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小蔣是我們學校中的一位校花,毫不過分地講,她美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終於大學畢業後,她與相戀三年的富二代男友也隨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幾年之後,她竟然離婚了。

不僅如此,在同學會上看到她時,性格變得內斂,不愛社交,形象邋里邋遢,外表嚴重發福,一副中年婦女的形象。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時間是個好東西,當你停滯不前時也就停在了原地

不禁發問,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可是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第一,原生家庭的打擊教育,讓孩子丟掉自信

吃飯時,聽到一個媽媽正在與孩子溝通考試成績,“只差兩分就考了100分了,你怎麼這麼粗心?人家都能考100分,你考98分,丟死人了。”

孩子自始至終都默默不說話,終於在聽到丟人這個詞的時候開始爆發了,“反正我始終在你眼裡不如別人優秀,我真是差勁。”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孩子一做錯了事情,大人就指責,批評會讓孩子變得脆弱

我告訴孩子的媽媽:”“我理解你關心孩子的心情,但是我想說的是,孩子的成績是他努力程度和學習掌握能力的證明,如果因為孩子考98分就認為他丟人,那你看到過孩子的努力嗎?”

一味的看到孩子的短板,看不到優點,進行批評教育的父母通常會養育一個低自信的孩子。

武志紅老師說,在我們童年時期,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主要自於父母對我們評價。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在成長的道路上,丟掉很多機會

一方面,孩子會因為父母對我們的高要求而更加的努力變得優秀,而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指責打擊會讓孩子缺乏自信,低自信的孩子面對更好的成長機會時會自我否定,從而不敢勝任。

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對於低自信的優秀者,把握不了機會,就只能一日一日變得平庸。

第二,沉溺於舒適圈,停止成長

08年身穿一襲紅裙子,長相可愛,有靈氣的女孩林妙可在北京奧運會上演唱的一首歌曲《歌唱祖國》一夜走紅。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當時的奧運會上,這個小姑娘走向了人生的閃光燈

走紅之後,一些來找她約片,拍電視劇,拍廣告的人源源不斷,而她的母親卻沒有選擇合適的的來當她的經紀人。

而是主動選擇自己來當她的經紀人,是因為他覺得女兒的年齡太小,怕別人帶壞了自己的閨女,一個母親的過度保護成了女兒路上的攔路石。

林妙可現在的演藝生活並不是和當初上學時期一樣,只要是媽媽搞定就可以萬事無憂了。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林妙可的媽媽讓幼小的她停在舒適圈,適當放手才可以養出獨立的孩子

事實證明,她的母親並不適合當經紀人,當大量的廣告都紛至沓來,她的母親根本都不會挑選適合她的影片,於是導致後來她拍了很多爛片,其中就有13歲的林妙可和39歲大叔談戀愛的情節。

當一個人成就到一定地步時,如果還是沉浸於以往的舒適圈,沒有任何的改變,那意味著她停止了成長。

而只有十幾歲的林妙可哪裡懂得什麼個人成長啊,全部都是聽媽媽給她的安排,她沉浸在舒適圈,直到長大後考北影都沒有考上。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當你的生活一成不變時,也就意味著你和優秀的人拉開了距離

按理說,林妙可可是拿著一手好牌的人,可仍然變得平庸了。

第三,不懂得深耕在一個領域,人生沒有持續的進步

經常有人跟我說,“年輕人就要多嘗試各行各業,最後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不要在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工作幹到中年,等到那時工作厭倦了,想換工作成本又太大。”

朋友王歡,她特別優秀,是屬於拿獎學金去哈佛讀書的高材生,人稱朋友圈的尖子生。

她聽從了這種建議,於是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換工作中漸漸迷失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曾經有連續五年都在處於不停的換工作中,每份工作最多幹不滿一年。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沒有深耕在一個領域的人,很難有所成就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活著的王歡的樣子,她們想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停的換工作,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立馬辭職。

她們很難專一的深耕在同一個工作領域,而這就是讓她們來越平庸的原因。

優秀的人懂得深耕在同一個領域,而平庸的人始終在多個領域中切換。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找到你的位置才可以漸漸成為職場上不可替代的員工

怎樣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第一,懂得自我肯定,認可你的價值

“這點小事都都做不好,我真是糟糕透了”;“李淵,工作中出現了細小的錯誤,簡直是太粗心了”;“我是一個粗心的人,不適合做會計這種需要細心的崗位。”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失敗的原因都來自於消極評價。包含外界對我們的消極評價和自身對自己的消極評價。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嚴格要求自己沒有錯,但達不到要求就指責自己就是錯誤的做法

而心理學家說,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你的心中是如何想的,你就會做什麼樣。

一個長期處在對自我否定生活中的人容易形成缺乏自信,做事的時候容易否定自己,不認可自己,結果就是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得優秀,

這是個人信念對一個人行為的影響,當你想變得越來越優秀時,要懂得自我肯定,找到自己在做事中的某個閃光點,去挖掘自己身上的自我價值。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按照你的想法來付出相應的行為,改變你的想法也就改變了你的行為

比如,“我花了比平時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項工作任務,我真是太棒了”;“要看點名的叫我完成這個任務,看來我還是很受重用的”;“同事說,他們願意跟我相處在一起,那樣很舒服”。

你可以建立一個筆記本,上面記錄著生活中挖掘出的自我身上的閃光點。筆記本的作用就是可以告訴自己是有價值的,當你在面對一個新的挑戰時,完全有信心的去應對,而不是逃避。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全面地看待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自我肯定,自我認可是優秀的人都會的一項技能。

第二,成為終身學習者

互聯網時代發展如此迅速,信息更迭速度如此快,如今一年的信息量都是十幾年前的好幾倍,你一天不學習就會被優秀的人甩下好幾條街。

《好好學習》的成甲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都是思維層面的認知差距。

認知的提升可以通過讀書,旅行,識人等方式,當你瞭解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閱歷越來越深時,你也就成了優秀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為你的大腦投資,你才會越來越值錢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建立的伯克希爾公司,股賬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而這位偉大的投資者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巴菲特就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優秀的人他們從來不會停止學習的腳步,他們只會在一天又一天的時間內抓緊學習,拼命的提升自我。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優秀的一個特徵是,她每天都和昨天的自己不一樣

剽悍一隻貓,在人生的30歲拿出自己剩餘的資金存款,開始通過不斷的與人見面學習,最終逆襲成為互聯網上的知識變現者,現在的收入都是以前的十幾倍。

保持一顆終身學習的心,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慾會讓你變得優秀。

第三,專業化

人的注意力有限,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要想變的優秀,你必須選擇一個你喜歡且擅長的領域,從一開始就做好自我定位。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做好自我定位,深耕一個領域

之後選擇好在這個領域幹好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準備,向這個領域中的達人學習,跟他們學習這個領域中的底層規律,找到自己最擅長的地方,發展你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不可替代之人。

股神巴菲特在11歲的時候就開始購買股票,而之後他用賣報紙的錢買了一塊農田來實現自給自足的願望,大學後,他又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而他每份工作都有股票掛鉤,他專注於一個領域就是股票投資,而事實上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在08年的時候成為《福布斯》首富第一人。

為什麼有些人當初很優秀,後來都變得平庸了?

專注讓他的股票達到指數級的財富增長

他在股票這個領域做了一輩子,變得專業化,而最終的結果卻是非常的優秀。

找到你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深耕下去,你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當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選擇和機遇都是自己創造的,相信你行,你就可以成為優秀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