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電影《浴血起義》,真實講述了1944年8月,納粹統治下的波蘭地下軍和民眾,為了爭取國家獨立,奮起反抗佔領軍的故事。起義堅持了63天最終失敗,25萬平民死亡,華沙被夷為平地,讓這段歷史顯得更加悲壯。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時,在西面的巴黎,也爆發了城市起義。但僅僅6天,她就獲得瞭解放,並且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二者的差別這麼大,這是為什麼呢?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我們先說說華沙起義。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華沙起義並不是1943年的猶太人起義。這兩個事件是沒有關係的,而且,這兩個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波蘭猶太人知道,一旦離開居住區去了納粹集中營就是死亡,反正都是死,索性和德軍拼了。他們的目的是不願離開華沙。

言歸正傳,隨著蘇聯發起對德國的全面反攻,一路西進,德國人節節敗退。眼看推進到華沙城外,此時的流亡政府坐不住了,他們迫不及待的號召國內發動起義,趕在蘇軍進入前,趕走佔領軍。這是為什麼呢?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原來,在二戰爆發前,由於波蘭政府的不得人心,把周邊的國家都得罪光了,尤其是對蘇聯,更是在意識形態上的敵人。當希特勒發動入侵波蘭時,政府首腦丟下人民不管,自己跑了。才讓蘇聯有了“沒有政府的土地,誰都可以去”的藉口,也進入波蘭,與德國劃清了邊境。

正是兩國在歷史的不友好,他們擔心一旦蘇軍攻入,成為既成事實,波蘭將不復存在了。抱著這種想法,他們既不敢告訴蘇聯人,去需求幫助,也沒有暗地裡去和德國人進行談判。自以為是的認為德國大勢已去,就“忽悠”國內的地下軍和民眾起來反抗,妄想憑一己之力獲得獨立。

這種“心懷鬼胎”的做法,註定是失敗,不明就裡的25萬民眾成了犧牲品。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巴黎起義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懸念,就是順勢而為。

隨著同盟國第二戰場的開闢,駐法德軍節節敗退,士氣低落。巴頓的第3集團軍攻到了巴黎市郊,市民在盟軍勝利進軍的鼓舞下,愛國熱情空前高漲,他們開始罷工並決定發動武裝起義。這時,作為盟軍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並沒有把解放這座大城市作為首要任務。

這是因為,一是根據戰役部署,要更快、更多地消滅敵軍,將戰火引向德國境內,解放她只是“摟草打兔子”順便的事情,不著急;二是德軍已奉命在橋樑、名勝古蹟等要害部門安放好了炸藥,一旦進攻,守軍會狗急跳牆,進行破壞,解放城市應該從長計議。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更何況,殘酷的攻堅戰一定會毀壞這個歐洲文明的搖籃,一旦遭到破壞,他將成為“千古罪人”,於是他決定繞過該城。然而,長期處於納粹暴政統治下的市民激情萬分,一分鐘也不想等了,他們提前舉行了起義。

計劃趕不上變化,艾森豪威爾左右為難。若不援助起義,市民很有可能遭到納粹的血腥報復。大軍此時已站在大門口,見死不救怎麼也說不過去。更何況,沒有民眾的大力支援,登陸部隊也不可能進展的這麼順利,他們功不可沒。同時,比他們還著急的戴高樂,一直在催促其儘快進攻巴黎。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這時,起義軍傳出消息說,在瑞典領事的調停下,守軍司令拒絕執行將城市變為廢墟的命令,並與起義軍達成了停火48小時的協議。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消息,艾森豪威爾即刻命令法國第2裝甲師前往馳援,並接受了德衛戍部隊無條件投降,巴黎獲得解放。

兩場起義結局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與盟軍的幫助有很大的關係。法國投降後,不論是流亡到英國的“自由法國運動”,還是國內的地下抵抗組織,都與盟軍保持著密切聯繫。他們之間互通情報,空投武器彈藥,開展敵後破壞行動等,可以說,法國民眾的抵抗一直沒有停歇。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尤其是在開闢第二戰場前,法抵抗組織更是積極地協助盟軍做好登陸準備,並自覺的服從盟軍和戴高樂的統一指揮,並且他們的起義計劃是與盟軍協商後製定的。雖然提前了,但起義步驟沒有變,所以能夠很快地控制局面。

反觀華沙流亡政府,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並沒有事先通知蘇聯,更不願獲得盟軍的幫助,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趕走佔領軍。當然,戰鬥持續了63天,蘇聯雖然也有空投物資和派兵支援,但給人感覺只是一種象徵性行為,讓人很費解。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其實,正是因為流亡政府的遮遮掩掩和不信任,一直到起義失敗,也沒有正式向蘇聯提出支援的請求,更沒有統一的行動計劃;當然,蘇波兩國的“世仇”和隔閡,你既然沒有請求,我也沒有義務幫忙,致使蘇軍不想救,也不能救。隔岸觀火,何樂不為。

其次,採取和平手段很重要。巴黎民眾起義後,戰果輝煌,他們一方面催促盟軍儘快進城;另一方面積極和守軍進行談判,因為這個時候的守軍思想波動最大,可謂是“內憂外患”,正是協商停戰的好機會。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而波蘭地下軍在取得3/5城區的大好形勢下,並沒有與守軍進行談判。只想著憑自己的力量趕走德軍,這樣就給了對方反應的時間。當希特勒得知起義的消息後,火速派出了3個裝甲師的增援部隊,用以鎮壓起義和加強對蘇軍的防禦。

如果說兩場起義之初,都取得不錯的戰果,那一定是戰役的突發性才取得的成效;如果說他們之間的根本原因差異除了以上兩個方面外,對形勢的正確判斷與否,一定是起到了關鍵因素。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有了正確的形勢判斷,巴黎民眾才有了統一的領導和組織,規劃和步驟,才會獲取盟友的幫助和爭取與守軍談判的可能。正是應了那句“天時地利人和”。

而華沙起義,一個大戰前就跑到國外的政府,能有什麼大的作為。正是這幫高官錯誤的估計形勢,不尋求盟軍幫助,才會“忽悠”民眾起來反抗。殊不知,雖然德軍一直敗退,但收拾一群雜牌軍還是綽綽有餘的。

同時爆發的兩起起義,為什麼一個堅持63天失敗,另一個6天獲解放

最後,當年波蘭居民對起義的看法更能說明問題。“顯而易見是個壞決定,只有發起者自己知道是為了什麼,失敗也是板上釘釘,人們只是在毫無意義的送死……很明顯起義幾乎沒有成功的機會”;“我覺得這是一個由政治推動的決定,這場起義根本就是個錯誤”。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