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究竟該怎麼辦?

我也曾接觸過一例網癮孩子,從小沒有網絡和電視,為避免孩子上網,父母也用老式手機,看似給孩子建造了一個“真空環境”。

然而等到初中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看到同學都玩智能手機,自己像被孤立了,各種折騰以後,終於感染到了網絡“病菌”,一發不可收,最終退學終日上網。

正確做法是合理疏通,破壞才會轉變為創造力。

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實,無論科學家、藝術家,還是軍事家政治家,都有著極大的破壞力量和反抗精神,發揮到極致便可建立和創造偉大的作品乃至政權。

孩子也一樣,若一點不守規矩就受到懲罰和壓制,破壞性一定尋找其他途徑,最安全便利的就是網絡遊戲。

那裡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甚至暴露邪惡的一面,滿足各種不可調和的衝突。

理解了孩子的主要衝突,改變也就有了指導思路

很多家長一邊抵制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個不停,一邊嚴令禁止,一邊又會把玩遊戲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籌碼,這種不公甚至分裂的引導模式值得大家反思。

我們暫且不管遊戲製造商如何管控,也不管社會和政府如何引導,單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青少年的上網問題。

前面談過,家長要真心認可網絡遊戲是重要過渡空間,是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對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上面三類衝突,我們就自然有了中立健康的態度。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究竟該怎麼辦?

我也曾接觸過一例網癮孩子,從小沒有網絡和電視,為避免孩子上網,父母也用老式手機,看似給孩子建造了一個“真空環境”。

然而等到初中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看到同學都玩智能手機,自己像被孤立了,各種折騰以後,終於感染到了網絡“病菌”,一發不可收,最終退學終日上網。

正確做法是合理疏通,破壞才會轉變為創造力。

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實,無論科學家、藝術家,還是軍事家政治家,都有著極大的破壞力量和反抗精神,發揮到極致便可建立和創造偉大的作品乃至政權。

孩子也一樣,若一點不守規矩就受到懲罰和壓制,破壞性一定尋找其他途徑,最安全便利的就是網絡遊戲。

那裡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甚至暴露邪惡的一面,滿足各種不可調和的衝突。

理解了孩子的主要衝突,改變也就有了指導思路

很多家長一邊抵制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個不停,一邊嚴令禁止,一邊又會把玩遊戲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籌碼,這種不公甚至分裂的引導模式值得大家反思。

我們暫且不管遊戲製造商如何管控,也不管社會和政府如何引導,單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青少年的上網問題。

前面談過,家長要真心認可網絡遊戲是重要過渡空間,是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對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上面三類衝突,我們就自然有了中立健康的態度。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首先儘可能增加孩子的自由度,在現實中越自由,在網絡中就越不會沉迷。

這個暑假剛開始有位媽媽找到我,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心思用在複習功課,而不是抱著手機不放。

隨即拿出給孩子列的暑假計劃,我看到都是作業、複習、預習、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運動等等,排得滿滿的。

“你能做到嗎?”我反問,這位媽媽沉默了,繼而我說:“其實你的計劃很全面,再加兩條即可”。

“第一,把網絡遊戲加進去,第二你和孩子的爸爸也要列出假期計劃。”,看到這位媽媽很吃驚,我給她做了進一步說明。

最終,他們家重新排了暑假計劃,昨天這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致謝,說孩子執行的很好,主動性也很高。

在這個例子中,同樣是規則,我讓她增加的那兩點卻讓孩子感到了自由,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比爸媽低。

要求都是雙向的,而不是隻針對一方,另一方凌駕於規則之外,這種不公平條約是導致孩子不自由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和放縱,而是平等共處責任共擔,自由與責任整合的越多,孩子越不會有衝突,也就不會通過其他途徑滿足。

  • 第二點,孩子需要有個人和自己同一戰壕。

這個人的存在很重要,心理學術語叫“理想化角色認同”

這個角色最好是父母,像鏡子般照見孩子的存在與價值,也是最初的自尊。他需要穩定持續在場,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來對待,而不是自己情緒的投射,更不是自己需要滿足的載體。

還有一點:這個人不僅僅是正向的榜樣,還會一起和孩子搞破壞,做些違反規則的事。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究竟該怎麼辦?

我也曾接觸過一例網癮孩子,從小沒有網絡和電視,為避免孩子上網,父母也用老式手機,看似給孩子建造了一個“真空環境”。

然而等到初中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看到同學都玩智能手機,自己像被孤立了,各種折騰以後,終於感染到了網絡“病菌”,一發不可收,最終退學終日上網。

正確做法是合理疏通,破壞才會轉變為創造力。

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實,無論科學家、藝術家,還是軍事家政治家,都有著極大的破壞力量和反抗精神,發揮到極致便可建立和創造偉大的作品乃至政權。

孩子也一樣,若一點不守規矩就受到懲罰和壓制,破壞性一定尋找其他途徑,最安全便利的就是網絡遊戲。

那裡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甚至暴露邪惡的一面,滿足各種不可調和的衝突。

理解了孩子的主要衝突,改變也就有了指導思路

很多家長一邊抵制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個不停,一邊嚴令禁止,一邊又會把玩遊戲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籌碼,這種不公甚至分裂的引導模式值得大家反思。

我們暫且不管遊戲製造商如何管控,也不管社會和政府如何引導,單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青少年的上網問題。

前面談過,家長要真心認可網絡遊戲是重要過渡空間,是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對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上面三類衝突,我們就自然有了中立健康的態度。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首先儘可能增加孩子的自由度,在現實中越自由,在網絡中就越不會沉迷。

這個暑假剛開始有位媽媽找到我,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心思用在複習功課,而不是抱著手機不放。

隨即拿出給孩子列的暑假計劃,我看到都是作業、複習、預習、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運動等等,排得滿滿的。

“你能做到嗎?”我反問,這位媽媽沉默了,繼而我說:“其實你的計劃很全面,再加兩條即可”。

“第一,把網絡遊戲加進去,第二你和孩子的爸爸也要列出假期計劃。”,看到這位媽媽很吃驚,我給她做了進一步說明。

最終,他們家重新排了暑假計劃,昨天這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致謝,說孩子執行的很好,主動性也很高。

在這個例子中,同樣是規則,我讓她增加的那兩點卻讓孩子感到了自由,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比爸媽低。

要求都是雙向的,而不是隻針對一方,另一方凌駕於規則之外,這種不公平條約是導致孩子不自由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和放縱,而是平等共處責任共擔,自由與責任整合的越多,孩子越不會有衝突,也就不會通過其他途徑滿足。

  • 第二點,孩子需要有個人和自己同一戰壕。

這個人的存在很重要,心理學術語叫“理想化角色認同”

這個角色最好是父母,像鏡子般照見孩子的存在與價值,也是最初的自尊。他需要穩定持續在場,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來對待,而不是自己情緒的投射,更不是自己需要滿足的載體。

還有一點:這個人不僅僅是正向的榜樣,還會一起和孩子搞破壞,做些違反規則的事。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比如:

你有沒有和孩子一起翻滾弄髒衣服、一起捉弄人、一起瘋一起鬧、一起玩遊戲一起熬夜,一起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這是某種默契,是獨屬於你們的祕密,這才被稱為“一個戰壕的戰友”

這讓孩子有了突破的快感,就不會通過混社會抽菸喝酒逃課來滿足,也更少在遊戲中釋放。

而事實,多數父母不但不會一起做,還會打壓孩子,哪怕不小心弄髒了衣服都會被指責,那麼攻擊性的力量一定尋找其途徑,網絡遊戲就是最佳選擇。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究竟該怎麼辦?

我也曾接觸過一例網癮孩子,從小沒有網絡和電視,為避免孩子上網,父母也用老式手機,看似給孩子建造了一個“真空環境”。

然而等到初中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看到同學都玩智能手機,自己像被孤立了,各種折騰以後,終於感染到了網絡“病菌”,一發不可收,最終退學終日上網。

正確做法是合理疏通,破壞才會轉變為創造力。

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實,無論科學家、藝術家,還是軍事家政治家,都有著極大的破壞力量和反抗精神,發揮到極致便可建立和創造偉大的作品乃至政權。

孩子也一樣,若一點不守規矩就受到懲罰和壓制,破壞性一定尋找其他途徑,最安全便利的就是網絡遊戲。

那裡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甚至暴露邪惡的一面,滿足各種不可調和的衝突。

理解了孩子的主要衝突,改變也就有了指導思路

很多家長一邊抵制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個不停,一邊嚴令禁止,一邊又會把玩遊戲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籌碼,這種不公甚至分裂的引導模式值得大家反思。

我們暫且不管遊戲製造商如何管控,也不管社會和政府如何引導,單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青少年的上網問題。

前面談過,家長要真心認可網絡遊戲是重要過渡空間,是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對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上面三類衝突,我們就自然有了中立健康的態度。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首先儘可能增加孩子的自由度,在現實中越自由,在網絡中就越不會沉迷。

這個暑假剛開始有位媽媽找到我,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心思用在複習功課,而不是抱著手機不放。

隨即拿出給孩子列的暑假計劃,我看到都是作業、複習、預習、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運動等等,排得滿滿的。

“你能做到嗎?”我反問,這位媽媽沉默了,繼而我說:“其實你的計劃很全面,再加兩條即可”。

“第一,把網絡遊戲加進去,第二你和孩子的爸爸也要列出假期計劃。”,看到這位媽媽很吃驚,我給她做了進一步說明。

最終,他們家重新排了暑假計劃,昨天這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致謝,說孩子執行的很好,主動性也很高。

在這個例子中,同樣是規則,我讓她增加的那兩點卻讓孩子感到了自由,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比爸媽低。

要求都是雙向的,而不是隻針對一方,另一方凌駕於規則之外,這種不公平條約是導致孩子不自由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和放縱,而是平等共處責任共擔,自由與責任整合的越多,孩子越不會有衝突,也就不會通過其他途徑滿足。

  • 第二點,孩子需要有個人和自己同一戰壕。

這個人的存在很重要,心理學術語叫“理想化角色認同”

這個角色最好是父母,像鏡子般照見孩子的存在與價值,也是最初的自尊。他需要穩定持續在場,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來對待,而不是自己情緒的投射,更不是自己需要滿足的載體。

還有一點:這個人不僅僅是正向的榜樣,還會一起和孩子搞破壞,做些違反規則的事。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比如:

你有沒有和孩子一起翻滾弄髒衣服、一起捉弄人、一起瘋一起鬧、一起玩遊戲一起熬夜,一起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這是某種默契,是獨屬於你們的祕密,這才被稱為“一個戰壕的戰友”

這讓孩子有了突破的快感,就不會通過混社會抽菸喝酒逃課來滿足,也更少在遊戲中釋放。

而事實,多數父母不但不會一起做,還會打壓孩子,哪怕不小心弄髒了衣服都會被指責,那麼攻擊性的力量一定尋找其途徑,網絡遊戲就是最佳選擇。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最後提一下,夫妻關係才最該被重視的。

這是家庭的底色,很多問題孩子由於夫妻關係不好,導致一方過度需要孩子,形成了變相控制。

而相對健康的孩子,其父母關係很好,他們不需要通過孩子來補償親密,孩子也就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晴朗空間。

孩子只有得到了被愛的滿足,才不會通過其他方式滿足,最終和父母分離,面對自己的人生路。

請牢記,孩子過度沉迷網絡遊戲,一定不是網絡本身所致。與其想辦法控制孩子上網的種種可能,不如反思和改善家庭環境。

"

心理學認為,成癮是為了逃避,逃避的是自我不能調和的衝突,這才是成癮的根源。

最常見的衝突來自內心理想與外部現實。當衝突到不能承受,人們就會尋求避難所,避開痛苦。

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給這個避難所起了個名字“過渡性空間”,指某種讓人暫時心安的空間,一個自我保護的緩衝地帶。

過渡空間每個人必不可少,從嬰兒期就已形成,比如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就是過渡空間,緩解了需求暫時不被滿足的衝突。

過渡空間裡,人們可以休整身心補充能量,等到有能力處理衝突便自然離開,繼續投入生活。

常見的過渡空間是興趣愛好:旅行、跳舞、釣魚、踢球、追劇,一個人獨處等等,在其中我們是自在的、享受的,暫時忘卻了煩惱。

網絡遊戲也是其中之一,對當下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過渡空間。

從過渡空間到成癮是個連續譜,衝突越大、越頻繁、越持久,就越陷入虛幻不能自拔,過渡空間的名字也變成了成癮障礙。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基於此,讓網絡遊戲成為孩子的過渡空間,而不是成癮障礙,就必須瞭解孩子的衝突。

第一種,主動與被動的衝突。

簡單理解就是孩子自己說了算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青少年非常渴望獨立自主,但現實自主支配空間則太少,僅有的空閒還要被各種補習班填滿,他們不得不重複並不喜歡的生活。

被動接受越多,對主動掌控的渴望就越強,苛刻的環境中人們會不遺餘力的尋找自由,哪怕一點點。

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種反抗和逃避開始了:逃課、拖延、小團體、吃垃圾食品、厭學,還有玩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在遊戲中孩子是自由的、主動的,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就像我接觸過的一位16歲網癮少年的話:“遊戲中除了性交,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偷東西、殺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二種,渴望關係與關係缺失之間的衝突。

關係缺失不僅限於父母不在或離婚,很多一直在的父母,但在孩子心中,他們是不存在的。

我接觸過的“問題孩子”幾乎都存在這種衝突,他們集體的心聲是:“現實中沒人理解我”。

渴望被理解是人共同的需要,特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高速發育和心理的不穩定更需要被理解。

而父母和老師往往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孩子,並沒發自內心的理解孩子。

剛下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提供了典型正反兩面的例子:

馬飛媽媽只提供物質需要,只看到馬飛的調皮和叛逆,並不關注他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教導主任更是如此,作為重點學校負責人之一,他看重的只有成績,根本無視成績背後的那個人。

馬飛父親馬浩文則不同,他明確告訴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上大學都只是個過程,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並多次以身作則,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斷地給予鼓勵、陪伴、支持,最終馬飛終於找到並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

與馬浩文相比,多數父母不可能讓孩子放棄考大學,轉而從事感興趣的東西,這在本質上不是愛孩子,而是愛他的優秀。

當孩子不但不被理解,還會被指責、挑剔,或被冷漠、暴力對待時,便無法承受愛的缺失導致的痛苦,則很容易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

因為在那裡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充分彌補了現實關係的缺失。

另外,關係的缺失容易讓孩子產生低自尊。

大部分孩子由於成績平平不被重視,時間久了會自卑,認為自己不優秀就不被愛,為補償缺失,孩子們選擇投入到遊戲中。

孩子會把愛投注到遊戲角色上,他們往往把角色當做自己,繼而得到滿足,正如《網癮評估治療手冊》中提到的:玩家與其遊戲角色之間的關係甚至有治療的潛能。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第三種是建設與突破的衝突。

我們太注重規則意識,對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更多的褒獎,這無形中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破壞性。

建設性當然無可厚非,但更要知道“破壞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當下正在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

敖丙和哪吒分別代表靈珠與魔丸,同時也代表善與惡,這是人的一體兩面,無論過度提倡哪個還是壓抑哪個,人都容易出問題,正如劇中頻頻強調的“這就是所謂的偏見”。

出於理性思維和社會評判,我們總是頌揚善的部分,對於惡的部分則避之不及頻頻壓制,但壓制不代表消失,它們像被強行按住的猛獸,總會在不經意間探出頭搞破壞。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究竟該怎麼辦?

我也曾接觸過一例網癮孩子,從小沒有網絡和電視,為避免孩子上網,父母也用老式手機,看似給孩子建造了一個“真空環境”。

然而等到初中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看到同學都玩智能手機,自己像被孤立了,各種折騰以後,終於感染到了網絡“病菌”,一發不可收,最終退學終日上網。

正確做法是合理疏通,破壞才會轉變為創造力。

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實,無論科學家、藝術家,還是軍事家政治家,都有著極大的破壞力量和反抗精神,發揮到極致便可建立和創造偉大的作品乃至政權。

孩子也一樣,若一點不守規矩就受到懲罰和壓制,破壞性一定尋找其他途徑,最安全便利的就是網絡遊戲。

那裡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甚至暴露邪惡的一面,滿足各種不可調和的衝突。

理解了孩子的主要衝突,改變也就有了指導思路

很多家長一邊抵制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個不停,一邊嚴令禁止,一邊又會把玩遊戲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籌碼,這種不公甚至分裂的引導模式值得大家反思。

我們暫且不管遊戲製造商如何管控,也不管社會和政府如何引導,單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青少年的上網問題。

前面談過,家長要真心認可網絡遊戲是重要過渡空間,是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對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上面三類衝突,我們就自然有了中立健康的態度。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首先儘可能增加孩子的自由度,在現實中越自由,在網絡中就越不會沉迷。

這個暑假剛開始有位媽媽找到我,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心思用在複習功課,而不是抱著手機不放。

隨即拿出給孩子列的暑假計劃,我看到都是作業、複習、預習、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運動等等,排得滿滿的。

“你能做到嗎?”我反問,這位媽媽沉默了,繼而我說:“其實你的計劃很全面,再加兩條即可”。

“第一,把網絡遊戲加進去,第二你和孩子的爸爸也要列出假期計劃。”,看到這位媽媽很吃驚,我給她做了進一步說明。

最終,他們家重新排了暑假計劃,昨天這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致謝,說孩子執行的很好,主動性也很高。

在這個例子中,同樣是規則,我讓她增加的那兩點卻讓孩子感到了自由,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比爸媽低。

要求都是雙向的,而不是隻針對一方,另一方凌駕於規則之外,這種不公平條約是導致孩子不自由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和放縱,而是平等共處責任共擔,自由與責任整合的越多,孩子越不會有衝突,也就不會通過其他途徑滿足。

  • 第二點,孩子需要有個人和自己同一戰壕。

這個人的存在很重要,心理學術語叫“理想化角色認同”

這個角色最好是父母,像鏡子般照見孩子的存在與價值,也是最初的自尊。他需要穩定持續在場,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來對待,而不是自己情緒的投射,更不是自己需要滿足的載體。

還有一點:這個人不僅僅是正向的榜樣,還會一起和孩子搞破壞,做些違反規則的事。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比如:

你有沒有和孩子一起翻滾弄髒衣服、一起捉弄人、一起瘋一起鬧、一起玩遊戲一起熬夜,一起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這是某種默契,是獨屬於你們的祕密,這才被稱為“一個戰壕的戰友”

這讓孩子有了突破的快感,就不會通過混社會抽菸喝酒逃課來滿足,也更少在遊戲中釋放。

而事實,多數父母不但不會一起做,還會打壓孩子,哪怕不小心弄髒了衣服都會被指責,那麼攻擊性的力量一定尋找其途徑,網絡遊戲就是最佳選擇。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最後提一下,夫妻關係才最該被重視的。

這是家庭的底色,很多問題孩子由於夫妻關係不好,導致一方過度需要孩子,形成了變相控制。

而相對健康的孩子,其父母關係很好,他們不需要通過孩子來補償親密,孩子也就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晴朗空間。

孩子只有得到了被愛的滿足,才不會通過其他方式滿足,最終和父母分離,面對自己的人生路。

請牢記,孩子過度沉迷網絡遊戲,一定不是網絡本身所致。與其想辦法控制孩子上網的種種可能,不如反思和改善家庭環境。

孩子為什麼會打遊戲成癮、上網成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