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蓮花近7年累計虧損超13億 大股東提私有化建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6月19日上午,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卜蜂蓮花(00121,HK)發佈公告:6月18日,要約方C.P.Holding (BV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要求董事會提出建議將公司私有化,撤回公司在聯交所上市的普通股,每股計劃普通股收取現金0.11港元,預計花費資金超過4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卜蜂蓮花報0.103港元/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家外資控股的零售商,此次私有化的發起者背後正是其控股股東正大集團。此外,卜蜂蓮花在中國市場承受著很大的競爭壓力,2012財年至2018財年,公司有6年處於虧損狀態。

私有化所需資金超4億港元

卜蜂蓮花公告稱,公司此次私有化主要涉及普通股計劃以及CPS(即C系列可換股優先股)計劃。

根據普通股計劃,普通股股東將有權通過註銷普通股每股收取現金0.11港元。而根據CPS計劃,CPS持有人將有權就註銷的每股計劃CPS收取現金0.11港元。實際上,所謂CPS計劃即卜蜂蓮花股本中每股面值0.02港元非上市、無投票權的C系列可換股優先股,可按1對1的換股比率轉換為普通股。

卜蜂蓮花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兩種方式都將由要約方支付,且該要約價格較18日0.1港元/股的收盤價溢價10%。卜蜂蓮花表示,如果計劃記錄日期之前沒有CPS轉換為普通股,那麼實施普通股計劃及CPS計劃所需金額分別約為4.25億港元及40萬港元。

公司給出的私有化原因之一是“普通股交易缺乏流通性且表現不佳”。據公告披露,截至6月18日的最近180個交易日內,卜蜂蓮花普通股在87個交易日中沒有任何買賣。實際上,這也是港股市場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港股資本市場的成交分佈並不均衡,流動性主要集中於藍籌股等頭部公司,市值較小的上市公司並不為市場所關注,也鮮有交易量。

富昌證券研究員曾子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港股市場,私有化的案例較多。在他看來,私有化的原因主要包含三個方面:股價低迷、母公司資源整合以及大股東轉賣上市公司。曾子明認為,卜蜂蓮花私有化的目的更多可能是滿足大股東整合資源的需要。

正大集團是私有化推手

公告顯示,卜蜂蓮花的控股股東是總部位於泰國的跨國企業正大集團,而本次私有化的要約方C.P. Holding (BV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也是正大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

正大集團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由泰籍華人謝易初、謝少飛兄弟1921年創辦於泰國曼谷,英文名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簡稱CP Group),其核心主業包括農牧食品、商業零售、電信電視三大板塊。而卜蜂蓮花業務正是正大集團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公開資料,卜蜂蓮花主要在內地經營大型“一站式”消費購物中心。

實際上,卜蜂蓮花在內地開展的零售業務正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盈利能力堪憂。記者梳理髮現,從2012年財年以來,除了2017財年盈利之外,公司淨利潤已經有6個財年虧損,虧損額分別為3.92億元、9683.7萬元、5844.4萬元、1807.1萬元、5.38億元以及2.88億元,累計虧損額超過13億元。不過,卜蜂蓮花也表示,公司在繼續努力擴大店鋪網絡,優化商品及銷售空間,加強與供貨商的關係及提高營運效率。

正大集團旗下還有一家名為卜蜂國際(00043,HK)的港股上市公司,公司董事長謝國民為正大集團的核心人物,謝國民之子謝吉人則為卜蜂蓮花董事長。資料顯示,卜蜂國際業務主要涉及養殖、銷售禽畜及水產和產銷增值加工食品產品等,2018財年實現營收6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9.0%。

那麼,本次私有化是否會對卜蜂蓮花現有業務造成影響?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要約方及正大集團“擬安排本公司繼續進行其當前業務,且無計劃對當前業務運營作出任何重大改變”。

至於未來私有化的進展如何,曾子明則認為,還要看公司下一步的具體公告,“私有化也不一定100%成功,需要看股東籌碼,還要看公司下一步的舉措。”卜蜂蓮花強調,普通股計劃及CPS計劃亦可能不會生效,建議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務請審慎行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卜蜂蓮花以及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大賣場如何突圍?

實際上,卜蜂蓮花淨利潤多年虧損的狀況反映了以大賣場模式為主的零售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

零售行業專家、上海尚益諮詢公司總經理胡春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大賣場同樣面臨經營困境,“大賣場模式主要遭受電商企業的狙擊,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在不斷相對下降,同時還受到包括新零售以及以社區超市為主的區域零售企業的競爭。”

此前,外資大賣場火爆主要是依靠食品和非食品品類的商品種類比較齊全,而且由於規模效應,其售價相對低廉,可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齊。“但是電商出現以後,(線上)商品種類繁多,且價格非常有競爭力,而消費者從一家電商切換到一家電商的切換成本要遠遠低於實體店。”胡春才說道。

在胡春才看來,相比如國內永輝超市等企業,外資大賣場轉型相對僵化。大賣場佈局生鮮是重要轉型途徑,不過外資大賣場在這方面的劣勢比較明顯。

那麼,未來大賣場應該從哪幾個方向突圍?胡春才認為,一方面,可以讓賣場更加“迷你化”,將騰出來的區域外租給教育培訓或健身機構、專賣店等,以收取一定的租金;另一方面,進一步實現商品精品化,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此外,對於大賣場來說,加強生鮮和熟食的經營比重,強化大賣場的“餐飲”功能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