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主業重設計,波司登2018年度營收過百億

6月26日午間,國產羽絨服企業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波司登”)公佈了其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2018年全年業績數據。報告期內,波司登收入同比上升16.9%至約103.83億元,毛利為55.135億元,同比增長33.9%,毛利率同比上升6.7個百分點至約53.1%。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上升59.4%至約9.81億元 。

中國服裝協會羽絨及皮革皮草服裝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將達1621億,平均年增長率在10%以上。由此可見,羽絨服行業目前仍處於快速增長中。

從參加紐約時裝週開始,近年來,波司登已經從傳統的羽絨服品牌,變身為備受關注的“國潮”時尚品牌。在形象逆轉的背景下,波司登的業績也一路上行。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在短期業績有所成就後,波司登在融合發展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突破瓶頸,才能更好發展。

迴歸主業重設計,波司登2018年度營收過百億

圖片來源/品牌供圖

聚焦羽絨服主業,強化設計理念

報告中,波司登管理層表示,過去的2018/19財年,是在該集團發展歷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裡,該集團以“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為戰略目標,得以在逆市中取得了較為卓越的業績成果。業務歸攏後,品牌羽絨服業務、貼牌加工管理業務、女裝業務及多元化服裝業務成為了其四大主營業務單元。其中,品牌羽絨服業務仍為該公司最大收入來源,期內錄得約76.57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73.7%,同比上升35.5%。

迴歸主業重設計,波司登2018年度營收過百億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今年年初,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一段時間裡,波司登進行了品牌重塑,堅持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的戰略方針,把主營業務集中在羽絨服領域,對男裝、居家、童裝等業務進行重新規劃,在不同方面一同推進轉型。

產品方面,波司登也開始向高端化、專業化靠攏,“將設計師聚焦到波司登品牌上來,強化羽絨服的設計理念。”高德康表示。

就此,波司登採取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與海外設計師——紀梵希主設計師Antonin Tron、師從山本耀司的Ennio Capasa、前Ralph Lauren設計總監Tim Coppens合作推出的設計師聯名系列,令波司登在國際市場的口碑得到一定提升。與此同時,借力國際時裝週,通過新穎設計與工藝將品牌態度展現出來,重塑品牌形象。

“國外設計師帶來的最大價值就是提升品牌專業性。”高德康表示,他希望波司登能夠成為一個企業品牌,“拿掉商標也可以知道是波司登,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遭沽空機構質疑,專家:高速發展下瓶頸仍在

在發佈年度業績前,一份沽空報告“從天而降”,令波司登股價出現震盪。

6月24日,機構Bonitas Research在其官網上發佈相關報告,質疑波司登於申報財務報表中虛構純利、收購時向未披露的內幕人士多支付款項等問題。受此報告影響,波司登的股價曾在當日遭遇大幅跳水,公司隨後也採取了緊急停牌,表示會在調研後回覆Bonitas Research的指控。

6月25日盤前,波司登發佈了復牌及澄清公告,逐條迴應了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針對其財務、經營數據的質疑。波司登在公告中否認了Bonitas Research報告的所有指控,表示該報告包含具有誤導性、偏見性、選擇性、不準確以及不完整的陳述,並進行了毫無根據的指控和不負責任的猜測。

在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看來,不止波司登一家,近一年來不少國內服飾、運動品牌都遭遇過國際機構的沽空,而這對於中國品牌來講實際上是一種“成長的煩惱”。從好的一面看,這說明國內品牌已被國際投資者所關注,但另一方面雙方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而產生的誤解,也提示國內品牌在面對國際投資者時,需要令自己更專業、更嚴謹,與國際市場準則接軌。

程偉雄告訴記者,這兩年波司登聚焦主業、主品牌的策略效果明顯。“波司登在本土羽絨服產業價值鏈擁有絕對的領導地位,在聚焦主業、聚焦主品牌、聚焦羽絨服、聚焦時尚、聚焦本土市場後,完全有機會實現超越。”

不過,“小有成就”後也需注意未來的發展瓶頸。例如轉型中高端後,如何突破之前大眾化的固有印象?滿足消費者的大眾需求,與時尚化、國際化、“國潮”化、IP聯名等如何融合?如何面臨假貨、同質化產品的不公平競爭?一系列問題,都仍有待波司登進一步實踐探索,並一一破解。

新京報記者 周紅豔 圖片 品牌供圖、報告截圖 編輯 鄭藝佳、李錚 校對 危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