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寫不完,想刷題沒時間,無休止的焦慮,怎麼跳出這個怪圈?

不完美媽媽 數學 青果教育 2019-07-05

最近,青果君收到一個初三學生問題,她說每天老師留的作業寫不完,也沒時間刷中考套題,然後每天就一直處於作業沒做完計劃沒完成的焦慮之中。想調整狀態,但不知道到底具體的要怎麼改變?

作業寫不完,想刷題沒時間,無休止的焦慮,怎麼跳出這個怪圈?

沒時間刷題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學生的問題,不用說我們也知道,各科的題海浩瀚無比,而且還是“可再生資源”,刷題的時間永遠不夠用。

那怎麼辦呢?難道題就不做了嗎?不是!我先講一個我們老師的故事:

我教過一個朋友的孩子,初二,數學每次月考都是40分上下,有一次是碰巧去他家,正好有一個下午的時間,第二天又要月考,孩子媽媽說:"老師,快傳授我們點學數學的祕籍吧。"

我一年也難得去幾次,就簡單問了孩子幾句,說:"這樣吧,你把你的課本、練習冊、以前做的卷子統統拿出來。"整個下午我們只做了一件事:說題(後來我們叫做走題訓練)。

從課本的習題、課後題開始。我先點撥,簡單的說一遍做這道題的思路,然後慢慢讓孩子講解題思路。

開始進行的很慢,有的題目還需要我不斷引導,想想:這個角和這個角是不是補角?……第一個小時我們只進行了十幾道題,但是,孩子對這樣的做題方法很有興趣,能夠自己或者通過簡單的啟示就能做出題目,慢慢的恢復了成就感和自信。

後來的兩個小時,我們的效率很高,直到最後孩子恍然大悟:"我終於明白這兩章的題型是什麼了!"

這是孩子由衷的感嘆,這樣做題讓他很有成就感,而且沒有以往的"越做越煩,做不出來就更煩"的感覺,相反,他說:"老師,跟你學數學做題真"爽"。

學習是個長期而且辛苦的過程,如果能讓孩子對學習有"爽"的感覺,孩子成績肯定會提高。

這個孩子月考數學考了91分,老師就驚訝了,以為他在外面上了什麼補習班惡補數學。

這是真實的故事,可能你還在疑惑,但我這樣做是有根據的。

刷題的正確姿勢——走題訓練

在青果我們把這種刷題的方法叫做走題訓練,概括起來就是無需將每一道題按部就班詳細計算,只需最快的說出解題思路,將錯誤的問題改正,將正確的思路熟練,慢慢變成對一類題型條件反射的解答。

每道數學題都有一個“命門”,就是題目中最關鍵的一步。

比如:幾何證明中只要說出添加哪個輔助線,這個題目的難度就由原來的10變成1了。而一個學生在給老師講解思路的過程中,一旦能說出這個破題的命門,就意味著這道題目已經掌握,無需動筆精算。

流程如下:

快速讀題幹 → 寫下解題思路 → 對了,過,下一題;

快速讀題幹 → 寫下解題思路 → 錯了→ 改正,記下正確的思路方法 → 會了,過,下一題......

在走題訓練法的指導下,對於簡單的題目大概只需要10秒,稍難的題目大概一分鐘左右。

作業寫不完,想刷題沒時間,無休止的焦慮,怎麼跳出這個怪圈?

進階——基於錯題的“走題訓練法”

有很多人,只顧低頭拉磨,不知抬頭看路,很多學生都不知道為什麼每天要做題,其實,做題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自己到底哪些題不會做。

既然發現了,為什麼不把這些做錯的題目好好做一遍?放棄錯題的學生,考試基本上沒有太好的結果。

在教學過程中,青果把這種高效練習方法升級為2.0版:基於錯題的“走題訓練法”。

流程如下:

快速讀題幹 → 寫下解題思路 → 對了,過,下一題;

快速讀題幹 → 寫下解題思路 → 錯了→ 改正,找到錯誤的具體細節 → 加入錯題本,歸納總結;

找錯題的同類題 → 寫下解題思路 → 對了,過,下一題 → 從錯題本中剔除;

找錯題的同類題 → 寫下解題思路 → 錯了→ 改正,找到錯誤的具體細節 → 刻意練習;

錯題直觀的反映了學生自身的知識漏洞,因此不得不練,不但要練,還要把錯誤的具體細節精確找到。再找到錯題的類型題,進行鍼對性的刻意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整理錯題本是繞不過的一環,錯題的增刪過程,也是對知識提煉精髓的過程。

作業寫不完,想刷題沒時間,無休止的焦慮,怎麼跳出這個怪圈?

這位老師真是道出了學習的真諦,每次考試錯題的整理真的非常的重要,錯題集是學生的寶貴財富。學習既困難又簡單,無非就是找到不會的,然後對症下藥,反覆練習,把不會的變成會的。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一本個性化的錯題集,讓孩子遨遊學海、高效學習呢?

說到這裡,很多同學也許會說道理都懂,可錯題那麼多,沒時間抄呀!確實,學生作業還來不及做,哪來時間不停整理錯題本?然而,青果錯題本想在了我們前面。

文 青果君 青果教育整理髮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