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焦一線

聚焦影視內容,深度解析行業

作者:李知恩

“跑男們”已經跑不動了!

4月26日,《奔跑吧3》在浙江衛視的首播收視率為1.334,略低於同期首播的《嚮往的生活》1.351的收視率。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5月3日,《奔跑吧3》第二期收視奪冠,收視率1.851。由於《嚮往的生活》提檔,當天並沒有播出。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2014年剛開播時,《奔跑吧兄弟》首播收視率僅1.132,但節目最後一期飆升至了3.993,此後第二季至第五季(改名《奔跑吧》)CSM50城首播收視均在3%之後。不過,2018年《奔跑吧》首播時,收視率剛剛破2,今年首播則直接跌破了2。

新一季《奔跑吧》中,核心C位鄧超、人氣擔當鹿晗、元老MC陳赫、王祖藍悉數離場,老牌嘉賓的離開勢必會帶走一波觀眾,但是《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也並非是從第七季才開始的。事實上,自從第二季迎來收視巔峰後,《奔跑吧兄弟》的收視率就一直處於下滑趨勢。

談起《奔跑吧》收視的下滑,自然離不開綜N代的中年危機。雖然新一季《奔跑吧》也做出了不少改變,如加入公益元素等,但依然沒有緩解節目的尷尬處境,因為這並未從根本上改變節目屬性。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回顧近一兩年的綜藝市場,如《奔跑吧》《極限挑戰》這種快節奏的競技性真人秀綜藝其實都在漸漸走向勢微,但與此同時,如《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閨女》等“她綜藝”以及《嚮往的生活》《中餐廳》等慢綜藝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說到底,時代已經變了,觀眾們觀看綜藝時追求的不再是單一的刺激感和娛樂性了,像《奔跑吧》這種競技綜藝,如今越來越難以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了。


1

嘉賓大換血、收視下滑

《奔跑吧》的“中年危機”還在持續


《奔跑吧兄弟》的巔峰期無疑是2015年,當年播出的兩季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93,第三季最高收視率更是高達5.284。2015年後,《奔跑吧》系列的收視率便開始一路下滑。

對一檔綜藝節目而言,最直觀的市場反饋無疑就是收視,收視率下跌之後,《奔跑吧》的品牌效應也在急劇下滑。一位廣告圈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浙江衛視一季度廣告份額下降了35%,以前《奔跑吧》很早就被金主搶空,但今年大換血後目前才招到四五個。”

新一季,最讓《奔跑吧》“受傷”的無疑還是鄧超、陳赫、鹿晗等元老級嘉賓的退出。陪伴多季的核心人物甚至是靈魂人物的離場,是足以影響一檔綜藝節目元氣的,早在鄧超、鹿晗等人官宣退出後,就有不少網友表示不會再繼續追《奔跑吧》了。相比之下,《嚮往的生活》雖有嘉賓輪換,但是核心人物何炅和黃磊並沒有離場。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2018年11月9日,廣電總局正式下發管理通知,規定綜藝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嘉賓總片酬的70%。不少人猜測,綜藝限薪令的出臺或是不少嘉賓離開的主因,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嘉賓對《奔跑吧》的前景不看好,故而才選擇離場。不過,也有消息稱節目組是為了縮減預算才請了性價比更高的新人MC黃旭熙和宋雨琦。

對《奔跑吧》來說,最核心的問題並非是老牌嘉賓的退場,畢竟節目收視率的下滑已經開始很久了。《奔跑吧兄弟》能在2014年走向火爆,本質上還是因為節目的明星光環強大,“撕名牌”的遊戲設置新穎。此外,當時除《極限挑戰》外也鮮少有競技類戶外真人秀與《奔跑吧兄弟》分流。但是,觀眾的新鮮感往往都是有期限的。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奔跑吧》並非沒有做出過改變,但這種被動的改變,並未產生太大的積極作用。近一兩年,政策對綜藝節目的監管不斷收嚴,不少節目開始正能量化,《奔跑吧》也是如此。在《奔跑吧》新一季第一期中,就是以“垃圾分類”這種環保內容為主題,第二期的父子親情主題也很感人。雖說節目教育性加強了,但這也沖淡了節目一直以來強烈的競技屬性和刺激感。

如今,對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奔跑吧》來說,顯然不是光靠#Angelababy眼睛#、#宋雨琦把闖關東記成走西口#、#黃旭熙說白宇43歲#等花式熱搜就能扭轉乾坤了。畢竟從大環境來看,《奔跑吧》之所以面臨困境,主要還是因為年輕綜藝觀眾的口味正在發生變化,相比於競技類綜藝,他們更青睞的已經變成了“她綜藝”和慢綜藝。

2

男性向綜藝衰落

女性向綜藝迎來爆發


回顧《奔跑吧兄弟》七季以來的嘉賓組成,可謂以男性為主力。前四季常駐MC中僅Angelababy一位女性成員,只有第五季和第七季中分別加入了迪麗熱巴和宋雨琦。《極限挑戰》也是如此,孫紅雷、黃渤、黃磊、王迅、羅志祥、張藝興等人組成的“男人幫”佔據了《極限挑戰》長達四季的常駐MC席位,女性角色更為缺失。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嘉賓以男性為主、內容強調刺激與競技的《奔跑吧兄弟》和《極限挑戰》,節目的男性受眾也相對較多。從藝恩給出的《極限挑戰》用戶畫像來看,其男性觀眾比例較女性觀眾高,《奔跑吧》同樣如此,《奔跑吧兄弟》第一季時男性觀眾比例達到了79%,隨著鹿晗的加入,《奔跑吧》的女性觀眾比例才有所上升,但到《奔跑吧兄弟》第五季時,男性觀眾依然以57%的比例領先。

可以說,這兩檔節目更為吸引男性觀眾,但從整個綜藝用戶市場來看,女性觀眾近幾年正在崛起,並漸漸成為主力。相關數據顯示,女性對綜藝的關注度遠遠高於男性,“2017年上半年觀眾愛看的綜藝TOP10”中,女性受眾的比例大多在60%以上。藝恩數據也顯示,近三年TOP10頭部電視綜藝中女性用戶平均佔比從47反超為56%,近三年TOP10網絡綜藝中,女性用戶佔比較男性用戶高出兩成多。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圖源:藝恩


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能力的增長,女權主義思想盛行,女性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也成為了娛樂內容的主力消費群體,“她經濟”的吸引力下,近幾年電視劇領域盛行的大女主劇應運而生,如今,“她經濟”的崛起顯然也帶來了“她綜藝”的流行。

2016年,國內女性綜藝數量僅在24部,2018年則上升為了32部。近一兩年,《媽媽是超人》《妻子的浪漫旅行》《創造101》《女兒們的戀愛》等多數以女性視角展開的綜藝受到了熱議。這些綜藝從女性的育兒、家庭、工作、情感等維度切入,來探討當代女性的生存現狀,在女性觀眾中引起了較高的反響。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媽媽是超人》中討論了女性如何在家庭與事業之中實現平衡、如何正確育兒;《妻子的浪漫旅行》以明星夫妻的感情生活及感情觀,為觀眾展現了婚姻中的人情冷暖和夫妻相處之道;《女兒們的戀愛》雖以戀愛為主題,但大量篇幅講述了當代女性與父輩的溝通問題。這些更為貼近現實生活的女性向綜藝,無疑更容易引起女性觀眾的情感共鳴。

2019年,不管是電視臺還是視頻網站都在大力佈局“她綜藝”,涉及了脫口秀、情感觀察、偶像養成、競技、旅遊、親子等眾多類型。衛視中除了已經播出的《我家那閨女》,還有《我家有女初長成》《化妝大師》《女人有話說》《親愛的丈母孃》等待播。網絡綜藝中,除了已播的《小姐姐的花店》《妻子的浪漫旅行2》,《明日之子3女生季》《姐姐的少女時代》《她說》等也都為“她綜藝”。

3

快節奏綜藝難以滿足受眾需求

慢綜藝成為市場主流


今年首播收視率壓過《奔跑吧》的《嚮往的生活》,被公認為開創了國內慢綜藝的先河。2017年,《嚮往的生活》成為當年最受關注大陸電視綜藝TOP5,第一季評分在豆瓣上達到了7.5分,之後兩季逐漸走高,評分均突破了8分。與《奔跑吧兄弟》這種快餐又快節奏的真人秀相比,《嚮往的生活》顯然慢了很多。

在《奔跑吧兄弟》中,我們看到嘉賓們趕場似的完成著一個又一個遊戲環節,但《嚮往的生活》卻沒有競技色彩,也沒有衝突的設定。和大多數慢綜藝一樣,《嚮往的生活》並未對嘉賓們給出明確的規則,在節目中,專注三時三餐、體驗田園生活、嘮家常等幾乎就是嘉賓們的日常。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相比於傳統的真人秀和競技類綜藝,慢綜藝沒有過多的劇情干預,更偏向紀實性。和“她綜藝”一樣,近幾年國內慢綜藝的數量也呈現著不斷上漲的趨勢。2017年,慢綜藝這個名詞進入大眾視野後,《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中餐廳》等慢綜藝輪番登臺。

如今,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承受著都市生活重壓的當代年輕人來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閒雲野鶴般的詩意田園生活已經成為了奢望。慢綜藝的出現,則正好為都市人提供了精神家園和心靈寄託,讓人們靜心寧神,在節目中獲得滿足感。

其實,今年播出的《我們的師父》《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的旅行》等觀察類真人秀也不乏慢綜藝的氣息。所謂慢,也並非專指走出都市轉而擁抱田園,觀察類綜藝這種擺脫快節奏綜藝設定,去體驗生活、對話生活、對話觀眾的節目,同樣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慢”。說到底,慢綜藝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節目類型,而是一種全新的綜藝表達方式。

從《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看“她綜藝”和“慢綜藝”的崛起


在觀眾越來越詬病傳統綜藝的劇本、剪輯、衝突時,慢綜藝的紀實性帶來的體驗顯然更為舒適。韓國作為亞洲地區慢綜藝的先驅,如今在音樂綜藝上都開始慢了下來,如此前人氣較高的《再次出發》,嘉賓們就離開了舞臺,走上了異國街頭隨心演出,這種放棄比賽、競技的慢綜藝形式,被不少觀眾大讚迴歸了音樂初心和綜藝初心。

不同於前幾年追求緊張、刺激的快感,如今觀眾對綜藝的審美開始提高,更為看重綜藝節目的價值輸出,更希望在綜藝中找到現實世界的共鳴與啟示。此外,揹負著重壓的當代年輕人,也都希望在慢綜藝中釋放自己的焦慮和疲憊。也是因此,不少觀眾開始對《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這種追求快節奏的競技類綜藝產生了審美疲勞。

《中餐廳》導演王恬曾在接受採訪時所言:“快綜藝是快節奏社會的初期產物,可以篩選出節目最精彩的部分讓觀眾目不暇接。慢綜藝則是快節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產物,走累了,總要停下來靜靜心。”由此來看,《奔跑吧》的衰落,說到底還是因為時代變了,觀眾的口味也變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