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不完美媽媽 Google 模特 服裝 新聞 有個盒子討論會 2019-04-15

每當寶媽群裡炸開了鍋,除了推薦種草好物,那必是出了大新聞。


點開微博,一看熱搜,還真有大事。杭州一個女童模特(妞妞)被親媽踢踹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視頻裡,一女子不知什麼原因,突然猛踹了孩子的屁股。趔趄幾步的孩子,似乎也習以為常。

接著看,新聞持續發酵。先是熱心網友追蹤出事件的背景,是女童模特在給某商家拍攝服裝照片。再是人肉出拍攝商家,沒想到商家立馬聲明,踢踹小女孩的是人家親媽。

很快,親媽站了出來,不僅發微博道歉,表示絲毫沒有虐待自家姑娘的意思。還接受了採訪,表示被網友討伐到崩潰,一度想自殺,估計也是想洗白換取同情。

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搞清楚前因後果,又看了一遍那個踢踹的視頻。客觀來看,的確作為父母,可以理解這一腳也並非惡意。往往在孩子調皮胡鬧時,情緒控制不了,不經意的小發洩很容易釀成了他人眼裡的“虐童”。

但,網友們百般辛苦地挖出內幕和商家,除了扣上“虐童”的標籤,實則是挖出了童模這個產業鏈背後,令人憤怒的利益關係和為之同情的童模成長環境。

1


熱搜出現後,立馬有記者深入童模市場,揭祕了真實又有些心酸的童模生存環境。

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大部分把孩子送來當童模的父母,剛開始,也並不是像網友們想象得只為了從孩子身上刮取巨大利益。

自家孩子被賞賜了一個漂亮的臉蛋,人見人誇,自然做父母的也就想試試童星這條路。

但在追夢的路上,當全家人的希望和命運被揹負在孩子身上,當金錢利益的驅使越來越豐厚和誘人,當認識到每個市場運作都存在優勝劣汰,父母的慾望開始膨脹,初心變質了。

而小小的童模,每天看著這些拍攝的來來往往,被做經紀人的父母洗腦、催促、甚至體罰,他們被逼迫要早熟起來,也開始理解“客戶需要”、“拍攝一件衣服的價值”、“拍得多掙得多”這些含義。

當童模變成童裝市場習以為常的必要產物,當全國各地有著漂亮臉蛋的孩子蜂擁而至來到童模鎮,商家獲益,童模家庭收入增加,卻從未有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聲和思考。

試想,在孩子們美好的學齡時段,如果像工具一樣被利用,時間被拍攝和金錢填滿,父母初心變質時,孩子的童心可能也變質了。

2


揭祕視頻中,一個有著混血長相的11歲男孩,熟練地擺著各種pose,耍著酷酷的表情,深得客戶喜愛。

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我已經做了兩年了,反正這種賺錢方法比較容易。”

沒想到,一個還在上小學的男孩,竟把話說得這麼社會氣。

也難怪,如果他一天拍攝70件衣服,就有八千多塊的收入,還是當天結付的那種。最多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可以一天拍攝兩百多件衣服,想想一天就收入過萬,比起那些在大城市水生火熱,住地下室擠地鐵的年輕人,這錢賺得的確讓人羨慕。

“我年收入高一點八十多萬,低一點也有五六十萬。我們這童模最高的還能賺700多萬呢,網紅就是輕鬆一點,每個人都想要富裕的生活嘛。”

不知為什麼,從小男孩的採訪中,我絲毫感受不到他這個年齡該有的天真和帥氣,反而在像聽一個幾十歲的大叔談論成功學,滿滿的油膩感。

3


另一個讓我注意到的童模,叫谷歌。

有著甜美笑容的她從三歲就開始做童模了,如今已經做了六年。夢想著做演員的她,在童模這個行業真算得上矜矜業業。

全年,有300天都在拍攝。每天放學後就要來到拍攝地,一直要到天黑才收工。

“ 如果我是那個客戶,他做出來的衣服,別的客戶會一直在催他要照片,所以說我比客戶還要著急。”

看得出,谷歌話語中透露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她已經清楚地明白,客戶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利益往來。相比上一個油膩的男童模,谷歌有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懂事。

其實一開始,谷歌也只是一個天真懵懂的小姑娘,她不懂怎麼拍照,怎麼讓客戶滿意。但有一次,客戶嫌棄她拍得不好,只甩了100元在沙發上時,她當時就暗下決心要努力拍好照。

誰來保護那些在追夢路上的童模?


谷歌那句“要讓所有客戶都滿意”,聽起來真讓人有些心酸。這本不該是她這個年齡的小孩該體驗和經歷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換句話說,過早的讓孩子接觸到社會的黑暗,利益驅使,甚至生存方式,未免有些過於苛刻和殘忍。

而一旦讓孩子們錯失了最無憂無慮的童年,想必父母和社會都難以用任何方式來補償。

//////////


當家庭的重擔落在童模的身上,小小的身軀就可以養活一家人。

當天寒地凍,童模要穿著單薄的夏裝拍攝,還要在戶外直接更換服裝。

當童模已習以為常,把課堂之外的這份拍攝工作作為職業和夢想。

誰曾想過孩子們為此犧牲和放棄了什麼,是美好的時光,是爛漫的童年,是人與人之間最初的交往和相處模式。

換來的,只有孩子們在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擁有的成熟、懂事、帶著面具的偽表情和被揭穿的社會現實。

但,我們仍希望和呼喚,可以對孩子們多一些善待和保護。就如揭祕視頻中,最後一句,但願童模這個經歷可以是孩子們人生中的一種收穫,而不是一種成長負擔、一種無奈選擇和長大後追悔莫及的經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