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安邦集團風險處置取得階段性成效,超過1萬億元的各類資產已經或正在剝離

記者 | 楊芮

編輯 |

7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成效發佈會上,銀保監會披露防風險、治亂象的初步整治成果,並談及了對於安邦集團的風險處置問題。

銀保監會副主席樑濤介紹,接管以來,銀保監會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監管措施:

第一,保穩定。主要加強一線管控,通過綜合施策,全力確保現金流安全,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瘦身。在確保穩定的同時,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通過公開掛牌等形式,堅決處置出清與保險主業協同性不強的海外資產,還有非核心的金融牌照,目前已經有超過1萬億元的各類資產已經或正在剝離,公司資產規模有了明顯下降。

第三,糾偏。糾正錯誤的發展方式,原來安邦主要發行一些中短期理財型產品,現在通過採取措施,持續降低中短期理財性產品的規模和佔比,到今年年底,預計佔比不會超過15%,推動公司全面迴歸保險主業。

第四,推動重組。穩步推動引戰重組,推動公司逐步實現正常經營。

總的來看,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安邦集團的風險處置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風險得到初步控制,沒有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公司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樑濤還明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推進資產處置、業務轉型、拆分重組等各項工作,穩妥有序處置安邦集團的風險,打贏安邦集團風險處置的攻堅戰”。

在防風險、治亂象的初步整治成果方面,樑濤披露了一組數據:今年1-5月,處罰了保險機構277家次,對機構罰款4400多萬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5家次,吊銷業務許可證2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16人次,對個人罰款將近1600萬元,撤銷任職資格18人次。

樑濤強調了近幾年保險業亂象頻發的背景,“近幾年來,由於多種原因,我國保險機構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也出現了盲目擴張和亂象。亂象集中表現在公司治理薄弱、違規資金運用、產品創新不當、銷售誤導、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方面”。

通過自查和監管檢查,全行業在不斷整改,整理初步成果亦由數字可以一觀。

今年1-5月,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總額2500萬億元;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29萬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增信服務。目前,保險業開展的大病保險已經覆蓋了11.29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基礎上平均提升了10-15個百分點;保險資金通過投資債券、股票、股權等已為實體經濟直接融資8.8萬億元。

針對監管下一步,樑濤強調,”銀保監會將鞏固前期整治成果,防止亂象反彈回潮,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