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不完美媽媽 新聞 杭州 勞動公益站 2019-06-05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這是一個很溫暖、很感人的事情。

新聞中的主人翁,有人說他是現實版的蘇大強,但是筆者真不這麼認為,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都市快報報道,章大伯在杭州中心城區有一套20餘平米的房產,今年86歲的他,曾有一段短暫的婚姻,膝下無子女,有幾個兄弟姐妹但來往不多。

2003年,章大伯請了鐘點工王大姐在家幫忙收拾衛生,2012年後,因為身體不好,王大姐變成了住家保姆,這一住便是7年。

今年5月,章大伯再次因病入院,王大姐24小時在醫院照顧。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出院後,章大伯第一件事情,就是立下遺囑:其身後事全部由王大姐料理,包括房子、積蓄、撫卹金全都給她。而且章大伯還特別註明,立遺囑的時候腦子很清楚,身體很健康,手腳也很麻利,並稱王大姐為女兒,這些事情都是自己家的內政,任何人不得干預。

先後四次立下遺囑

大伯:我早已認她做女兒了

據媒體報道,這已經是章大伯第四次立遺囑了,早在2015年其就立過第一份遺囑,當時還找了一位當律師的鄰居做見證人。

第一次立遺囑時,章大伯只有82歲,他覺得王大姐一直在家照顧他十多年時間,不是女兒勝似女兒,願意在百年之後,全部財產由王阿姨一人繼承。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此後,章大伯又分別於2018年10月16日和2019年3月25日寫過遺囑,今年5月出院後的他,再次立下遺囑,反覆申明其遺產歸王大姐所有。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據瞭解,章大伯退休前是一名小學校長,常年一個人生活,現居住的是單位分的房子,面積雖然只有20多平米,周邊房價在40000餘元,大概價值百萬左右。

因為年齡大了,十多年前,他就通過各種途徑找了鐘點工幫忙做衛生,但一直沒找到合心意的,直到2003年遇到王大姐。隨後,該大姐就一直在章大伯家做了9年鐘點工。隨著大伯年齡越來越大,章大伯2012年便邀請王大姐做住家保姆,平時章大伯住在臥室,王大姐就睡陽臺。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這7年來,在王大姐的照顧下,章大伯生活規律,身體狀況也好了很多。他說,“我能活到今天,都是她給掙的。”章大伯對王大姐的照顧一直看在眼裡,“我早已認她做女兒了……就算親生孩子,又有幾個能做到她這樣的呢?”。

現實矛盾摩擦不斷

找個好的保姆到底有多難?

這是一個善有善報的新聞。

章大伯和王大姐之間的關係,或許不再是簡單的僱傭,而更像是一種家人的照顧和陪伴。能遇到這樣的保姆,是章大伯的福氣,能找到這樣的僱主,也未嘗不是王大姐的幸運,新聞的結局看起來讓人感到溫暖。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全面放開生育二胎,對家政服務需求劇增,筆者身邊有不少人吐槽過,保姆難找,甚至有人一年換過8到10個保姆,也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

尤其是杭州保姆縱火、瀋陽惡保姆將痴呆老人鼻骨打斷等新聞不斷傳播的時候,很多人似乎對保姆一詞,帶有了天然偏見,不少網友甚至表示,“請一個保姆在家照顧老人或者孩子,我還要再找一個明白人在家看著保姆”,這是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坍塌,而保姆作為特殊服務人員,要全方面的介入到僱主生活中去,失去了彼此信任和理解,矛盾和摩擦只會不斷升級。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送給保姆,老人四次立下這樣的遺囑

而在現實生活中,僱主和保姆的關係,如章大伯和王大姐的也並不多見,“糾紛多”“問題保姆”“問題僱主”的新聞屢見報端,究其原因是保姆的工作繁瑣而細緻,其工作評價又主要以僱主個人感受為主,沒有一個相對標準和統一權衡尺度,且保姆工作待遇、性質等又導致入職門檻偏低、流動性大。

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良莠不齊,僱主的要求也是眾口難調,出現糾紛和矛盾,雙方馬上成為對立面,一個說“我出了錢,你不辦事,你不敬業”,一個說“你出了錢,就是大爺了嗎,你不尊重我”。就這樣,保姆和僱主的關係只剩下相互指責。

我們也呼籲,能夠建立健全完善的機制,通過統一的服務標準,保護僱主和保姆的多方權益。同時,僱主和保姆之間也能夠多一份信任和理解,竟然進了一家門,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就真正把彼此當做一家人,能善待對方。

筆者也想聽聽你們在找保姆的過程中,有什麼奇葩事、感人事,大家不妨在留言區和我們一起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