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

石硤龍眼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菠蘿又叫鳳梨,原產於美洲熱帶的巴西。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傳教士帶到澳門,然後引進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經過長期的選育,陸續產生了許多地方的菠蘿。可見菠蘿在我國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通常的吃法有四種:一是去皮鮮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產菠蘿要蘸鹽水的麻煩,吃來滿口芳香;二是榨汁鮮飲,消暑解渴,香味濃郁;三是制菠蘿雞、菠蘿鴨成為筵席名菜;四是製成罐頭,成為旅遊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灣菠蘿,原有兩個品種,一種果大,食後感覺麻口,稱為舊種,現已無存;另一種是新品種,又稱“金山種”(即現聞名的神灣菠蘿),果黃色,果眼淺,果心也可食。據李鶴齡《閒話神菠蘿》(中山文史1988年版)稱:新種菠蘿是歸國華僑李國漢由國外帶回來的,在20年代,陳香谷與李國漢合夥,另一歸僑李燦與其族人李昌合夥,在丫髻山南麓老村肚背各闢山地10餘畝,種植新種菠蘿,從此開創了菠蘿專業戶的先河。到了30年代,種菠蘿的專業戶漸多,有陳姓、張姓、李姓,所收穫菠蘿很多,當地出售,或是打包裝,運至澳門果欄批發出售。又據《珠江三角洲農業志》載述:神灣菠蘿是在1934年至1935年間,由神灣的智利華僑李國漢的工人毛鬆有斑鳩埔林亨堂果園買苗,種於鐵爐山下的40畝果園中,從果色紅、果眼深、果心粗的舊種經過逐漸淘汰而選育出來的。神灣新種菠蘿1937年至1939年發展最盛,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小欖菊花肉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菠蘿又叫鳳梨,原產於美洲熱帶的巴西。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傳教士帶到澳門,然後引進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經過長期的選育,陸續產生了許多地方的菠蘿。可見菠蘿在我國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通常的吃法有四種:一是去皮鮮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產菠蘿要蘸鹽水的麻煩,吃來滿口芳香;二是榨汁鮮飲,消暑解渴,香味濃郁;三是制菠蘿雞、菠蘿鴨成為筵席名菜;四是製成罐頭,成為旅遊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灣菠蘿,原有兩個品種,一種果大,食後感覺麻口,稱為舊種,現已無存;另一種是新品種,又稱“金山種”(即現聞名的神灣菠蘿),果黃色,果眼淺,果心也可食。據李鶴齡《閒話神菠蘿》(中山文史1988年版)稱:新種菠蘿是歸國華僑李國漢由國外帶回來的,在20年代,陳香谷與李國漢合夥,另一歸僑李燦與其族人李昌合夥,在丫髻山南麓老村肚背各闢山地10餘畝,種植新種菠蘿,從此開創了菠蘿專業戶的先河。到了30年代,種菠蘿的專業戶漸多,有陳姓、張姓、李姓,所收穫菠蘿很多,當地出售,或是打包裝,運至澳門果欄批發出售。又據《珠江三角洲農業志》載述:神灣菠蘿是在1934年至1935年間,由神灣的智利華僑李國漢的工人毛鬆有斑鳩埔林亨堂果園買苗,種於鐵爐山下的40畝果園中,從果色紅、果眼深、果心粗的舊種經過逐漸淘汰而選育出來的。神灣新種菠蘿1937年至1939年發展最盛,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小欖菊花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負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選用豬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狀薄片用糖醃製,外面拌一層半鮮半乾的糖漬菊花瓣而成。這種菊花肉看來雖肥,但吃起來爽脆不膩、清香可口,特別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撲鼻,是中山的傳統送禮佳品。

石岐雞(沙欄雞)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菠蘿又叫鳳梨,原產於美洲熱帶的巴西。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傳教士帶到澳門,然後引進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經過長期的選育,陸續產生了許多地方的菠蘿。可見菠蘿在我國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通常的吃法有四種:一是去皮鮮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產菠蘿要蘸鹽水的麻煩,吃來滿口芳香;二是榨汁鮮飲,消暑解渴,香味濃郁;三是制菠蘿雞、菠蘿鴨成為筵席名菜;四是製成罐頭,成為旅遊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灣菠蘿,原有兩個品種,一種果大,食後感覺麻口,稱為舊種,現已無存;另一種是新品種,又稱“金山種”(即現聞名的神灣菠蘿),果黃色,果眼淺,果心也可食。據李鶴齡《閒話神菠蘿》(中山文史1988年版)稱:新種菠蘿是歸國華僑李國漢由國外帶回來的,在20年代,陳香谷與李國漢合夥,另一歸僑李燦與其族人李昌合夥,在丫髻山南麓老村肚背各闢山地10餘畝,種植新種菠蘿,從此開創了菠蘿專業戶的先河。到了30年代,種菠蘿的專業戶漸多,有陳姓、張姓、李姓,所收穫菠蘿很多,當地出售,或是打包裝,運至澳門果欄批發出售。又據《珠江三角洲農業志》載述:神灣菠蘿是在1934年至1935年間,由神灣的智利華僑李國漢的工人毛鬆有斑鳩埔林亨堂果園買苗,種於鐵爐山下的40畝果園中,從果色紅、果眼深、果心粗的舊種經過逐漸淘汰而選育出來的。神灣新種菠蘿1937年至1939年發展最盛,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小欖菊花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負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選用豬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狀薄片用糖醃製,外面拌一層半鮮半乾的糖漬菊花瓣而成。這種菊花肉看來雖肥,但吃起來爽脆不膩、清香可口,特別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撲鼻,是中山的傳統送禮佳品。

石岐雞(沙欄雞)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沙欄雞原產三角鎮沙欄圩而得名,又稱“三角雞”,因大量的沙欄雞經石岐轉口輸往廣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稱“石岐雞”。該雞種以其肉嫩滑、味道鮮美、體型適中,特別適合製作“白切雞”而馳名省港澳。近年來,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欄雞做母本,三黃鬍鬚雞做父本,適當吸入新漢夏雞的血緣,育成命為"石岐雜"的新雞種,佔有香港80%的肉雞市場。

沙欄雞種來源,據說200多年前從順德、東莞遷移到中山的農民帶來的雞種,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現有母雞40萬隻,年產雛雞1400萬隻左右。

沙欄雞適應性較強,其生產性能如下:

1、生長速度:出殼雛雞體重32克左右。養至70天在齡為723.35克,105天齡為1111.3克,成年公雞2150克,母雞1550克。

2、產蛋性能:要孵化母雞的年產蛋70-90只,不需孵化母雞的年產蛋可提高到110只以上,蛋重45克左右。

3、屠宰率:105天齡屠宰測定結果:公母平均半淨膛屠宰率為86.05%,全淨膛屠宰率為80.04%。

沙溪扣肉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菠蘿又叫鳳梨,原產於美洲熱帶的巴西。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傳教士帶到澳門,然後引進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經過長期的選育,陸續產生了許多地方的菠蘿。可見菠蘿在我國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通常的吃法有四種:一是去皮鮮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產菠蘿要蘸鹽水的麻煩,吃來滿口芳香;二是榨汁鮮飲,消暑解渴,香味濃郁;三是制菠蘿雞、菠蘿鴨成為筵席名菜;四是製成罐頭,成為旅遊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灣菠蘿,原有兩個品種,一種果大,食後感覺麻口,稱為舊種,現已無存;另一種是新品種,又稱“金山種”(即現聞名的神灣菠蘿),果黃色,果眼淺,果心也可食。據李鶴齡《閒話神菠蘿》(中山文史1988年版)稱:新種菠蘿是歸國華僑李國漢由國外帶回來的,在20年代,陳香谷與李國漢合夥,另一歸僑李燦與其族人李昌合夥,在丫髻山南麓老村肚背各闢山地10餘畝,種植新種菠蘿,從此開創了菠蘿專業戶的先河。到了30年代,種菠蘿的專業戶漸多,有陳姓、張姓、李姓,所收穫菠蘿很多,當地出售,或是打包裝,運至澳門果欄批發出售。又據《珠江三角洲農業志》載述:神灣菠蘿是在1934年至1935年間,由神灣的智利華僑李國漢的工人毛鬆有斑鳩埔林亨堂果園買苗,種於鐵爐山下的40畝果園中,從果色紅、果眼深、果心粗的舊種經過逐漸淘汰而選育出來的。神灣新種菠蘿1937年至1939年發展最盛,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小欖菊花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負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選用豬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狀薄片用糖醃製,外面拌一層半鮮半乾的糖漬菊花瓣而成。這種菊花肉看來雖肥,但吃起來爽脆不膩、清香可口,特別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撲鼻,是中山的傳統送禮佳品。

石岐雞(沙欄雞)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沙欄雞原產三角鎮沙欄圩而得名,又稱“三角雞”,因大量的沙欄雞經石岐轉口輸往廣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稱“石岐雞”。該雞種以其肉嫩滑、味道鮮美、體型適中,特別適合製作“白切雞”而馳名省港澳。近年來,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欄雞做母本,三黃鬍鬚雞做父本,適當吸入新漢夏雞的血緣,育成命為"石岐雜"的新雞種,佔有香港80%的肉雞市場。

沙欄雞種來源,據說200多年前從順德、東莞遷移到中山的農民帶來的雞種,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現有母雞40萬隻,年產雛雞1400萬隻左右。

沙欄雞適應性較強,其生產性能如下:

1、生長速度:出殼雛雞體重32克左右。養至70天在齡為723.35克,105天齡為1111.3克,成年公雞2150克,母雞1550克。

2、產蛋性能:要孵化母雞的年產蛋70-90只,不需孵化母雞的年產蛋可提高到110只以上,蛋重45克左右。

3、屠宰率:105天齡屠宰測定結果:公母平均半淨膛屠宰率為86.05%,全淨膛屠宰率為80.04%。

沙溪扣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這是沙溪鎮所有酒樓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製作的地方名萊。這種菜式首先講究選料,所選豬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為首選。製作時最花工花時間是漂油,即原大塊肉清水煮熟後,用特製的“釘板”把有豬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後加配料醃製再紅燒,直至肉面變黃而皮色和瘦肉部份變紅,然後切件,每件夾一塊已熟的粉葛(稱葛扣)或香芋(稱芋扣)或用青菜或梅萊墊底(稱菜扣),排好上缽隔水燉約一小時。這種扣肉味香肉滑雖肥而不膩,特別豬皮部份,其味更佳,原來怕吃肥肉的人,試吃也會感到意外驚喜。

"

石硤龍眼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中山所產的龍眼,過去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近年來經市水果部門的精心培育優化,創出了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其特點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為67%至69%,果肉晶瑩厚潤、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單果重9.36克。

現在這種新產品已建生產基地三萬多畝,年產兩千多噸,大部分外銷港澳等地。

神灣菠蘿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菠蘿又叫鳳梨,原產於美洲熱帶的巴西。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傳教士帶到澳門,然後引進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經過長期的選育,陸續產生了許多地方的菠蘿。可見菠蘿在我國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通常的吃法有四種:一是去皮鮮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產菠蘿要蘸鹽水的麻煩,吃來滿口芳香;二是榨汁鮮飲,消暑解渴,香味濃郁;三是制菠蘿雞、菠蘿鴨成為筵席名菜;四是製成罐頭,成為旅遊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灣菠蘿,原有兩個品種,一種果大,食後感覺麻口,稱為舊種,現已無存;另一種是新品種,又稱“金山種”(即現聞名的神灣菠蘿),果黃色,果眼淺,果心也可食。據李鶴齡《閒話神菠蘿》(中山文史1988年版)稱:新種菠蘿是歸國華僑李國漢由國外帶回來的,在20年代,陳香谷與李國漢合夥,另一歸僑李燦與其族人李昌合夥,在丫髻山南麓老村肚背各闢山地10餘畝,種植新種菠蘿,從此開創了菠蘿專業戶的先河。到了30年代,種菠蘿的專業戶漸多,有陳姓、張姓、李姓,所收穫菠蘿很多,當地出售,或是打包裝,運至澳門果欄批發出售。又據《珠江三角洲農業志》載述:神灣菠蘿是在1934年至1935年間,由神灣的智利華僑李國漢的工人毛鬆有斑鳩埔林亨堂果園買苗,種於鐵爐山下的40畝果園中,從果色紅、果眼深、果心粗的舊種經過逐漸淘汰而選育出來的。神灣新種菠蘿1937年至1939年發展最盛,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小欖菊花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負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選用豬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狀薄片用糖醃製,外面拌一層半鮮半乾的糖漬菊花瓣而成。這種菊花肉看來雖肥,但吃起來爽脆不膩、清香可口,特別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撲鼻,是中山的傳統送禮佳品。

石岐雞(沙欄雞)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沙欄雞原產三角鎮沙欄圩而得名,又稱“三角雞”,因大量的沙欄雞經石岐轉口輸往廣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稱“石岐雞”。該雞種以其肉嫩滑、味道鮮美、體型適中,特別適合製作“白切雞”而馳名省港澳。近年來,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欄雞做母本,三黃鬍鬚雞做父本,適當吸入新漢夏雞的血緣,育成命為"石岐雜"的新雞種,佔有香港80%的肉雞市場。

沙欄雞種來源,據說200多年前從順德、東莞遷移到中山的農民帶來的雞種,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現有母雞40萬隻,年產雛雞1400萬隻左右。

沙欄雞適應性較強,其生產性能如下:

1、生長速度:出殼雛雞體重32克左右。養至70天在齡為723.35克,105天齡為1111.3克,成年公雞2150克,母雞1550克。

2、產蛋性能:要孵化母雞的年產蛋70-90只,不需孵化母雞的年產蛋可提高到110只以上,蛋重45克左右。

3、屠宰率:105天齡屠宰測定結果:公母平均半淨膛屠宰率為86.05%,全淨膛屠宰率為80.04%。

沙溪扣肉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這是沙溪鎮所有酒樓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製作的地方名萊。這種菜式首先講究選料,所選豬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為首選。製作時最花工花時間是漂油,即原大塊肉清水煮熟後,用特製的“釘板”把有豬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後加配料醃製再紅燒,直至肉面變黃而皮色和瘦肉部份變紅,然後切件,每件夾一塊已熟的粉葛(稱葛扣)或香芋(稱芋扣)或用青菜或梅萊墊底(稱菜扣),排好上缽隔水燉約一小時。這種扣肉味香肉滑雖肥而不膩,特別豬皮部份,其味更佳,原來怕吃肥肉的人,試吃也會感到意外驚喜。

中山 石硤龍眼 神灣菠蘿 小欖菊花肉 石岐雞(沙欄雞) 沙溪扣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