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翠翠深受古道熱腸的老船伕影響,也深受鍾靈毓秀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活潑純真、秀外慧中、善良純潔的女孩子,深受大家喜歡。

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兩人公平競爭,一起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可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儺送,就選擇放棄,遠走他鄉,誰知道竟意外客死異鄉。

老船伕以為是自己的錯,儺送覺得愧對天保,船總順順一家跟老船伕的關係也鬧僵了,最後老船伕由於太過焦慮翠翠的婚事在暴雨夜裡去世了,儺送也遠走他鄉不知歸期,獨留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沈從文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知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其實誰都沒有錯,沈從文主要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翠翠深受古道熱腸的老船伕影響,也深受鍾靈毓秀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活潑純真、秀外慧中、善良純潔的女孩子,深受大家喜歡。

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兩人公平競爭,一起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可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儺送,就選擇放棄,遠走他鄉,誰知道竟意外客死異鄉。

老船伕以為是自己的錯,儺送覺得愧對天保,船總順順一家跟老船伕的關係也鬧僵了,最後老船伕由於太過焦慮翠翠的婚事在暴雨夜裡去世了,儺送也遠走他鄉不知歸期,獨留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沈從文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知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其實誰都沒有錯,沈從文主要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1 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

茶峒也是一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山水環繞,河底有小小的白石,有花紋的瑪瑙石子,還有在水中嬉戲的魚兒,全都清晰可見。兩岸都是高山,山中有細竹,綠得逼人眼。

靠近水邊的人家呢,大多都住在桃花杏花的附近,春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凡是有桃花的地方都有人家,而凡是有人家的地方必然可以沽酒。

這裡的山川養育出來的人,大多重義輕利,又誠實守信,即便是娼妓,也比城市裡的人更加可信。

老船伕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忠厚老實,重義輕利,古道熱腸,從二十歲到七十歲一直義務為人渡船。

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

老船伕不僅義務為人撐船,他到鎮上有人敬重他給他肉,給他東西,他從不白拿人家的東西。如果給錢人家不願意收,他寧願不買了。有些沒錢喝酒的,他也非常豪爽地請人喝個夠。

老船伕這輩子受人敬重,跟翠翠祖孫兩過得也簡單幸福,但他特別擔心自己一把年紀了,到時候自己不在了沒人照顧翠翠。

他就是懷著對翠翠的擔心,既不明確給天保答案,也不拒絕天保。對於天保的死,爺爺以為是自己害了天保,也斷了翠翠的姻緣。

儘管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可老船伕的心病一直沒有醫治好。在一個暴雨天的晚上,房子後面的白塔坍塌了,老船伕也是在這天晚上懷著不安和愧疚離開了人世,獨留最擔心的外孫女翠翠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

因為老船伕一生善良,死後有不少人幫忙料理後事。

本來因為天保的死,老船伕和船總順順一家有了隔閡。沒想到老船伕一去世,船總順順就派人送來了一副棺材,自己也扛著酒肉糧食到翠翠家。他甚至放下之前的恩怨,打算接翠翠去他們家裡住,也算是默認了翠翠當他的兒媳婦。

還有城中的老道士,他帶著法寶,提著一隻公雞,來義務幫忙唸經等。

至於城中的楊馬兵呢,一直留下來幫翠翠料理老船伕下葬的一切事務,還時刻關注翠翠,深怕她心門兒窄,想不開。在翠翠不願意去船總順順家,想要自己在家看守老船伕的墳墓時,也一直留下來陪伴孤苦伶仃的翠翠。

楊馬兵是一個仰慕翠翠母親的男人,他每天給翠翠講故事,對翠翠特別上心,做事又勤快,特別會照顧人。這讓翠翠覺得,失去了一個祖父,得到了一個伯父一般。

一輩子為人義務撐船的爺爺,不僅僅有人幫忙料理身後事,連他最擔心的孫女翠翠也有人幫忙照顧著,可以說著是善良人的福報。

說到底,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的。

如果一個人心懷善意,就會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是美好的,身邊的人也會善待他。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身邊發生的也多是一些糟心的事情,身邊的人也會厭惡他。

我們這一生,或許賺不到很多的錢,或許家底也不是很豐厚,又或許長得並不是很好看,但我們也一定要心存善念。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位江蘇金華的馬阿姨經常在各個福利院做志願者,一邊尋找自己孩子的下落。

有一次參加了杭州第一福利院的志願者活動之後,跟一個叫小陸的孩子特別投緣,隔三差五就來照顧小陸。八年過去了,馬阿姨發現小陸竟然是自己尋找多年的孩子。

馬阿姨當初只是想要多關心關心孩子,沒想到好心真的有好報。

人有善念,上天也會眷念你的。

我始終認為,善良,是人性中最柔軟也是最有力量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是比獲得財富更難得的東西。

哪怕人生再多風雨,也要走好路,守好心,以真心來幫助他人,以誠懇來對待朋友。

你付出善良之後,或許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但一定會在另外的時間、空間得到回報。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翠翠深受古道熱腸的老船伕影響,也深受鍾靈毓秀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活潑純真、秀外慧中、善良純潔的女孩子,深受大家喜歡。

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兩人公平競爭,一起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可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儺送,就選擇放棄,遠走他鄉,誰知道竟意外客死異鄉。

老船伕以為是自己的錯,儺送覺得愧對天保,船總順順一家跟老船伕的關係也鬧僵了,最後老船伕由於太過焦慮翠翠的婚事在暴雨夜裡去世了,儺送也遠走他鄉不知歸期,獨留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沈從文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知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其實誰都沒有錯,沈從文主要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1 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

茶峒也是一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山水環繞,河底有小小的白石,有花紋的瑪瑙石子,還有在水中嬉戲的魚兒,全都清晰可見。兩岸都是高山,山中有細竹,綠得逼人眼。

靠近水邊的人家呢,大多都住在桃花杏花的附近,春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凡是有桃花的地方都有人家,而凡是有人家的地方必然可以沽酒。

這裡的山川養育出來的人,大多重義輕利,又誠實守信,即便是娼妓,也比城市裡的人更加可信。

老船伕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忠厚老實,重義輕利,古道熱腸,從二十歲到七十歲一直義務為人渡船。

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

老船伕不僅義務為人撐船,他到鎮上有人敬重他給他肉,給他東西,他從不白拿人家的東西。如果給錢人家不願意收,他寧願不買了。有些沒錢喝酒的,他也非常豪爽地請人喝個夠。

老船伕這輩子受人敬重,跟翠翠祖孫兩過得也簡單幸福,但他特別擔心自己一把年紀了,到時候自己不在了沒人照顧翠翠。

他就是懷著對翠翠的擔心,既不明確給天保答案,也不拒絕天保。對於天保的死,爺爺以為是自己害了天保,也斷了翠翠的姻緣。

儘管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可老船伕的心病一直沒有醫治好。在一個暴雨天的晚上,房子後面的白塔坍塌了,老船伕也是在這天晚上懷著不安和愧疚離開了人世,獨留最擔心的外孫女翠翠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

因為老船伕一生善良,死後有不少人幫忙料理後事。

本來因為天保的死,老船伕和船總順順一家有了隔閡。沒想到老船伕一去世,船總順順就派人送來了一副棺材,自己也扛著酒肉糧食到翠翠家。他甚至放下之前的恩怨,打算接翠翠去他們家裡住,也算是默認了翠翠當他的兒媳婦。

還有城中的老道士,他帶著法寶,提著一隻公雞,來義務幫忙唸經等。

至於城中的楊馬兵呢,一直留下來幫翠翠料理老船伕下葬的一切事務,還時刻關注翠翠,深怕她心門兒窄,想不開。在翠翠不願意去船總順順家,想要自己在家看守老船伕的墳墓時,也一直留下來陪伴孤苦伶仃的翠翠。

楊馬兵是一個仰慕翠翠母親的男人,他每天給翠翠講故事,對翠翠特別上心,做事又勤快,特別會照顧人。這讓翠翠覺得,失去了一個祖父,得到了一個伯父一般。

一輩子為人義務撐船的爺爺,不僅僅有人幫忙料理身後事,連他最擔心的孫女翠翠也有人幫忙照顧著,可以說著是善良人的福報。

說到底,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的。

如果一個人心懷善意,就會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是美好的,身邊的人也會善待他。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身邊發生的也多是一些糟心的事情,身邊的人也會厭惡他。

我們這一生,或許賺不到很多的錢,或許家底也不是很豐厚,又或許長得並不是很好看,但我們也一定要心存善念。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位江蘇金華的馬阿姨經常在各個福利院做志願者,一邊尋找自己孩子的下落。

有一次參加了杭州第一福利院的志願者活動之後,跟一個叫小陸的孩子特別投緣,隔三差五就來照顧小陸。八年過去了,馬阿姨發現小陸竟然是自己尋找多年的孩子。

馬阿姨當初只是想要多關心關心孩子,沒想到好心真的有好報。

人有善念,上天也會眷念你的。

我始終認為,善良,是人性中最柔軟也是最有力量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是比獲得財富更難得的東西。

哪怕人生再多風雨,也要走好路,守好心,以真心來幫助他人,以誠懇來對待朋友。

你付出善良之後,或許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但一定會在另外的時間、空間得到回報。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2 不善於溝通容易造成人生的悲劇

看《邊城》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太撓人心了,明明可以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老是藏著掖著,讓本來可以很美好的事情發生卻偏偏老是發生不湊巧的事情。

明明翠翠和儺送是互相愛著對方的,可兩人從頭到尾沒有在對方面前表露過自己的心思。沒有溝通,兩人的心意怎麼會相通呢?這是悲劇的起源。

書中的老船伕在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老船伕覺得自己老了,希望有個好青年照顧翠翠。

當天保對老船伕說自己屬意翠翠時,老船伕一邊沒有得到翠翠的回答,一邊也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他採取的態度是不拒絕也不接受,含糊其辭。讓天保自以為自己有了希望,可正是有了希望之後的失望,心態才容易崩潰,才會選擇遠走,甚至水性特別好的人都溺水而亡了。

老船伕和翠翠沒有做好溝通是這起悲劇故事的第二點。

當天保去世以後,老船伕覺得這可能跟自家孫女有關,說話沒有之前那麼幹脆利落了,習慣性動作變成了搓手,說話也是遮遮掩掩,沒有敞開心胸說話,才讓船總順順和儺送對他的誤會加深,連著對翠翠也誤會了。

書中說道:“二老和老船伕的誤會加深,二老不再信任老船伕,和翠翠的愛情也想悲劇的深淵發展”。

老船伕和二老儺送、船總順順他們沒有好好溝通,這是引起翠翠愛情悲劇的第三點。

有人說:人生的悲劇,正是源於溝通的困境。

而“辯論之神”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講到: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人與人之間,都是靠語言來交流的,靠溝通來理解的,要是不懂得溝通,有話不說,別人也就不會理解你了。誤會久了,甚至會有互相埋怨的情況,再好的關係也會疏遠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悲劇的產生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溝通、好好說話造成的。那我們該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呢?

說到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個方面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是不懂得怎麼去表達的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咱們中國人喜歡“事事隱忍”“極盡周全”“表面和氣”,所以習慣了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去展示自己的想法。

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中有一個例子,講的是一個大學生參加了馬歇爾的研討班。大學生有說到舍友晚上將音響的聲音放得很大,他怎麼也睡不著,可馬歇爾問他的感受是什麼的時候,他只是說“聲音太大了會打擾別人休息”。當馬歇爾再次詢問他的感受是什麼時,大學生竟然說“我沒什麼感受”。

明明是音樂的聲音太大影響了他的睡眠,可大學生不懂得表達出來,別人也就不知道他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了。

只有懂得去溝通,去表達,你的人際關係才會更和諧。

而語言表達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平時可以多看看書。很多時候語言表達就是因為詞語積累不夠,想表達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我們也可以多和有思想的人交流,因為交流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為了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說的內容,在表達的時候要注意提出具體的請求,說具體的話,切忌說一些假大空令人不明所以的話。

我以前就喜歡對我先生說一些抽象的話,比如我會說“你對我不夠好”,我先生會一臉懵逼,他還覺得“我已經對我很好了啊”。現在我學習了怎麼提高溝通之後,我會對他說“我每次說出我的想法都希望你支持我”,現在他也確實比之前更懂的支持和體貼我了。

所以說,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具體說出談話的內容,不要說一些抽象的話語。

在溝通中,“聽”比“說”更重要,也就是說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比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

我們要做到理解他人,首先要學會傾聽他人。

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透過耳朵的傾聽,人們的心和心才會連在一起。

生活中,當別人向我們表達他們的痛苦的時候,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者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但有的時候“懂”比“愛”更重要,你1小時滔滔不絕的安慰,也許都不如全身心10分鐘的傾聽與理解。

傾聽之後要注意發現對方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聽到批評,容易退縮或者反擊,這樣雙方很難形成良性的溝通的。然而,一旦我們專注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能對他人有全新的瞭解。

例如,我們注意到對方的情緒已經瀕臨崩潰了,這時候他需要的是安撫和鼓勵,你這時候就不能說一些打擊人的話語了。

為了更好地理解他人,我們還要做好清晰的反饋。

一般別人如果沒有明確讓你給他出主意,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就不要急於給對方提供解決的方案。有些時候,人家只是想要你理解和支持而已

我們可以在對方講完的時候用疑問句來給他人反饋,便於他人對我們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補充。比如“看得出你很難過,你希望得到支持對麼?” “你是不是希望我帶幫你做什麼?”

這樣清晰的反饋有助於我們瞭解對方的思想動態,也避免我們去做他人的指揮官,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當我們能夠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好好地理解他人的話語,溝通才會更加順暢,關係才會更加地融洽,心情也會更加地愉悅了。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翠翠深受古道熱腸的老船伕影響,也深受鍾靈毓秀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活潑純真、秀外慧中、善良純潔的女孩子,深受大家喜歡。

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兩人公平競爭,一起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可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儺送,就選擇放棄,遠走他鄉,誰知道竟意外客死異鄉。

老船伕以為是自己的錯,儺送覺得愧對天保,船總順順一家跟老船伕的關係也鬧僵了,最後老船伕由於太過焦慮翠翠的婚事在暴雨夜裡去世了,儺送也遠走他鄉不知歸期,獨留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沈從文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知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其實誰都沒有錯,沈從文主要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1 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

茶峒也是一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山水環繞,河底有小小的白石,有花紋的瑪瑙石子,還有在水中嬉戲的魚兒,全都清晰可見。兩岸都是高山,山中有細竹,綠得逼人眼。

靠近水邊的人家呢,大多都住在桃花杏花的附近,春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凡是有桃花的地方都有人家,而凡是有人家的地方必然可以沽酒。

這裡的山川養育出來的人,大多重義輕利,又誠實守信,即便是娼妓,也比城市裡的人更加可信。

老船伕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忠厚老實,重義輕利,古道熱腸,從二十歲到七十歲一直義務為人渡船。

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

老船伕不僅義務為人撐船,他到鎮上有人敬重他給他肉,給他東西,他從不白拿人家的東西。如果給錢人家不願意收,他寧願不買了。有些沒錢喝酒的,他也非常豪爽地請人喝個夠。

老船伕這輩子受人敬重,跟翠翠祖孫兩過得也簡單幸福,但他特別擔心自己一把年紀了,到時候自己不在了沒人照顧翠翠。

他就是懷著對翠翠的擔心,既不明確給天保答案,也不拒絕天保。對於天保的死,爺爺以為是自己害了天保,也斷了翠翠的姻緣。

儘管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可老船伕的心病一直沒有醫治好。在一個暴雨天的晚上,房子後面的白塔坍塌了,老船伕也是在這天晚上懷著不安和愧疚離開了人世,獨留最擔心的外孫女翠翠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

因為老船伕一生善良,死後有不少人幫忙料理後事。

本來因為天保的死,老船伕和船總順順一家有了隔閡。沒想到老船伕一去世,船總順順就派人送來了一副棺材,自己也扛著酒肉糧食到翠翠家。他甚至放下之前的恩怨,打算接翠翠去他們家裡住,也算是默認了翠翠當他的兒媳婦。

還有城中的老道士,他帶著法寶,提著一隻公雞,來義務幫忙唸經等。

至於城中的楊馬兵呢,一直留下來幫翠翠料理老船伕下葬的一切事務,還時刻關注翠翠,深怕她心門兒窄,想不開。在翠翠不願意去船總順順家,想要自己在家看守老船伕的墳墓時,也一直留下來陪伴孤苦伶仃的翠翠。

楊馬兵是一個仰慕翠翠母親的男人,他每天給翠翠講故事,對翠翠特別上心,做事又勤快,特別會照顧人。這讓翠翠覺得,失去了一個祖父,得到了一個伯父一般。

一輩子為人義務撐船的爺爺,不僅僅有人幫忙料理身後事,連他最擔心的孫女翠翠也有人幫忙照顧著,可以說著是善良人的福報。

說到底,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的。

如果一個人心懷善意,就會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是美好的,身邊的人也會善待他。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身邊發生的也多是一些糟心的事情,身邊的人也會厭惡他。

我們這一生,或許賺不到很多的錢,或許家底也不是很豐厚,又或許長得並不是很好看,但我們也一定要心存善念。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位江蘇金華的馬阿姨經常在各個福利院做志願者,一邊尋找自己孩子的下落。

有一次參加了杭州第一福利院的志願者活動之後,跟一個叫小陸的孩子特別投緣,隔三差五就來照顧小陸。八年過去了,馬阿姨發現小陸竟然是自己尋找多年的孩子。

馬阿姨當初只是想要多關心關心孩子,沒想到好心真的有好報。

人有善念,上天也會眷念你的。

我始終認為,善良,是人性中最柔軟也是最有力量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是比獲得財富更難得的東西。

哪怕人生再多風雨,也要走好路,守好心,以真心來幫助他人,以誠懇來對待朋友。

你付出善良之後,或許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但一定會在另外的時間、空間得到回報。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2 不善於溝通容易造成人生的悲劇

看《邊城》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太撓人心了,明明可以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老是藏著掖著,讓本來可以很美好的事情發生卻偏偏老是發生不湊巧的事情。

明明翠翠和儺送是互相愛著對方的,可兩人從頭到尾沒有在對方面前表露過自己的心思。沒有溝通,兩人的心意怎麼會相通呢?這是悲劇的起源。

書中的老船伕在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老船伕覺得自己老了,希望有個好青年照顧翠翠。

當天保對老船伕說自己屬意翠翠時,老船伕一邊沒有得到翠翠的回答,一邊也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他採取的態度是不拒絕也不接受,含糊其辭。讓天保自以為自己有了希望,可正是有了希望之後的失望,心態才容易崩潰,才會選擇遠走,甚至水性特別好的人都溺水而亡了。

老船伕和翠翠沒有做好溝通是這起悲劇故事的第二點。

當天保去世以後,老船伕覺得這可能跟自家孫女有關,說話沒有之前那麼幹脆利落了,習慣性動作變成了搓手,說話也是遮遮掩掩,沒有敞開心胸說話,才讓船總順順和儺送對他的誤會加深,連著對翠翠也誤會了。

書中說道:“二老和老船伕的誤會加深,二老不再信任老船伕,和翠翠的愛情也想悲劇的深淵發展”。

老船伕和二老儺送、船總順順他們沒有好好溝通,這是引起翠翠愛情悲劇的第三點。

有人說:人生的悲劇,正是源於溝通的困境。

而“辯論之神”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講到: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人與人之間,都是靠語言來交流的,靠溝通來理解的,要是不懂得溝通,有話不說,別人也就不會理解你了。誤會久了,甚至會有互相埋怨的情況,再好的關係也會疏遠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悲劇的產生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溝通、好好說話造成的。那我們該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呢?

說到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個方面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是不懂得怎麼去表達的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咱們中國人喜歡“事事隱忍”“極盡周全”“表面和氣”,所以習慣了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去展示自己的想法。

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中有一個例子,講的是一個大學生參加了馬歇爾的研討班。大學生有說到舍友晚上將音響的聲音放得很大,他怎麼也睡不著,可馬歇爾問他的感受是什麼的時候,他只是說“聲音太大了會打擾別人休息”。當馬歇爾再次詢問他的感受是什麼時,大學生竟然說“我沒什麼感受”。

明明是音樂的聲音太大影響了他的睡眠,可大學生不懂得表達出來,別人也就不知道他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了。

只有懂得去溝通,去表達,你的人際關係才會更和諧。

而語言表達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平時可以多看看書。很多時候語言表達就是因為詞語積累不夠,想表達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我們也可以多和有思想的人交流,因為交流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為了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說的內容,在表達的時候要注意提出具體的請求,說具體的話,切忌說一些假大空令人不明所以的話。

我以前就喜歡對我先生說一些抽象的話,比如我會說“你對我不夠好”,我先生會一臉懵逼,他還覺得“我已經對我很好了啊”。現在我學習了怎麼提高溝通之後,我會對他說“我每次說出我的想法都希望你支持我”,現在他也確實比之前更懂的支持和體貼我了。

所以說,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具體說出談話的內容,不要說一些抽象的話語。

在溝通中,“聽”比“說”更重要,也就是說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比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

我們要做到理解他人,首先要學會傾聽他人。

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透過耳朵的傾聽,人們的心和心才會連在一起。

生活中,當別人向我們表達他們的痛苦的時候,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者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但有的時候“懂”比“愛”更重要,你1小時滔滔不絕的安慰,也許都不如全身心10分鐘的傾聽與理解。

傾聽之後要注意發現對方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聽到批評,容易退縮或者反擊,這樣雙方很難形成良性的溝通的。然而,一旦我們專注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能對他人有全新的瞭解。

例如,我們注意到對方的情緒已經瀕臨崩潰了,這時候他需要的是安撫和鼓勵,你這時候就不能說一些打擊人的話語了。

為了更好地理解他人,我們還要做好清晰的反饋。

一般別人如果沒有明確讓你給他出主意,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就不要急於給對方提供解決的方案。有些時候,人家只是想要你理解和支持而已

我們可以在對方講完的時候用疑問句來給他人反饋,便於他人對我們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補充。比如“看得出你很難過,你希望得到支持對麼?” “你是不是希望我帶幫你做什麼?”

這樣清晰的反饋有助於我們瞭解對方的思想動態,也避免我們去做他人的指揮官,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當我們能夠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好好地理解他人的話語,溝通才會更加順暢,關係才會更加地融洽,心情也會更加地愉悅了。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3 翠翠愛情的悲劇告訴我們:不完美才是人生。

茶峒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沒有一個壞人,可《邊城》這個故事為什麼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上的事情總是難兩全的。

儘管翠翠生活在一個環境安全、景色優美、人人淳樸善良的桃花源裡,但翠翠與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她是個孤兒。

翠翠父母的愛情因為不被世俗允許,以身殉情,而翠翠長大後也因為各種誤會不能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母女兩代人的命運彷彿走過了一個輪迴。

儺送因為覺得愧對哥哥,選擇了離開,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苦苦地等待。

翠翠等啊等,房子後面坍塌的白塔已經建好了,可那個在月下為翠翠唱歌的儺送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子痴痴地等一個也許一輩子都不回來的人,想想都令人覺得心疼。可這個沈從文最後說到了“也許”,這個詞似乎又讓人看到了希望。

"

沈從文的《邊城》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純淨的一部小說,也被譽為文學史上“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這部小說是沈從文最優秀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的簡單而美好的人物風情,。他給我們描繪瞭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把茶峒裡的日常小事都寫得非常簡單而美好,讓我們讀者心嚮往之。其中最觸動我們心絃的當數女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悲劇。

在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裡,老船伕、翠翠和一條老黃狗住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日復一日地為人撐船。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這樣天真活潑的翠翠在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見到了船總順順的小兒子儺送之後,心中便懵懵懂懂地裝下了他的影子。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翠翠深受古道熱腸的老船伕影響,也深受鍾靈毓秀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活潑純真、秀外慧中、善良純潔的女孩子,深受大家喜歡。

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都喜歡上了翠翠,兩人公平競爭,一起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可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儺送,就選擇放棄,遠走他鄉,誰知道竟意外客死異鄉。

老船伕以為是自己的錯,儺送覺得愧對天保,船總順順一家跟老船伕的關係也鬧僵了,最後老船伕由於太過焦慮翠翠的婚事在暴雨夜裡去世了,儺送也遠走他鄉不知歸期,獨留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沈從文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知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其實誰都沒有錯,沈從文主要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1 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

茶峒也是一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山水環繞,河底有小小的白石,有花紋的瑪瑙石子,還有在水中嬉戲的魚兒,全都清晰可見。兩岸都是高山,山中有細竹,綠得逼人眼。

靠近水邊的人家呢,大多都住在桃花杏花的附近,春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凡是有桃花的地方都有人家,而凡是有人家的地方必然可以沽酒。

這裡的山川養育出來的人,大多重義輕利,又誠實守信,即便是娼妓,也比城市裡的人更加可信。

老船伕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忠厚老實,重義輕利,古道熱腸,從二十歲到七十歲一直義務為人渡船。

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

老船伕不僅義務為人撐船,他到鎮上有人敬重他給他肉,給他東西,他從不白拿人家的東西。如果給錢人家不願意收,他寧願不買了。有些沒錢喝酒的,他也非常豪爽地請人喝個夠。

老船伕這輩子受人敬重,跟翠翠祖孫兩過得也簡單幸福,但他特別擔心自己一把年紀了,到時候自己不在了沒人照顧翠翠。

他就是懷著對翠翠的擔心,既不明確給天保答案,也不拒絕天保。對於天保的死,爺爺以為是自己害了天保,也斷了翠翠的姻緣。

儘管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可老船伕的心病一直沒有醫治好。在一個暴雨天的晚上,房子後面的白塔坍塌了,老船伕也是在這天晚上懷著不安和愧疚離開了人世,獨留最擔心的外孫女翠翠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

因為老船伕一生善良,死後有不少人幫忙料理後事。

本來因為天保的死,老船伕和船總順順一家有了隔閡。沒想到老船伕一去世,船總順順就派人送來了一副棺材,自己也扛著酒肉糧食到翠翠家。他甚至放下之前的恩怨,打算接翠翠去他們家裡住,也算是默認了翠翠當他的兒媳婦。

還有城中的老道士,他帶著法寶,提著一隻公雞,來義務幫忙唸經等。

至於城中的楊馬兵呢,一直留下來幫翠翠料理老船伕下葬的一切事務,還時刻關注翠翠,深怕她心門兒窄,想不開。在翠翠不願意去船總順順家,想要自己在家看守老船伕的墳墓時,也一直留下來陪伴孤苦伶仃的翠翠。

楊馬兵是一個仰慕翠翠母親的男人,他每天給翠翠講故事,對翠翠特別上心,做事又勤快,特別會照顧人。這讓翠翠覺得,失去了一個祖父,得到了一個伯父一般。

一輩子為人義務撐船的爺爺,不僅僅有人幫忙料理身後事,連他最擔心的孫女翠翠也有人幫忙照顧著,可以說著是善良人的福報。

說到底,善良的人,福報遲早會來臨的。

如果一個人心懷善意,就會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是美好的,身邊的人也會善待他。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身邊發生的也多是一些糟心的事情,身邊的人也會厭惡他。

我們這一生,或許賺不到很多的錢,或許家底也不是很豐厚,又或許長得並不是很好看,但我們也一定要心存善念。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位江蘇金華的馬阿姨經常在各個福利院做志願者,一邊尋找自己孩子的下落。

有一次參加了杭州第一福利院的志願者活動之後,跟一個叫小陸的孩子特別投緣,隔三差五就來照顧小陸。八年過去了,馬阿姨發現小陸竟然是自己尋找多年的孩子。

馬阿姨當初只是想要多關心關心孩子,沒想到好心真的有好報。

人有善念,上天也會眷念你的。

我始終認為,善良,是人性中最柔軟也是最有力量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是比獲得財富更難得的東西。

哪怕人生再多風雨,也要走好路,守好心,以真心來幫助他人,以誠懇來對待朋友。

你付出善良之後,或許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但一定會在另外的時間、空間得到回報。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2 不善於溝通容易造成人生的悲劇

看《邊城》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太撓人心了,明明可以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老是藏著掖著,讓本來可以很美好的事情發生卻偏偏老是發生不湊巧的事情。

明明翠翠和儺送是互相愛著對方的,可兩人從頭到尾沒有在對方面前表露過自己的心思。沒有溝通,兩人的心意怎麼會相通呢?這是悲劇的起源。

書中的老船伕在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老船伕覺得自己老了,希望有個好青年照顧翠翠。

當天保對老船伕說自己屬意翠翠時,老船伕一邊沒有得到翠翠的回答,一邊也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他採取的態度是不拒絕也不接受,含糊其辭。讓天保自以為自己有了希望,可正是有了希望之後的失望,心態才容易崩潰,才會選擇遠走,甚至水性特別好的人都溺水而亡了。

老船伕和翠翠沒有做好溝通是這起悲劇故事的第二點。

當天保去世以後,老船伕覺得這可能跟自家孫女有關,說話沒有之前那麼幹脆利落了,習慣性動作變成了搓手,說話也是遮遮掩掩,沒有敞開心胸說話,才讓船總順順和儺送對他的誤會加深,連著對翠翠也誤會了。

書中說道:“二老和老船伕的誤會加深,二老不再信任老船伕,和翠翠的愛情也想悲劇的深淵發展”。

老船伕和二老儺送、船總順順他們沒有好好溝通,這是引起翠翠愛情悲劇的第三點。

有人說:人生的悲劇,正是源於溝通的困境。

而“辯論之神”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講到: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人與人之間,都是靠語言來交流的,靠溝通來理解的,要是不懂得溝通,有話不說,別人也就不會理解你了。誤會久了,甚至會有互相埋怨的情況,再好的關係也會疏遠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悲劇的產生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溝通、好好說話造成的。那我們該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呢?

說到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個方面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是不懂得怎麼去表達的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咱們中國人喜歡“事事隱忍”“極盡周全”“表面和氣”,所以習慣了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去展示自己的想法。

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中有一個例子,講的是一個大學生參加了馬歇爾的研討班。大學生有說到舍友晚上將音響的聲音放得很大,他怎麼也睡不著,可馬歇爾問他的感受是什麼的時候,他只是說“聲音太大了會打擾別人休息”。當馬歇爾再次詢問他的感受是什麼時,大學生竟然說“我沒什麼感受”。

明明是音樂的聲音太大影響了他的睡眠,可大學生不懂得表達出來,別人也就不知道他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了。

只有懂得去溝通,去表達,你的人際關係才會更和諧。

而語言表達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平時可以多看看書。很多時候語言表達就是因為詞語積累不夠,想表達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我們也可以多和有思想的人交流,因為交流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為了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說的內容,在表達的時候要注意提出具體的請求,說具體的話,切忌說一些假大空令人不明所以的話。

我以前就喜歡對我先生說一些抽象的話,比如我會說“你對我不夠好”,我先生會一臉懵逼,他還覺得“我已經對我很好了啊”。現在我學習了怎麼提高溝通之後,我會對他說“我每次說出我的想法都希望你支持我”,現在他也確實比之前更懂的支持和體貼我了。

所以說,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具體說出談話的內容,不要說一些抽象的話語。

在溝通中,“聽”比“說”更重要,也就是說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比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

我們要做到理解他人,首先要學會傾聽他人。

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透過耳朵的傾聽,人們的心和心才會連在一起。

生活中,當別人向我們表達他們的痛苦的時候,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者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但有的時候“懂”比“愛”更重要,你1小時滔滔不絕的安慰,也許都不如全身心10分鐘的傾聽與理解。

傾聽之後要注意發現對方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聽到批評,容易退縮或者反擊,這樣雙方很難形成良性的溝通的。然而,一旦我們專注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能對他人有全新的瞭解。

例如,我們注意到對方的情緒已經瀕臨崩潰了,這時候他需要的是安撫和鼓勵,你這時候就不能說一些打擊人的話語了。

為了更好地理解他人,我們還要做好清晰的反饋。

一般別人如果沒有明確讓你給他出主意,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就不要急於給對方提供解決的方案。有些時候,人家只是想要你理解和支持而已

我們可以在對方講完的時候用疑問句來給他人反饋,便於他人對我們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補充。比如“看得出你很難過,你希望得到支持對麼?” “你是不是希望我帶幫你做什麼?”

這樣清晰的反饋有助於我們瞭解對方的思想動態,也避免我們去做他人的指揮官,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當我們能夠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好好地理解他人的話語,溝通才會更加順暢,關係才會更加地融洽,心情也會更加地愉悅了。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03 翠翠愛情的悲劇告訴我們:不完美才是人生。

茶峒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沒有一個壞人,可《邊城》這個故事為什麼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上的事情總是難兩全的。

儘管翠翠生活在一個環境安全、景色優美、人人淳樸善良的桃花源裡,但翠翠與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她是個孤兒。

翠翠父母的愛情因為不被世俗允許,以身殉情,而翠翠長大後也因為各種誤會不能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母女兩代人的命運彷彿走過了一個輪迴。

儺送因為覺得愧對哥哥,選擇了離開,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苦苦地等待。

翠翠等啊等,房子後面坍塌的白塔已經建好了,可那個在月下為翠翠唱歌的儺送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子痴痴地等一個也許一輩子都不回來的人,想想都令人覺得心疼。可這個沈從文最後說到了“也許”,這個詞似乎又讓人看到了希望。

《邊城》裡翠翠的愛情悲劇,給我們展示了不悖乎人性的故事

用沈從文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人生形式。”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不完美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努力去追求完美的工作、完美的愛情、完美的生活,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人生處處充滿著不完美。

比如,世上真的很難擁有一份完美的工作。

要是找到了一份賺錢的工作呢,很可能沒辦法準時下班陪老婆孩子吃飯;要是找到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呢,哪怕能夠準時下班,很可能為一家老小的開支焦慮不已。

當然,世上也很難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

《幸福婚姻法則》這本書的代言人是一對結婚78年的夫妻,他們的婚姻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然而,他們對婚姻的看法是“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幸福的婚姻其實是有人願意忍受對方的不完美。真正的愛呢,也不是要去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罷了。

我們也常說生活是美好的,但美好不代表著完美。我們常常覺得,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詩意的生活在遠方。殊不知,那看似不完美的生活,是時光對我們的恩賜。

真實的人生一定有笑有淚,有幸福,也有遺憾。

我自己其實就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當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難受,甚至會覺得很崩潰。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跟我有過一樣的感受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不完美其實是人生的常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風景,每件事情都有每件事情的特點。活著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我們沒有必要去擴散悲傷,也不要沉迷於失落。

我們應該用包容的心態去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不完美,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缺憾美,更加努力去珍惜現在擁有的生活。

用沈從文先生在《邊城》最後寫的一句話來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這個世上很多事情也許不會完美,但肯定也會有很多的美好。人生不僅僅是悲劇和絕望,也有喜劇和希望。多姿多彩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色,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給自己上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