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陳建民和他的6名學生 身患癌症仍不離三尺講臺'

""鄉村教師陳建民和他的6名學生 身患癌症仍不離三尺講臺

陳建民正在給他的六名學生上課,他在這所山村小學已堅守了35年。

“和老陳認識得有30多年了,心態好,對學生有耐心。”這是老教師陳德信對他的同事陳建民的評價。陳建民是泰安市寧陽縣葛石鎮石集小學杏山教學點的鄉村教師,他堅守教師崗位35年,雖然現在身患食道癌,卻仍忍受病痛不離三尺講臺。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偉 張澤文

見習記者 郭健

教學點剩6名學生

5位老教師仍在堅守

杏山教學點位於寧陽葛石鎮杏山村,距泰安市區50多公里。這裡被周圍幾個自然村環繞,北靠杏山,由於近期村南頭一條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其他進村道路在雨後不太好走,這幾天很少有人來村裡。

杏山教學點的教學樓是一幢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四層小樓。目前教學點只剩一個年級,6名學生。五位老教師仍在此堅守,陳建民就是其中一員。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深知咱們農村孩子的上學之苦。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工作,家裡老人照顧著,遠地方去不了,我們幾個老同志就選擇在此堅守,讓孩子們能快樂地學習。每天看到孩子們充滿朝氣又活潑可愛的笑臉,我感到自己還很年輕。”今年58歲的陳建民說道。

1984年,風華正茂的陳建民走上鄉村教師的工作崗位,一干就是35年。“之前我們都是民辦教師,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工資低,有不少同事都離開了。”老教師郭俊德介紹,“都得養家餬口,沒辦法。”而離開了這個崗位,一輩子也就離開了最初的三尺講臺。

手術期間

仍掛念著學生

很長時間以來,陳建民以微薄的收入養活著全家5口人,生活十分拮据。後來,他就承包了十幾畝地,貼補家用。從此以後,幾十個春夏秋冬,他都是放學後匆匆去田間忙碌一陣子,回家隨便吃點東西,再急急忙忙趕回學校。

2010年,命運的天平在陳建民身上發生了傾斜,妻子被檢查出尿毒症,讓這個安靜和美好的家庭遇到了晴天霹靂。“有我在,一定會把你的病治好”,陳建民對妻子深情承諾著,承擔起照顧妻子的重任。

在他的細心照顧下,妻子心情恢復正常,積極接受治療。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2013年夏天,命運的考驗再次降臨,陳建民感覺身體不適,經檢查確診為食道癌。

悲觀、絕望再次籠罩了整個家庭。罹患重症的陳建民卻表現得異常堅強,他一邊安慰著傷心欲絕的妻子,一邊瞞著孩子們接受了手術治療。

妻子還是於2015年因尿毒症去世。沉痛的打擊沒有壓倒陳建民,即使在他自己手術恢復的日子裡,他還是惦記著學校,想念著學生。術後剛能自由行動,他就主動要求回到學校,擔負起教學和檔案管理工作,每天風雨無阻。

2017年8月的一天,陳建民準備去北京看近一年沒見的大女兒一家。他騎著自行車冒雨去鎮上購買給外孫的禮物,路不好走,積水又深不慎摔倒。

“學校的孩子怎麼上課呀?”這是陳建民經過治療後說的第一句話,他時刻記掛著他的那所小而溫暖的學校、他的學生。

最大的願望

是有接班人

“我喜歡在學校,這裡有同學。陳老師和家裡的爺爺不一樣,陳老師更願意和我們一起玩。”採訪中,孩子們這樣形容他們的陳老師。

學校裡的6個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來自附近的幾個村子,中午不回家吃飯,都在學校食堂吃。飯後在教學樓二樓的一間休息室一起午休。

為讓孩子們能夠吃上營養、熱乎的午飯,教學點的幾位老師輪流去三公里外的石集小學給孩子們帶午飯,風雨無阻。看著孩子們喜笑顏開地端著熱騰騰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兒,幾位老教師也幸福地笑了。

在孩子們心中,老師們是最溫暖的依靠,是他們的保護神。“幹了一輩子老師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也都成家立業了,之前有老同事說我終於熬出了頭,我說人就得快快樂樂的,啥事都得往好處想,沒啥熬不熬的。”採訪中,陳建民這樣告訴記者,“現在我就想著教給小傢伙們怎麼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會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陳建民的兩個女兒現在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濟南,都從事軟件設計工作。兒子是家裡的老小,現在在加拿大留學。在其他人看來,他的三個孩子之所以有這麼好的前程,跟孩子從小的耳濡目染分不開。

現在,陳建民擔任著三門課的教學工作。在此之前,陳建民一直教語文,由於身體原因,目前只能給孩子帶副科了。眼瞅著快到退休年齡,陳建民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人能來這裡接班。“只要講臺還需要我,我就會一直站在這裡,鄉村教師就得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獨。”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新學期開始了,陳建民又回到學校,站在他摯愛的三尺講臺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