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女生失聯牽人心 建議出國前做應急培訓

北京大學 美國 大學 朋友圈 大洋網 2017-06-14
赴美女生失聯牽人心 建議出國前做應急培訓

大洋網訊 中大本科畢業、北大讀碩士、目前在中科院擔任助理研究員的章瑩穎,於今年4月前往美國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交流。當地時間6月9日下午,她獨自外出前往one north校外留學公寓籤租房合同時失聯。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失聯事件已超過三天,當地警方介入調查。

事件:女生中午獨自前往租房簽約突失聯

章瑩穎是福建人,2013年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於2016~2017年於中國科學院客座學習,任助理研究員。今年4月,她作為訪問學者前往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在該校的主頁上,也能查到她是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專業的訪問學者。

章瑩穎的男友侯先生稱,他於6月10日凌晨(美國時間6月9日下午1時許)輾轉得知,小章在外出籤租房合同時失聯,當地師生已經於當地時間下午5時許報警,並向中國駐美大使館求助。

據瞭解,當地時間6月8日,章瑩穎與一家校外公寓one north聯繫,約定9日下午1時30分前往簽訂租房合同。9日下午1時左右,章瑩穎從實驗室出發,在出發後不久還在給一個同學發過微信,也給兩個同學朋友圈評價。

章瑩穎同學提供的手機截圖顯示,9日下午1時30分,章瑩穎短信告知經理說自己大約在2時10分到達,但之後並沒有出現。下午2時38分,經理再次發信息,但章瑩穎就沒有回覆了。此後,她的手機一直處於接通但無人接聽的狀況,直到後來關機,她也沒有回到實驗室。

曾回住處取東西監控顯示上了公交車

男友侯先生稱,根據監控的信息,章瑩穎從實驗室出發後並沒有直接去簽約地,而是回住處取東西,此時她發短信通知經理自己會晚到。取完東西后,章瑩穎穿著淺色格子上衣和藍色牛仔褲,頭戴帽子,於下午1時35分左右在住處附近的orchard downs社區上車,搭乘一輛MTD Teal班次的公共汽車,隨後在1時52分在斯普林菲爾德和馬修斯大道下車。按原定計劃,她下車後應該再上另一輛公交車前往簽約地點,但監控視頻暫沒有捕捉到她上下一班公共汽車或返程的公交車。

侯先生說,經過警方排查,當地醫院沒有接收發生事故的患者;警察也確定了瑩穎沒有通過大巴、火車等交通工具離開當地。

失聯女孩活潑積極牽動師生的心

“瑩穎是一個美麗熱情、活潑可愛的姑娘,她的失聯牽動著國內外所有老師和學生的心。”章瑩穎的同學吳女士告訴記者。她說,從瑩穎失聯至發稿之時已經超過60個小時,在此期間,國內外的師生都進行了積極的搜索和尋找,包括嘗試通過手機定位功能找人,發動朋友圈尋求更多人幫助,向媒體求助等。當地的華人自發組織、學生會等,分區在當地進行地毯式搜索,並張貼了大量的尋人啟事,及時跟進警察最新消息,至今沒有找到瑩穎。

章瑩穎本科輔導員陳老師告訴記者,小章是中大環境學院2009級的生態專業的本科生,後到北京大學讀研究生,得知小章失聯的消息,所有同學們都在中大北美校園群中轉發呼籲。“我們都很擔心她,可能是在下午1時30分到2時30分,一個小時之間遭遇了突發的意外。”章瑩穎的本科同學小曾說。

章瑩穎的男友小侯說,章瑩穎性格偏謹慎,警惕性較高,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果發生上述情況,她也一定會提前通知朋友、親人。同時,章瑩穎和大家相處也很好,很難想到交了什麼壞朋友。

提醒1:

出國前進行應急培訓

據曾在美國留學的同學小麥稱,一個人出國在外,儘量不要單獨行動,半夜前要回家……這些都是留學生烙在心裡“安全守則”。留學生還可註冊學校的緊急信息通知,收到與學校安全信息相關的安全提醒。

有留學生家長表示,在孩子出國留學前他曾諮詢過當地總領館,雖然美國沒有48小時才能報警的明確規定,但為防止報假警,工作人員告知,若出現這類失聯事件,首先可以在朋友圈或通過微信等方式聯繫,同時向學校的學聯或校警求助,再向中國駐外大使館和總領館求助,無果則立刻報警。

華師附中國際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出國留學的學生們,還有必要進行應急情況的相關訓練。“遇到緊急特殊情況要如何處理,不僅僅是有安全意識,瞭解規則和法律,還要有一定的實例訓練。”該負責人說。

提醒2:

要牢記12308熱線

當在海外尋求領事保護時,請撥打12308熱線,這是外交部為中國公民提供24小時領事保護與服務的領事保護熱線。當在海外尋求領事保護,可以撥打外交部全球領保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的電話:0086-10-12308和0086-10-59913991。

如需在國外停留較長時間或所在國局勢不穩,建議您在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進行公民登記,以便出現緊急情況時,使、領館能及時取得聯繫。

如發生被搶、被盜、被騙或被打事件,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並要求其出具報警證明,以便日後辦理保險理賠、證件補發等手續。熟記當地火、警、急救等應急電話。切勿前往疫區、輻射區、賭博、色情等場所。

留意當地報紙、電視等媒體信息,瞭解當地政治、經濟、社會形勢,儘快適應當地生活,融入當地社會。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等與家人或朋友保持正常聯絡。

(廣報記者申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