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哺乳動物 動物 螞蟻 蚊子 節肢動物 科普大世界 2018-11-26

有很多朋友認為,在所有的動物中,同等體重下昆蟲實力最強,比如跳蚤跳的高度可以達到身體的200倍,要是人有這樣的能力的話,一下子就可以跳幾百米高了;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螞蟻可以拉動比身體重100倍的物體,人有這樣的力量就可以拖動十多噸的巨石;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獨角仙和鐵甲都可以舉起比身體重幾百倍的東西,人有這樣的力量將可以舉起一輛坦克。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這樣比較起來,好像昆蟲的確是比哺乳動物強,假如昆蟲都像人等哺乳動物這樣大,那這種東西還真了不得,但其實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動物之間根本不應該這樣比較,昆蟲不可能長得像人這麼大,當它的身體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擁有的一些優勢就失去了,再大的話,它的生存就會出現問題。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知道最大的昆蟲有多大嗎?竹節蟲雖然可以長達半米,但實際上它的體重最大也只有二三十克;

最重的昆蟲是巨沙螽,其成年個體長達約8—10釐米,然而其最大者體重也只有70克左右,但是這兩種昆蟲都非常笨拙,運動速度特別慢,完全沒有跳蚤、螞蟻、蟑螂那樣的速度了,力量方面也沒有什麼優勢。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其實比較一下我們也能發現,往往是越小的昆蟲運動速度越快,越大的昆蟲速度越慢。而且昆蟲的體積和體重普遍都很小,一隻老鼠都比最大的昆蟲大不少,生物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當然是有它的原因的。

昆蟲之所以長得小,而且越小的昆蟲往往越敏捷,是由於其身體結構和功能決定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上:

1. 外骨骼(表皮層外殼)。昆蟲一般都是外骨骼結構。外骨骼生長要通過蛻皮和蛻變來完成,隨著昆蟲身體的長大,它的外骨骼也要及時更換,蛻皮的時候昆蟲易受傷害,而且產生的新的外骨骼也不允許它長的比原先大多少,基本上每一次蛻皮,昆蟲會長大一點,但是也是有體型限制的,每一次蛻皮也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而昆蟲的壽命通常都比較短,所以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大小。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2.昆蟲沒有內骨骼,昆蟲只有外骨骼沒有內骨骼,這也導致昆蟲的的身體只能在很小的範圍內,因為如果他們的身體很大的話,沒有內骨骼的輔助,它們的內臟和肌肉等在身體中將缺乏限制,如果它們像哺乳動物這麼大的話,那麼他們只要一活動,內臟就會晃來晃去,這樣它們的身體肯定是受不了的,這也是為什麼越大的昆蟲行動越慢的原因。同時這也說明,如果昆蟲的個頭長到和哺乳動物一樣大的話,它們也不可能是哺乳動物的對手,因為它們活動起來都很困難,想打敗哺乳動物是沒有任何可能性,所以關於一些認為昆蟲如果和哺乳動物一樣大可以完爆哺乳動物的話,完全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猜測罷了。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3.昆蟲沒有肺,只通過體內一些細小管子“呼吸”,這樣其體內氧氣的傳遞就不如哺乳動物的肺呼吸活動更加的有力、方便和快捷,而空氣中氧含量的多少也對昆蟲的身體大小產生的影響。有個理論稱2億年前的昆蟲體型比現在要大不少,正是由於那個時候的氧含量高,可達大氣總量的30%以上,所以那時蜻蜓的體型可達半米長,蚊子也比現在的蚊子大好幾倍,但是由於後來地球的氧含量減少,所以昆蟲的體型也都相應的縮小了。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4.運動系統的限制

昆蟲的腿都是由甲殼質組成的薄壁管,並由可以靈活轉動的關節連接起來。如果昆蟲變得了很大,其關節就會變得很脆弱,速度和力量也就不會那麼大了,而且一旦超載就可能出問題。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

所以,昆蟲的身體結構和功能的很多原因限制了昆蟲的體型,大到一定程度,昆蟲都會很笨拙,力量也相應的沒那麼大,跟哺乳動物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因此把昆蟲跟哺乳動物比較各種能力是毫無意義的。

其實在生物學上,昆蟲相對於哺乳動物要低等得多,昆蟲都屬於節肢動物,而哺乳動物卻早已超越兩棲和爬行動物站到了生物學最高級生物的頂端,並且也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能力變得更大,對環境的適應力也相當強,完全可以說哺乳動物代表著已知生命體的最高形式,這正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將比較原始的節肢動物和已知最先進的哺乳動物兩者相比同等體型的能力,既不實際,也是不公平的。

昆蟲速度力量都很強,若和哺乳動物一樣大能完爆它們?毫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