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認真考慮新MBP 的事,那麼這些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如果你有認真考慮新MBP 的事,那麼這些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MacBook Pro(或者說一切蘋果產品)追求更輕更小更薄的理念是不會改了(對筆記本來說,不是壞事)。屏幕邊框收窄。屏幕顯示效果更好也更省電,做的更薄,因此也沒有了透光的Logo 燈。

TB3 以外的接口都去掉可以做的更薄,而4個TB3 接口提供了強大的擴展能力。CPU 性能不見得有多大提升,但是功耗降低。最大隻支持 16GB LPDDR3-2133 內存。因為目前蘋果能選擇的Skylake CPU 不支持32GB LPDDR4(low power)內存。

即使是Kaby Lake 目前也只有超低壓版本支持(超低壓版本是給MacBook 這樣的超輕薄本用的)蘋果為了功耗考慮,在可以支持LPDDR 4 之前,不考慮提供32 GB內存選項。作為參照, Surface Book 也同樣採用Skylake 以及沒有32GB 內存的版本。

Intel 的時間表很大程度限制了蘋果和其他廠商的升級節奏。因為蘋果所需要的那些型號的CPU 的Kaby Lake 版本目前依然不存在。(據說就算用了Kaby Lake 也依然沒法吃支持 LPDDR4 )

如果你有認真考慮新MBP 的事,那麼這些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由於功耗降低,可以保持10小時續航的前提下縮小電池容量,機身體積也瘦身,減輕重量。

SSD 的速度是前代的兩倍

2代蝶式鍵盤,也使機身更薄,比起MacBook 的鍵盤,每個鍵的邊界更明顯了,是一個提升。

由於Track Pad 採用force touch 以後已經沒有按鍵的機械結構,所以可以做得更大,不需要考慮按壓手感問題。

Touch Bar 本身是一個單獨的小型設備,類似一個Apple Watch,運行的也是watchOS 的一個變體。結合Touch ID,和安全芯片,這種結構很容易理解。同時,這個嵌入式設備也增加了成本,這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有認真考慮新MBP 的事,那麼這些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在蘋果的官方macOS HIG 明確說明了Touch Bar 是一個Input Device(輸入設備),而不應該被認為是第二塊顯示屏。那麼Touch Bar 作為一個常亮的Adaptive 輸入設備,因為屏幕是OLED,加上大片的黑色部分,所以功耗應該還能接受。

Touch Bar 上的按鈕應該儘量模仿真實的按鈕,並且不應使用動畫效果,因為它是一個輸入設備。

Touch Bar 上不應列出一些已有常用/通用快捷鍵組合的功能(比如Copy,Paste,Find,Select all,Undo,Redo 等)

Touch Bar 的困境:有相當多的用戶,是沒機會用到筆記本機身上的鍵盤的。有的把MBP 合上蓋子架在一旁使用外接顯示器,或者是放在一個支架上墊高顯示器(有助於緩解頸椎疲勞),然後配合有線或者無線的外置鍵盤使用。

蘋果之前更新過的Magic Keyboard 2,也是沒有Touch Bar的,那蘋果是否會考慮出一個?如果出,那麼:續航問題。上述說了Touch Bar 等於是一個watch 嵌入你的鍵盤,那麼相比原來的純鍵盤,功耗肯定會增加不少,如何處理續航問題?比如現在的鍵盤三週需要充一次電,那加入Touch Bar 以後,續航減半了怎麼辦?採用蝶式結構,然後加大電池容量?背光燈……嘛,也沒什麼希望。

如果你有認真考慮新MBP 的事,那麼這些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Touch ID 怎麼和新的iMac 整合到一起?筆記本電腦公用的情況不多,但是Touch ID 切換賬戶在公用的iMac 上就方便不少了。

Thunderbolt 3 /USB Type Cdock/adapter 的選擇其實還不少,除了那些第三方配件商,包括dell 和微軟等的附件都可以納入考慮範圍,但是選擇的時候務必看清楚每一個口的傳輸速度和充電能力的規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