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夏天不願意炒菜做飯時,便會去夜市小攤上調一份涼菜。賣涼菜的車是一種特製的可移動的車體,外面兩側罩有玻璃,裡面有數個長方形格子,放置了幾十種可搭配的食材,比如油麥、菠菜、生菜、粉絲、豆皮、花生米、海帶、火腿腸等,選材時左手持盆,右手拿一個夾子,將自己想吃的菜夾到盆裡,再交由老闆調製。

常去的那家是兩口子一起出攤,女的負責將顧客選好的食材進行稱重,結賬和找錢,男的則需把食材倒入更大的盆中,加入油鹽醬醋、蒜汁、花生碎、香菜之類的調料,用筷子快速攪拌,使食材入味,調好後盛入袋內,回家便可食用。

這種調涼菜的小車在聊城大街小巷較為多見,一是因為其方便,二也是口感清涼適合夏季食用,所以頗受歡迎。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夏天不願意炒菜做飯時,便會去夜市小攤上調一份涼菜。賣涼菜的車是一種特製的可移動的車體,外面兩側罩有玻璃,裡面有數個長方形格子,放置了幾十種可搭配的食材,比如油麥、菠菜、生菜、粉絲、豆皮、花生米、海帶、火腿腸等,選材時左手持盆,右手拿一個夾子,將自己想吃的菜夾到盆裡,再交由老闆調製。

常去的那家是兩口子一起出攤,女的負責將顧客選好的食材進行稱重,結賬和找錢,男的則需把食材倒入更大的盆中,加入油鹽醬醋、蒜汁、花生碎、香菜之類的調料,用筷子快速攪拌,使食材入味,調好後盛入袋內,回家便可食用。

這種調涼菜的小車在聊城大街小巷較為多見,一是因為其方便,二也是口感清涼適合夏季食用,所以頗受歡迎。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吊爐燒餅的攤前,前來購買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擺攤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女的負責擀麵、將面揉成團,男的將揉好的麵糰抹上油料,在盤中用手背按成餅狀,中間凹陷,圓邊隆起,形狀像一個馬蹄,而後再撒上些芝麻,用手將其貼放到倒扣的大鐵鍋壁內,接受底部炭火的烘烤,一鍋差不多可烤十個左右,五分鐘即可出鍋,剛出鍋的燒餅外酥裡嫩,吃起來滿口芝麻的清香,一張餅才一塊錢,幾年間從沒有漲過價,真可謂好吃不貴。

賣菜的大媽騎得是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年四季都會在老地方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年紀偏大,但攤位看起來整潔講究,地上鋪一塊方形毯子,將黃瓜,豆角、茄子分別碼放整齊,外表色澤光亮,顯得十分新鮮,每次前去買菜,她都會特別熱情的撐開方便袋供你挑選,結賬時還總會少要個幾毛錢零頭,但深知老人家早出晚歸不易,也從沒好意思少給過錢。

她笑言:現在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也只好讓孩子給弄了收錢的二維碼,這掃一下錢就過來了,還怪新鮮的,就是從頭到尾看不見錢,總覺得像白忙活似的。

緊挨大媽攤位的,是一個賣饅頭的老闆,他家的饅頭房就在這條街上,幾層蒸籠裡擺放著長條形的圓形的和方形的各式饅頭和花捲,還有玉米麵、黑米麵的窩頭,偶爾還會有過年才能吃到的棗糕,饅頭有的一元兩個有的一元三個,吃起來軟糯可口,極易消化。

有個皮膚黝黑身材偏瘦的大哥,會隨著季節的不同,選擇售賣不同的生活用品。他的攤位在南北街臨近十字路口處,這裡冬季會賣一些手套、擋風棉、暖手寶、厚毛毯之類的商品,而到了夏季則換成了涼蓆、拖鞋、冰墊等熱天常用的物品,由於品類較多較雜,看上去整條街就屬他的攤子鋪的最長。

即便如此,他的攤前也很少清冷,常是人頭攢動的景象,我的兩雙手套,一雙拖鞋,沙發上用的涼蓆,全是在他那買的。交流中得知,大哥白天有工作,夜晚擺攤是掙些外快,因為自己兩個孩子要養,所以日常花費比較大。

趕上人集中時,大家七嘴八舌的向老闆詢問著樣式和價格,手中還來回在貨品裡東挑西揀,大哥一個人也臨危不亂,找貨號,報價格,收錢,整理攤子,自己忙活地井然有序。

東西街英才小區門口一側,套圈的攤位換過幾次老闆,好像不論換誰,總是不缺乏顧客的。六點多剛剛出攤時,便零星有了前來套圈的,至八九點再過去,玩的人已經將攤位團團圍住,想知裡面的情況都得踮起腳尖了,好不容易有了個位置站在一旁觀看,才發覺這裡才是最不在乎受眾人群,老少皆宜的。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夏天不願意炒菜做飯時,便會去夜市小攤上調一份涼菜。賣涼菜的車是一種特製的可移動的車體,外面兩側罩有玻璃,裡面有數個長方形格子,放置了幾十種可搭配的食材,比如油麥、菠菜、生菜、粉絲、豆皮、花生米、海帶、火腿腸等,選材時左手持盆,右手拿一個夾子,將自己想吃的菜夾到盆裡,再交由老闆調製。

常去的那家是兩口子一起出攤,女的負責將顧客選好的食材進行稱重,結賬和找錢,男的則需把食材倒入更大的盆中,加入油鹽醬醋、蒜汁、花生碎、香菜之類的調料,用筷子快速攪拌,使食材入味,調好後盛入袋內,回家便可食用。

這種調涼菜的小車在聊城大街小巷較為多見,一是因為其方便,二也是口感清涼適合夏季食用,所以頗受歡迎。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吊爐燒餅的攤前,前來購買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擺攤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女的負責擀麵、將面揉成團,男的將揉好的麵糰抹上油料,在盤中用手背按成餅狀,中間凹陷,圓邊隆起,形狀像一個馬蹄,而後再撒上些芝麻,用手將其貼放到倒扣的大鐵鍋壁內,接受底部炭火的烘烤,一鍋差不多可烤十個左右,五分鐘即可出鍋,剛出鍋的燒餅外酥裡嫩,吃起來滿口芝麻的清香,一張餅才一塊錢,幾年間從沒有漲過價,真可謂好吃不貴。

賣菜的大媽騎得是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年四季都會在老地方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年紀偏大,但攤位看起來整潔講究,地上鋪一塊方形毯子,將黃瓜,豆角、茄子分別碼放整齊,外表色澤光亮,顯得十分新鮮,每次前去買菜,她都會特別熱情的撐開方便袋供你挑選,結賬時還總會少要個幾毛錢零頭,但深知老人家早出晚歸不易,也從沒好意思少給過錢。

她笑言:現在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也只好讓孩子給弄了收錢的二維碼,這掃一下錢就過來了,還怪新鮮的,就是從頭到尾看不見錢,總覺得像白忙活似的。

緊挨大媽攤位的,是一個賣饅頭的老闆,他家的饅頭房就在這條街上,幾層蒸籠裡擺放著長條形的圓形的和方形的各式饅頭和花捲,還有玉米麵、黑米麵的窩頭,偶爾還會有過年才能吃到的棗糕,饅頭有的一元兩個有的一元三個,吃起來軟糯可口,極易消化。

有個皮膚黝黑身材偏瘦的大哥,會隨著季節的不同,選擇售賣不同的生活用品。他的攤位在南北街臨近十字路口處,這裡冬季會賣一些手套、擋風棉、暖手寶、厚毛毯之類的商品,而到了夏季則換成了涼蓆、拖鞋、冰墊等熱天常用的物品,由於品類較多較雜,看上去整條街就屬他的攤子鋪的最長。

即便如此,他的攤前也很少清冷,常是人頭攢動的景象,我的兩雙手套,一雙拖鞋,沙發上用的涼蓆,全是在他那買的。交流中得知,大哥白天有工作,夜晚擺攤是掙些外快,因為自己兩個孩子要養,所以日常花費比較大。

趕上人集中時,大家七嘴八舌的向老闆詢問著樣式和價格,手中還來回在貨品裡東挑西揀,大哥一個人也臨危不亂,找貨號,報價格,收錢,整理攤子,自己忙活地井然有序。

東西街英才小區門口一側,套圈的攤位換過幾次老闆,好像不論換誰,總是不缺乏顧客的。六點多剛剛出攤時,便零星有了前來套圈的,至八九點再過去,玩的人已經將攤位團團圍住,想知裡面的情況都得踮起腳尖了,好不容易有了個位置站在一旁觀看,才發覺這裡才是最不在乎受眾人群,老少皆宜的。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那套圈的人中,有退休的老人,有學齡期的孩子,有年輕的情侶,還有溫馨的一家三口,套著目標的,定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套不著的,也會與身邊的人相視一笑,權當消遣了。有次一位身著白背心大褲衩的老人,相中了最後一排的招財貓擺件,那擺件由於體型較大,相較於其他價格也許要高,所以三個圈全中才能拿走,老人手中的圈扔完,奈何只一個套中,便有些不服氣,繼又買了十元的,心無旁騖盯住招財貓,勢要將其抱回家去,他這勁頭,也讓一眾觀看的人來了興致,就連旁邊貼手機膜的攤主也不時抻過頭觀望戰況。

還有更熱鬧的:十字街的任何一條路上,都可偶爾見到伶牙俐齒,說著滿嘴順口溜的年輕人,售賣各色商品。常見的是賣膠水的,攤販坐在一個小馬紮上,面前鋪著一張海報,海報上一半放著一瓶瓶的膠水,另一半橫七豎八躺著幾雙鞋子、拖把棍、甚至還有磚頭,可以說此類攤販是整個夜市最會吆喝的了,他的耳廓上掛著講話用的擴音話筒,伸到嘴角處,所吆喝的叫賣詞,讓人聽了不禁想圍攏過來,原本毫無購物打算的人,也常會被他的話術引導,從而購買。

依稀記得有幾句詞是這樣的:

咱們是面對面現對現,當場給你做試驗,心別慌手別抖,跟著感覺向前走,口對口縫對縫,兩手按住不要動,用力按住十幾秒,輕輕鬆鬆就粘好,粘的好粘的牢,賽過英國的電焊條。粘的妙粘的好,幸福家庭少不了。花大錢買冰箱買彩電,花小錢買實惠買方便,改革開放幾十年,誰都不缺這幾塊錢,又不是買冰箱買冰櫃,還得回家開個家庭會。

一邊眉飛色舞的吆喝,攤販的手一邊操作,只見他用小刀將眼前一皮鞋鞋底劃開,只剩極少部分相連,掰開裂痕讓圍觀顧客看一圈後,淡定的拿起膠水在開口處塗了起來,塗好雙手緊緊按壓,幾十秒後鬆開,果然劃開的鞋底被粘住了,不仔細看連縫隙都看不清楚。這一通操作下來,膠水自然成了搶手貨,不少人爭相出錢購買。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夏天不願意炒菜做飯時,便會去夜市小攤上調一份涼菜。賣涼菜的車是一種特製的可移動的車體,外面兩側罩有玻璃,裡面有數個長方形格子,放置了幾十種可搭配的食材,比如油麥、菠菜、生菜、粉絲、豆皮、花生米、海帶、火腿腸等,選材時左手持盆,右手拿一個夾子,將自己想吃的菜夾到盆裡,再交由老闆調製。

常去的那家是兩口子一起出攤,女的負責將顧客選好的食材進行稱重,結賬和找錢,男的則需把食材倒入更大的盆中,加入油鹽醬醋、蒜汁、花生碎、香菜之類的調料,用筷子快速攪拌,使食材入味,調好後盛入袋內,回家便可食用。

這種調涼菜的小車在聊城大街小巷較為多見,一是因為其方便,二也是口感清涼適合夏季食用,所以頗受歡迎。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吊爐燒餅的攤前,前來購買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擺攤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女的負責擀麵、將面揉成團,男的將揉好的麵糰抹上油料,在盤中用手背按成餅狀,中間凹陷,圓邊隆起,形狀像一個馬蹄,而後再撒上些芝麻,用手將其貼放到倒扣的大鐵鍋壁內,接受底部炭火的烘烤,一鍋差不多可烤十個左右,五分鐘即可出鍋,剛出鍋的燒餅外酥裡嫩,吃起來滿口芝麻的清香,一張餅才一塊錢,幾年間從沒有漲過價,真可謂好吃不貴。

賣菜的大媽騎得是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年四季都會在老地方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年紀偏大,但攤位看起來整潔講究,地上鋪一塊方形毯子,將黃瓜,豆角、茄子分別碼放整齊,外表色澤光亮,顯得十分新鮮,每次前去買菜,她都會特別熱情的撐開方便袋供你挑選,結賬時還總會少要個幾毛錢零頭,但深知老人家早出晚歸不易,也從沒好意思少給過錢。

她笑言:現在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也只好讓孩子給弄了收錢的二維碼,這掃一下錢就過來了,還怪新鮮的,就是從頭到尾看不見錢,總覺得像白忙活似的。

緊挨大媽攤位的,是一個賣饅頭的老闆,他家的饅頭房就在這條街上,幾層蒸籠裡擺放著長條形的圓形的和方形的各式饅頭和花捲,還有玉米麵、黑米麵的窩頭,偶爾還會有過年才能吃到的棗糕,饅頭有的一元兩個有的一元三個,吃起來軟糯可口,極易消化。

有個皮膚黝黑身材偏瘦的大哥,會隨著季節的不同,選擇售賣不同的生活用品。他的攤位在南北街臨近十字路口處,這裡冬季會賣一些手套、擋風棉、暖手寶、厚毛毯之類的商品,而到了夏季則換成了涼蓆、拖鞋、冰墊等熱天常用的物品,由於品類較多較雜,看上去整條街就屬他的攤子鋪的最長。

即便如此,他的攤前也很少清冷,常是人頭攢動的景象,我的兩雙手套,一雙拖鞋,沙發上用的涼蓆,全是在他那買的。交流中得知,大哥白天有工作,夜晚擺攤是掙些外快,因為自己兩個孩子要養,所以日常花費比較大。

趕上人集中時,大家七嘴八舌的向老闆詢問著樣式和價格,手中還來回在貨品裡東挑西揀,大哥一個人也臨危不亂,找貨號,報價格,收錢,整理攤子,自己忙活地井然有序。

東西街英才小區門口一側,套圈的攤位換過幾次老闆,好像不論換誰,總是不缺乏顧客的。六點多剛剛出攤時,便零星有了前來套圈的,至八九點再過去,玩的人已經將攤位團團圍住,想知裡面的情況都得踮起腳尖了,好不容易有了個位置站在一旁觀看,才發覺這裡才是最不在乎受眾人群,老少皆宜的。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那套圈的人中,有退休的老人,有學齡期的孩子,有年輕的情侶,還有溫馨的一家三口,套著目標的,定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套不著的,也會與身邊的人相視一笑,權當消遣了。有次一位身著白背心大褲衩的老人,相中了最後一排的招財貓擺件,那擺件由於體型較大,相較於其他價格也許要高,所以三個圈全中才能拿走,老人手中的圈扔完,奈何只一個套中,便有些不服氣,繼又買了十元的,心無旁騖盯住招財貓,勢要將其抱回家去,他這勁頭,也讓一眾觀看的人來了興致,就連旁邊貼手機膜的攤主也不時抻過頭觀望戰況。

還有更熱鬧的:十字街的任何一條路上,都可偶爾見到伶牙俐齒,說著滿嘴順口溜的年輕人,售賣各色商品。常見的是賣膠水的,攤販坐在一個小馬紮上,面前鋪著一張海報,海報上一半放著一瓶瓶的膠水,另一半橫七豎八躺著幾雙鞋子、拖把棍、甚至還有磚頭,可以說此類攤販是整個夜市最會吆喝的了,他的耳廓上掛著講話用的擴音話筒,伸到嘴角處,所吆喝的叫賣詞,讓人聽了不禁想圍攏過來,原本毫無購物打算的人,也常會被他的話術引導,從而購買。

依稀記得有幾句詞是這樣的:

咱們是面對面現對現,當場給你做試驗,心別慌手別抖,跟著感覺向前走,口對口縫對縫,兩手按住不要動,用力按住十幾秒,輕輕鬆鬆就粘好,粘的好粘的牢,賽過英國的電焊條。粘的妙粘的好,幸福家庭少不了。花大錢買冰箱買彩電,花小錢買實惠買方便,改革開放幾十年,誰都不缺這幾塊錢,又不是買冰箱買冰櫃,還得回家開個家庭會。

一邊眉飛色舞的吆喝,攤販的手一邊操作,只見他用小刀將眼前一皮鞋鞋底劃開,只剩極少部分相連,掰開裂痕讓圍觀顧客看一圈後,淡定的拿起膠水在開口處塗了起來,塗好雙手緊緊按壓,幾十秒後鬆開,果然劃開的鞋底被粘住了,不仔細看連縫隙都看不清楚。這一通操作下來,膠水自然成了搶手貨,不少人爭相出錢購買。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的個別縣城和鄉鎮盛產西瓜,每逢夏季,久和夜市少不了賣西瓜的攤位,他們常常是開著帶斗的車輛,停駐後將三面的擋門放下,方便顧客挑選西瓜。來購買的人不論懂或不懂,通常都會用手指敲擊西瓜,而後耳朵湊近聽聽聲音,這時候賣瓜的老闆也樂意幫忙給個意見,挑好的西瓜抱放到地面的稱上,一塊五六一斤的價格,確實算比較實惠。

除以上這些,久和的夜市中還有很多商品和攤位,有出售自家種植的玉米的,自家編制的手工竹筐的,還有賣豆腐的,賣工藝品的,賣小狗小貓小鳥小魚等寵物的,賣女性飾品的,還有賣各種快餐小吃的,例如肉夾饃、炒河粉、烤冷麵、涼皮、辣鴨頭、數不勝數。

"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開發區燕山路,北起東昌路,南至黃河路,此路段加之與其交叉的海河路,形成一條十字街,這條街地處城市東部,白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等到夜晚,才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自春夏傍晚六七點起,秋冬傍晚五六點起,這條十字街上便開始聚攏前來擺攤售賣商品的小販,他們有的騎電動車前來,電動車的踏板上,擺放著一個大號的尼龍袋或是幾個中號的紙箱。有的開三輪車前來,車斗里拉著幾個大的編織筐。還有的開著廂式貨車,打開貨箱門,儼然一個小型超市。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整條街所售賣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熟食的,賣炸串的,賣生活用品的。除此外,東西朝向的街上,還有套圈、投球之類的娛樂項目。

不知道具體什麼時間,這裡開始有的夜市,自打搬來新住處後,每隔幾天去逛一逛,買點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即便不買東西,飯後也喜歡兜一圈,感受一下城市裡蘊藏的煙火氣。

每次夜晚走在這條街上,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兒時趕集的樂趣。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夏天不願意炒菜做飯時,便會去夜市小攤上調一份涼菜。賣涼菜的車是一種特製的可移動的車體,外面兩側罩有玻璃,裡面有數個長方形格子,放置了幾十種可搭配的食材,比如油麥、菠菜、生菜、粉絲、豆皮、花生米、海帶、火腿腸等,選材時左手持盆,右手拿一個夾子,將自己想吃的菜夾到盆裡,再交由老闆調製。

常去的那家是兩口子一起出攤,女的負責將顧客選好的食材進行稱重,結賬和找錢,男的則需把食材倒入更大的盆中,加入油鹽醬醋、蒜汁、花生碎、香菜之類的調料,用筷子快速攪拌,使食材入味,調好後盛入袋內,回家便可食用。

這種調涼菜的小車在聊城大街小巷較為多見,一是因為其方便,二也是口感清涼適合夏季食用,所以頗受歡迎。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吊爐燒餅的攤前,前來購買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擺攤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女的負責擀麵、將面揉成團,男的將揉好的麵糰抹上油料,在盤中用手背按成餅狀,中間凹陷,圓邊隆起,形狀像一個馬蹄,而後再撒上些芝麻,用手將其貼放到倒扣的大鐵鍋壁內,接受底部炭火的烘烤,一鍋差不多可烤十個左右,五分鐘即可出鍋,剛出鍋的燒餅外酥裡嫩,吃起來滿口芝麻的清香,一張餅才一塊錢,幾年間從沒有漲過價,真可謂好吃不貴。

賣菜的大媽騎得是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年四季都會在老地方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年紀偏大,但攤位看起來整潔講究,地上鋪一塊方形毯子,將黃瓜,豆角、茄子分別碼放整齊,外表色澤光亮,顯得十分新鮮,每次前去買菜,她都會特別熱情的撐開方便袋供你挑選,結賬時還總會少要個幾毛錢零頭,但深知老人家早出晚歸不易,也從沒好意思少給過錢。

她笑言:現在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也只好讓孩子給弄了收錢的二維碼,這掃一下錢就過來了,還怪新鮮的,就是從頭到尾看不見錢,總覺得像白忙活似的。

緊挨大媽攤位的,是一個賣饅頭的老闆,他家的饅頭房就在這條街上,幾層蒸籠裡擺放著長條形的圓形的和方形的各式饅頭和花捲,還有玉米麵、黑米麵的窩頭,偶爾還會有過年才能吃到的棗糕,饅頭有的一元兩個有的一元三個,吃起來軟糯可口,極易消化。

有個皮膚黝黑身材偏瘦的大哥,會隨著季節的不同,選擇售賣不同的生活用品。他的攤位在南北街臨近十字路口處,這裡冬季會賣一些手套、擋風棉、暖手寶、厚毛毯之類的商品,而到了夏季則換成了涼蓆、拖鞋、冰墊等熱天常用的物品,由於品類較多較雜,看上去整條街就屬他的攤子鋪的最長。

即便如此,他的攤前也很少清冷,常是人頭攢動的景象,我的兩雙手套,一雙拖鞋,沙發上用的涼蓆,全是在他那買的。交流中得知,大哥白天有工作,夜晚擺攤是掙些外快,因為自己兩個孩子要養,所以日常花費比較大。

趕上人集中時,大家七嘴八舌的向老闆詢問著樣式和價格,手中還來回在貨品裡東挑西揀,大哥一個人也臨危不亂,找貨號,報價格,收錢,整理攤子,自己忙活地井然有序。

東西街英才小區門口一側,套圈的攤位換過幾次老闆,好像不論換誰,總是不缺乏顧客的。六點多剛剛出攤時,便零星有了前來套圈的,至八九點再過去,玩的人已經將攤位團團圍住,想知裡面的情況都得踮起腳尖了,好不容易有了個位置站在一旁觀看,才發覺這裡才是最不在乎受眾人群,老少皆宜的。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那套圈的人中,有退休的老人,有學齡期的孩子,有年輕的情侶,還有溫馨的一家三口,套著目標的,定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套不著的,也會與身邊的人相視一笑,權當消遣了。有次一位身著白背心大褲衩的老人,相中了最後一排的招財貓擺件,那擺件由於體型較大,相較於其他價格也許要高,所以三個圈全中才能拿走,老人手中的圈扔完,奈何只一個套中,便有些不服氣,繼又買了十元的,心無旁騖盯住招財貓,勢要將其抱回家去,他這勁頭,也讓一眾觀看的人來了興致,就連旁邊貼手機膜的攤主也不時抻過頭觀望戰況。

還有更熱鬧的:十字街的任何一條路上,都可偶爾見到伶牙俐齒,說著滿嘴順口溜的年輕人,售賣各色商品。常見的是賣膠水的,攤販坐在一個小馬紮上,面前鋪著一張海報,海報上一半放著一瓶瓶的膠水,另一半橫七豎八躺著幾雙鞋子、拖把棍、甚至還有磚頭,可以說此類攤販是整個夜市最會吆喝的了,他的耳廓上掛著講話用的擴音話筒,伸到嘴角處,所吆喝的叫賣詞,讓人聽了不禁想圍攏過來,原本毫無購物打算的人,也常會被他的話術引導,從而購買。

依稀記得有幾句詞是這樣的:

咱們是面對面現對現,當場給你做試驗,心別慌手別抖,跟著感覺向前走,口對口縫對縫,兩手按住不要動,用力按住十幾秒,輕輕鬆鬆就粘好,粘的好粘的牢,賽過英國的電焊條。粘的妙粘的好,幸福家庭少不了。花大錢買冰箱買彩電,花小錢買實惠買方便,改革開放幾十年,誰都不缺這幾塊錢,又不是買冰箱買冰櫃,還得回家開個家庭會。

一邊眉飛色舞的吆喝,攤販的手一邊操作,只見他用小刀將眼前一皮鞋鞋底劃開,只剩極少部分相連,掰開裂痕讓圍觀顧客看一圈後,淡定的拿起膠水在開口處塗了起來,塗好雙手緊緊按壓,幾十秒後鬆開,果然劃開的鞋底被粘住了,不仔細看連縫隙都看不清楚。這一通操作下來,膠水自然成了搶手貨,不少人爭相出錢購買。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聊城的個別縣城和鄉鎮盛產西瓜,每逢夏季,久和夜市少不了賣西瓜的攤位,他們常常是開著帶斗的車輛,停駐後將三面的擋門放下,方便顧客挑選西瓜。來購買的人不論懂或不懂,通常都會用手指敲擊西瓜,而後耳朵湊近聽聽聲音,這時候賣瓜的老闆也樂意幫忙給個意見,挑好的西瓜抱放到地面的稱上,一塊五六一斤的價格,確實算比較實惠。

除以上這些,久和的夜市中還有很多商品和攤位,有出售自家種植的玉米的,自家編制的手工竹筐的,還有賣豆腐的,賣工藝品的,賣小狗小貓小鳥小魚等寵物的,賣女性飾品的,還有賣各種快餐小吃的,例如肉夾饃、炒河粉、烤冷麵、涼皮、辣鴨頭、數不勝數。

在這條街上,我看到了聊城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這些攤販和顧客形成的自由市場,使這條街充滿生機與活力,不管寒來暑往,時過境遷,這裡始終保持著人與人之間最摯誠的感情,和城市間最原始最純真的煙火氣息。

雖然這裡的攤販大部分跟我沒有什麼交集,雖然我也許有天會遠離此處,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祝他們餘生安好,畢竟在這座城市裡,能留下如此溫情與美好回憶的地方並不算太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