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葉連平也從不吝嗇“折騰”自己的身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豐富孩子們的見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葉老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出去參觀。而每次出去的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費用都是由葉連平自掏腰包,不向孩子們收一分錢。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葉連平也從不吝嗇“折騰”自己的身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豐富孩子們的見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葉老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出去參觀。而每次出去的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費用都是由葉連平自掏腰包,不向孩子們收一分錢。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教室的牆上寫著“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面對這樣的榮譽,葉連平卻說:“蠟燭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隻螢火蟲。我現在最缺的是時間,我要跟時間賽跑。”

04

葉連平這般無私地傾盡所有,初心是來自於感恩。他不是安徽和縣本地人,他在山東青島出生,來到卜陳村與他的早年的經歷有關。

葉連平18歲隨著父親到了美國大使館做勤雜工,在做勤雜工的三年多時間裡,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葉連平也從不吝嗇“折騰”自己的身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豐富孩子們的見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葉老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出去參觀。而每次出去的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費用都是由葉連平自掏腰包,不向孩子們收一分錢。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教室的牆上寫著“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面對這樣的榮譽,葉連平卻說:“蠟燭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隻螢火蟲。我現在最缺的是時間,我要跟時間賽跑。”

04

葉連平這般無私地傾盡所有,初心是來自於感恩。他不是安徽和縣本地人,他在山東青島出生,來到卜陳村與他的早年的經歷有關。

葉連平18歲隨著父親到了美國大使館做勤雜工,在做勤雜工的三年多時間裡,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美國使館的工作經歷,卻讓他接下來的20多年的歲月裡,遭受了很多艱苦的遭遇。

1965年葉連平輾轉來到安徽和縣,身無分文、無依無靠。但是當地鄉民沒有把他當外地人,沒有工作,鄉親們就安排他到窯廠幹活;沒有吃的,鄉親們就叫他來家裡吃飯;沒有住的,鄉親們拿土給他搭了兩間房子。

這些幫助讓他平安度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日子。回憶以前的點滴,葉連平激動的說:“他們不是我的親人,但是在我的心上,他們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

1978年他進入卜陳初中,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當時已經落實政策,葉連平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是他沒有選擇回去,就連調到縣裡條件更好的中學教學,葉連平也都謝絕了。

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啊,是這裡的父老鄉親救了我的命,我能走嗎?這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不能走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當年的鄉親們大多都已去世,葉連平報不了當年伸出援手的鄉親的恩情,所以他全心全意貢獻給他們後代的孩子。由於農村英語教學條件差,很多學生被英語託後腿,影響升學。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葉連平也從不吝嗇“折騰”自己的身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豐富孩子們的見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葉老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出去參觀。而每次出去的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費用都是由葉連平自掏腰包,不向孩子們收一分錢。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教室的牆上寫著“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面對這樣的榮譽,葉連平卻說:“蠟燭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隻螢火蟲。我現在最缺的是時間,我要跟時間賽跑。”

04

葉連平這般無私地傾盡所有,初心是來自於感恩。他不是安徽和縣本地人,他在山東青島出生,來到卜陳村與他的早年的經歷有關。

葉連平18歲隨著父親到了美國大使館做勤雜工,在做勤雜工的三年多時間裡,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美國使館的工作經歷,卻讓他接下來的20多年的歲月裡,遭受了很多艱苦的遭遇。

1965年葉連平輾轉來到安徽和縣,身無分文、無依無靠。但是當地鄉民沒有把他當外地人,沒有工作,鄉親們就安排他到窯廠幹活;沒有吃的,鄉親們就叫他來家裡吃飯;沒有住的,鄉親們拿土給他搭了兩間房子。

這些幫助讓他平安度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日子。回憶以前的點滴,葉連平激動的說:“他們不是我的親人,但是在我的心上,他們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

1978年他進入卜陳初中,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當時已經落實政策,葉連平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是他沒有選擇回去,就連調到縣裡條件更好的中學教學,葉連平也都謝絕了。

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啊,是這裡的父老鄉親救了我的命,我能走嗎?這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不能走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當年的鄉親們大多都已去世,葉連平報不了當年伸出援手的鄉親的恩情,所以他全心全意貢獻給他們後代的孩子。由於農村英語教學條件差,很多學生被英語託後腿,影響升學。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此後,葉連平決定“變廢為寶”,在自己家裡開設英語課堂,充當著多個任課的老師,義務輔導村裡的孩子們。

四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他傾盡全力和財力自辦留守兒童之家,努力用知識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四十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他的滿頭烏絲。育人四十載,桃李滿天下,他紮根於貧瘠的鄉村,深耕在夢想的沃土。

05

總有一些人,雖歷盡坎坷,卻矢志不渝。他們心地坦然,心裡始終擁有熱愛,並因此心無旁騖。葉連平說:“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氣的…….”樸實而又豪邁的話語,令人為之動容,更讓人敬佩。“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是他的的座右銘,也像是在啟示著我們,幹一行愛一行,活到老幹到老,最為可貴是堅守。

多年來,隨著他的事蹟傳開,他也獲得中國好人、部級勞動模範、省優秀教師等稱號,

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教育的真諦,詮釋了“師德”二字的千斤重義。

"

清早還透著微涼,薄霧散溢在田野間,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陳村,有一間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房屋,三尺講臺,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一位耄耋老人早早就在這一間普通小屋忙碌起來。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這裡是葉連平爺爺的家,也是幾十個留守兒童的家。不一會兒,就有孩子們揹著書包,三三兩兩地來了。

老人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片刻後,屋裡就傳出琅琅讀書聲……這時,92歲退休教師葉連平,開始了普通教學的一天。

01

每一次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執著與擔當。

1988年葉連平從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退休後的他依舊放不下這群孩子,聽聞卜陳學校的一個畢業班,連續一個多月沒有老師來教課。

他決定繼續留下來,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到了1990年,延遲了兩年退休的他還是離開了講臺。

在很多人看來,辛苦了大半輩子,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葉連平不辭辛勞,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回到講臺,給學生們講課,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時間。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由於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鄰近省級公路,村裡發展較落後,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村裡留下來的幾乎是老人和孩子。

這樣的狀況導致這裡的教育每況愈下,條件太差,軟硬件跟不上,大學生不來,好的老師留不住,不僅孩子們的學習無人輔導,每到節假日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葉連平,心裡是無比的著急。

當時,代課近幾十年的葉連平,決定自己在家開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從2000年開始,葉老利用節假日免費給周邊的學生們補習課業。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寒來暑往,這一干,就為此堅持了19個年頭,他這一生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02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崗位。

善良熱心腸的葉連平,做了19年的義務教育,從未向學生們收過一分錢。被問及為什麼不收錢?

葉連平說,“我拿著國家的工資,我吃著國家的糧,是人民的錢,我沒有權利再跟國家、政府跟組織要賬。”葉連平把簡樸品質發揮到了極致,吃的是便宜的菜,喝的是自己帶的白開水,穿的是幾十年前的破衣服,他還表示:剩下來的錢,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對自己十分苛刻的葉連平,對待學生卻十分的大方。

他用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退休金,給學校栽樹,裝電燈,買學習用品。遇到有困難的孩子,更是不留餘力去地幫助他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村裡有位學生就讀於南京理工大學,也曾經是葉連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家中困難,學費以及學習必要用的電腦無力購買,知道情況後的葉連平,二話不說一次性給了他一萬元。

他說:“教育就像種田,你播下種子她就豐收了,用不著你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接受過的他幫助學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楊鴻雁,當時的她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

葉連平見到她的身體不好,家又離得遠,時間大半都花在了來回學校的路上,索性就讓楊鴻雁住在自己的家裡,免費提供吃住,還幫助她輔導功課。

葉連平就她當成自己的孫女一樣,每週五晚,他就騎車把她送回村子,週日晚再把她接回來。

當時,楊鴻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要給葉連平一些生活費,可葉連平一次都沒要。

風裡來雨裡去近20年了,他一直是這樣,不求功利,不求回報。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楊鴻雁回憶說:她考上大學開學那天,葉連平送她到大學報到,到學校後,葉連平還向輔導老師交代情況,並希望在條件允許下,讓老師每月寫信告知楊鴻雁在校情況。

當天下午返程時,返程班車已經停運了,葉連平沒能趕上回去的車,可他又不捨得花錢去住宿,所以他就在大橋洞下待了一夜。

當時的天氣很悶熱,蚊子也很多,葉連平穿的短袖襯衫,橋洞環境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事楊鴻雁畢業後才得知,這讓她非常的慚愧。

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爺爺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給足了別人給不了的關愛,在她的心裡,葉連平就是親爺爺。

03

捨得對別人寬容仁厚,他卻對自己極為嚴苛。

2018年的暑假,葉連平在一次家訪中被電瓶車撞倒,從此身體越來越差,撞傷了腰椎,還因此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他擔心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上講臺,就一直將就著,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起初醫生說葉連平年紀太大,手術風險極大,一旦失敗,“可能下不了手術檯”。學校老師苦苦懇求醫生,最後醫生才同意給葉連平做手術。

好人有好報,葉連平的手術很成功。醫生叮囑術後需要住院幾個月,葉連平一聽頓時急得頭上冒汗,這麼長時間,那些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需要我,我必須回家。”

術後僅僅四天,葉連平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出院,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孩子們看到葉連平老師佝僂著背,滿頭銀髮、頭上扎著繃帶、眼角上留著手術後的傷疤,都被感動地忍不住落淚。

葉連平清楚自己的年紀,他擔心自己下一刻可能說走就走了,所以他覺得就算沒有寒暑假沒有黃金週,也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回到課堂上,他上午仍然連續講三個小時的課,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課間時連口水都不喝,他要求自己要跟時間賽跑。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葉連平也從不吝嗇“折騰”自己的身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豐富孩子們的見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葉老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出去參觀。而每次出去的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費用都是由葉連平自掏腰包,不向孩子們收一分錢。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教室的牆上寫著“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面對這樣的榮譽,葉連平卻說:“蠟燭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隻螢火蟲。我現在最缺的是時間,我要跟時間賽跑。”

04

葉連平這般無私地傾盡所有,初心是來自於感恩。他不是安徽和縣本地人,他在山東青島出生,來到卜陳村與他的早年的經歷有關。

葉連平18歲隨著父親到了美國大使館做勤雜工,在做勤雜工的三年多時間裡,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然而,美國使館的工作經歷,卻讓他接下來的20多年的歲月裡,遭受了很多艱苦的遭遇。

1965年葉連平輾轉來到安徽和縣,身無分文、無依無靠。但是當地鄉民沒有把他當外地人,沒有工作,鄉親們就安排他到窯廠幹活;沒有吃的,鄉親們就叫他來家裡吃飯;沒有住的,鄉親們拿土給他搭了兩間房子。

這些幫助讓他平安度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日子。回憶以前的點滴,葉連平激動的說:“他們不是我的親人,但是在我的心上,他們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

1978年他進入卜陳初中,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當時已經落實政策,葉連平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是他沒有選擇回去,就連調到縣裡條件更好的中學教學,葉連平也都謝絕了。

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啊,是這裡的父老鄉親救了我的命,我能走嗎?這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不能走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當年的鄉親們大多都已去世,葉連平報不了當年伸出援手的鄉親的恩情,所以他全心全意貢獻給他們後代的孩子。由於農村英語教學條件差,很多學生被英語託後腿,影響升學。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此後,葉連平決定“變廢為寶”,在自己家裡開設英語課堂,充當著多個任課的老師,義務輔導村裡的孩子們。

四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他傾盡全力和財力自辦留守兒童之家,努力用知識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四十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他的滿頭烏絲。育人四十載,桃李滿天下,他紮根於貧瘠的鄉村,深耕在夢想的沃土。

05

總有一些人,雖歷盡坎坷,卻矢志不渝。他們心地坦然,心裡始終擁有熱愛,並因此心無旁騖。葉連平說:“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氣的…….”樸實而又豪邁的話語,令人為之動容,更讓人敬佩。“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是他的的座右銘,也像是在啟示著我們,幹一行愛一行,活到老幹到老,最為可貴是堅守。

多年來,隨著他的事蹟傳開,他也獲得中國好人、部級勞動模範、省優秀教師等稱號,

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教育的真諦,詮釋了“師德”二字的千斤重義。

92歲教師陪伴留守兒童19年:每一份堅守的背後,都是熱愛與擔當

在被評為中國好人時,有人問到:為什麼你會被評為中國好人?

葉連平回答:“因為是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裡,生活在好人的中間。”

生命的厚重不在於繁華喧囂,而在於平靜簡樸,一生只做一件事,不求索取,甘願化作小小的螢火蟲,默默發散著光與熱,他是這個時代的榜樣,他更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