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女兒,男子持刀捅向她的男同學 一時衝動還是另有隱情

不完美媽媽 廬山盤龍 2019-05-16

2019年5月10日,江西省上饒市第五小學發生一起持刀捅人事件,一名成年男子持刀將一個男學生捅傷。被捅男學生雖然被緊急送醫,最終還是搶救無效身亡。行凶男子是該校一名女學生的父親,因他的女兒從開學現在幾乎每天都被這名男同學欺負、打罵,據悉針對女兒被欺負一事,他的妻子已經與被害男學生多次溝通,且該男子曾在家長群中留言,對欺負他女兒的男同學進行過警告。但沒有什麼效果,於是做出瞭如此瘋狂的舉動。

為了女兒,男子持刀捅向她的男同學 一時衝動還是另有隱情

這起事件表面上看起來是男子為了保護女兒不受欺負,一時衝動而做出的瘋狂舉動,但真正的原因還是缺乏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家長與孩子之間正確、有效的溝通。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交流,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需要更多有效的溝通。

為了女兒,男子持刀捅向她的男同學 一時衝動還是另有隱情

正確的溝通方式包括理解、認同、支持、鼓勵、指正、寬容、平等這幾個方面。

1、溝通中的理解:在雙方進行溝通、交流時,需要認真聆聽、瞭解對方的意途,從而知道對方的目的。

切記:盲目相信自己的認知,武斷做出決定,這樣只會讓你鑽入牛角尖而無法回頭。

2、溝通中的認同:在瞭解了對方目的後,對於正確的想法要表現出肯定的態度,以達成溝通的成功率。

切記:全盤否定對方的想法,堅持自己的思路,這樣只會讓交流陷入死角。

3、溝通中的支持:交流中,雙方對於此次交流的最終目標正確的解決方案要表現出支持的態度,以達成溝通的友好度。

切記:帶著錯誤的情緒來交流,只會導致溝通無法繼續。

4、溝通中的鼓勵:就算別方提出的思路與你的想法有些出入,請不要片面的指責,應當鼓勵對方多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以利獲得更多方案。

切記:一味的指責對方的錯誤,只會讓交流進入僵局。

5、溝通中的指正:在交流中可以指出對方的錯誤,但要有理可據,有依可查。方能讓人心服口服,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切記:你說的不一定就是事實,對方說的不一定就是謬論。

6、溝通中的寬容:在交流中,保持一種寬容的心態,以理解的方式接受對方的錯誤,發現對方的可取之處,以利有效解決事情。

切記:每個人對待事情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如何把不同的理解溶合為正確的,可接受的方式,需要你的寬容。

7、溝通中的平等:交流的雙方所處地位是相互平等的,你並沒有高出一截。不要以審判的視角去看待對方,這樣只能促使雙方不歡而散。

切記:溝通中沒有絕對正確的一方,放低心態,尊重對方,以平等的心態去理解對方。

為了女兒,男子持刀捅向她的男同學 一時衝動還是另有隱情

溝通是一門藝術,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百分之七十是情緒,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才是內容。所以說在正確、有效的溝通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溝通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如果帶著負面的情緒去溝通,後果顯而易見,只會是火上加油。

在溝通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重視的四個原則:

其一、不要固執己見,懂提換位思考;

其二、一定要客觀公正,學會觀察事實;

其三、不要回避矛盾,勇敢面對問題;

其四、將心比心,不要片面的指責對方;

為了女兒,男子持刀捅向她的男同學 一時衝動還是另有隱情

如果在上述惡性事件中,學生和家長以及學校之間事先能夠多溝通,多交流,或許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就不會造成同學之間的摩擦升級為家長的警告,也不會讓一朵還沒有綻放的末來之花就此凋零。

用生命換取的教訓,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