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不完美媽媽 文章 發現佩奇 荷葉媽咪 2019-08-28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當你的第一反應是推遲或逃避時,你就該抓住這樣的第一反應。不要讓他在你的腦海中得過且過,最終變得麻木、懶惰。

同理,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可以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


■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什麼好處?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記錄了自己在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時,他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著特殊的想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是牴觸的,但是這件事對他還有幫助,那麼,當他再次遇到這件事情的,他就會多想一步,多做一下思維運轉。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當你的第一反應是推遲或逃避時,你就該抓住這樣的第一反應。不要讓他在你的腦海中得過且過,最終變得麻木、懶惰。

同理,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可以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


■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什麼好處?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記錄了自己在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時,他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著特殊的想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是牴觸的,但是這件事對他還有幫助,那麼,當他再次遇到這件事情的,他就會多想一步,多做一下思維運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讓孩子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不僅僅能夠推動孩子思維的運轉,思維方式的改變,還能夠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簡單說,當你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放棄時。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沒有問題,但你這樣做,永遠不會做。在遇到有難度的數學題的時候,我們能首先學會的不應該是放棄,而是思考。

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對自己的性格塑造也是有很大幫助。

因為第一反應的記錄,能夠讓孩子清楚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情緒變化和態度。當記錄下了第一反應,孩子也會根據自己以往的表現來調整自己在一些事情上面的情緒,塑造一個好的性格。

幫助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實則是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優化。

身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通過記錄的第一反應來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呢?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當你的第一反應是推遲或逃避時,你就該抓住這樣的第一反應。不要讓他在你的腦海中得過且過,最終變得麻木、懶惰。

同理,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可以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


■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什麼好處?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記錄了自己在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時,他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著特殊的想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是牴觸的,但是這件事對他還有幫助,那麼,當他再次遇到這件事情的,他就會多想一步,多做一下思維運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讓孩子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不僅僅能夠推動孩子思維的運轉,思維方式的改變,還能夠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簡單說,當你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放棄時。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沒有問題,但你這樣做,永遠不會做。在遇到有難度的數學題的時候,我們能首先學會的不應該是放棄,而是思考。

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對自己的性格塑造也是有很大幫助。

因為第一反應的記錄,能夠讓孩子清楚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情緒變化和態度。當記錄下了第一反應,孩子也會根據自己以往的表現來調整自己在一些事情上面的情緒,塑造一個好的性格。

幫助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實則是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優化。

身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通過記錄的第一反應來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孩子通過記錄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夠優化自己的行為

第一反應是在思維運轉之下產生的,當我們記錄第一反應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反應做出迴應,如果第一反應存在著不好的地方,我們會有針對性地做出一定的調整。

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來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改正優化自己的行為。

我們應該清楚,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會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的。比如說:有的孩子非常的內向,從來不會當著全班的人講話,更不要說表演節目了。他對於當眾講話的第一反應是害羞、膽怯。

這時候,幫著孩子記錄他的第一反應,並讓他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從而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長此以往,當孩子在面對這樣公眾場合演講或者是表演的時候,就不會再膽怯了,反而多了一些憧憬。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當你的第一反應是推遲或逃避時,你就該抓住這樣的第一反應。不要讓他在你的腦海中得過且過,最終變得麻木、懶惰。

同理,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可以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


■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什麼好處?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記錄了自己在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時,他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著特殊的想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是牴觸的,但是這件事對他還有幫助,那麼,當他再次遇到這件事情的,他就會多想一步,多做一下思維運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讓孩子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不僅僅能夠推動孩子思維的運轉,思維方式的改變,還能夠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簡單說,當你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放棄時。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沒有問題,但你這樣做,永遠不會做。在遇到有難度的數學題的時候,我們能首先學會的不應該是放棄,而是思考。

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對自己的性格塑造也是有很大幫助。

因為第一反應的記錄,能夠讓孩子清楚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情緒變化和態度。當記錄下了第一反應,孩子也會根據自己以往的表現來調整自己在一些事情上面的情緒,塑造一個好的性格。

幫助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實則是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優化。

身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通過記錄的第一反應來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孩子通過記錄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夠優化自己的行為

第一反應是在思維運轉之下產生的,當我們記錄第一反應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反應做出迴應,如果第一反應存在著不好的地方,我們會有針對性地做出一定的調整。

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來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改正優化自己的行為。

我們應該清楚,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會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的。比如說:有的孩子非常的內向,從來不會當著全班的人講話,更不要說表演節目了。他對於當眾講話的第一反應是害羞、膽怯。

這時候,幫著孩子記錄他的第一反應,並讓他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從而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長此以往,當孩子在面對這樣公眾場合演講或者是表演的時候,就不會再膽怯了,反而多了一些憧憬。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你幫助孩子改變,這就是在轉變孩子的思維。你讓孩子由原來的害羞,害怕,變成了現在的勇敢。這就是在通過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優化自己的行為舉止,這就是讓孩子學會記錄的好處。

不難發現,當你讓孩子記錄的時候,就是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然後轉變自己的思維,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優化。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用對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出色。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狀況,因為孩子聰明與否是跟學習掛鉤,也跟未來的走向相關聯。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能有出息?能在各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那麼,要使孩子的行為稱之為完美,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呢?

小美今年上五年級了,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實踐能力也非常的強。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她都能把每一件事完成得很好,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她的同學也很羨慕她,還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小美為什麼能把事情完成的那麼好呢?在班會上,小美是這樣班裡的同學分享的:

其實我之前也是一個沒有計劃,比較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媽媽讓我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在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子的。假如說你想放棄,那麼你就要硬著頭皮去完成。這樣的話,當你再處理這樣一類的事情的時候,首先的反應就不是退縮了。慢慢地,採取這樣的方法,你就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

確實如此,當你面臨一個困難的時候,你努力克服了過去,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恐懼了。

小美媽媽教給小美的方法,就是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當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對這件事情有一個熟悉感,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得以改變,讓自己做出一定的改變。

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客觀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思維運轉模式,能夠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加趨向於完美。那麼,什麼又是第一反應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什麼是第一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經過我們神經系統而發出的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不經過神經系統,但是這樣的反應卻真實地體現著人的思維。

這與第二反應是不同的,第二反應是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意識到不對,而做出的改正。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第一反應呢?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要天天忙工作上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點,休息時間少得可憐。可是,當你十點下班回家的時候,你還答應了孩子陪他玩遊戲。當時你想的可能是:太累了,改天再陪孩子玩吧!這種你不想陪孩子玩耍的想法就是你的第一反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當你的第一反應是推遲或逃避時,你就該抓住這樣的第一反應。不要讓他在你的腦海中得過且過,最終變得麻木、懶惰。

同理,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可以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


■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什麼好處?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記錄了自己在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時,他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著特殊的想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

如果孩子對這件事是牴觸的,但是這件事對他還有幫助,那麼,當他再次遇到這件事情的,他就會多想一步,多做一下思維運轉。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讓孩子學著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不僅僅能夠推動孩子思維的運轉,思維方式的改變,還能夠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簡單說,當你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放棄時。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沒有問題,但你這樣做,永遠不會做。在遇到有難度的數學題的時候,我們能首先學會的不應該是放棄,而是思考。

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對自己的性格塑造也是有很大幫助。

因為第一反應的記錄,能夠讓孩子清楚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情緒變化和態度。當記錄下了第一反應,孩子也會根據自己以往的表現來調整自己在一些事情上面的情緒,塑造一個好的性格。

幫助孩子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實則是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優化。

身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通過記錄的第一反應來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呢?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 孩子通過記錄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夠優化自己的行為

第一反應是在思維運轉之下產生的,當我們記錄第一反應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反應做出迴應,如果第一反應存在著不好的地方,我們會有針對性地做出一定的調整。

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通過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來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改正優化自己的行為。

我們應該清楚,學會記錄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會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的。比如說:有的孩子非常的內向,從來不會當著全班的人講話,更不要說表演節目了。他對於當眾講話的第一反應是害羞、膽怯。

這時候,幫著孩子記錄他的第一反應,並讓他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從而一步一步地做出改變,長此以往,當孩子在面對這樣公眾場合演講或者是表演的時候,就不會再膽怯了,反而多了一些憧憬。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你幫助孩子改變,這就是在轉變孩子的思維。你讓孩子由原來的害羞,害怕,變成了現在的勇敢。這就是在通過讓孩子自己感知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優化自己的行為舉止,這就是讓孩子學會記錄的好處。

不難發現,當你讓孩子記錄的時候,就是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然後轉變自己的思維,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優化。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用對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出色。

孩子總是下意識逃避困難?教他記錄“第一反應”,再改變思維模式

互動話題:你對於教育孩子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

聽荷葉媽咪講述育兒故事,分享育兒知識,和寶寶一起快樂成長。

育兒不易,希望我的點滴經驗能幫助你們在育兒的路上不迷茫。

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