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OUL迪爾

關於國民黨桂軍的戰鬥力,國內軍史界素來形容其「猛如老虎惡如狼」。的確,在北伐戰爭和十年內戰中,桂軍因為其彪悍的戰鬥力而常令對手傷亡慘重。

然而,在解放戰爭中桂軍卻鮮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為何?本文來揭示桂軍由強盛走向衰落的過程。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桂軍領袖李宗仁與白崇禧

名副其實的北伐鋼軍

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盤踞北洋軍閥,剛統一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積極響應。國民政府將手中能掌握的軍隊共改編為八個軍10餘萬人,其中以桂系軍隊的第7軍最為強大,全軍轄9個旅25個團共4萬餘人。

北伐戰爭開始後,第7軍出動八個團參與北伐。雖然第7軍不像第1軍、第4軍那樣基層擁有大量共產黨員,但由於低級軍官出身的李宗仁、白崇禧等比較講究軍事民主,官兵關係比較和睦,因此士兵覺悟也比較高,打仗比較賣力。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北伐軍出征

在第4軍和第8軍配合下,第7軍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攻佔武昌。之後由於江西戰場告急,第7軍奉命入贛援助,經幾次激戰擊潰孫傳芳主力,繳槍三萬餘支。江西之戰後國民政府授予第7軍「鋼軍」的稱號。

更為出彩的則是之後的龍潭大捷,1927年秋北洋軍孫傳芳部11個師共7萬餘人渡江而下,揚言「打到南京過中秋」。白崇禧等指揮第1軍和第7軍,在距南京30餘里的龍潭將其狠狠擊潰,共俘虜4萬餘人,從此孫傳芳部一蹶不振,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北伐軍收繳北洋軍孫傳芳部武器

到1928年7月北伐結束,桂系已經控制了包括廣西、兩湖、南京和平津在內的廣大地區,直轄軍隊發展到七個軍共20餘萬人。白崇禧為此得意洋洋得宣稱:「即便是當年的太平天國也不過如此!」

追隨蔣介石走上反動道路

雖然李、白等出身普通人家,生活較為樸素,又時常喜歡拿太平天國自比,但對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卻極為敵視。四一二政變前夕,蔣介石苦於手下嫡系第一軍中有大量共產黨員,三個師長只有第一師師長劉峙比較可靠,因此遲遲不敢下手。

白崇禧等看出了蔣介石的意圖,大聲催促道:「你要是不動手,我們可就先動手啦!」在第七軍的協助下,蔣介石得以順利逮捕手下第一軍中的共產黨員,並將企圖暴動的程潛第六軍繳械。桂軍也趁機將在廣西的國民黨人全部逮捕,牢牢控制了廣西的軍政大權。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四一二事變,革命群眾被逮捕

共產黨人利用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說服廣西將領李明瑞、俞作豫等發動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建立了工農紅軍第七軍和第八軍。一向敵視紅軍的李、白等人豈能坐視自己老巢裡出現紅色政權?於是馬上出動軍隊進剿,

1930年3月20日桂軍趁紅八軍主力部隊不在時突襲龍州,時值紅八軍領導人正召開萬人群眾大會,結果不幸集體被俘慘遭殺害,紅八軍不久便解體失敗。

為了消滅紅7軍,桂軍也學習對手將控制區內的民眾全部編組起來,青壯年編入民團自衛隊,婦女編入洗衣隊,青年學生編入宣傳隊。面對桂系全方位的動員,集中主力作戰的紅七軍在廣西境內處處受挫,不得不轉戰千里投奔中央蘇區去了。剩餘的紅軍也很快自行瓦解。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指揮圍剿紅七軍的桂軍將領廖磊

參與圍堵中央紅軍

雖然桂軍在政治立場上追隨蔣介石,但蔣介石對於擁有獨立軍事實力的桂軍一直很是提防,不願見其坐大,一有機會就敲打敲打他們。比如蔣桂戰爭,桂系本並無和蔣開戰的意思,但蔣卻欲主動消滅桂軍。

幾次衝突下來,李、白等人摸清了蔣的意圖,只能暫時建設自己的廣西大本營,備戰對日戰爭。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共8.6萬開始西征,途徑湘江一帶時,蔣介石命令各路軍閥包圍殲滅。白崇禧在內部會議上對手下軍官說:「工農紅軍這次傾巢出動,估計有十萬之眾,老蔣要我們拼命,好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我們這次放他們過去,追而不堵,稍微打幾下就行。」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國軍修築碉堡圍堵紅軍長征

1934年11月22日桂軍不待蔣介石下令便主動撤離湘江防線,在全州、興安一帶讓開一條路,希望紅軍借道離開。但在博古、李德指揮下的中央紅軍速度緩慢,直到28日才趕到湘江邊,結果被前後追擊的國軍中央軍和湘軍趕上。

眼見大戰難免,桂軍怕被蔣介石責難,不得不又跑回來湊熱鬧,最終在灌陽抓住了深陷敵後的紅34師。紅34師幾經惡戰始終無法突圍,最後化整為零活動。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紅軍

由積極抗日走向消極抗日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後,桂軍積極響應號召,得益於戰前寓兵於民和大辦民團的建設方針,桂軍很快將所部5個師擴充到16個師,並派出三個軍10餘萬人北上參加抗戰。

10月,由桂軍第7軍和第48軍組成的第21集團軍投入淞滬會戰中的大場戰鬥,雖然廣西士兵作戰英勇,但敵不過日軍強大海空火力的打擊,是役共傷亡兩萬餘人,六個旅長犧牲了三個。眼見桂軍精華在幾天之內喪失,白崇禧心情十分沉重,難過得幾天吃不下飯。

武漢淪陷後,為了堅持抗戰,華中地區的桂軍第21集團軍在第五戰區的指揮下開赴豫鄂皖大別山地區,建立敵後根據地。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頭戴英式鋼盔的桂軍進駐大別山

這一地區本是當年紅四方面軍的根據地,由於桂軍在組織和動員民眾方面完全不輸當年的紅軍,因此很快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抗戰中日軍雖然幾次對大別山根據地發動掃蕩作戰,但最終皆無功而返。

1939年10月,日軍為切斷桂越國際援助線,對桂軍大本營發動了桂南會戰。白崇禧擔心廣西留守部隊拼光後會重蹈王家烈、劉湘的覆轍,因此稍作抵抗後便放棄南寧,只等著中央軍來打日軍。

在之後慘烈的崑崙關和九塘戰鬥中,也都由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擔任主力,桂軍則消極助攻,因此整個會戰期間,桂軍雖動員兵力數十萬,但對日軍卻戰果不大。

1944年冬,為打通大陸交通線,侵華日軍又發動了桂柳會戰。此時二戰已接近尾聲,為了保存實力,面對日軍10餘萬大軍的進攻,桂軍除在桂林防禦戰時堅決抵抗了一陣,其餘都以避戰撤退為主。

與此相反的是,廣西當地的民團則紛紛英勇抵抗,令日軍不敢以一個大隊以下的少數兵力通過當地村落。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桂柳會戰中桂林淪為一片廢墟

內戰中消極自保

抗戰勝利後,反共一向積極的桂軍又活躍起來,第7軍、第46軍和第48軍紛紛被調往山東戰場和解放軍作戰。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在1947年2月萊蕪戰役中,第46軍被共產黨的臥底軍長韓練成葬送,全軍覆沒。

部隊一下子損失了三分之一,令桂軍將領對國軍參謀部的指揮十分不滿,此後桂軍在山東作戰就非常謹慎。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打響了反攻國民黨統治區的號角。大別山此時是桂軍的地盤,白崇禧絲毫不敢怠慢,他將駐大別山桂軍改編成機動靈活的山地部隊,以對付分散建設根據地的解放軍。由於解放軍始終堅持游擊戰,避免主力決戰,雙方之間倒也沒發生大的交戰。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解放軍中原野戰軍進入大別山區

隨著戰火延伸到華中地區,白崇禧建議蔣介石成立華中剿總指揮部,統一指揮華中地區的國軍。但蔣以白指揮不動他的嫡系部隊為理由,成立了華中和徐州兩個剿總指揮部,這令白崇禧十分不滿。在之後的淮海大戰中,白崇禧就乾脆坐視徐州剿總幾十萬大軍的覆滅,不肯進行有力的支援

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後,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開赴華中地區,準備解放華南地區。此時華南地區的國軍主力僅剩桂軍的第7軍和第48軍,白崇禧命部隊且戰且退,企圖有便宜就打,沒便宜就溜回廣西老家。不料解放軍第135師奮勇當先,衝進來插入桂軍中間,打亂了桂軍的部署。

桂軍四個師與解放軍第135師糾纏在一起,為解放軍其他部隊包圍桂軍贏得了時間,僅僅三天時間,桂軍主力四個師就被全殲。

被稱為鋼軍的北伐勁旅桂軍,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解放軍進入廣西,追剿殘餘桂軍

由於缺乏主力部隊作為基幹,之後在廣西新成立的桂軍幾個軍缺乏作戰經驗和充足彈藥,也很快就被解放軍打垮,白崇禧也不得不逃往臺灣。至此以後,桂軍算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