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
"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作者:金小貝

1

有一天,你一覺醒來,步履蹣跚地來到鏡子前,無意識地拿起梳子,看到鏡子中的人目光呆滯,滿面倦容。

你反覆地看著這張臉,疑雲叢生,他是誰?

你不再認識自己,包括你的家人,你的記憶,你的過往,你剛剛還待過的房間,你才放下的茶杯,甚至你還拿在手中的梳子。

這些,你統統都不記得了。

假如這一天來臨,你會不會傷心,有沒有覺得可怕?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91歲的老人到醫院看望自己的女兒,在電梯裡看鏡子時已經不認識自己,不停地問:“誰呀?哪個莊的?哪個莊的?”

老人茫然的樣子叫人覺得好笑又辛酸。

這個老人,他把自己弄丟了。

2

我的奶奶在去世前也痴呆了三年,每一次姑姑回來看她,都會進行一連串相同的對話:

“你是誰呀?”

“我是你的女兒。”

“我女兒叫燕子。”

“對,那就是我。”

“你怎麼不來看我?”

“我前幾天不是剛來看過你嗎?”

“真的?我不記得啊。那你什麼時候再來看我?”

“再過一星期。”

“你是誰呀?”

“我是你女兒,燕子。”

“哦,我有個女兒是叫燕子。你怎麼都不來看我?”

姑姑回來的那幾天,總是會睡在奶奶身邊,像帶孩子一樣給她裹被子。

有天晚上,我也和她們睡在一起。天剛矇矇亮,奶奶就起床了,腳步很輕,影子薄得像一片紙。她站在床邊,端詳著姑姑的臉。姑姑醒了,問她:“你起那麼早幹嘛?再睡一會兒吧,我現在去做飯。”

奶奶不說話,就那樣看著姑姑,許久,才說道:“你好像是我的燕子。”

姑姑笑了:“我是你的燕子。”

奶奶高興起來:“我說怎麼長得那麼像呢?燕子你跑哪兒去了,怎麼不回來看我?”

奶奶有時候會靜靜地看著屋簷下爭食的小雞,伸出手“咕咕”地叫著,把手心裡攥著的一把炒熟的玉米籽撒兩顆給它們。洋槐樹在陽光下罩出很大一片陰涼,奶奶眼神迷離,在自己的時空裡飄忽。

3

在我的身邊,凡是家裡老人有痴呆症狀的,很少有子女把他送到醫院治療。比起癌症、心腦血管等疾病,老年痴呆似乎是不值一提的症狀。

我有一個朋友,妻子孃家在八百里外的山區,家裡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父親。他們把老人接到身邊共同生活。沒幾年,老人開始有痴呆症狀。先是丟三落四,後逐漸不認識女婿、女兒,再後來,走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為了不讓老人走丟,他們總是把老人關在家裡。有時在老人的脖子上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家裡的電話號碼。憑心而論,他們對老人其實還是挺孝順的。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帶老人去治病。

夫妻倆都認為,老人這種狀況只是因為老了。

直到有一天,夫妻倆出去幹活,老人一個人偷偷走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找遍了附近的鄉鎮、縣區、妻子的孃家,都不見老父親的蹤影。

朋友的妻子每每想起,就紅了雙眼。她不敢想象痴呆的老父親如何度過寒冬。他走的時候,只穿了一件薄褂子,餓了怎麼辦,病了怎麼辦。她不敢說出心中那個不好的預感,這個痛成了心中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只要一天得不到父親的消息,她就能夠在心裡欺騙自己一天。

女婿比較理智,有一次在與我閒聊時,感慨道,五年了,老人恐怕早就不在了。

4

老年痴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它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與性格孤僻、興趣狹窄、發生重大不良事件等有關。

我閨蜜的母親從五十歲開始就有痴呆的症狀,她總是會告訴家人有人打她。閨蜜很奇怪,她整天都在家裡,即使串門也多在鄰居家,誰會打她。

後來才知道,閨蜜的母親一犯病,就回到了兒童時代。小時候,家裡女孩多,外公想要男孩,一喝醉就拿皮帶抽她們幾個,幼小的她常常被抽得滿身傷痕。她是老大,挨完打還要去廚房給外公做飯。外婆性格懦弱,只會趁外公不在家的時候,摟著自己的女兒哭。

在母親年老、體力衰弱的時候,她回到了最暴力、最無助的時刻。

閨蜜每次給我講到這些,就心疼地無以復加。

她說:“每次母親一犯病,我就會讓哥哥假扮父親,對她和顏悅色地說話,誇她聽話懂事孝順,有時候還拿著一些糖果給她吃。”

母親這時候就會安靜下來,怯怯地伸手,接過“父親”給她的糖果,躲在角落裡小心地剝去糖紙,臉上帶著幸福滿足的笑。

5

有的老人什麼都記不住,唯獨記住了妻子的小名。

所有親人都忘了,唯獨忘不了兒時的一首歌。

疾病在蠶食他們僅存的記憶,在慢慢消散他們與這個世界的關聯。直到有一天,親人所有的語言都得不到任何迴應,再大的努力也得不到絲毫反饋。

可是他們並不是一無所知,在潛意識裡,留有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葛平去看望痴呆的母親,骨瘦如柴的母親每天都躺在沙發裡,嘴裡來來回回地嘟囔著一句話:“都是些沒良心的!”

他不明白,母親都這樣了,怎麼還是滿腹怨氣。從小到大,母親都很強勢,她抱怨父親,抱怨生活,抱怨鄰居,抱怨自己的兒女不聽話。葛平一度想逃離這個家,婚後,他很少回家,這讓母親更加生氣。

母親生病後,葛平回家的次數多了,再不滿意,她也是自己的母親。痴呆了的母親總是會把記憶停留在三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父親在建築工地上摔斷了腿,爺爺奶奶都癱在床上,他們姊妹三個都還未滿十歲。母親常常下地回來,先給父親、爺爺奶奶倒尿盆、擦身子,再做一大鍋飯,還要喂兩頭豬。

有一次,葛平等不及上學,就埋怨母親做飯晚。母親一邊在灶上燒火,一邊罵他:“不想吃你給我滾!”葛平一氣之下扭頭就離開家門,往學校走。

剛走了沒多遠,母親從後面追上來,邊追邊罵:“你今天敢不吃飯,老子揍死你!”

因為害怕捱打,葛平還是乖乖地跟著母親回了家,吃完飯才去上學。那時候的他,對母親也滿腹怨氣,卻忽略了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確實是無法承擔的重擔——丈夫身體何時能好?三個孩子吃穿上學都需要錢,老人需要照顧。

照顧母親的日子裡,葛平才理解了母親的強勢。那強勢裡,有著母親的無可奈何和自我保護。在她痴呆了之後,這些情緒也刻在她的記憶裡,永遠無法磨滅。

6

龍應臺在《胭脂》裡曾經寫道:

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從臺北飛去屏東看望她痴呆的母親。她會給母親剪腳趾甲,塗指甲油。

母親順從地坐在床沿,看女兒給她的指甲上色。

母親年輕的時候,是個耽溺於美的女子。如今她老了,手臂佈滿了黑斑。可是,在她幫母親搽了口紅,說“來,抿一抿”的時候,母親就會抿抿嘴脣。

這個聽話的年老的女人,也曾經有過多麼美麗的青春。她的愛美伴隨了一生,不因痴呆,不因記憶模糊而改變。

做兒女的,實在是應該保護父母這一點點私人情趣,守護他們一丁點的快樂時光啊。

還記得《歸來》裡的婉瑜嗎?她患上了一種選擇性失憶症,忘記了丈夫,卻記得每個月的五號去車站接他,風雨無阻。

"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作者:金小貝

1

有一天,你一覺醒來,步履蹣跚地來到鏡子前,無意識地拿起梳子,看到鏡子中的人目光呆滯,滿面倦容。

你反覆地看著這張臉,疑雲叢生,他是誰?

你不再認識自己,包括你的家人,你的記憶,你的過往,你剛剛還待過的房間,你才放下的茶杯,甚至你還拿在手中的梳子。

這些,你統統都不記得了。

假如這一天來臨,你會不會傷心,有沒有覺得可怕?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91歲的老人到醫院看望自己的女兒,在電梯裡看鏡子時已經不認識自己,不停地問:“誰呀?哪個莊的?哪個莊的?”

老人茫然的樣子叫人覺得好笑又辛酸。

這個老人,他把自己弄丟了。

2

我的奶奶在去世前也痴呆了三年,每一次姑姑回來看她,都會進行一連串相同的對話:

“你是誰呀?”

“我是你的女兒。”

“我女兒叫燕子。”

“對,那就是我。”

“你怎麼不來看我?”

“我前幾天不是剛來看過你嗎?”

“真的?我不記得啊。那你什麼時候再來看我?”

“再過一星期。”

“你是誰呀?”

“我是你女兒,燕子。”

“哦,我有個女兒是叫燕子。你怎麼都不來看我?”

姑姑回來的那幾天,總是會睡在奶奶身邊,像帶孩子一樣給她裹被子。

有天晚上,我也和她們睡在一起。天剛矇矇亮,奶奶就起床了,腳步很輕,影子薄得像一片紙。她站在床邊,端詳著姑姑的臉。姑姑醒了,問她:“你起那麼早幹嘛?再睡一會兒吧,我現在去做飯。”

奶奶不說話,就那樣看著姑姑,許久,才說道:“你好像是我的燕子。”

姑姑笑了:“我是你的燕子。”

奶奶高興起來:“我說怎麼長得那麼像呢?燕子你跑哪兒去了,怎麼不回來看我?”

奶奶有時候會靜靜地看著屋簷下爭食的小雞,伸出手“咕咕”地叫著,把手心裡攥著的一把炒熟的玉米籽撒兩顆給它們。洋槐樹在陽光下罩出很大一片陰涼,奶奶眼神迷離,在自己的時空裡飄忽。

3

在我的身邊,凡是家裡老人有痴呆症狀的,很少有子女把他送到醫院治療。比起癌症、心腦血管等疾病,老年痴呆似乎是不值一提的症狀。

我有一個朋友,妻子孃家在八百里外的山區,家裡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父親。他們把老人接到身邊共同生活。沒幾年,老人開始有痴呆症狀。先是丟三落四,後逐漸不認識女婿、女兒,再後來,走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為了不讓老人走丟,他們總是把老人關在家裡。有時在老人的脖子上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家裡的電話號碼。憑心而論,他們對老人其實還是挺孝順的。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帶老人去治病。

夫妻倆都認為,老人這種狀況只是因為老了。

直到有一天,夫妻倆出去幹活,老人一個人偷偷走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找遍了附近的鄉鎮、縣區、妻子的孃家,都不見老父親的蹤影。

朋友的妻子每每想起,就紅了雙眼。她不敢想象痴呆的老父親如何度過寒冬。他走的時候,只穿了一件薄褂子,餓了怎麼辦,病了怎麼辦。她不敢說出心中那個不好的預感,這個痛成了心中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只要一天得不到父親的消息,她就能夠在心裡欺騙自己一天。

女婿比較理智,有一次在與我閒聊時,感慨道,五年了,老人恐怕早就不在了。

4

老年痴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它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與性格孤僻、興趣狹窄、發生重大不良事件等有關。

我閨蜜的母親從五十歲開始就有痴呆的症狀,她總是會告訴家人有人打她。閨蜜很奇怪,她整天都在家裡,即使串門也多在鄰居家,誰會打她。

後來才知道,閨蜜的母親一犯病,就回到了兒童時代。小時候,家裡女孩多,外公想要男孩,一喝醉就拿皮帶抽她們幾個,幼小的她常常被抽得滿身傷痕。她是老大,挨完打還要去廚房給外公做飯。外婆性格懦弱,只會趁外公不在家的時候,摟著自己的女兒哭。

在母親年老、體力衰弱的時候,她回到了最暴力、最無助的時刻。

閨蜜每次給我講到這些,就心疼地無以復加。

她說:“每次母親一犯病,我就會讓哥哥假扮父親,對她和顏悅色地說話,誇她聽話懂事孝順,有時候還拿著一些糖果給她吃。”

母親這時候就會安靜下來,怯怯地伸手,接過“父親”給她的糖果,躲在角落裡小心地剝去糖紙,臉上帶著幸福滿足的笑。

5

有的老人什麼都記不住,唯獨記住了妻子的小名。

所有親人都忘了,唯獨忘不了兒時的一首歌。

疾病在蠶食他們僅存的記憶,在慢慢消散他們與這個世界的關聯。直到有一天,親人所有的語言都得不到任何迴應,再大的努力也得不到絲毫反饋。

可是他們並不是一無所知,在潛意識裡,留有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葛平去看望痴呆的母親,骨瘦如柴的母親每天都躺在沙發裡,嘴裡來來回回地嘟囔著一句話:“都是些沒良心的!”

他不明白,母親都這樣了,怎麼還是滿腹怨氣。從小到大,母親都很強勢,她抱怨父親,抱怨生活,抱怨鄰居,抱怨自己的兒女不聽話。葛平一度想逃離這個家,婚後,他很少回家,這讓母親更加生氣。

母親生病後,葛平回家的次數多了,再不滿意,她也是自己的母親。痴呆了的母親總是會把記憶停留在三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父親在建築工地上摔斷了腿,爺爺奶奶都癱在床上,他們姊妹三個都還未滿十歲。母親常常下地回來,先給父親、爺爺奶奶倒尿盆、擦身子,再做一大鍋飯,還要喂兩頭豬。

有一次,葛平等不及上學,就埋怨母親做飯晚。母親一邊在灶上燒火,一邊罵他:“不想吃你給我滾!”葛平一氣之下扭頭就離開家門,往學校走。

剛走了沒多遠,母親從後面追上來,邊追邊罵:“你今天敢不吃飯,老子揍死你!”

因為害怕捱打,葛平還是乖乖地跟著母親回了家,吃完飯才去上學。那時候的他,對母親也滿腹怨氣,卻忽略了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確實是無法承擔的重擔——丈夫身體何時能好?三個孩子吃穿上學都需要錢,老人需要照顧。

照顧母親的日子裡,葛平才理解了母親的強勢。那強勢裡,有著母親的無可奈何和自我保護。在她痴呆了之後,這些情緒也刻在她的記憶裡,永遠無法磨滅。

6

龍應臺在《胭脂》裡曾經寫道:

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從臺北飛去屏東看望她痴呆的母親。她會給母親剪腳趾甲,塗指甲油。

母親順從地坐在床沿,看女兒給她的指甲上色。

母親年輕的時候,是個耽溺於美的女子。如今她老了,手臂佈滿了黑斑。可是,在她幫母親搽了口紅,說“來,抿一抿”的時候,母親就會抿抿嘴脣。

這個聽話的年老的女人,也曾經有過多麼美麗的青春。她的愛美伴隨了一生,不因痴呆,不因記憶模糊而改變。

做兒女的,實在是應該保護父母這一點點私人情趣,守護他們一丁點的快樂時光啊。

還記得《歸來》裡的婉瑜嗎?她患上了一種選擇性失憶症,忘記了丈夫,卻記得每個月的五號去車站接他,風雨無阻。

91歲老人照鏡子時不認識自己了:那些痴呆的人,老了會怎麼樣?

我忘記了你的容顏,卻忘不了對你的愛。

如果有來生,請珍惜當下,與愛你的人在一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