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騎士之愛”對後來歐洲人的婚戀觀影響深遠,對此,愛德華·博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這樣寫道:

在所有國家中,個人情愛在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勝利確實不是以夫婦情愛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較高級的愛情形式在歷史上是從通姦開始的——整個階級有系統的、雙方情願的通姦。——愛德華·博克斯《歐洲風化史》

再經過後來西方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世俗生活中的禁慾主義被拋棄,讚美“人”的“人本主義”思潮興起,愛情開始備受推崇,被置於一個崇高境地。

這也是伴隨著背後政治權利的重新洗牌,而建立起來的新道德觀念。隨著貴族階層走向沒落,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他們急需一套自己的新婚戀觀。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騎士之愛”對後來歐洲人的婚戀觀影響深遠,對此,愛德華·博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這樣寫道:

在所有國家中,個人情愛在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勝利確實不是以夫婦情愛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較高級的愛情形式在歷史上是從通姦開始的——整個階級有系統的、雙方情願的通姦。——愛德華·博克斯《歐洲風化史》

再經過後來西方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世俗生活中的禁慾主義被拋棄,讚美“人”的“人本主義”思潮興起,愛情開始備受推崇,被置於一個崇高境地。

這也是伴隨著背後政治權利的重新洗牌,而建立起來的新道德觀念。隨著貴族階層走向沒落,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他們急需一套自己的新婚戀觀。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維斯康蒂的[豹]講的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舊貴族的聯姻

為了反對貴族階層,新興資產階級打破了前者定下的婚姻規則:什麼門當戶對、公開嫖妓、出於政治經濟原因的聯姻、婚外戀等等。

推翻之後,那又為什麼要結婚呢?“騎士之愛”給了他們最大靈感,於是,新的規則有了:人們結婚,是出於雙方的愛情。

一個以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觀念就此被確立下來,但它身上本來的“財產” 烙印還深深刻著,這下又多了個“愛情”來攪局,婚姻實際上變得更復雜了。

以前人們,婚姻本就是對財產權的確認,愛情自從別處尋,婚外戀是公開且不受道德責難的;但現在,愛情與性與婚姻建立起“三位一體”的絕對觀念,人們不僅要在婚姻裡守護財產,還要享受愛情、獲得性體驗。

關鍵是,出於財產契約,你要求婚姻最好能維繫一生、長久穩定,而出於愛情本能,你又要追求在婚姻裡獲得每天都像婚外戀愛一樣的快樂,這不是為難人嗎。這必然是和人類的天性相悖的。

突然想到最近很熱的安宰賢和具惠善這對離婚事件,相戀時美好的愛意是真的,步入婚姻,很快從愛情走向“戰爭”也是真的。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騎士之愛”對後來歐洲人的婚戀觀影響深遠,對此,愛德華·博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這樣寫道:

在所有國家中,個人情愛在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勝利確實不是以夫婦情愛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較高級的愛情形式在歷史上是從通姦開始的——整個階級有系統的、雙方情願的通姦。——愛德華·博克斯《歐洲風化史》

再經過後來西方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世俗生活中的禁慾主義被拋棄,讚美“人”的“人本主義”思潮興起,愛情開始備受推崇,被置於一個崇高境地。

這也是伴隨著背後政治權利的重新洗牌,而建立起來的新道德觀念。隨著貴族階層走向沒落,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他們急需一套自己的新婚戀觀。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維斯康蒂的[豹]講的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舊貴族的聯姻

為了反對貴族階層,新興資產階級打破了前者定下的婚姻規則:什麼門當戶對、公開嫖妓、出於政治經濟原因的聯姻、婚外戀等等。

推翻之後,那又為什麼要結婚呢?“騎士之愛”給了他們最大靈感,於是,新的規則有了:人們結婚,是出於雙方的愛情。

一個以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觀念就此被確立下來,但它身上本來的“財產” 烙印還深深刻著,這下又多了個“愛情”來攪局,婚姻實際上變得更復雜了。

以前人們,婚姻本就是對財產權的確認,愛情自從別處尋,婚外戀是公開且不受道德責難的;但現在,愛情與性與婚姻建立起“三位一體”的絕對觀念,人們不僅要在婚姻裡守護財產,還要享受愛情、獲得性體驗。

關鍵是,出於財產契約,你要求婚姻最好能維繫一生、長久穩定,而出於愛情本能,你又要追求在婚姻裡獲得每天都像婚外戀愛一樣的快樂,這不是為難人嗎。這必然是和人類的天性相悖的。

突然想到最近很熱的安宰賢和具惠善這對離婚事件,相戀時美好的愛意是真的,步入婚姻,很快從愛情走向“戰爭”也是真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安宰賢和具惠善

所以戴尼斯·盧熱蒙這位哲學家就直接說“愛情和婚姻就其本質和規定互相排斥”。

至此,所以說,我們為什麼還要結婚?為什麼一定要給愛情找一個婚姻作歸宿呢?

想到《Legal High》裡有一集,律師古美門給一個一妻多夫的女人做辯護,他有幾句話說:

本來我國的婚姻制度,是為了在等級制度崩潰的時代通過給一個男人分配一個女人,來達到國家安定的政治目的,同時也是在模仿西方基督教倫理觀的基礎上,建立的非常形式化的制度。它既不是男女關係的真諦,也不是理想化的家庭,不如說正因為一夫一妻制,才引起了各種不幸的事件。可能在很多年後,一夫一妻制會被嘲笑為原始制度。——《Legal High》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騎士之愛”對後來歐洲人的婚戀觀影響深遠,對此,愛德華·博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這樣寫道:

在所有國家中,個人情愛在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勝利確實不是以夫婦情愛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較高級的愛情形式在歷史上是從通姦開始的——整個階級有系統的、雙方情願的通姦。——愛德華·博克斯《歐洲風化史》

再經過後來西方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世俗生活中的禁慾主義被拋棄,讚美“人”的“人本主義”思潮興起,愛情開始備受推崇,被置於一個崇高境地。

這也是伴隨著背後政治權利的重新洗牌,而建立起來的新道德觀念。隨著貴族階層走向沒落,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他們急需一套自己的新婚戀觀。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維斯康蒂的[豹]講的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舊貴族的聯姻

為了反對貴族階層,新興資產階級打破了前者定下的婚姻規則:什麼門當戶對、公開嫖妓、出於政治經濟原因的聯姻、婚外戀等等。

推翻之後,那又為什麼要結婚呢?“騎士之愛”給了他們最大靈感,於是,新的規則有了:人們結婚,是出於雙方的愛情。

一個以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觀念就此被確立下來,但它身上本來的“財產” 烙印還深深刻著,這下又多了個“愛情”來攪局,婚姻實際上變得更復雜了。

以前人們,婚姻本就是對財產權的確認,愛情自從別處尋,婚外戀是公開且不受道德責難的;但現在,愛情與性與婚姻建立起“三位一體”的絕對觀念,人們不僅要在婚姻裡守護財產,還要享受愛情、獲得性體驗。

關鍵是,出於財產契約,你要求婚姻最好能維繫一生、長久穩定,而出於愛情本能,你又要追求在婚姻裡獲得每天都像婚外戀愛一樣的快樂,這不是為難人嗎。這必然是和人類的天性相悖的。

突然想到最近很熱的安宰賢和具惠善這對離婚事件,相戀時美好的愛意是真的,步入婚姻,很快從愛情走向“戰爭”也是真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安宰賢和具惠善

所以戴尼斯·盧熱蒙這位哲學家就直接說“愛情和婚姻就其本質和規定互相排斥”。

至此,所以說,我們為什麼還要結婚?為什麼一定要給愛情找一個婚姻作歸宿呢?

想到《Legal High》裡有一集,律師古美門給一個一妻多夫的女人做辯護,他有幾句話說:

本來我國的婚姻制度,是為了在等級制度崩潰的時代通過給一個男人分配一個女人,來達到國家安定的政治目的,同時也是在模仿西方基督教倫理觀的基礎上,建立的非常形式化的制度。它既不是男女關係的真諦,也不是理想化的家庭,不如說正因為一夫一妻制,才引起了各種不幸的事件。可能在很多年後,一夫一妻制會被嘲笑為原始制度。——《Legal High》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裡有一集是個一妻多夫的故事,但也很難說它代表著未來

在有生之年,我們能看到婚姻制度的消亡嗎?很難。

畢竟,它作為一個社會結構的基層組織,仍然在起著安定作用,尤其在沒有經歷過工業文明的東方文化裡,人們對婚姻的依賴心理仍是根深蒂固的。

但未來的婚姻制度一定會轉型。比如去年,我國的結婚率就已經創下了新低,從2013年的9.9%降到了2018年的7.2%,10年來最低,而最低的上海只有4.35%。

西方國家就更不用說,美國現在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同居或乾脆單身,結婚的人還不足一半;有1/3的孩子出生的,他的父母沒有婚姻關係。法國、英國、荷蘭、瑞典這些歐洲國家的比例就更高,非婚生率已經長年超過了50%。

其實,每個人也能多少感受到,我們無疑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雖然對未來的婚姻制度究竟會發展到怎麼樣,誰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但至少,往前走吧,至少未來,讓愛情的歸愛情,讓婚姻的歸婚姻。

"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60年代時,“我”隔壁住了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看起來很相愛,直到一天晚上有人聽到了槍聲,夫妻中一人被殺了。我問我媽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她一臉悲哀無奈又是那般感同身受地說道:

“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多年後,來到了80年代,同樣的那座房子又搬來一對有錢夫婦,我一直以為他們很幸福,直到警察再次出現,人們看到了屍體,我問我未婚妻你覺得這是怎麼了,她只說了一句:

“死亡比離婚便宜多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

去年,隔壁又搬來一對夫妻,他們很年輕,似乎未來有著大好時光。但可惜的是,我又聽到了相同的警笛聲,我轉頭對妻子說:“我真不敢相信,居然又一個愛情故事以謀殺收場”。

我妻子看著我說:“我敢(相信)”。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三段不同類型的婚姻,但相同的三場婚姻以謀殺收尾,這就是劉玉玲作為主創的CBS最新劇集《致命女人》中的三段交叉故事。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致命女人》海報

劇集的英文名叫“Why Women Kill”,如果直譯過來,就是“女人為什麼殺人”,雖然現在更新到的劇情部分還沒發展到謀殺,但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致命女人》 有它黑色幽默的部分,但本質上還是探討不同時代的兩性關係,最終落到婚姻上。

“婚姻”兩個字,怎麼就這麼難?這裡面的每一對,似乎都是從恩恩愛愛的情侶,發展到最終的婚內憤怒報復,我有點好奇,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這還要扒一扒婚姻的演變史。

婚姻和愛情有關嗎?或者說,兩人相愛一定要步入婚姻嗎?

突然想到日劇《Legal High》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酒後紅著臉問“結婚到底算什麼啊”,旁邊女伴經典回答“長期賣春合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

其實這話是編劇抄的,抄誰的呢?抄的恩格斯,恩格斯原話說,“婚姻不過是一次性批發的賣淫”

雖然難聽,但其實是事實。

將愛情視作婚姻的基石,人們相愛然後自然步入婚姻,這個念頭和模式,從誕生到現在,其實不過短短200年而已。

它是個新東西,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上,它是個十足的新東西。

但要說清它之前,一定要往前追溯到人類最早,婚姻的誕生,其實是伴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並伴隨著私有制而生的產物。

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上百萬年,但婚姻制度不過存在了6千年。在此之前,是長長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是一個“共產共妻”的狀態,每一個女子都可以隨意和身邊每一個男人產生性關係。

這時,既沒有婚姻,也沒有愛情。畢竟,對古老的氏族部落來說,真正匱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機會。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摩梭族是中國現今唯一的母系社會,依然保持著“走婚”傳統

但農業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隨著男性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來源,父系社會到來了。

婚姻制度的誕生,自然和愛情無關,它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恩格斯說的很明白,父權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就是為了繼承私有財產的目的才建立起來的。

因為私有制,作為生產者的男人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財產能被繼承,但他們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一定得是自己親骨肉。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當時,怎麼辦呢?唯一簡單粗暴的辦法,便成了控制女人貞潔。

通過一場儀式,來宣告性的獨佔權,婚姻誕生了。婚姻的契約含義不是和女方,而是和其他男人,標誌著你不能動,這是我的所有物了。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電影[宿醉]講的是一場婚前派對鬧出的笑料

婚姻,讓女人成為男人財產的一部分,她們並不作為個體被平等對待,而是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婚姻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奴隸制

古希臘法律裡有載,如果一個男人和別人妻子通姦,那是死罪;但要是強姦女方,卻只用罰點罰金了事。因為前者,會對丈夫的財產權造成威脅(通過私生子合法繼承),但後者,不過是未經同意用了下所有物。

中國古代實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樂府詩集》中就有多首詩寫到文人以妾換馬,《情史類略》裡還記載有蘇軾以妾換馬的故事,《遜雜堂雜抄》裡有文人以妾換書的故事。

可以說,女人被物化的歷史正是伴隨著婚姻制度的建立而完成的。

包括男人最早的妻子,都是從哪來的?搶來的。遊牧民族會從路過的農業部落裡搶,漢字裡的“娶”字,在《說文解字》裡說,通“取”,“捕取也”;而“婚”字,通“昏”,意思是天黑好搶,新娘要蒙上蓋頭也是這麼來的,為了讓她找不到回去的路。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新娘要蒙蓋頭

財產和孩子,成為古代婚姻最重要的實質。平民階層的婚姻重在生子,那時人口即是生產力;而貴族階層則通過門當戶對或向上的聯姻來積累財富,並通過孩子繼承下去。

即使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有在它解體時才能看得更清楚,每一對走到末路的夫妻,辦離婚手續時擺上桌來談的無非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

工業革命的到來改變了婚姻制度。隨著女性開始步入職場,更多地獲得經濟獨立,女性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話語權和財富。

婚姻制度,也從以前的附屬關係,轉變為了平等合作性質的共同契約,夫妻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時,婚姻制度裡的愛情基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要知道,以前的婚姻裡,是排斥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工業革命讓女人也能獲得了工作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200年的女性地位

早一點,古希臘人,不跟女人搞愛情,他們的“愛”,只存在於男人和男人之間。因為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比男人低一等級的,娶妻是為了生子,但愛情嘛,要從男人身上找。

到了歐洲中世紀,夫妻間就更不可能有愛情了,因為按天主教的說法,性是罪大惡極的,而婚姻不過是通姦的替代品。那時神父宣揚的是“不能愛妻子,對妻子的愛會破壞婚姻”。

其實,很容易理解,愛情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我都把你看作所有物了,怎麼可能愛你。那時的妻子可以是家庭管家、是保姆、是孩子的母親,但一定不是愛人。

倒是,他們可以愛情婦,愛別人的妻子,愛青樓女子。

嚴格意義上說,“愛情”這個詞誕生在12世紀的法國南部,源於最早騎士和貴婦人之間的“騎士之愛”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在當時的貴族生活中,男領主大多外出社交,城堡裡各項事物均落在女主人身上,而騎士階層,本就是主人的榮譽籌碼,會因為利益很早和其他女性結婚,但他們獲得愛情的渠道,卻是通過和那些貴婦人婚外戀。

婚外戀久了,兩邊還發展出了遊戲規則:比如每一個騎士都要向所有人公開他所愛慕的對象;然後騎士要滿足自己貴婦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等。

貴婦人這邊也有準則,她們甚至頒佈了一個包含20個條款的正式條例,甚至還有宣言“情人之間必須相互無償地奉獻一切,決不有任何保留的動機”。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騎士之愛”

“騎士之愛”對後來歐洲人的婚戀觀影響深遠,對此,愛德華·博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這樣寫道:

在所有國家中,個人情愛在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勝利確實不是以夫婦情愛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較高級的愛情形式在歷史上是從通姦開始的——整個階級有系統的、雙方情願的通姦。——愛德華·博克斯《歐洲風化史》

再經過後來西方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世俗生活中的禁慾主義被拋棄,讚美“人”的“人本主義”思潮興起,愛情開始備受推崇,被置於一個崇高境地。

這也是伴隨著背後政治權利的重新洗牌,而建立起來的新道德觀念。隨著貴族階層走向沒落,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他們急需一套自己的新婚戀觀。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維斯康蒂的[豹]講的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舊貴族的聯姻

為了反對貴族階層,新興資產階級打破了前者定下的婚姻規則:什麼門當戶對、公開嫖妓、出於政治經濟原因的聯姻、婚外戀等等。

推翻之後,那又為什麼要結婚呢?“騎士之愛”給了他們最大靈感,於是,新的規則有了:人們結婚,是出於雙方的愛情。

一個以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觀念就此被確立下來,但它身上本來的“財產” 烙印還深深刻著,這下又多了個“愛情”來攪局,婚姻實際上變得更復雜了。

以前人們,婚姻本就是對財產權的確認,愛情自從別處尋,婚外戀是公開且不受道德責難的;但現在,愛情與性與婚姻建立起“三位一體”的絕對觀念,人們不僅要在婚姻裡守護財產,還要享受愛情、獲得性體驗。

關鍵是,出於財產契約,你要求婚姻最好能維繫一生、長久穩定,而出於愛情本能,你又要追求在婚姻裡獲得每天都像婚外戀愛一樣的快樂,這不是為難人嗎。這必然是和人類的天性相悖的。

突然想到最近很熱的安宰賢和具惠善這對離婚事件,相戀時美好的愛意是真的,步入婚姻,很快從愛情走向“戰爭”也是真的。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安宰賢和具惠善

所以戴尼斯·盧熱蒙這位哲學家就直接說“愛情和婚姻就其本質和規定互相排斥”。

至此,所以說,我們為什麼還要結婚?為什麼一定要給愛情找一個婚姻作歸宿呢?

想到《Legal High》裡有一集,律師古美門給一個一妻多夫的女人做辯護,他有幾句話說:

本來我國的婚姻制度,是為了在等級制度崩潰的時代通過給一個男人分配一個女人,來達到國家安定的政治目的,同時也是在模仿西方基督教倫理觀的基礎上,建立的非常形式化的制度。它既不是男女關係的真諦,也不是理想化的家庭,不如說正因為一夫一妻制,才引起了各種不幸的事件。可能在很多年後,一夫一妻制會被嘲笑為原始制度。——《Legal High》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Legal High》裡有一集是個一妻多夫的故事,但也很難說它代表著未來

在有生之年,我們能看到婚姻制度的消亡嗎?很難。

畢竟,它作為一個社會結構的基層組織,仍然在起著安定作用,尤其在沒有經歷過工業文明的東方文化裡,人們對婚姻的依賴心理仍是根深蒂固的。

但未來的婚姻制度一定會轉型。比如去年,我國的結婚率就已經創下了新低,從2013年的9.9%降到了2018年的7.2%,10年來最低,而最低的上海只有4.35%。

西方國家就更不用說,美國現在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同居或乾脆單身,結婚的人還不足一半;有1/3的孩子出生的,他的父母沒有婚姻關係。法國、英國、荷蘭、瑞典這些歐洲國家的比例就更高,非婚生率已經長年超過了50%。

其實,每個人也能多少感受到,我們無疑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雖然對未來的婚姻制度究竟會發展到怎麼樣,誰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但至少,往前走吧,至少未來,讓愛情的歸愛情,讓婚姻的歸婚姻。

“婚姻是什麼?長期賣*合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