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波塞冬,古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的坐騎是白馬駕駛的黃金戰車,他是宙斯的哥哥,哈迪斯的弟弟。波塞冬憤怒時,海中就會出現海怪,當他揮動三叉戟時,不但能輕易掀起滔天巨浪,更能引起風暴和海嘯、使大陸沉沒、天地崩裂,還能將萬物打得粉碎,甚至引發地震。

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因此,當在北約重壓之下的俄羅斯,將新一代核魚雷以海神之名命名為“波塞冬”時,就足以看出俄海軍對這種未來殺手鐗的厚望。

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向聯邦議會發表國情諮文時,首次提到俄羅斯在研發生產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這就是傳說中的“波塞冬”。普京表示,這些無人潛航器可配備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並能夠摧毀潛在敵人的基礎設施、航母打擊群等。

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目前為止,“波塞冬”依然籠罩在迷霧中,關於“波塞冬”的報道充滿了浮誇的想象與各種矛盾。例如,有媒體說,俄羅斯軍工集團的消息人士告訴塔斯社,俄羅斯建造的“波塞冬”水下無人潛航器能夠攜帶高達兩百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來摧毀敵方海軍基地。它能借助其8兆瓦功率的核動力裝置,它可在水下1000米深處以60-70節(110-130千米/小時)的速度完成洲際航行。

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但問題是,以俄羅斯媒體照片中公佈的“波塞冬”打碼照片來看,“波塞冬”的直徑,雖然已經遠遠大於553-610mm這樣的典型重型魚類的直徑,但仍無法容納俄羅斯/前蘇聯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種構型的壓水反應堆或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廣泛應用於航天領域的放射性同位素電池,也不足以達到8兆瓦的功率。在目前世界上廣泛研究的小型核反應堆裡,沸水堆、高溫氣冷反應堆、熔鹽反應堆等,都不適合水下環境應用,壓水反應堆可靠性雖好,但想把體積壓縮到“波塞冬”這樣小的殼體裡,恐怕難度不小。而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雖然相對而言可以把體積做得比較小,但歷史上蘇聯金屬堆服役紀錄的可靠性實在是讓人提心吊膽。

俄羅斯媒體還稱,“波塞冬”能像大名鼎鼎的“暴風”超空泡魚雷一樣,在空泡中以很大的速度移動。但是,“暴風”超空泡魚雷在魚雷管發射後,是先由8個啟動火箭工作,將魚雷加速至超空泡速度,並且魚雷頭部的空泡發生器產生局部氣泡,然後由通氣管向局部氣泡注入氣體,使之膨脹成為超空泡,最後主火箭發動機工作,魚雷才在水中高速運行。“暴風”魚雷只是個長8.23米、直徑533毫米、重量2600千克的“小個子”,指望圖中尺寸與傳統魚雷相比相當誇張的“波塞冬”達到超空泡速度,恐怕並不太現實。而且,以俄羅斯媒體公佈的圖片,“波塞冬”並沒有類似水下火箭發動機的設備。

事實上,核魚雷的傳說從冷戰開始就一直存在。早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氫彈之父、科學院院士安德烈薩哈羅夫就曾提出過可攜帶核彈頭的T-15魚雷項目,當時設計構想的魚雷長24米,直徑1.5米,射程50公里,配備10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其在海岸附近水下核爆可引發巨大海嘯,足以摧毀港口等近岸設施。在那個瘋狂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冷戰年代,這個射程50公里、帶100萬噸TNT彈頭的指標,其實已經算是比較理性的了。而且,考慮古巴危機時,蘇聯潛艇就已經逼近美國海岸,在冷戰最高峰時,在美國東海岸能常態保持2-3艘核潛艇待機,這種“帶核彈頭的常規魚雷轟港口”的打法,未必不可行。與發射彈道導彈相比,隱蔽性反而還更強。然而,限於當時技術能力,同時缺乏資金,最終該計劃僅停留在草圖層面。

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現在的“波塞冬”計劃,和T-15相比,則要瘋狂得多。如果“波塞冬”真如俄羅斯人所設想,是一種能以70節洲際巡航的超級魚雷的話,某種意義上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水下洲際戰略武器——將扮演著類似洲際彈道導彈的角色!和在外層空間飛行的彈道導彈相比,水下1000米巡航的魚雷運行環境要嚴苛得多——畢竟,目前絕大多數核潛艇典型作戰水深不過300米-450米,熱動力魚雷使用環境更是很少超過800米。而且,俄羅斯並不具備繪製全球海底地圖的能力,水下導航更多依賴慣導,校正精度的能力並不算強,如何保證導航精度,包括對魚雷的姿態控制,難度恐怕不小。

無敵神話還是戰略欺騙?俄羅斯1億噸滅城核魚雷讓美國心驚肉跳

蘇聯/俄羅斯長期以來有著戰略欺騙的傳統,很多並不真實存在或者並沒有大力發展的型號,反而給西方很大的壓力。那麼,“波塞冬”是否也類似呢?畢竟,一個能以70節速度洲際航行的“魚雷”,以藍星的現有科技上看,所有的反潛體系,對這樣的武器,幾乎是無法攔截的。

問題拋給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就看是否會對俄羅斯的這款所謂“殺器”做出迴應。當然,就從當前露出的信息判斷,“波塞冬”工程的可行性其實並不算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