再將這些信息過濾,確定它們是否對於我們實現目標或夢想有所幫助。事實上,當網狀激活系統被開啟後,我們才能真正地“看到”,我們的眼睛才能發現那些一直存在卻被我們熟視無睹的機會。

14.追求自己的激情所在

在我的研究中,所有從零開始的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能夠聽從自己內心召喚的幸運兒並不多,他們都是其中的一分子。激情能夠改變我們對自身的信念,為我們注入活力、堅持、專注和耐心。我所研究的每一個積累了鉅額財富的企業家都是滿懷激情的人,他們對於實現夢想都懷有極大的激情,並且能夠自始至終專注於此。他們不會被困難擋住去路,始終相信自己,他們的激情讓奇蹟得以發生。這些富人有6個相同的特質:激情、堅持、專注、耐心、職業道德和學習的渴望。

有趣的是,這些有錢人說,在他們決定追求某個夢想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具有這些特質。追求夢想的激情激活了他們的成功特質,它對於有助於人們成功的特質有一種連鎖反應,能夠將它們喚醒。激情比教育更重要,比智慧更重要,比運營資本更重要,比技術和熟練程度更重要。激情比那些缺乏激情的人具有的所有長處都更重要。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激情的人不多,但一旦找到,這些人就會將缺少激情的人遠遠甩在身後,我們甚至連當他們對手的資格都沒有。當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標時,就會迸發出勃然激情,所以找到一個重要的人生目標便是關鍵所在。它發掘出我們的激情,是通往成功的一個神奇又神祕的要素。當我們找到人生目標時,自然就會有所感應。

15.執著

白手起家的富翁們都很執著,他們從來不放棄夢想。他們不願意棄船而逃,而是堅守到最後一刻。在我的調查中,有27%的富人在生意上至少遭受過一次失敗的打擊,但是他們收拾好殘局,繼續嘗試。這些人就是這樣執著。執著意味著我們每天都要做那些能讓自己接近人生夢想和目標的事。執著讓我們變得勢不可擋,因為沒有任何障礙、錯誤或一時的失敗會讓我們停止前進。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方向。執著讓我們明白什麼時候自己在做無用功,然後不斷實驗直到找到奏效的好方法。好運的降臨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執著,執著的人最終都會走運。不僅如此,執著還可能產生無心插柳的效果,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甚至也可能發生在那些執著的人身上。有些時候,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會鼓勵和督促我們,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這些最親近的人自己曾經被阻礙、錯誤和失敗打敗,他們反而會竭盡全力阻止我們的堅持,儘管這重重的阻礙、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和失敗本身就是成功路上必經的部分。面對如此強烈的阻撓,我們要花費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因此成功人士才顯得如此特別和稀有。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頂住看似無窮無盡的困難執著地往前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從不放棄!

16.不從眾

從眾心理啟示❶:我們必須將自己從群體中抽離出來,無法脫離群體正是大部分人無法成功的原因,因為他們停留在舊有的軌道上。我們所屬的群體一旦聽說有人在追求什麼了不起的目標、人生夢想或是心願,便會大潑涼水。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轟炸。“你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太冒險了點吧。”“有一大堆不利條件絆著你的腳呢。”“你還沒那麼聰明。”“你上哪去弄錢?”面對這樣的評判,還要堅持自己的追求,必須擁有超人般的毅力,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毅力,他們最終選擇對群體投降。

從眾心理啟示❷:我們要創造自己的群體,吸引別人加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能夠打造出自己的新群體,引起別人注意,再將別人拉入這個新群體。更有甚者,他們能將別的群體直接轉移到自己麾下,成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擁躉。雖然這樣的“群體創造者”可能花費了數年時間才將整個“人群”吸引過來,但這種現象一旦發生,便給人一種“一夜成名”的假象。如果能讓別人加入自己創建的新群體,我們就算贏了。

理解從眾心理對於成功至關重要。我們要將自己與人群隔離開來,然後打造自己的新群體,吸引別人的加入。一開始,這是一個孤獨的旅程,讓別人注意到自己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只要有好的產品或服務,並且堅持做下去,我們的群體一定會成長起來,我們也會取得巨大的回報。富翁們就是靠吸引人們加入他們創造的群體積累財富的,成功人士是成功的“群體創造者”和“群體轉移者”。

17.展現良好的禮儀

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時,需要懂得在某些場合應該如何表現,以及對某些行為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富人們對禮儀規則掌握嫻熟,能夠在社交方面表現自然得當。如果我們追求有所成就,掌握以下一些禮儀規則是必須的:

❶不吝贈送致謝卡:收到禮物後,向對方回贈一張致謝卡,不要在社交網站上道謝,而是送一張真正的致謝卡,因為道聲“謝謝”能夠體現我們的為人。那麼,什麼時候應該送卡片呢?如果有人記得你的生日,有人提起你人生中的大事,比如家人去世、孩子出生、家人結婚和訂婚等,都是合適的時機。如果有人向我們推薦了客戶,或是幫了我們或家人的忙,不妨寫一張致謝卡表達謝意;還清一位朋友或家庭成員借給我們的錢以後,應該送出致謝卡;聽別人提到最近的一次得意舉措,送一張祝賀卡;有人做了任何對我們或我們的家人有益的事,介紹我們認識了一位重要人物或瞭解重要的事物,都值得送出一張致謝卡。

❷懂得溝通禮儀:每次注視他人的眼睛不超過5秒鐘,然後移開視線,看向另一處5秒鐘。只要反覆練習,就能形成習慣。不要把腦子裡出現的每個想法都從嘴裡說出來,三思而後行。表達自己的看法並不見得要把所有內心活動全盤托出,因為有的想法可能不合時宜,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不要當著一個人的面指責或抱怨另一個人,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危險信號,人們可能認為我們同樣也會在背地裡說他們的壞話,因此對我們退避三舍。不要聊別人的八卦,大部分八卦新聞都是負面的,可能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儘量多蒐集人際交往對象的信息,至少了解對方的生日、喜好、興趣、畢業學校、家鄉、家庭現狀(婚否?有孩子嗎?等等)、目前住址、夢想或目標。對對方了得越多,我們軍火庫裡的彈藥就越充足,與對方進行有效溝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別忘記打電話向對方問好,在他生日的日子送去祝福,以及與對方探討生活中的大事。

❸注重餐桌禮儀:信不信由你,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吃飯。許多人從小就一邊看電視,一邊坐在餐桌邊或是坐在快餐店裡吃飯。身處成功人士的世界裡,我們應該知道如何在社交場合正確地“吃飯”。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入座後,立刻從桌上拿下餐巾,蓋在大腿上;當菜沒有上齊時,不要開始用餐;不要張著嘴咀嚼食物;咀嚼食物時不要說話;不要把自己吃到一半的食物放在公用醬料裡蘸料;不要狼吞虎嚥,與同桌人的用餐速度保持一致;不要將湯勺、叉子或小刀握在拳頭裡;放在外側的叉子用來吃沙拉,內側的則用來吃飯;不要拿著餐具打手勢;不要伸長胳膊夠任何東西(哪怕是鹽和胡椒),而是請別人幫你遞過來;

18.提攜和指導他人

我們在前文談到過尋找導師的重要性,但是我在研究中發現,還有一個和導師有關的富有的習慣也很重要,那就是提攜和指導他人。當老師往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指導別人意味著要將我們學到的內容進行傳授,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領域鑽研得更為透徹。而且,通過擔任導師的角色,能夠把對方拉進我們創建的群體,將他轉變為一個全心全意的追隨者,這可是一件可能帶來長期回報的投資。

19.尋找支持者,避開惡意評價

惡意的負面評價會使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停滯不前,如同卡內基鋼鐵公司前總裁查爾斯·施瓦布多年前所說:“我還從未見過受到褒獎時比受到批評時表現更差,更不肯努力的人。”別誤會我的意思:批評對於成功而言當然是必需的。我們需要別人的反饋,可惜很多反饋常常是惡意的負面評價,缺少真實且具有針對性的建設性意見。“你的產品之所以賣不出去,就是因為做得太爛了”,或者,“你這人又專橫,又傲慢,又自以為是,又……”,甚至是這樣的,“你對這事根本不在行,幹砸了也很正常。”還有,“你就沒一件事是做對的,快別折騰了。”雖然這些話大部分是對的,但是不具有建設性和針對性,聽了也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不幸的是,我們收到的大部分都是這樣充滿了負面信息,對我們進行全盤否定的批判,而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那種積極的、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建議。這些人之所以潑冷水,是因為他們對於如何幫助我們並沒有任何概念,也從未在你所努力的方向取得任何成功,所以他們的建議只能是空泛的、缺少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反饋。

這種破壞性的批評只會挫傷我們的銳氣,打擊我們的士氣,成為通往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甚至導致我們徹底停下腳步。在追求夢想、遠大目標或是人生目標時,我們需要那些能夠提供積極、明確、有建設性建議的反饋者,這樣的評價才能幫助我們走向成功。他們的評價意義重大,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他們曾經努力的方向,而且曾經取得過成績,所以他們的認知很有價值;他們甚至可能幫助過像我們一樣的人。因為過去的成功,他們說的話具有了分量。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實現夢想,就必須讓身邊圍繞著支持者,而對那些潑冷水的人,還是有多遠躲多遠為好。

20.相信自己

信念能夠決定貧富。相信自己聰明的人會變聰明,相信自己一無是處的人會變得一無是處,相信人生潛藏喜悅的人能夠品嚐到喜悅,相信人生如戰場的人會拼死搏鬥。信念決定了我們在人生中留意到什麼,忽略掉什麼。大部分信念都是在我們年幼時,在父母、兄弟姐妹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這些在兒童時期豎立的信念會跟隨我們進入成年。有些信念是積極的,有的則是消極的。積極的信念使我們有所成就,消極信念拖我們的後腿,阻撓我們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信念儲存在我們的顯意識和潛意識裡,分散在邊緣系統、大腦皮質、前額皮質以及組成大腦的上百億腦細胞裡。信念就像是迷你電腦程序,引導著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選擇和決定。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就必須改變信念。我們應該採納積極的信念,消除負面的、限制性的信念。以下這些方法或許對我們會有所幫助:

❶來自未來的信:在前文已經詳細介紹過這個方法,所在在這裡只做簡單的回顧。具體做法是,假設我們來到未來,寫一封信給自己,介紹在那時候自己的生活有多麼美好。簡單來說,就是為自己的生活描繪一幅完美而理想的生活藍圖。信中要介紹將來的自己住在哪裡,擁有些什麼,去哪裡度假,是否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等等。

21.為他人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為同樣具有成功思維的人施以助力,幫他實現夢想,達成目標,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俗話說“人以群分”,我們在幫助別人完成夢想的同時,也等於為自己增添了追隨者。缺少背後的支持團隊,誰都無法獲得成功。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為具有成功思維的人創建一支寶貴的支持團隊。要打造一支支持自己的團隊,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其他志同道合者首先提供幫助,但同時要注意,不能隨隨便便選擇一個人進行幫助。我之所以反覆強調“具有成功思維”的人,是因為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幫助那些追求卓越的人,樂觀的、目標導向的、積極向上而活力充沛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些特質,只有30%的人符合這一標準(拉傑·洛格納汗博士,《今日心理學》,2013),所以我們需要花些時間,謹慎挑選那些值得獲得我們的幫助的人。

22.將思考變成日常習慣

“5%的人思考,10%的人覺得自己在思考,其他85%的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

——托馬斯·愛迪生

在我針對富有的習慣所做的研究中,發現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那就是思考對於這些白手起家的富人來說至關重要。我追蹤了他們常用的10種思考習慣——雖然沒到每天都用的程度,但也已經相當頻繁了——發現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思考是這些富人成功的關鍵所在。所以我相當肯定,它應該是10個核心富有的習慣的其中之一。

富人們通常選擇在獨自一人時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將與外界的接觸全部切斷。他們當中大部分會在清晨進行思考,還有的選擇在上下班途中、在車裡、在洗澡時以及在夜裡進行思考。不過,總的來說,清晨仍是最常見的時段。他們一般在一覺醒來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想問題。思考時間為多長呢?我研究的富人們每次會花上15~30分鐘時間進行思考。思考什麼內容?這麼說吧,他們思考的事情很多,而且是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他們每天花上一些時間,獨自一人進行頭腦風暴,考慮各種各樣的問題。按照頭腦風暴的內容,我將這一核心習慣分為以下10個類別:

❶職業發展:他們問自己:我該怎樣做才能掙更多的錢?才能提高自己在客戶、客人以及老闆心目中的價值?才能掌握更多專業知識?我需要多掌握一項技能嗎?我應該讀些什麼書?我喜歡自己的工作嗎?我喜歡做什麼?利用我的愛好能掙錢嗎?我應該換個行業嗎?我應該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嗎?我是否可以少花些時間來工作?我工作足夠努力嗎?我懶嗎?我真正擅長什麼?我不擅長什麼?做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快樂嗎?

❷經濟狀況:我花錢是不是有大手大腳了?我存的錢夠多嗎?如果現在退休,我的錢夠用嗎?賺夠多少錢我才能退休?我有足夠的錢供孩子上大學嗎?我每個月的實際支出是多少?我是否應該做個預算?我是否應該修改預算?我的投資方向正確嗎?我的另一半擅長做投資嗎?我繳納的稅款是不是太多了?我買的人壽保險夠多嗎?我是否應該為孩子們設立一項基金?

❸家庭: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夠多嗎?我是否應該少花些時間工作,多花些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我是否把孩子慣壞了?我是否對孩子們太嚴苛了?我今年可以去度個假嗎?在幫助孩子們獲得成功這一方面,我盡力了嗎?我該怎樣做才能改善與愛人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❹朋友:我的朋友夠多嗎?我與朋友們相處的時間夠多嗎?為什麼我沒多少朋友?怎樣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我的工作是否影響了我的社交生活?我常給朋友們打電話嗎?我和朋友們聚會的間隔以多長時間為好?我是否與哪個朋友很長時間沒有交流過了?我有好朋友嗎?我怎樣才能不再與某某和某某打交道?我是否應該為朋友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❺業務關係: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我的業務關係?我與重要客戶之間的聯繫夠多嗎?我該怎樣做才能與某某和某某建立業務來往?我應該在哪些業務關係上多花時間,哪些業務關係又是應該放棄的?我的客戶喜歡我嗎?他們認為我的工作出色嗎?

❻健康:我的運動量夠大嗎?我是否應該減肥?我是否吃得太多?我吃得健康嗎?我是否應該做個體檢?我是否應該吃維生素或者保健品?我需要做個結腸鏡檢查。我的血管有被堵塞的現象嗎?我的睡眠足夠嗎?我飲酒是不是有些過量?我必須戒菸。我必須少吃垃圾食品。我需要吃更多蔬菜。

❼夢想設定和目標設定:我在研究中發現,頭腦風暴中的許多內容都涉及個人、財務、家庭和職業生涯方面的夢想和目標,比如夢想著退休後住在海濱別墅裡,夢想著買一條船,夢想著生意越做越大,夢想著買度假屋,等等。

❽問題:我所研究的富人主要思考的問題之一,便是如何解決當下帶給自己最大壓力的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都很急迫,而且與他們各自的工作和家庭有關。當然,也有一些是比較長遠的問題,比如如何提前為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準備(最常見的是與職業生涯有關的問題)。

❾慈善:還有什麼慈善事業是我可以參與的?我為我的教堂、企業組織、猶太會堂做出的貢獻夠多嗎?為了對我的社群提供最大的幫助,我應該做些什麼?我應該怎樣幫助我的初中、高中和大學?我是否應該設立一項獎學金?我是否應該為自己的母校、教堂提供更多的捐款?我能幫助誰?

❿快樂:我快樂嗎?什麼事讓我感到不快樂?我該怎樣做才能讓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因素消失?我的愛人快樂嗎?我的孩子快樂嗎?我的員工快樂嗎?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更加快樂?快樂是什麼?將來的我會快樂嗎?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快樂?

沒錯,這些想法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不過,一年裡有許多日子可以用來進行頭腦風暴。我們只需要培養起來這個習慣,隨著思考的日積月累,當遇到緊急情況時,解決方案便會自行出現,而且我們也能看清到底是什麼在驅使自己前行。思考的習慣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是白手起家的富人們每天必做的功課,也是成功拼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明白他們具體是怎麼思考的,比理解他們為什麼每天思考更重要。

23.敢於提要求

很多人因為恐懼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這裡所說的恐懼實際上分為兩種,害怕被拒絕的恐懼和害怕履行職責的恐懼。靠自己打拼起家的富翁們成功地克服了這些恐懼,敢於向別人求助。在調查過程中,有的富人告訴我,他們遇到過非常樂意幫忙的人,他們說請求幫助實際上是一個概率遊戲,有的人會說“不”,但有些人會說“好”,並且伸出援手。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類似的矛盾心情,最近一次克服這種恐懼的經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成功雜誌》在2014年11月版刊登了一篇有關我的報道,隨後我就發現自己在出書方面遇到了問題(我的書是自費出版)。我躊躇了3周,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給一位大富翁打了第一通電話,請求他為書的銷售提供資助。在那3周裡,我整個人都被恐懼和懷疑所淹沒,一直猶豫不決。可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我知道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懂得請求幫助,儘管他們也同樣感到恐懼。所以我最終還是這麼做了。令我吃驚的是,第一位接到電話的富翁就表示願意出資15萬美元,以滿足我的需求。害怕被拒絕、不敢擔責任的心理導致我們不敢向別人提出要求,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克服這些恐懼,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直到有人說“好”。《聖經》裡說,“你們求,就必得著”,這句話裡藏著很深的智慧。

24.避開消極事物

雖然在前文已經討論過,應該儘量避免接觸傳遞負能量的人,不過推而廣之,我們也應該避免通過所有渠道傳遞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通常來自個人,同時也可能來自媒體,比如電視、網站、報紙、收音機、雜誌、書和博客。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閱讀、觀看或收聽新聞。媒體喜歡報道壞消息,因為它們會與人類天生的恐懼心理髮生共鳴。雖然我們需要做到信息靈通,但瀏覽太多新聞卻不是個好習慣,它們幾乎瞬間就能讓積極正面的好心情變得低落消極,使我們倍感壓力、焦慮、難過甚至導致抑鬱。

25.承擔適度的風險

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人懂得如何克服對於失敗的恐懼,承擔適度的風險。這些風險不是沒有成本的。在通往財富積累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承受了經濟損失。在我的調查中,所有富人都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有很多人為了追求夢想而向銀行、家人或朋友借債,其中有27%的富人在冒險過程中真的經歷過失敗,不得不從頭來過。需要強調的是,他們做到了“從頭來過”。他們失敗、犯錯誤,然後東山再起,利用從失敗和錯誤中得到的教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對財富的追求要求我們必須冒險,而普通人不敢冒險,所以普通人成不了富翁。

26.尋求反饋

我們往往因為害怕批評而不去尋求別人的反饋,但實際上,只有通過反饋,我們才能知道怎樣做是不對的,怎樣做是正確的。尋求他人的評價——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於學習和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反饋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幫助我們調整路線。白手起家的超級富翁們在投入一個新項目之前,都會先做小範圍的測試。在新事物的萌芽階段,付出一部分時間或動用一部分資源做小規模的嘗試,便可以獲得寶貴的信息,以決定將來是否要在這一領域全力以赴。

富人怎樣說話?

持續的溝通是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的先決條件。

富人擅長溝通,因此得以建立穩固而長久的人際關係。在研究過程中,我總結了他們使用的部分溝通策略:

富人從不八卦:94%的富人從不聊八卦。大部分八卦消息是負面的,會對人際關係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富人熱衷於打造穩固的人脈,所以對於八卦,他們就像對待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富人會打電話送出生日祝福:80%的富人會給看重的人打電話,送上生日祝福。生日祝福電話相當於為重要的人際關係加上一套“生命維持系統”,而收到祝福的人中有25%的人會有所回饋,這樣的人際關係便脫離了需要“生命維持系統”的階段。

富人會打電話致以問候:80%的富人會給希望建立穩固關係的對象打電話,向對方致以問候,同時他們還能夠收集對建立人際關係有益的信息。

富人會打電話關注對方人生中重要時刻:比如在對方家中有新生兒降生或對方升職、加薪時,打電話表達恭賀,便能夠與對方形成強烈的情緒共鳴,使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穩固。在對方人生重要時刻致電,就像為人際關係修築了一個保護層。

富人不會怎麼想就怎麼說:94%的富人不會把心裡話完全說出來。他們三思而後行,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分析和歸納,在針對重要的事情進行溝通的時候儘量做到有效。

富人怎樣思考?

頭腦中的想法被頻繁地重複,就形成了習慣。習慣性想法決定了我們的為人。習慣性想法是富人之所以富有的原因之一。先出現習慣性想法,習慣性的行為便會緊隨其後。習慣性想法一旦成型,我們就形成了自己的慣性思維。要成為富人,必須有積極的想法。為了變得富有,我們就要學習怎樣像富人一樣思考。富人有哪些習慣性的想法呢?

富人相信自己:79%的富人堅信自己能夠擺脫貧窮,或從中產階層躍升為富有階層。90%的富人不相信命運。他們認為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富人相信勤能補拙:90%的富人相信努力工作比高智商更為重要。

富人相信堅持能夠帶來好運氣:92%的富人相信,只要對自己熱愛的事物不懈追求,便能為自己創造好運氣。他們總是孜孜不倦,百折不撓地追求夢想和目標。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富人,他們平均耗費的時間是12年。

富人擁有樂觀的心態:54%的富人相信樂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富人懂得控制情緒:81%的富人養成了控制憤怒、嫉妒、埋怨和仇恨等負面情緒的習慣,因此人們與他們打交道時會覺得輕鬆自在。

富人相信誠實就是最好的策略:85%的富人堅持說真話,從不撒謊。做一個誠實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而信任是成功和穩固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使我們與成功背道而馳的習慣——貧窮的習慣

貧窮的習慣讓人們變得不快樂、不健康,產生消極的心態、抑鬱的情緒、惡劣的人際關係,還會使我們囊中羞澀。習慣必然產生後果,壞習慣則產生負面結果。為了重塑自己的人生,我們需要養成好習慣,擺脫壞習慣。富有的習慣是非常特別的好習慣,因為它們是核心習慣。核心習慣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們能夠立竿見影地改變貧窮的習慣。養成一個富有的習慣,就能戒除一連串的貧窮的習慣,所以,富有的習慣才如此有效。每養成一個富有的習慣,就像打棒球時打出一記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能推動我們更快地走向成功。不過,在瞭解應該養成哪些富有的習慣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貧窮的習慣。下面列出了10種最惡劣的貧窮的習慣,正是它們在拖我們的後腿,摧毀我們的生活:

1.投機

換句話說,追求不勞而獲。世界上沒有發橫財這種事,積累財富需要時間,需要投入精神以及不懈的努力。投機分子總以為成功可以走捷徑,在我調查的窮人中,有52%的人每週至少參與一次體育賭博,77%每週都買彩票。但是白手起家的富人們不喜歡投機。在我調查的富人中,84%不參加體育賭博,94%從不買彩票。贏得賭博的勝算極其微小,富人們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培養追求夢想和目標的習慣。

2.過度飲酒

在接受調查的窮人裡,有54%的人每天喝超過兩杯的啤酒、葡萄酒或酒精飲料,84%的富翁少於這個飲酒量。更糟糕的是,60%的窮人至少每個月喝醉一次。喝酒影響腦細胞中神經傳導接收器的工作,導致它們反應遲鈍或徹底失去功能,因此會影響人的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喝酒還會在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熱量,導致超重或病態肥胖。

3.過度沉溺於電視節目

77%參與調查的窮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一小時,67%參與研究的富翁每天看電視時間少於一小時。看電視是為了消磨時間,但是久坐導致缺乏活動對我們的身體有害。社交網站和其他新興的社交媒體平臺正在日漸取代電視的地位,不過對它們的依賴同樣是貧窮的習慣。高效利用時間是白手起家的富翁的特徵之一,而浪費時間是窮人的特徵之一。

4.消極心態

在我的研究對象中,有78%的窮人想法非常消極,54%的富人則擁有非常積極的心態。如果凡事都往消極的方面去想,是無法取得成功的。以消極的方式看待一切,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暗無天日。這一次,同樣還是大腦的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在起作用,它們努力使我們看到的事實與我們腦海中的信念保持一致。如果我們認為“我掙得真少啊”,就等於為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發出開始幕後工作的指示,它們會煞費苦心地推動我們做某些事情,好確保我們真的囊中羞澀。“我真倒黴”指示它們幫我們尋找壞運氣,“我覺得諸事不順”會讓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不眠不休地確保我們生活中一切都亂套,“滿世界都是壞人”告訴它們趕快讓我們與壞人打上交道,“我誰也不信”告訴大腦的這兩個部門去尋找不值得信任的人,“有錢人都很壞”實際上保證我們永遠也不會變成有錢人,“我真是天生窮命”是一種狹隘的消極信念,會指示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想方設法保證我們一直窮下去。

“我買不起……。”

“我不夠聰明,讀書也不多。”

“我窮又不是我的錯。”

“我窮都是被富人或政府害的。”

“生活是場戰鬥。”

這樣的話我可以說個沒完,不過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當我們允許負面觀念全面掌控自己的思想,就等於給大腦編寫了一套走向失敗的程序,它們會成為一種信念。結果,我們只會拿眼下在經濟或生活上遭遇的窘境毫無辦法。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有了孩子,他們也會養成消極的思考模式,長大後跟我們一樣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所以說,“窮的越窮”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現實。

5.不讀書

在接受調查的窮人中,92%的人不讀書學習,其中有79%為了消遣而讀書。要成功必須先成長,而成長來自每天不斷的閱讀和自學。想要成功,就必須養成每天讀書學習的習慣。

6.擁有不良人際關係

在研究對象中,只有4%的窮人與具有成功思維者來往,另外96%的窮人與消極惡毒的人來往。只有讓自己置身於志同道合的人之間,我們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7.收入來源過於單一

窮人往往只有一個收入來源,他們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且,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往往是一份工作,一旦失去這份工作,他們的生活就一點保障也沒有了。

8.得過且過

在研究中,95%的窮人沒有任何人生規劃,他們根本不會花時間憧憬自己未來的生活。成功是一個過程,它的起點在於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有所憧憬,需要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描繪一幅藍圖,同時也是為成功描繪的藍圖。這幅藍圖能夠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長遠目標。沒有人生藍圖和長期目標,我們就成了秋日的落葉,只能漫無目的地隨風飄落。

9.花的比掙的更多

95%參與調查的窮人沒有儲蓄,而且大部分負債累累。如此一來,他們退休後便沒有足夠的錢養老,無法供孩子上大學,也沒有資金用來尋求自我展示的機會。88%的窮人揹負著超過5000美元的信用卡債務。不存錢,加上入不敷出,導致他們長期陷在貧困的泥沼中,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10.對健康不利的習慣

在我所調查的窮人裡,有77%從不鍛鍊身體,97%每天消耗垃圾食品產生的熱量超過300卡路里,69%常常光顧快餐店(一週至少3次),86%不會每天用牙線剔牙,69%每週吃糖果超過兩次,53%每天的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66%超重至少13公斤。對健康不利的貧窮的習慣會帶來壞運氣,這種壞運氣是貧窮的習慣、行為和糟糕的決策共同作用催生的副產品。不良健康習慣造成的壞運氣又會導致飲食紊亂、心臟病、癌症、高血壓等各種身心疾病。

這些貧窮的習慣是否讓你感覺似曾相識?不用擔心,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如何改掉自己身上的貧窮的習慣,養成屬於我們個人的每日富有的習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貧窮的習慣在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改變人生的關鍵是改掉舊有的貧窮的習慣,用嶄新的富有的習慣取而代之。接下來,我就來解釋具體的做法。

習慣蹺蹺板

既然我們已經對富有的習慣和貧窮的習慣之間的區別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那麼該是時候說一說習慣蹺蹺板了。想象有這麼一個蹺蹺板,它的一頭是我們身上所有富有的習慣,另一頭是所有貧窮的習慣。如果我們希望變得富有,就意味著在生活中必須有超過50%的日常習慣是富有的習慣,如果我們經濟拮据,說明我們有超過50%的日常習慣是貧窮的習慣。如果處於中間階層,則意味著我們習慣蹺蹺板上的兩種習慣正好是一半對一半。

想讓蹺蹺板朝著正確的方向,也就是朝著財富積累的方向傾斜,其實只需要簡單地改變一些日常習慣。比如,中間階層想要成為有錢人,只需要增加2~3個富有的習慣,或是改掉2~3個貧窮的習慣。窮人想變成有錢人,則需要增加更多的富有的習慣並且(或者)改掉更多的貧窮的習慣。

我想說明的是,富有和貧窮之間的區別並沒有那麼大,只需要對我們的日常行為做一點小小的更改。正如前文所說,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有40%都是習慣使然,這就意味著在40%的時間裡我們一直是放任自流的。在這40%的時間裡,我們處於麻木遲鈍的狀態,甚至沒有想過自己在幹什麼。如果我們擁有的是好習慣,那便是好事,如果我們有的是壞習慣,那就成了壞事。我們要麼走在創造財富的路上,要麼走在窮困潦倒的路上,只是自己一直渾然不覺。日常習慣是富有和貧窮,快樂與不快樂的源頭,讓習慣蹺蹺板朝著正確方向傾斜是個中關鍵,我會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到這一點。

如何找到改變習慣的捷徑?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作者查爾斯·杜希格通過出色的研究告訴我們,習慣執行的過程分為“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三個階段。“暗示”指的是某種熟悉的環境參照物,它會向基底核發信號:該執行習慣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改變環境對阻斷習慣有一定的效果。受到環境參照物的觸發後,基底核會控制並引導人們執行慣常行為,最後等著我們的是一項獎賞。打個比方:你正開著車,車上的幾個孩子中有一個嚷嚷道:“麥當勞,我要吃麥當勞。”其實他是看見了字母M那兩道金色的弧形,便聯想到弧形後那棟房子裡有美味的麥樂雞。於是你朝著弧形(暗示)開過去,在麥當勞門口停車(慣常行為),最後孩子們狼吞虎嚥地吃起了麥樂雞(獎賞)。

每個習慣都是在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取代金色弧形的可能是一壺咖啡(暗示你該喝咖啡了)、週五完成工作後的慣常消遣(該來點啤酒或葡萄酒了),或是打開電腦(該檢查郵件了)。每個習慣都包含一個暗示、一次慣常行為和一份獎賞。

有一點必須說在前面:成功並非易事。成功很艱難,而且要花費時間,堅持不懈。白手起家的富人們平均用了12年時間,才積累起自己的財富。但是,通過對富有的習慣的調查,我學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養成了他們擁有的那些日常習慣,就等於在沿著他們的足跡前進,而且那條路只會通往一個地方——充滿機遇、成就、財富、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關注微信公眾號“富國讀書會”領取更多福利

"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很多人根本不會想這個問題,而看完這篇文章的都有潛力變成富人。著名的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裡說應該讓錢為你工作。《富人的習慣》裡告訴我們什麼呢?

許多靠固定薪水勉強餬口的人可能只會撓著頭,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對,或是陷入受害者的角色不能自拔,把造成自己生活窘況的原因一股腦地推到別人頭上。事實上,習慣是一切成功和失敗的幕後推手。每個習慣都會產生一定的後果。我們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有好有壞,好習慣會讓我們不知不覺踏上成功的康莊大道,我們學習優秀,工作出色,財源滾滾,長命百歲,生活得快樂而健康。相反,壞習慣則會使我們陷入失敗的泥濘之中,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表現欠佳,收入微薄,情緒低迷,身體每況愈下,壽命也更短。

習慣是我們常常在下意識狀態中做出的舉動和產生的想法。如果是好的習慣,那麼一切都好,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創造美好的生活:財富充盈,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充滿幸福感。可是,如果我們養成了壞習慣,恐怕就只能與經濟問題、健康問題和情緒問題糾纏不休了。

作者對177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的日常習慣進行了調查,同時還研究了128位在貧困線上掙扎的普通人的日常習慣,希望通過比對找出貧困人士的錯誤癥結所在。

富人的某些習慣性行為引領他們走上了通往成功的道路,這些習慣是什麼?

1. 富人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富人至少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76%的富人每天至少花30分鐘用來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所有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比如跑步、慢跑、健步或騎自行車等。能夠使心率升高到每分鐘75~100次,並且保持這個狀態至少20分鐘的運動都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對大腦也大有裨益,它能夠改善大腦功能,促進腦細胞生長。有氧運動能促進大腦中激素的釋放,比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種營養因子就像滋養腦細胞的肥料,能夠促進神經元樹突的生長,並且增大軸突。樹突和軸突是神經元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樹突越多,軸突越大,我們就越聰明。有氧運動會向大腦輸送更多含氧的血液,而氧氣有助於提高腦細胞的功能。我們通過有氧運動吸入的氧氣越多,大腦就變得越健康。通過運動還能夠提高葡萄糖的產量,葡萄糖是大腦的燃料,提供給大腦的燃料越多,大腦就生長得越迅速,我們也就變得越聰明。

2. 堅持每天讀書自學

88%的富人每天會花上至少30分鐘用來自學或閱讀以充實自己。另外,有63%的富人會在上下班的途中聽與教育有關的有聲書或播客。他們並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為了獲取知識或保持與時俱進而讀書。實際上,只有11%的富人讀閒書。58%的富人閱讀名人傳記。在這些傳奇人物從一窮二白到家資萬貫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人生教訓可以吸取。自傳當中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思考習慣、遭受的挑戰和人生的每一次大起大落,能夠給人啟迪。另外,55%的人還閱讀勵志書或個人成長類書籍,這類書能提供一些基本而新穎的理念,從不同的方面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生活,迫使我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勵志書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活出更好的樣子。最後,還有51%的富人閱讀歷史書。歷史書中呈現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每一次功過成敗,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生活,如同指南針,為我們辨明正確與錯誤的發展方向。

3. 與其他同樣具有成功思維的人建立人際關係

與我們經常打交道的人有多成功,我們就同樣有多成功。所以,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處身於具有成功思維的人之間。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儘量減少與有消極影響的人的來往。成功人士也許用一通電話、一封電郵或一次會面就能幫我們打開機會的大門。富人總是在尋找以目標為導向的、樂觀而熱情的人,或是看起來積極向上的人。同時,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他們也會盡量避免與頹廢消極者之間來往。通過長期的研究,我發現富人每週花費至少一小時用於與積極樂觀的人打交道,而用在那些具有不良心態者身上的時間則少於週一小時。我們應該儘量與具有成功心態的人多加來往,避免與心態消極者來往。為了拓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富人會做6件事情:第一,打電話給對方致以問候;第二,打電話送出生日祝福;第三,打電話與對方探討人生大事;第四,拓寬人際關係網絡;第五,做義工;第六,參加各類正式或非正式的行業團體。

4.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

在我的研究中,有80%的富人非常看重追求目標。其中有55%至少花一年的時間用來追求一個目標。關鍵在於,我們應該追求自己的目標。太多人錯誤地追求著別人制定的目標。許多父母為了孩子著想,逼迫他們去當醫生、註冊會計師、律師或工程師。可是,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多年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發現自己並不快樂,收入也不如想象中優厚。所以我要提醒你,不要把自己的梯子搭在別人家的牆上,不要將自己最好的年華浪費在攀登這架錯誤的梯子上。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然後一心一意去追求。目標必須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定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召喚,尋找到生活的意義,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激情。激情是成功的必備要素,它讓工作變得有趣,讓我們充滿精力,心無旁騖,即使屢戰屢敗也仍舊堅持到底。激情賦予我們絕不退讓的堅定,以及克服一切障礙和困難的勇氣。從我的研究數據中可以發現,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讓人們感受到最持久的快樂,也讓我們積累起最豐厚的財富。那些用一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在喜歡的事情上投入熱情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5.夢想先行,目標緊隨其後

夢想的實現是需要時間的。不幸的是,許多個人發展諮詢專家雖然心懷好意,但並沒有充分理解這一點,於是那些向他們尋求指導的人很快就感到沮喪失望,滿心幻滅,因為他們覺得夢想根本無法實現。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他們把設定目標當成了實現夢想的過程。雖然設定目標的確是追夢過程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實現夢想是從找到夢想這一步開始的。稍後我將詳細解釋找到夢想,設定目標的過程。

6.避免浪費時間

說到風險,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投資方面的風險,比如把資金投入一個新行業、買股票、買彩票、賭博或出借以換取更高利潤時面臨的風險。不過,經濟上的風險並不是最可怕的,因為損失的金錢還可以賺回來。還有一種風險,卻是一旦損失便永遠無法彌補的,這就是時間。我們投入自己的時間做某件事情,時間便一去不返,永遠無法重來,也不能重新為我們所掌握了。不過,因為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握著大把的時間,所以它的價值沒有人在乎。於是我們把時間揮霍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看好幾個小時的電視、在社交網站發評論和看視頻、泡吧、在床上躺著,或是做其他一些不會產生任何效用的事情。被浪費的時間再也不會回來了。我們意識不到時間有多麼寶貴,直到年歲漸長,才發現時間已經不夠用了。把時間用來追求目標和實現夢想,才是聰明的做法。我們投資的每分每秒都會有所回報,回報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經濟保障、留給後代的遺產或是幫助別人改善生活,總之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當我們把時間看作風險最大的投資,才會在分配時間時再三權衡。投資時間一定要謹慎,因為它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回。在我的研究中,67%的富翁每天在互聯網上娛樂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如此一來,他們用來追求目標、閱讀、學習、鍛鍊、做義工和拓寬人脈的時間就更充裕了。

7.每天睡夠7~8個小時

在我的研究中,89%的富人每晚睡眠時間至少為7小時。睡眠對於成功非常重要。在過去的10年間,神經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類為何需要睡眠,他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取得了一些叫人難以置信的突破。原來,睡眠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完成了那麼多工作。睡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形成記憶。在睡眠的快速眼動階段,海馬體和大腦新皮質之間的信號傳遞達到數千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長時記憶。另一個發現是,雖然在睡眠中顯意識是關閉的,但是能與潛意識(邊緣系統和腦幹)進行溝通。這個過程很重要,因為潛意識常常吸收顯意識看不見的感官數據。我們所謂的“直覺”實際上就是睡眠中潛意識與顯意識之間交流的內容。有時候,我們醒來時會覺得腦海中迴盪著一個聲音,那便是顯意識在告訴我們,它趁我們睡著時從潛意識那兒學到了什麼。一般來說,成人每天需要6~7個半小時的睡眠,分成4~5個約90分鐘的睡眠週期。

4個睡眠週期是最低睡眠需求,5個是理想狀態。每個睡眠週期又由5個階段組成:入睡期,淺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然後回到淺睡期。對於每個睡眠循環,前三個階段共持續65分鐘,快速眼動期持續20分鐘,最後一個睡眠階段淺睡期為5分鐘。每晚4個睡眠週期意味著我們每晚睡眠6小時,5個睡眠週期則是7個半小時。有的人睡夠6小時就能正常工作,有的人則需要7個半小時。每晚睡眠的完整週期數比睡眠總時數更重要。

8.提前起床

在我的研究中,佔44%,幾乎是一半的自力更生的富人們,都在工作正式開始前3個小時提前起床。為什麼早起對於成功如此重要?因為生活中總會有各種突發事件打亂我們的安排。當一個工作日結束的時候,我們有多少人不得不舉手投降,因為這一天裡有幾項工作本來是一定要辦妥的,卻被不期而至的麻煩給攪亂了。突發事件不但隨時可能發生,有時候還相當頻繁。這些擾亂會對我們產生心理上的影響,它們一點點滲入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最後我們便會形成一種觀念,認為自己只能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這種信念一旦形成便會立刻發揮作用,它通過潛意識告訴我們,我們無法為自己一天的生活做出安排。這種想法讓我們感覺很無助,而無助感是引起抑鬱的頭號原因。不過,解決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清晨5點聯盟”。早上5點起床,將我們最想辦妥的事情中排在頭三名的解決掉,就能感覺到生活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際上,這相當於將屬於“我的”生活的掌控大權重新交還到“我的”手中,因而我們能夠重樹自信,相信自己仍是生活的主宰。堅持5點起床是一項日常習慣,需要時間才能養成。它也是我所說的核心習慣之一,而核心習慣是最有力量的習慣,因為它能夠引起其他習慣的連鎖反應。培養早起習慣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同伴加入我們的“清晨5點聯盟”,迫使自己好好表現。一想到每天清晨5點鐘,有個人會在那兒等著我們,尋找我們,我們便只得拋開繼續悶頭大睡的衝動,掀開被子起床了。不妨趕快找個可靠的夥伴加入你的聯盟,明天就開始我們的“清晨5點聯盟”計劃吧。生活的控制大權將重新回到我們手中,我們將擺脫無助,充滿自信地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

9.發展多渠道收入

白手起家的富翁不會依賴單一的收入來源,而是努力發掘不同的收入渠道。在我的研究中,“3”似乎是個神奇的數字,65%的富人在成為富人之前,至少有3種收入渠道。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難以避免——擁有多種收入來源的人受到的影響會小得多,也比較能夠扛過去。大部分人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可是,當唯一的收入來源受到經濟低迷的影響時,他們的生活就成了問題。相反,富人卻是“一個蘿蔔多個坑”,如果其中一種來源暫時受損,其他來源依舊能夠保障他們的生活。其他收入來源包括房產租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分權共享房地產投資、三淨租賃、股票市場投資、養老金、季節性房產租金(如海濱度假屋、滑雪度假屋、湖岸度假屋)、私募股權投資、兼職生意的部分所有權、金融性投資、輔助性產品或服務及權利金(如專利品、書籍、油和木料)等。

10.絕不拖延

拖延是一個貧窮的習慣。哪怕是天才,一旦養成拖延的習慣,最終便只能以泯然眾人而告終。許多人無法擺脫這個貧窮的習慣,所以才有這麼多的窮人。成功有許多障礙,拖延就是最大的障礙之一。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自己賴以謀生的工作缺乏激情。

世界上有87%的員工都處於這種狀態。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的調查,只有13%的職員對待工作很敬業,或是在工作中投注了感情,非常專注地為公司越來越好而工作。蓋洛普公司公佈了2011—2012年對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員工對工作投入程度的調查結果,有63%的員工對工作“漠不關心”——沒有工作動力、不願意投入額外的努力,而剩下的24%是“消極怠工”,也就是說工作得很不開心,效率低下。為什麼?

原因在於我們只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對不喜歡做的事只會無限拖延。不論我們是否有所覺察,拖延的確是導致我們的生活入不敷出的一大原因。因為拖延,我們無法獲取老闆和同事的信任,在工作中錯誤百出,進一步影響我們或我們的老闆在客戶、客人和生意夥伴心目中的印象。拖延敗壞了我們的名聲,為我們貼上不值得信任或是工作質量糟糕的標籤。更可怕的是,拖延甚至可能讓我們吃官司,帶來壓力,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在那些優秀的人腦海中,拖延一樣在扯著嗓門阻撓他們的行動,與碌碌無為者腦海中的聲音一樣大。區別在於,成功人士能夠馬上掐斷拖延的聲音。我花5年時間研究窮人和富人的日常習慣,從中發現了5種能夠永遠讓拖延“閉嘴”的工具。

工具1:待辦事項清單

工具2:每天必須完成的5項任務

工具3:設定假定的最後期限並廣而告之

工具4:問責夥伴(問責夥伴指的是與我們定期見面,而且會施加壓力讓我們完成任務的人。)

工具5:“現在就做”碎碎念

11.尋找成功導師

在我的研究中,93%的富人都把自己獲得的財富歸功於他們的導師,其中有68%的富人認為別人給予的指導是幫助自己成功的關鍵因素。成功導師不僅會用積極的態度和語言影響我們的生活,還會告訴我們具體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過這種方式引導我們走向成功。他們會將自己從導師那兒學到的,或是從自身的挫折中吸取的寶貴人生經驗進行分享。找到一位導師,便相當於走上財富積累之路的捷徑。通過研究,我發現成功導師大致有以下5種:

❶父母:許多人在生活中只能遇到一位導師,那就是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如果能成功扮演這個導師的角色,家長就能幫助孩子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孩子長大後成為成功人士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父母的培養和教導對於孩子的成功非常重要。只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便等於為將來的他們免去了為謀生而掙扎之苦。

❷老師:好的老師便是好的導師。老師能鞏固孩子們在家裡所受到的父母的教導,也能在孩子們離家在外,急需指引時為他們提供幫助。

❸職業規劃導師:很多人沒那麼幸運,他們的父母和老師都不懂得怎樣做才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在工作中找到一位導師才是有助於財富積累的好方法。工作中的導師會引導我們規避錯誤,為我們指出正確的努力方向。不妨在工作中尋找自己敬佩與信任的人,請對方做自己的導師。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尋找比我們的工作職位高兩級的人做導師。

❹以書本為導師:書絕對有資格充當我們的導師。最好的“書本導師”是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的自傳。我在研究中發現,58%的富人閱讀其他成功人士的傳記。

❺以挫折為導師: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培養對成功有幫助的日常習慣,實際上等於我們為自己充當導師。我們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教導自己哪些行為有效,哪些行為無效。錯誤和失敗消耗我們的時間和金錢,所以通過這種方法獲得指導雖然很艱辛,但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因為這樣的經驗與我們的情緒牢牢捆綁在一起,會永遠銘刻在心中。

12.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

想要追求長久的成功,必須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在我的研究中,所有通過自我奮鬥成功的富人都具備這一特徵。其中有54%的富人認為自己的樂觀是取得成功的推動力,53%的富人相信自己有一天會變得富有,79%相信他們自己的生活境況全靠自己的努力。大部分人對自己的想法渾然不覺,如果我們能停下來聽一聽自己的心聲,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是消極的。不過,只有當我們逼迫自己去覺察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擁有這些負面想法。所以,有所覺察是關鍵所在。

13.描繪生活藍圖

白手起家的富人的成功靠的不是誤打誤撞,他們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奔向成功的旅程總是從一個願景開始的,比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和家人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等。在我的研究中,61%白手起家的富人都有過“尋找夢想”的經歷,也就是描繪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想象所有的夢想實現後的情形,我們就能知道自己憧憬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然後用500~1000字把這份憧憬寫下來,這便是前面提到過的“來自未來的信”。未來的信會觸發海馬體和網狀激活系統,它們會在幕後展開搜索:什麼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接近理想生活中的種種事物?海馬體和網狀激活系統就像被輸入程序的無人機,會自動尋找目標,也就是任何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的信息。網狀激活系統還會為我們的感官輸入程序,命令它們從外界吸收任何有助於我們達到目標的信息,海馬體再將這些信息過濾,確定它們是否對於我們實現目標或夢想有所幫助。事實上,當網狀激活系統被開啟後,我們才能真正地“看到”,我們的眼睛才能發現那些一直存在卻被我們熟視無睹的機會。

14.追求自己的激情所在

在我的研究中,所有從零開始的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能夠聽從自己內心召喚的幸運兒並不多,他們都是其中的一分子。激情能夠改變我們對自身的信念,為我們注入活力、堅持、專注和耐心。我所研究的每一個積累了鉅額財富的企業家都是滿懷激情的人,他們對於實現夢想都懷有極大的激情,並且能夠自始至終專注於此。他們不會被困難擋住去路,始終相信自己,他們的激情讓奇蹟得以發生。這些富人有6個相同的特質:激情、堅持、專注、耐心、職業道德和學習的渴望。

有趣的是,這些有錢人說,在他們決定追求某個夢想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具有這些特質。追求夢想的激情激活了他們的成功特質,它對於有助於人們成功的特質有一種連鎖反應,能夠將它們喚醒。激情比教育更重要,比智慧更重要,比運營資本更重要,比技術和熟練程度更重要。激情比那些缺乏激情的人具有的所有長處都更重要。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激情的人不多,但一旦找到,這些人就會將缺少激情的人遠遠甩在身後,我們甚至連當他們對手的資格都沒有。當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標時,就會迸發出勃然激情,所以找到一個重要的人生目標便是關鍵所在。它發掘出我們的激情,是通往成功的一個神奇又神祕的要素。當我們找到人生目標時,自然就會有所感應。

15.執著

白手起家的富翁們都很執著,他們從來不放棄夢想。他們不願意棄船而逃,而是堅守到最後一刻。在我的調查中,有27%的富人在生意上至少遭受過一次失敗的打擊,但是他們收拾好殘局,繼續嘗試。這些人就是這樣執著。執著意味著我們每天都要做那些能讓自己接近人生夢想和目標的事。執著讓我們變得勢不可擋,因為沒有任何障礙、錯誤或一時的失敗會讓我們停止前進。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方向。執著讓我們明白什麼時候自己在做無用功,然後不斷實驗直到找到奏效的好方法。好運的降臨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執著,執著的人最終都會走運。不僅如此,執著還可能產生無心插柳的效果,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甚至也可能發生在那些執著的人身上。有些時候,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會鼓勵和督促我們,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這些最親近的人自己曾經被阻礙、錯誤和失敗打敗,他們反而會竭盡全力阻止我們的堅持,儘管這重重的阻礙、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和失敗本身就是成功路上必經的部分。面對如此強烈的阻撓,我們要花費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因此成功人士才顯得如此特別和稀有。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頂住看似無窮無盡的困難執著地往前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從不放棄!

16.不從眾

從眾心理啟示❶:我們必須將自己從群體中抽離出來,無法脫離群體正是大部分人無法成功的原因,因為他們停留在舊有的軌道上。我們所屬的群體一旦聽說有人在追求什麼了不起的目標、人生夢想或是心願,便會大潑涼水。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轟炸。“你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太冒險了點吧。”“有一大堆不利條件絆著你的腳呢。”“你還沒那麼聰明。”“你上哪去弄錢?”面對這樣的評判,還要堅持自己的追求,必須擁有超人般的毅力,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毅力,他們最終選擇對群體投降。

從眾心理啟示❷:我們要創造自己的群體,吸引別人加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能夠打造出自己的新群體,引起別人注意,再將別人拉入這個新群體。更有甚者,他們能將別的群體直接轉移到自己麾下,成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擁躉。雖然這樣的“群體創造者”可能花費了數年時間才將整個“人群”吸引過來,但這種現象一旦發生,便給人一種“一夜成名”的假象。如果能讓別人加入自己創建的新群體,我們就算贏了。

理解從眾心理對於成功至關重要。我們要將自己與人群隔離開來,然後打造自己的新群體,吸引別人的加入。一開始,這是一個孤獨的旅程,讓別人注意到自己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只要有好的產品或服務,並且堅持做下去,我們的群體一定會成長起來,我們也會取得巨大的回報。富翁們就是靠吸引人們加入他們創造的群體積累財富的,成功人士是成功的“群體創造者”和“群體轉移者”。

17.展現良好的禮儀

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時,需要懂得在某些場合應該如何表現,以及對某些行為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富人們對禮儀規則掌握嫻熟,能夠在社交方面表現自然得當。如果我們追求有所成就,掌握以下一些禮儀規則是必須的:

❶不吝贈送致謝卡:收到禮物後,向對方回贈一張致謝卡,不要在社交網站上道謝,而是送一張真正的致謝卡,因為道聲“謝謝”能夠體現我們的為人。那麼,什麼時候應該送卡片呢?如果有人記得你的生日,有人提起你人生中的大事,比如家人去世、孩子出生、家人結婚和訂婚等,都是合適的時機。如果有人向我們推薦了客戶,或是幫了我們或家人的忙,不妨寫一張致謝卡表達謝意;還清一位朋友或家庭成員借給我們的錢以後,應該送出致謝卡;聽別人提到最近的一次得意舉措,送一張祝賀卡;有人做了任何對我們或我們的家人有益的事,介紹我們認識了一位重要人物或瞭解重要的事物,都值得送出一張致謝卡。

❷懂得溝通禮儀:每次注視他人的眼睛不超過5秒鐘,然後移開視線,看向另一處5秒鐘。只要反覆練習,就能形成習慣。不要把腦子裡出現的每個想法都從嘴裡說出來,三思而後行。表達自己的看法並不見得要把所有內心活動全盤托出,因為有的想法可能不合時宜,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不要當著一個人的面指責或抱怨另一個人,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危險信號,人們可能認為我們同樣也會在背地裡說他們的壞話,因此對我們退避三舍。不要聊別人的八卦,大部分八卦新聞都是負面的,可能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儘量多蒐集人際交往對象的信息,至少了解對方的生日、喜好、興趣、畢業學校、家鄉、家庭現狀(婚否?有孩子嗎?等等)、目前住址、夢想或目標。對對方了得越多,我們軍火庫裡的彈藥就越充足,與對方進行有效溝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別忘記打電話向對方問好,在他生日的日子送去祝福,以及與對方探討生活中的大事。

❸注重餐桌禮儀:信不信由你,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吃飯。許多人從小就一邊看電視,一邊坐在餐桌邊或是坐在快餐店裡吃飯。身處成功人士的世界裡,我們應該知道如何在社交場合正確地“吃飯”。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入座後,立刻從桌上拿下餐巾,蓋在大腿上;當菜沒有上齊時,不要開始用餐;不要張著嘴咀嚼食物;咀嚼食物時不要說話;不要把自己吃到一半的食物放在公用醬料裡蘸料;不要狼吞虎嚥,與同桌人的用餐速度保持一致;不要將湯勺、叉子或小刀握在拳頭裡;放在外側的叉子用來吃沙拉,內側的則用來吃飯;不要拿著餐具打手勢;不要伸長胳膊夠任何東西(哪怕是鹽和胡椒),而是請別人幫你遞過來;

18.提攜和指導他人

我們在前文談到過尋找導師的重要性,但是我在研究中發現,還有一個和導師有關的富有的習慣也很重要,那就是提攜和指導他人。當老師往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指導別人意味著要將我們學到的內容進行傳授,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領域鑽研得更為透徹。而且,通過擔任導師的角色,能夠把對方拉進我們創建的群體,將他轉變為一個全心全意的追隨者,這可是一件可能帶來長期回報的投資。

19.尋找支持者,避開惡意評價

惡意的負面評價會使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停滯不前,如同卡內基鋼鐵公司前總裁查爾斯·施瓦布多年前所說:“我還從未見過受到褒獎時比受到批評時表現更差,更不肯努力的人。”別誤會我的意思:批評對於成功而言當然是必需的。我們需要別人的反饋,可惜很多反饋常常是惡意的負面評價,缺少真實且具有針對性的建設性意見。“你的產品之所以賣不出去,就是因為做得太爛了”,或者,“你這人又專橫,又傲慢,又自以為是,又……”,甚至是這樣的,“你對這事根本不在行,幹砸了也很正常。”還有,“你就沒一件事是做對的,快別折騰了。”雖然這些話大部分是對的,但是不具有建設性和針對性,聽了也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不幸的是,我們收到的大部分都是這樣充滿了負面信息,對我們進行全盤否定的批判,而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那種積極的、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建議。這些人之所以潑冷水,是因為他們對於如何幫助我們並沒有任何概念,也從未在你所努力的方向取得任何成功,所以他們的建議只能是空泛的、缺少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反饋。

這種破壞性的批評只會挫傷我們的銳氣,打擊我們的士氣,成為通往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甚至導致我們徹底停下腳步。在追求夢想、遠大目標或是人生目標時,我們需要那些能夠提供積極、明確、有建設性建議的反饋者,這樣的評價才能幫助我們走向成功。他們的評價意義重大,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他們曾經努力的方向,而且曾經取得過成績,所以他們的認知很有價值;他們甚至可能幫助過像我們一樣的人。因為過去的成功,他們說的話具有了分量。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實現夢想,就必須讓身邊圍繞著支持者,而對那些潑冷水的人,還是有多遠躲多遠為好。

20.相信自己

信念能夠決定貧富。相信自己聰明的人會變聰明,相信自己一無是處的人會變得一無是處,相信人生潛藏喜悅的人能夠品嚐到喜悅,相信人生如戰場的人會拼死搏鬥。信念決定了我們在人生中留意到什麼,忽略掉什麼。大部分信念都是在我們年幼時,在父母、兄弟姐妹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這些在兒童時期豎立的信念會跟隨我們進入成年。有些信念是積極的,有的則是消極的。積極的信念使我們有所成就,消極信念拖我們的後腿,阻撓我們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信念儲存在我們的顯意識和潛意識裡,分散在邊緣系統、大腦皮質、前額皮質以及組成大腦的上百億腦細胞裡。信念就像是迷你電腦程序,引導著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選擇和決定。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就必須改變信念。我們應該採納積極的信念,消除負面的、限制性的信念。以下這些方法或許對我們會有所幫助:

❶來自未來的信:在前文已經詳細介紹過這個方法,所在在這裡只做簡單的回顧。具體做法是,假設我們來到未來,寫一封信給自己,介紹在那時候自己的生活有多麼美好。簡單來說,就是為自己的生活描繪一幅完美而理想的生活藍圖。信中要介紹將來的自己住在哪裡,擁有些什麼,去哪裡度假,是否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等等。

21.為他人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為同樣具有成功思維的人施以助力,幫他實現夢想,達成目標,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俗話說“人以群分”,我們在幫助別人完成夢想的同時,也等於為自己增添了追隨者。缺少背後的支持團隊,誰都無法獲得成功。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為具有成功思維的人創建一支寶貴的支持團隊。要打造一支支持自己的團隊,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其他志同道合者首先提供幫助,但同時要注意,不能隨隨便便選擇一個人進行幫助。我之所以反覆強調“具有成功思維”的人,是因為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幫助那些追求卓越的人,樂觀的、目標導向的、積極向上而活力充沛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些特質,只有30%的人符合這一標準(拉傑·洛格納汗博士,《今日心理學》,2013),所以我們需要花些時間,謹慎挑選那些值得獲得我們的幫助的人。

22.將思考變成日常習慣

“5%的人思考,10%的人覺得自己在思考,其他85%的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

——托馬斯·愛迪生

在我針對富有的習慣所做的研究中,發現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那就是思考對於這些白手起家的富人來說至關重要。我追蹤了他們常用的10種思考習慣——雖然沒到每天都用的程度,但也已經相當頻繁了——發現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思考是這些富人成功的關鍵所在。所以我相當肯定,它應該是10個核心富有的習慣的其中之一。

富人們通常選擇在獨自一人時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將與外界的接觸全部切斷。他們當中大部分會在清晨進行思考,還有的選擇在上下班途中、在車裡、在洗澡時以及在夜裡進行思考。不過,總的來說,清晨仍是最常見的時段。他們一般在一覺醒來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想問題。思考時間為多長呢?我研究的富人們每次會花上15~30分鐘時間進行思考。思考什麼內容?這麼說吧,他們思考的事情很多,而且是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他們每天花上一些時間,獨自一人進行頭腦風暴,考慮各種各樣的問題。按照頭腦風暴的內容,我將這一核心習慣分為以下10個類別:

❶職業發展:他們問自己:我該怎樣做才能掙更多的錢?才能提高自己在客戶、客人以及老闆心目中的價值?才能掌握更多專業知識?我需要多掌握一項技能嗎?我應該讀些什麼書?我喜歡自己的工作嗎?我喜歡做什麼?利用我的愛好能掙錢嗎?我應該換個行業嗎?我應該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嗎?我是否可以少花些時間來工作?我工作足夠努力嗎?我懶嗎?我真正擅長什麼?我不擅長什麼?做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快樂嗎?

❷經濟狀況:我花錢是不是有大手大腳了?我存的錢夠多嗎?如果現在退休,我的錢夠用嗎?賺夠多少錢我才能退休?我有足夠的錢供孩子上大學嗎?我每個月的實際支出是多少?我是否應該做個預算?我是否應該修改預算?我的投資方向正確嗎?我的另一半擅長做投資嗎?我繳納的稅款是不是太多了?我買的人壽保險夠多嗎?我是否應該為孩子們設立一項基金?

❸家庭: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夠多嗎?我是否應該少花些時間工作,多花些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我是否把孩子慣壞了?我是否對孩子們太嚴苛了?我今年可以去度個假嗎?在幫助孩子們獲得成功這一方面,我盡力了嗎?我該怎樣做才能改善與愛人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❹朋友:我的朋友夠多嗎?我與朋友們相處的時間夠多嗎?為什麼我沒多少朋友?怎樣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我的工作是否影響了我的社交生活?我常給朋友們打電話嗎?我和朋友們聚會的間隔以多長時間為好?我是否與哪個朋友很長時間沒有交流過了?我有好朋友嗎?我怎樣才能不再與某某和某某打交道?我是否應該為朋友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❺業務關係: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我的業務關係?我與重要客戶之間的聯繫夠多嗎?我該怎樣做才能與某某和某某建立業務來往?我應該在哪些業務關係上多花時間,哪些業務關係又是應該放棄的?我的客戶喜歡我嗎?他們認為我的工作出色嗎?

❻健康:我的運動量夠大嗎?我是否應該減肥?我是否吃得太多?我吃得健康嗎?我是否應該做個體檢?我是否應該吃維生素或者保健品?我需要做個結腸鏡檢查。我的血管有被堵塞的現象嗎?我的睡眠足夠嗎?我飲酒是不是有些過量?我必須戒菸。我必須少吃垃圾食品。我需要吃更多蔬菜。

❼夢想設定和目標設定:我在研究中發現,頭腦風暴中的許多內容都涉及個人、財務、家庭和職業生涯方面的夢想和目標,比如夢想著退休後住在海濱別墅裡,夢想著買一條船,夢想著生意越做越大,夢想著買度假屋,等等。

❽問題:我所研究的富人主要思考的問題之一,便是如何解決當下帶給自己最大壓力的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都很急迫,而且與他們各自的工作和家庭有關。當然,也有一些是比較長遠的問題,比如如何提前為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準備(最常見的是與職業生涯有關的問題)。

❾慈善:還有什麼慈善事業是我可以參與的?我為我的教堂、企業組織、猶太會堂做出的貢獻夠多嗎?為了對我的社群提供最大的幫助,我應該做些什麼?我應該怎樣幫助我的初中、高中和大學?我是否應該設立一項獎學金?我是否應該為自己的母校、教堂提供更多的捐款?我能幫助誰?

❿快樂:我快樂嗎?什麼事讓我感到不快樂?我該怎樣做才能讓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因素消失?我的愛人快樂嗎?我的孩子快樂嗎?我的員工快樂嗎?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更加快樂?快樂是什麼?將來的我會快樂嗎?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快樂?

沒錯,這些想法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不過,一年裡有許多日子可以用來進行頭腦風暴。我們只需要培養起來這個習慣,隨著思考的日積月累,當遇到緊急情況時,解決方案便會自行出現,而且我們也能看清到底是什麼在驅使自己前行。思考的習慣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是白手起家的富人們每天必做的功課,也是成功拼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明白他們具體是怎麼思考的,比理解他們為什麼每天思考更重要。

23.敢於提要求

很多人因為恐懼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這裡所說的恐懼實際上分為兩種,害怕被拒絕的恐懼和害怕履行職責的恐懼。靠自己打拼起家的富翁們成功地克服了這些恐懼,敢於向別人求助。在調查過程中,有的富人告訴我,他們遇到過非常樂意幫忙的人,他們說請求幫助實際上是一個概率遊戲,有的人會說“不”,但有些人會說“好”,並且伸出援手。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類似的矛盾心情,最近一次克服這種恐懼的經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成功雜誌》在2014年11月版刊登了一篇有關我的報道,隨後我就發現自己在出書方面遇到了問題(我的書是自費出版)。我躊躇了3周,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給一位大富翁打了第一通電話,請求他為書的銷售提供資助。在那3周裡,我整個人都被恐懼和懷疑所淹沒,一直猶豫不決。可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我知道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懂得請求幫助,儘管他們也同樣感到恐懼。所以我最終還是這麼做了。令我吃驚的是,第一位接到電話的富翁就表示願意出資15萬美元,以滿足我的需求。害怕被拒絕、不敢擔責任的心理導致我們不敢向別人提出要求,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克服這些恐懼,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直到有人說“好”。《聖經》裡說,“你們求,就必得著”,這句話裡藏著很深的智慧。

24.避開消極事物

雖然在前文已經討論過,應該儘量避免接觸傳遞負能量的人,不過推而廣之,我們也應該避免通過所有渠道傳遞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通常來自個人,同時也可能來自媒體,比如電視、網站、報紙、收音機、雜誌、書和博客。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閱讀、觀看或收聽新聞。媒體喜歡報道壞消息,因為它們會與人類天生的恐懼心理髮生共鳴。雖然我們需要做到信息靈通,但瀏覽太多新聞卻不是個好習慣,它們幾乎瞬間就能讓積極正面的好心情變得低落消極,使我們倍感壓力、焦慮、難過甚至導致抑鬱。

25.承擔適度的風險

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人懂得如何克服對於失敗的恐懼,承擔適度的風險。這些風險不是沒有成本的。在通往財富積累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承受了經濟損失。在我的調查中,所有富人都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有很多人為了追求夢想而向銀行、家人或朋友借債,其中有27%的富人在冒險過程中真的經歷過失敗,不得不從頭來過。需要強調的是,他們做到了“從頭來過”。他們失敗、犯錯誤,然後東山再起,利用從失敗和錯誤中得到的教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對財富的追求要求我們必須冒險,而普通人不敢冒險,所以普通人成不了富翁。

26.尋求反饋

我們往往因為害怕批評而不去尋求別人的反饋,但實際上,只有通過反饋,我們才能知道怎樣做是不對的,怎樣做是正確的。尋求他人的評價——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於學習和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反饋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幫助我們調整路線。白手起家的超級富翁們在投入一個新項目之前,都會先做小範圍的測試。在新事物的萌芽階段,付出一部分時間或動用一部分資源做小規模的嘗試,便可以獲得寶貴的信息,以決定將來是否要在這一領域全力以赴。

富人怎樣說話?

持續的溝通是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的先決條件。

富人擅長溝通,因此得以建立穩固而長久的人際關係。在研究過程中,我總結了他們使用的部分溝通策略:

富人從不八卦:94%的富人從不聊八卦。大部分八卦消息是負面的,會對人際關係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富人熱衷於打造穩固的人脈,所以對於八卦,他們就像對待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富人會打電話送出生日祝福:80%的富人會給看重的人打電話,送上生日祝福。生日祝福電話相當於為重要的人際關係加上一套“生命維持系統”,而收到祝福的人中有25%的人會有所回饋,這樣的人際關係便脫離了需要“生命維持系統”的階段。

富人會打電話致以問候:80%的富人會給希望建立穩固關係的對象打電話,向對方致以問候,同時他們還能夠收集對建立人際關係有益的信息。

富人會打電話關注對方人生中重要時刻:比如在對方家中有新生兒降生或對方升職、加薪時,打電話表達恭賀,便能夠與對方形成強烈的情緒共鳴,使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穩固。在對方人生重要時刻致電,就像為人際關係修築了一個保護層。

富人不會怎麼想就怎麼說:94%的富人不會把心裡話完全說出來。他們三思而後行,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分析和歸納,在針對重要的事情進行溝通的時候儘量做到有效。

富人怎樣思考?

頭腦中的想法被頻繁地重複,就形成了習慣。習慣性想法決定了我們的為人。習慣性想法是富人之所以富有的原因之一。先出現習慣性想法,習慣性的行為便會緊隨其後。習慣性想法一旦成型,我們就形成了自己的慣性思維。要成為富人,必須有積極的想法。為了變得富有,我們就要學習怎樣像富人一樣思考。富人有哪些習慣性的想法呢?

富人相信自己:79%的富人堅信自己能夠擺脫貧窮,或從中產階層躍升為富有階層。90%的富人不相信命運。他們認為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富人相信勤能補拙:90%的富人相信努力工作比高智商更為重要。

富人相信堅持能夠帶來好運氣:92%的富人相信,只要對自己熱愛的事物不懈追求,便能為自己創造好運氣。他們總是孜孜不倦,百折不撓地追求夢想和目標。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富人,他們平均耗費的時間是12年。

富人擁有樂觀的心態:54%的富人相信樂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富人懂得控制情緒:81%的富人養成了控制憤怒、嫉妒、埋怨和仇恨等負面情緒的習慣,因此人們與他們打交道時會覺得輕鬆自在。

富人相信誠實就是最好的策略:85%的富人堅持說真話,從不撒謊。做一個誠實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而信任是成功和穩固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使我們與成功背道而馳的習慣——貧窮的習慣

貧窮的習慣讓人們變得不快樂、不健康,產生消極的心態、抑鬱的情緒、惡劣的人際關係,還會使我們囊中羞澀。習慣必然產生後果,壞習慣則產生負面結果。為了重塑自己的人生,我們需要養成好習慣,擺脫壞習慣。富有的習慣是非常特別的好習慣,因為它們是核心習慣。核心習慣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們能夠立竿見影地改變貧窮的習慣。養成一個富有的習慣,就能戒除一連串的貧窮的習慣,所以,富有的習慣才如此有效。每養成一個富有的習慣,就像打棒球時打出一記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能推動我們更快地走向成功。不過,在瞭解應該養成哪些富有的習慣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貧窮的習慣。下面列出了10種最惡劣的貧窮的習慣,正是它們在拖我們的後腿,摧毀我們的生活:

1.投機

換句話說,追求不勞而獲。世界上沒有發橫財這種事,積累財富需要時間,需要投入精神以及不懈的努力。投機分子總以為成功可以走捷徑,在我調查的窮人中,有52%的人每週至少參與一次體育賭博,77%每週都買彩票。但是白手起家的富人們不喜歡投機。在我調查的富人中,84%不參加體育賭博,94%從不買彩票。贏得賭博的勝算極其微小,富人們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培養追求夢想和目標的習慣。

2.過度飲酒

在接受調查的窮人裡,有54%的人每天喝超過兩杯的啤酒、葡萄酒或酒精飲料,84%的富翁少於這個飲酒量。更糟糕的是,60%的窮人至少每個月喝醉一次。喝酒影響腦細胞中神經傳導接收器的工作,導致它們反應遲鈍或徹底失去功能,因此會影響人的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喝酒還會在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熱量,導致超重或病態肥胖。

3.過度沉溺於電視節目

77%參與調查的窮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一小時,67%參與研究的富翁每天看電視時間少於一小時。看電視是為了消磨時間,但是久坐導致缺乏活動對我們的身體有害。社交網站和其他新興的社交媒體平臺正在日漸取代電視的地位,不過對它們的依賴同樣是貧窮的習慣。高效利用時間是白手起家的富翁的特徵之一,而浪費時間是窮人的特徵之一。

4.消極心態

在我的研究對象中,有78%的窮人想法非常消極,54%的富人則擁有非常積極的心態。如果凡事都往消極的方面去想,是無法取得成功的。以消極的方式看待一切,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暗無天日。這一次,同樣還是大腦的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在起作用,它們努力使我們看到的事實與我們腦海中的信念保持一致。如果我們認為“我掙得真少啊”,就等於為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發出開始幕後工作的指示,它們會煞費苦心地推動我們做某些事情,好確保我們真的囊中羞澀。“我真倒黴”指示它們幫我們尋找壞運氣,“我覺得諸事不順”會讓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不眠不休地確保我們生活中一切都亂套,“滿世界都是壞人”告訴它們趕快讓我們與壞人打上交道,“我誰也不信”告訴大腦的這兩個部門去尋找不值得信任的人,“有錢人都很壞”實際上保證我們永遠也不會變成有錢人,“我真是天生窮命”是一種狹隘的消極信念,會指示網狀激活系統和海馬體想方設法保證我們一直窮下去。

“我買不起……。”

“我不夠聰明,讀書也不多。”

“我窮又不是我的錯。”

“我窮都是被富人或政府害的。”

“生活是場戰鬥。”

這樣的話我可以說個沒完,不過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當我們允許負面觀念全面掌控自己的思想,就等於給大腦編寫了一套走向失敗的程序,它們會成為一種信念。結果,我們只會拿眼下在經濟或生活上遭遇的窘境毫無辦法。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有了孩子,他們也會養成消極的思考模式,長大後跟我們一樣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所以說,“窮的越窮”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現實。

5.不讀書

在接受調查的窮人中,92%的人不讀書學習,其中有79%為了消遣而讀書。要成功必須先成長,而成長來自每天不斷的閱讀和自學。想要成功,就必須養成每天讀書學習的習慣。

6.擁有不良人際關係

在研究對象中,只有4%的窮人與具有成功思維者來往,另外96%的窮人與消極惡毒的人來往。只有讓自己置身於志同道合的人之間,我們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7.收入來源過於單一

窮人往往只有一個收入來源,他們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且,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往往是一份工作,一旦失去這份工作,他們的生活就一點保障也沒有了。

8.得過且過

在研究中,95%的窮人沒有任何人生規劃,他們根本不會花時間憧憬自己未來的生活。成功是一個過程,它的起點在於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有所憧憬,需要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描繪一幅藍圖,同時也是為成功描繪的藍圖。這幅藍圖能夠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長遠目標。沒有人生藍圖和長期目標,我們就成了秋日的落葉,只能漫無目的地隨風飄落。

9.花的比掙的更多

95%參與調查的窮人沒有儲蓄,而且大部分負債累累。如此一來,他們退休後便沒有足夠的錢養老,無法供孩子上大學,也沒有資金用來尋求自我展示的機會。88%的窮人揹負著超過5000美元的信用卡債務。不存錢,加上入不敷出,導致他們長期陷在貧困的泥沼中,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10.對健康不利的習慣

在我所調查的窮人裡,有77%從不鍛鍊身體,97%每天消耗垃圾食品產生的熱量超過300卡路里,69%常常光顧快餐店(一週至少3次),86%不會每天用牙線剔牙,69%每週吃糖果超過兩次,53%每天的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66%超重至少13公斤。對健康不利的貧窮的習慣會帶來壞運氣,這種壞運氣是貧窮的習慣、行為和糟糕的決策共同作用催生的副產品。不良健康習慣造成的壞運氣又會導致飲食紊亂、心臟病、癌症、高血壓等各種身心疾病。

這些貧窮的習慣是否讓你感覺似曾相識?不用擔心,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如何改掉自己身上的貧窮的習慣,養成屬於我們個人的每日富有的習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貧窮的習慣在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改變人生的關鍵是改掉舊有的貧窮的習慣,用嶄新的富有的習慣取而代之。接下來,我就來解釋具體的做法。

習慣蹺蹺板

既然我們已經對富有的習慣和貧窮的習慣之間的區別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那麼該是時候說一說習慣蹺蹺板了。想象有這麼一個蹺蹺板,它的一頭是我們身上所有富有的習慣,另一頭是所有貧窮的習慣。如果我們希望變得富有,就意味著在生活中必須有超過50%的日常習慣是富有的習慣,如果我們經濟拮据,說明我們有超過50%的日常習慣是貧窮的習慣。如果處於中間階層,則意味著我們習慣蹺蹺板上的兩種習慣正好是一半對一半。

想讓蹺蹺板朝著正確的方向,也就是朝著財富積累的方向傾斜,其實只需要簡單地改變一些日常習慣。比如,中間階層想要成為有錢人,只需要增加2~3個富有的習慣,或是改掉2~3個貧窮的習慣。窮人想變成有錢人,則需要增加更多的富有的習慣並且(或者)改掉更多的貧窮的習慣。

我想說明的是,富有和貧窮之間的區別並沒有那麼大,只需要對我們的日常行為做一點小小的更改。正如前文所說,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有40%都是習慣使然,這就意味著在40%的時間裡我們一直是放任自流的。在這40%的時間裡,我們處於麻木遲鈍的狀態,甚至沒有想過自己在幹什麼。如果我們擁有的是好習慣,那便是好事,如果我們有的是壞習慣,那就成了壞事。我們要麼走在創造財富的路上,要麼走在窮困潦倒的路上,只是自己一直渾然不覺。日常習慣是富有和貧窮,快樂與不快樂的源頭,讓習慣蹺蹺板朝著正確方向傾斜是個中關鍵,我會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到這一點。

如何找到改變習慣的捷徑?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作者查爾斯·杜希格通過出色的研究告訴我們,習慣執行的過程分為“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三個階段。“暗示”指的是某種熟悉的環境參照物,它會向基底核發信號:該執行習慣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改變環境對阻斷習慣有一定的效果。受到環境參照物的觸發後,基底核會控制並引導人們執行慣常行為,最後等著我們的是一項獎賞。打個比方:你正開著車,車上的幾個孩子中有一個嚷嚷道:“麥當勞,我要吃麥當勞。”其實他是看見了字母M那兩道金色的弧形,便聯想到弧形後那棟房子裡有美味的麥樂雞。於是你朝著弧形(暗示)開過去,在麥當勞門口停車(慣常行為),最後孩子們狼吞虎嚥地吃起了麥樂雞(獎賞)。

每個習慣都是在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取代金色弧形的可能是一壺咖啡(暗示你該喝咖啡了)、週五完成工作後的慣常消遣(該來點啤酒或葡萄酒了),或是打開電腦(該檢查郵件了)。每個習慣都包含一個暗示、一次慣常行為和一份獎賞。

有一點必須說在前面:成功並非易事。成功很艱難,而且要花費時間,堅持不懈。白手起家的富人們平均用了12年時間,才積累起自己的財富。但是,通過對富有的習慣的調查,我學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養成了他們擁有的那些日常習慣,就等於在沿著他們的足跡前進,而且那條路只會通往一個地方——充滿機遇、成就、財富、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關注微信公眾號“富國讀書會”領取更多福利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