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橙star專訪《白夜追凶》導演弧光聯盟王偉

近日,影橙傳媒有幸採訪到了超級網劇《白夜追凶》弧光聯盟導演王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白夜追凶》在劇本創作、尺度把控、審查過程中獨特的“訣竅”!

影橙star專訪《白夜追凶》導演弧光聯盟王偉

影橙傳媒:超級網劇《白夜追凶》8月30日在優酷上線,目前已取得相當可觀的點擊量,並獲得了超高評價,豆瓣評分也突破了9分關口。您認為這部劇成功吸引觀眾的地方主要有哪些?

王偉:說實話,這部戲在豆瓣評分這麼高,有點超過我之前的預期。我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潘老師演技好,潘老師精湛的演技也是掩蓋了這部戲一些細小的不足;第二我覺得是觀眾對於國產劇的一種寬容,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第三個原因,我覺得就是因為這部戲是原創,觀眾沒有小說原型去做對比,也就不會覺得人物選的有出入。《白夜追凶》吸引觀眾的原因,就是兄弟兩個互換身份的設定,這個設定會讓觀眾眼前一亮,在之前的網劇領域裡面來說,沒有這樣的類型。

影橙傳媒:您之前也拍過《畫江湖之不良人》等IP類型的劇,這次是如何決定拍原創劇的呢?

王偉:《白夜追凶》吸引我的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因為我很喜歡兩個人共用一個身份的設定。雙胞胎兄弟的戲可能很多,但是像《白夜追凶》這種的不多,因為它不僅是要演兩個人。就是說塑造一個雙胞胎兄弟,人物、服裝的區分,性格的差異,是正常雙胞胎兄弟劇中常見的。但是《白夜追凶》中弟弟是一個不能用自己真實身份的人,他又得模仿哥哥,這個設定的基礎就更好。還有一點是這個故事裡面的破案和推理邏輯很專業,這是因為《白夜追凶》的編劇是指紋老師。

影橙傳媒:《白夜追凶》由指紋擔任編劇,指紋老師可以說是犯罪研究領域的資深人士,是怎樣的機緣讓你們合作的?《白夜追凶》劇本中最打動您的是什麼?

王偉:聽他的名字你就知道了,一個編劇叫指紋,因為他這方面確實很專業。這個機緣是因為優酷的製片袁玉梅,我出道拍網劇短片時的第一個製片人就是她。後來我們與五百導演一起合作《心理罪》等作品,相對來講還是比較擅長做這個題材的。然後就是《白夜追凶》這個劇本比較適合我,五百導演也有很多經驗,請他做監製,對於整個戲的把控也會更放心,就是這樣我們合作拍攝了《白夜追凶》。

影橙star專訪《白夜追凶》導演弧光聯盟王偉

影橙傳媒:《白夜追凶》屬於罪案題材影視作品,之前上映日期也是有所變動,遇到了哪些問題呢?

王偉:對,日期變動是因為《白夜追凶》需要正規的走電視劇審查流程,我們對電視劇審查的流程經驗不是特別多,時間差沒算好。這個流程不是內容上的問題,我們的審查其實是很順利的。我所說的這個時間差沒算好是指什麼呢?就是說以往的網劇一般我們可能會一邊剪一邊播,但是審查是必須要全集剪出來,就是最後你的成片拿出來才能看。所以我們全部整理完,已經到7月份了,然後再給他們審。審完之後就8月了。

影橙傳媒:近日,五部委聯合發文的“新14條”中,再次明確了“未取得新聞出版廣電部門頒發許可證的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您認為這一個通知對行業有什麼影響?

王偉:我覺得是有好的影響。以我們拍《白夜追凶》為例,之前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去判定什麼尺度可以,什麼尺度不可以。就是說白了,你認為行的東西未必就行。但是反過來說,你認為不行的東西,也有可能就是行的。

我們創作是有方向的,但是有些地方我們要調整,有些地方我們要加強。在拍攝前期就有審查進入的話,包括我們報批的時候,審查會給我們建議,有了這些建議我們可以在劇本階段進行調整,在拍攝期進行調整。這個時候方向就會很明確。很明顯,就是拍的時候就不用提心吊膽了。所以沒有標準的話,我們對於一些尺寸的拿捏,有些地方相對就會模糊,模糊的話就會影響創作。如果說沒有審查的話,總覺得這行不行,那行不行,就是在拍的時候就很麻煩。這也算是和其他同行分享的一個經驗。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審查也是在給我們一個方向性和明確性上的一個引導。我覺得,這種制度的更新一是可以引導我們創作,二是可以規避一些不良的劇,淘汰一些爛劇。我覺得這樣對整體網劇環境也是走向一個良性發展過程。

影橙傳媒:《白夜追凶》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劇情涉及八個不同的案件,您對於罪案劇的拿捏尺度有什麼看法?

王偉:我們常常說的真實案件它到底有多真實呢?其實也沒有。就是說相對真實。本身影視作品的東西,就是屬於藝術化創作的一個東西。觀眾能看的出來《白夜追凶》的整個風格,它不是一種純文藝的風格,既然不是純文藝的風格,就沒有那麼真實。就像劇中為最基本的雙胞胎兄弟設定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發生的。《白夜追凶》想給大家講的是一個故事,在相對真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處理,所以就有了雙胞胎兄弟這樣的一個設定,觀眾也需要接受這樣的設定。說到真實性,我前幾天看了一集,有的彈幕特別有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為了劇情的發展,經常一個案件接著一個案件。有網友彈幕會說,“這個治安怎麼這麼差,天天都有事發生。”所以我說這個所謂的真實就是相對的,比如說這個案件當中我們借鑑一些,那個案子上有一點東西可以借鑑。借鑑完了以後,其實《白夜追凶》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影橙傳媒:像《白夜追凶》這類題材的網劇,在每集的劇情都要保持主線劇情的推進和緊湊,同時又需要細膩的敘事手法,您在拍攝過程中,這方面是如何進行平衡的?

王偉:《白夜追凶》整個感覺的節奏不是說完全特別快的,是緩緩的。因為它人與人的之間那種心理的東西,是需要表情放大的。然後有兩條線,一條線就是主線,包括哥哥、弟弟、周巡這一條線。到他們這條線的時候,需要放大的那些東西,有些故事是緩緩的進行的。但是另一條線就是相對來說的那種單元性的小案件,對於破案的這個流程和環節上的節奏我會提快,就是這樣的快慢結合。

《白夜追凶》所有的戲大概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純單元性破案,就是這場戲的目的就是找凶手。還有一種風格是主線故事,完全跟破案子沒關係,講的就是關宏宇的事。還有就是主線夾雜著支線,我這個故事裡邊的每一場戲,不會再超出這三種的範圍之外了。那我的把控方式就是在單純的破案上,這個節奏很快的。涉及到單純的主線的戲上,我會把它放慢,把他們內心的世界放大。然後在主線與輔線結合的時候,就是取中這個節奏。我會把握每一場戲,把它列到是純主線,純支線,還是主線加支線,其實這是這樣就好把控,純支線的就是節奏變快。

影橙傳媒:《白夜追凶》劇中潘粵明一人分飾雙胞胎兄弟二人,演繹難度很高,您認為他在劇中的表現如何?您是怎樣選擇演員的呢?

王偉:潘粵明演得非常好。其實我們這個故事裡面,大家演技都挺好的,王瀧正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好的,還有法醫、劉長永、周舒桐也沒問題的。但是就是因為潘老師這個角色太出彩了,就是導致於把他們有一些掩蓋掉了。

選演員是根據人物,人物首先是年齡性格,定位年齡就是40歲左右,然後當過支隊長,有哥哥的那種性格,也要有弟弟的那種性格。潘粵明《唐人街探案》裡客串的角色,讓我看到《白夜追凶》哥哥身上潛在的一面。然後在《跨界歌王》裡的那種青春活力、叛逆的那種感覺我看到了弟弟。所以我覺得他演這個特別合適。

影橙star專訪《白夜追凶》導演弧光聯盟王偉

影橙傳媒:有評論認為《白夜追凶》具有美劇、英劇的特點,對此您怎麼看?您認為國產劇與國外劇有哪些不同?

王偉:其實《白夜追凶》的整個故事感覺跟《罪夜之奔》挺像的。對,所以其實看過《罪夜之奔》的人都知道,《白夜追凶》的片頭跟《罪夜之奔》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就是感覺是一種風格。對於網劇的發展我認為大家都有這種感知,就是國內現在出來的作品,比如說豆瓣上的評論也好,還有微博、播放平臺下面的評論,其實大家都會有下意識的去對比。對比的對象主要就是英美劇,那既然觀眾對比的都是它,那創作者至少要跟它拉齊。可能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那麼高的水平,但是我們可以先做到跟他們平等,然後再超越他們。

影橙傳媒:《白夜追凶》被稱為中國硬漢派懸疑罪案劇,您認為其中的“硬漢派”特點主要體現在哪裡?

王偉:其實我覺得就是男人戲,就是男人內心中的那種博弈。包括像哥哥跟弟弟,哥哥跟周巡,弟弟跟周巡,還有後面可能還會出現一些人物,都是那種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那種內心博弈。同時,《白夜追凶》我覺得也很冷峻,整個畫面的風格也是比較偏冷的,包括我們用光都是那種大對比的。

影橙傳媒:您在《白夜追凶》受眾方面有過權衡嗎?比如說觀眾的男女比例這方面?

王偉:受眾這一塊,說實話我沒想那麼多。因為《白夜追凶》這種題材的罪案劇它屬於類型片嘛,本身就有一部分受眾。但是具體能擴寬到多寬,就是我之前說的,我們的故事跟之前的罪案劇不一樣。因為除了這個案件本身以外。《白夜追凶》還有一條生活性的這條線,我相信是能擴寬一部分觀眾的。具體能擴多寬要得等播完了之後才知道,這次是一次嘗試。

影橙傳媒:近年來,影視產業迎來IP改編熱,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王偉:其實現在IP也沒有兩年前熱了,我覺得IP挺好的,但是是“雙刃劍”。有IP的好處就是一個故事的底子有了,基礎觀眾也有了。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你一旦有了這個IP,而且真的IP特別火的話,不一定會收到特別好的效果,這也是我之前的提到為什麼《白夜追凶》高分的原因。

就是說IP改編影視劇,觀眾的需求真的是很難滿足的。這個不是說觀眾有問題,就像你喜歡吃辣的,我喜歡吃酸的,他喜歡吃甜的,眾口難調。觀眾看了小說,而且這個IP又很火,每個人對自己心裡的那個主角都會有一個概念。然後改編時從選角到演以及其他所有的方面,只要達不到那個要求,觀眾就會覺得你這個東西不對。其實我們拍《畫江湖之不良人》的時候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就是想努力做到2.5次元,就是打造一個這個2.5次元的概念。然後五百導演也提出,包括從人物造型和其他方面其實都是跟原著很接近的。這種就會有一部分人覺得,那你什麼都不改我們為什麼要看你的劇,我們直接去看動畫片就好了。但是也有些人會覺得忠於原著,很良心。這種就是你沒辦法,就是會受到爭議。

影橙傳媒:五百老師是弧光聯盟的創始人,您如何評價五百老師?

王偉:他是一個格局很大的人,其實通過之前跟我說的他對於弧光聯盟的這種設定,你就知道他想做的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他跟我也說,他以後的發展方向就是監製,就是他去幫忙把控劇本,幫忙去挑選一些好的項目。其實他在做一件很大格局的事,就是一個有夢想的事。這種是不侷限於任何利益方面之內的東西,比如說在未來,到80後的這一批的青年導演,甚至90後的這一批導演成長起來,那個時候你會知道五百做了一件非常非常有價值的事。但是現在的話,說了也沒有意義。

影橙傳媒:您是弧光聯盟的導演之一,您認為弧光聯盟是一個怎樣的團隊?

王偉:這個團隊是我之前一直比較期望的一個團隊,導演們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互相幫助,給有夢想的人提供更多的平臺。我個人覺得我是比較幸運的,趕上微電影爆發的好時代,我們這種網生的導演是有機會去拍作品的。那時候5萬塊錢就可以拍,現在不行,新導演沒有那麼多可以去實踐的機會。所以弧光聯盟其實是想挖掘那些非常有能力的新導演,然後去給他們製造機會。還有一些導演只擅長拍戲,不擅長其他方面的東西。弧光聯盟可以幫他去做一些準備,大家互相幫忙,互相帶。其實弧光聯盟叫導演聯盟,但弧光聯盟裡面不光是導演,整個影視產業的東西我們都在做。弧光聯盟是在一步一步的挖掘新人,然後給他們最大的空間,對他們有一定的保護,就是打造一個導演的夢想王國吧。

結語

在鮮肉當道、IP橫行的時代,一部充滿質感的《白夜追凶》改變了許多人對於國產網絡劇的傳統印象。就像導演所說:等到80、90這批年輕導演成長起來,影視圈的環境一定會改變一些東西。勇敢嘗試的青年從業者就是中國影視最好的I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