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片成超級“黑”學校教育,《銀河補習班》只是在煽父子情而已'

"

這個季節,最熱的話題自然莫過於培訓班了。

每年暑假,孩子們在學校裡規定的學習時間告一個段落,自由自在的時光,卻因為沒有家長的監管,或是每個家庭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每一個起跑線上,於是送到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

這個季節,最熱的話題自然莫過於培訓班了。

每年暑假,孩子們在學校裡規定的學習時間告一個段落,自由自在的時光,卻因為沒有家長的監管,或是每個家庭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每一個起跑線上,於是送到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勵志片成超級“黑”學校教育,《銀河補習班》只是在煽父子情而已

而今天的暑期檔,一部電影也就這樣火爆了,這就是鄧超第四次執導作品《銀河補習班》。上映9天,累計票房已突破6.11億,單日票房連續8日蟬聯冠軍,且繼續保持穩健走勢,貓眼評分9.5,淘票票評分9.0,"感人至深,笑淚齊飛"已成為影片關聯的高頻詞彙,票房猛進,"口碑飄紅",這樣一部電影,引發了很多共鳴。但從目前來看,要想突破其目標10億,難度很大,隨著熱映,其影片的短板和軟肋其實也暴露無遺,其深刻性被煽情替代,成為其繼續高歌最大的阻礙。

1.

關於暑期補習的話題,其實一直具有很強的爭議性。

比如國家法律明令禁止在職教師進行有償家教,於是社會培訓機構風起雲湧,從當年的興趣愛好到如今明目張膽的學科補習,可是又有一些關於其規範性、專業性的問題,成為一個法外教育市場,無人監管或監管乏力。

這樣就陷入一個怪圈,專業的人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勞有所得,成為有違師德的典型;業餘的市場又魚龍混雜,亂相叢生,卻如千頭萬緒不知從何抓起。

這樣一來,學校教育的領地似乎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具有權威性,學生下課之後,馬上就進入了培訓機構,以致於到如今,學生要想成績出類拔萃,不進行額外"加餐",如果不是天才,基本上就等同於異想天開了。

中國教育發展到今天,從蘇式到美式,再到如今的所謂教育改革,新名詞是層出不窮,理論是一套更比一套強,而最直接,最直觀的,也是家庭感受最深的,那就是學生負擔越減越重,已經不堪重負。

而所有負擔之中,課外補習應該算一個。從當年迴應家庭、社會需求,家長上班忙於生活,孩子在家無人照管,補習就是輔導作業而已,成為供選項。而到如今,補習已經由餐後甜點成為了必備的第四餐了。

從這個層面來看,鄧超的《銀河補習班》能夠迴應很多社會、家庭關注的熱點,於是父子一起走進電影院,成為其票房的重要支撐。

2

說完電影之所以受歡迎的背景,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聊聊《銀河補習班》。

從情節來看,其實很簡單。在母親、老師的眼裡,航天員馬飛打小就是"缺根弦""笨"的代名詞,學習不被看好,而在昔日"著名"工程師,其父親馬浩文的眼中,他就是個天才。於是,在父親的鼓勵下,開設"銀河補習班"不以考上清華北大為目的,而是以夢想為目的,別具一格的教育方式,讓馬飛從班級倒數,一步步成為學校的驕傲,最後成為萬眾矚目的航天員。

所以從主基調來看,這是一部勵志電影,極具年代感。有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北京亞運會、香港迴歸、98抗洪;有讓人回憶的BP機、大哥大、586電腦;還有那些經典的旋律,《渴望》《亞洲雄風》《彎彎的月亮》《風繼續吹》《當年情》《走四方》……鄧超用多種元素,力圖讓觀眾浸潤影片營造的年代氛圍,訴說情懷和青春,其實並不難看出,這就是鄧超個人情懷、個人成長的一段記憶。正是這樣,和鄧超年齡相仿的家長,現正在為孩子上補習班、成長而困擾和苦惱,自然會引發這些觀眾也是主流觀景群體的共鳴,成為票房一路飄紅的重要保障。從這點來說,鄧超相當聰明,能夠直擊觀眾淚點和情懷軟肋,至少在目前來看,口碑不錯。

毋庸置疑,從觀眾層面來看,影片是成功的。每個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天才,都能夠成功。從小"缺根弦"的馬飛,竟然能夠在工程師父親的鼓勵和輔導下,其"目標效應"理論的成功實踐,一次次逆襲,最終成功,這具有極強煽動性,無人能夠阻擋,特別是父子情煽情到位,讓很多觀眾都是紅著雙眼,而且是激情滿懷地走出影院的。

3

拍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當今社會,教育事關千家萬戶,關注度高,於是就出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誰都可以對教育進行指責和批評。比如教育方式的問題,比如教育理念的話題,還像體罰懲戒、課業負擔。師德師風,社會輿論往往會成為教育發展的風向標,讓人擔憂。

在這裡必須要明確一點的就是,教育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行業,有著其規律,也有著其獨特的呈現方式,也就是說,教育的事情,還是由教育人來做為好。

之所以說這麼多說,其實從《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來看,就出現了這樣的一些問題,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製片方並沒有請教育行業的專家、顧問,僅憑個人理解,學校教育應該是怎樣,甚至為了劇情的需求,捏造情節,經不起推敲,讓人看了啼笑皆非。

影片一開頭,馬飛由於學習總是墊底,教導主任要開除他。那麼這裡面問題就來了,《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有明確規定,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規定很明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違反校規校紀,學校無權開除!當然勸退等變相形式的開除,也是違法的。

而從影片來看,開除一個學生十分輕鬆,連班主任都不需要通知,一個教導主任就能夠決定一個學生的去留?試問,學校校長幹嘛去了?學校到底是誰說了算,有沒有決策程序?

而要說到這個教導主任,也就有更多的槽點了。演員是老戲骨李建義,也許是看他清宮戲演多了,總會存在著"公公"的陰影。《銀河補習班》將教導主任角色設定為一個"反派",獨斷專行,不相信學生,個人意氣用事,跟家長打賭,處處跟老師、學生、家長作對,歇斯底里,時刻將"全省第一個狀元出在我校"作為口頭禪,搞作文打零分的小動作等等,這樣的人能做教導主任?是校長智商有問題?還是教導主任後臺太硬?邏輯說不過去,難不保,這部電影后,全國各學校的"教導主任"會成為新的反面人物,被妖魔化,超級"黑"?不得不防。

4

學校教育固然會有一些問題,比如由於學生眾多,因材施教是目標,也是短板和不足,但也不至於對於這樣一個成績總是墊底的學生徹底放棄?作為一個"失敗"的工程師,在冤案未澄清之前,僅憑一種信賴是如何引發馬飛的頓悟?僅僅是"你是僅次於我第二聰明"的雞血就能讓孩子逆襲一飛衝於,實現自己夢想的?只能說法是導演的理想主義,說教意味過濃,用過重的父子情來進行渲染,掩蓋這些硬傷,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一個是應試教育根深蒂因,一切為了清華北大,還在於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脫節,家庭教育缺失,社會教育缺位,學校教育"5+2=0"才是根本。如何破解緩解學校過重的壓力,其實才是重點。《銀河補習班》迴應了這一問題,但是走向了另一個偏激,那就是對學校教育的否定,其實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對於孩子正常的學校群體性教育會造成傷害。

說到這裡,看到一個採訪,教育學者尹建莉表示:"《銀河補習班》是這幾年看到的少有的、沒有硬傷的中國教育電影,導演和編劇像是教育界進入電影界的臥底,裡面對教育的各種核心觀點基本上都對,很多句子拿出來都是金句。",我們想問的是,尹學者真的走進學校了嗎?

如果說"都是為你好"是最大的欺騙,"我相信你"是最大的鼓勵,這部電影的家庭教育方式,其實也是有待商確。馬浩文以實踐教學、勵志教育代替課堂教學,教給兒子要學會獨立思考,難不成走鄭淵潔"私塾式"教育之路,就有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詬病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作為一個反思中國教育的電影作品,缺乏對教育深層次問題的挖掘,而僅用說教,大道理來詮釋,力圖達到抨擊教育體制的目的,就有些缺乏底氣了,並且極容易走向另一種誤區,那就是徹底否定學校教育,是一個極危險的信號。

還有,像一座豆腐渣大橋當眾垮塌的兒戲,為何為集體擔黑鍋一直沒說清楚,揪著大橋問題不依不饒的一堆鄰居是有多閒?航天員太過情緒化能上天?破籃球帶上航天器,實習老師最後成為了"後媽"等等這些,都反映出影片在細節處理的不嚴肅,也是鄧超在下部作品要更加細緻的地方。

當然,瑕不掩瑜,我們不能否定《銀河補習班》的積極意義,作為觀影者來說,收穫得更多的是感動,這也許是影片的主要效果,能夠讓我們反思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失為一件功德之事。而作為國產影片,能夠關注深層次的民生問題,能夠引發觀眾共鳴,也是一種進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