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頭部進化適應環境

變色龍 蜥蜴 蜻蜓 蝴蝶 科學網 2017-04-11
變色龍頭部進化適應環境

侏儒蜥屬,森林變種。這隻矮角變色龍擁有一種有助於使其融入林地棲息地的鱗片。森林形變體長可達7.5釐米,比其高山硬葉灌木群落形變“姊妹”體型相對較大。圖片來源:Krystal Tolley

在提及吞食硬殼蟲子時,侏儒蜥屬廣泛而多樣化的物種矮蜥蜴為執行這一任務進化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殊部位:頭部。

科學家長期以來想要知道為什麼這些密切相關的南非蜥蜴有著如此變化多樣的腦袋:一些寬,一些高,一些頭部覆蓋鱗片,還有一些下頜上存在裝飾。

為此,他們研究了17種已知該變色龍物種中14種的飲食,並將其與蜥蜴的頭部類型進行了對比。研究人員發現變色龍腦袋大小和形狀與其喜好的飲食相關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功能生態學》。

例如,擁有較高腦袋的林棲蜥蜴大多數吃更軟的食物,其中包括蝴蝶、蜻蜓以及其他爬行動物。而那些頭部擁有冠狀波浪形狀的變色龍則能夠咬更堅硬、體型更大的昆蟲。而大多數頭頂沒有引人注目的冠狀修飾的平原蜥蜴則傾向於擁有更寬的嘴,這會幫助它們吞食體型更小但卻更堅硬的類似甲殼蟲的蟲子。

生活在南非凡波斯平原的變色龍也比其同類林棲近親體型更小,這可能是因為它們獲得的食物比較少。顏色相對豐富的森林變形變色龍可能是這些物種的祖先,它們隨著非洲南部森林的退化發生了進化。(馮維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