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5工廠為23商家加工餐品 35分鐘外送吃客嚐鮮 10店日流水18萬

他建5工廠為23商家加工餐品 35分鐘外送吃客嚐鮮 10店日流水18萬

◆ “餓棍外賣”創始人馮東

文| 鉛筆道 記者 瑪依熱

►導語

“餓棍外賣”成立於2015年12月,是一個第三方外賣加工及配送平臺。商家入駐後需將成品或半成品食物交由平臺工廠店,用戶下單後,由“餓棍外賣”在35分鐘內完成食物加工與配送。

截至目前,“餓棍外賣”已開工廠店5家,標準店5家,入駐品牌商家23個;日訂單5000筆,日流水18萬元。

注: 馮東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餓棍外賣”並不是馮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廚師出身的他從業以來一直在餐飲行業打拼。此前,他曾帶領團隊做起了轟炸英雄移動餐車,“然而由於政策原因,移動餐車被迫轉為門店”。

空閒下來的馮東開始琢磨新創業方向,恰逢外賣市場火爆,故馮東決定還是從老本行入手,繼續在餐飲行業創業。

“身邊的人幾乎每天都在吃外賣。”馮東說道。出於職業習慣他都會對食物包裝、味道做出評價,“吃得多了,才發現好多外賣食品質量都不合格”。

此外,通過對消費者及商家調研後,馮東瞭解到雙方在外賣市場中都面臨諸多問題。“商家送餐速度慢,導致食物質量受到影響,消費者體驗不好;第三方平臺扣點高,商家利潤空間不高。”

基於此,馮東打算搭建一個外賣平臺,旨在與商家達成合作,幫助其完成食物配送。

2015年12月,馮東組建團隊,同期,“餓棍外賣”微信服務號上線並與第三方外賣平臺(餓了麼、美團、百度外賣)達成合作。用戶通過微信服務號或第三方平臺均可實現點餐服務功能。

他建5工廠為23商家加工餐品 35分鐘外送吃客嚐鮮 10店日流水18萬

◆ “餓棍外賣”平臺

在此之前,馮東已通過“遼寧餐飲聯盟”及自身資源挑選了部分商家入駐平臺(產品標準化、有實體店),其中包括他此前創立的餐飲品牌。

馮東介紹選擇產品標準化商家,是由雙方合作方式決定的。“平臺要解決的就是食物配送時效問題。”因此,“餓棍平臺”建立了工廠店及標準店,入駐平臺商家需將自家成品或半成品交由“餓棍平臺”工廠店(約300平方),工廠店參考每日訂單量按周輸送食物至標準店。

用戶下單後,由工廠店或標準店完成食物配送。馮東表示,目前“餓棍外賣”已開工廠店5家,標準店5家,平均一週供貨一次,供貨噸數為35噸左右。

配送方面,團隊建立了自有配送車隊,送餐員統一著裝、配車。用戶下單後,標準店或工廠店會選擇派單或搶單兩種方式配送,前者由店鋪根據配送人員所在區域位置、單次配送單量(一次不可超過5單)派單;後者由配送人員自己搶單。現階段,平臺約100名配送員,單店外送輻射範圍3公里,外送時間在35分鐘以內。

運營不久後,馮東開始納入非標準化商家,並幫助其孵化品牌。“從包裝到食材再到供應鏈都由我們團隊完成。”平臺幫助此類商家孵化成功後,直接“餓棍外賣”平臺,但不可入駐其他第三方外賣平臺。據悉“餓棍外賣”現合作第三方食材供應鏈2家,外賣餐具定製服務工廠2家。

據馮東透露,目前平臺的盈利分兩種方式,“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導流的訂單,‘餓棍外賣’抽傭18%;自家平臺成交訂單則根據固定算法與商家分成”。

現階段,平臺主要通過實體店營銷、第三方平臺(百度外賣、美團、餓了麼)引流、地推等方式獲客。

截至目前,“餓棍外賣”自營餐飲品牌5個,孵化餐飲品牌3個,入駐品牌商家23個;日訂單5000筆,日流水18萬元。

據悉,項目正在尋求天使輪融資,擬融資200萬元,出讓股份10%。

/The End/

編輯 羅正臣 校對 朱明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